沸腾的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一个男人和军人的温情——读西拉木伦的亲情散文

写在前面:日久欠下木伦一笔文债,想起来心里就沉甸甸的。这段时间的确很忙,那就先在这里“零存”吧,日后在“整取”——整理成稍微像样的评论文章。

尽管木伦是个男人,是个军人,是个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男人和军人,但是在他的文字里,我更多读到的,或者说他写得最好的,或者说我最为喜欢的,却是“儿女情长”,却是“母子情深”,却是“夫妻情重”,却是“思乡情切”,却是“亲友情真”。总之,最是感动于木伦的亲情散文。

于是又想到来到《榕树下》的那个初衷,于是又想到如今世上最缺乏的那份真情,于是又想到自己的故乡、故友、父亲、母亲。

特别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的时候。也希望听到朋友们的乡音与亲情。

读《爱的真谛》真真切切地爱情便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记忆最深或者说最有同感的是《爱的真谛》中这样一段文字:“不论怎么吵,晚上老婆也得把我踢下床的被子捡起重新盖在我身上;不论怎么吵,老婆看见我在吃方便面堵着气也得下厨房为我烹制美味佳肴;不论怎么吵,头天脱下的脏衣服第二天准保规规矩矩、板板正正躺在衣柜里;不论怎么吵,老婆即使气极回了娘家,到了睡觉时间也得准时回来把床铺好……”于是也对自己爱情和爱人重新审视,于是在感动之余也有惭愧和觉悟,于是匆匆往家赶,路上买点菜。

读《攒下“十元钱”》当年母亲攒钱是为了回江南看她的母亲,如今儿子攒钱是为了回内蒙看他的母亲——显然,这一点一滴积攒下来传承下来的并不是有数的金钱而是无价的亲情,也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现在。如今做儿女的大都在外面奔着忙着,而做父母的也大都在家里等着盼着,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即便等不来孩子敲门的声音哪怕是等来远方的一个电话也好。读罢木伦的这段文字,突然感到离家的愧疚和归家的急迫。感谢木伦。

读《亲亲的大姐》大姐的对小弟的感情,有许多时候的确像母亲对儿子感觉,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更会让人感到温暖亲热,因为她是可以不必承担那么多的责任和义务啊,因为儿时的大姐她本身就是个孩子嘛,因为我们长大后的大姐早已青春不再甚至历经磨难,因为,从小时常用嘴亲亲我们的大姐如今可能格外需要我们用心亲亲。

读《母亲的爱情》十六年的光阴,不算短也不算长,可是那里面一定有许多深深的感动与纪念。真正漫长的是此后的艰难岁月,那才是对爱情和心灵最真实的测量和检验。相继看过木伦描写母亲的几篇文章:她老人家真是一刻也没有放下对亡夫的爱,只是把这种爱“一分为五”,完完全全地转交给了她和他的儿女却一点也没留给自己。除了对丈夫和儿女的爱,她已经没有了自己。在她眼中或者说心里,她的丈夫并没有走远,冥冥之中始终有一双深情关切的眼睛;甚至他的丈夫根本就没有走,那火辣辣的血液正流淌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这,就是母亲的爱情。因此,我们必须要让她老人家在孩子们的身上看到希望,看到幸福,看到,父亲。

读《无敌老婆》羡煞木伦,从小到大一直是让女性包围并且被温存关怀呵护着的人。那些痴情女孩或红颜知己暂且不说,就说这外婆、母亲、婶娘、大姐、二姐、老姐吧,哪一个不是用心疼你爱你温你暖你。后来又多了一位爱你疼你没商量的“无敌老婆”,岂止是温存呵护,简直就是穆桂英于忠保,樊梨花于罗成——这种爱情更似亲情,这样的老婆当然“无敌”。不那么温柔却什么都给你扛着——你就专心致志地著书立说吧,多幸福啊,且莫身在福中不知福。

读《母亲的白瓷花瓶》那只易碎的花瓶里盛装的却是坚贞牢固的爱情;那只孤单的花瓶里盛装的却是生死相依的契约。然而,在“母亲的白瓷花瓶”里,盛装的不仅是对父亲的爱恋和怀念,而且也装满了对儿女的呵护与希望。其实,另外那一只花瓶也没摔碎——是让父亲带走了,那里面也一定装满了他的无限眷恋和挂牵。

读《刻在生命里的小姐姐》笑过之后,我也忍不住落泪了。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那是一份特殊的感情,那是一种特殊的铭刻!如果不是那么贫困的年代,如果不是那么羸弱的姐姐,如果不是那么稚嫩的心灵,是不会发生这样以心痛为感动的故事。而最让我感动的是那场发生在课堂上的“战争”和那段背着弟弟回家的路。谁能想到,那种“护子”般的疯狂和“母爱”般的坚忍竟然生发在一个刚上学的小女孩身上?!木伦你真幸福,有这么好的小姐姐,而且还不止一个。突然感到温暖的亲情不仅护佑而且哺育灵魂。再一次读懂了心地善良的西拉木伦。

读《岁月留香》木伦外公先走了,剩下了孤苦伶仃的外婆;木伦的父亲先走了,剩下了拉家带口的母亲。多么艰难的岁月啊,是在淘尽了无数的苦难之中才留下的一缕心香。

外婆终身守寡,是因为她的爱人,一生只能爱一个人;母亲从此不嫁,是为了她的儿女,儿女便是她的最爱。

我的感动应当说是一种深深地让人心痛的震颤:这就是母爱,这就是中国母亲的爱情,这就是传统的中国母亲的爱情,这就是传统的中国母亲的亦苦亦甜的爱情。

我无比敬重这样的母亲这样的情爱这样的奉献这样的牺牲,却也对那样一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灰色印记怀有难言的幽怨。女人也是人,一个人只有一条命,没有前世的债,也没有来生的盼。

我很迷茫彷徨。岁月到底给我们留下什么?

读《二姐的玻璃糖纸》不知为什么,在木伦的文章中,更喜欢他的“岁月珍藏”,更喜欢他的“故乡情结”,更喜欢他的“挚爱亲朋”,相形之下,那些现在的、BJ的、贵族的东西却显得有些苍白而浅淡了。

就拿这篇“二姐的玻璃糖纸”来说,那丫头显然是个小人物,那糖纸也不过是件小事情,可是却看得我异常酸楚:一是因为真实,就像发生在我的童年及身边的故事;二是因为深刻,那里透出一个年代和社会的特殊色彩;三是因为动人,最感动于“二姐”的“哭”与“吻”。

但愿我们能够把这样的“玻璃糖纸”永远夹在记忆的书本中,每每翻开,都会重温美丽与快乐以及那么一点点能够映衬美丽和快乐的泪花。

读《婶娘》越来越觉得木伦是个感情细致而且重情重义的人——常想起过去的事,总记着人家的好;BJ再好也不如家乡亲,滴水之恩也当涌泉相报。

当然,那位心地善良又极具个性的婶娘的确让人敬爱,特别是在那个贫困而灾难的年代里,这样的好人好心更会让我们永生难忘。

当然,在如今时兴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潮中,这样的好人好心是很容易被嘲笑被愚弄抛弃被遗忘的,就在“北漂”一族中,也有不少人很快操起京腔京调而不屑提及故人故土,于是更加喜欢大胆而且自豪地笔称自己为西拉木伦的西拉木伦。

读《梦里不知乡是客》除了在迁徙中的各个时间段比较长一些而外,我和木伦的“离乡经历”乃至“故乡情结”都是非常相似的:他是从江南到内蒙再到BJ;我是从长沙到营口再到沈阳。

其中,我对长沙和沈阳这样两个大都市或是印象模糊,或是感情淡漠,只有对那个土灰色的辽滨小城充满了怀念、依恋和爱戴。

究其原因大概是这样的,不知木伦是否认同:那是自己身心成长的地方;那是父母亲友还在的地方;那是至今也没有完全摆脱贫困和愚昧地方;那是比较大城市民风淳朴,风光秀美,宽敞宁静的地方;那是我们许多情感的起点,包括初喜初欢初识初恋……

总之,在西拉木伦的文字中,时常能读到这样一种怀有浓浓乡情和淡淡忧伤的别样滋味,于是也便读懂了他的名字,读懂了他的思念,读懂了他梦中的故乡和一颗亦真亦善亦美的心。

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人如果连他的故乡都可以不爱的话,那么,那他能够挚爱且恒爱的东西就不会太多了。因此,我不仅从作者那里找到了相似的经历,也因此找到了一个心心相印的朋友,只是要提醒这位年轻的朋友,过分的思乡可是心衰的前兆啊。

同样喜欢的还有济生的“我们爱着这样一个地方”——同样有一口喷涌着不竭的生命之泉的老井,永远也不能背离。

读《母爱难书》在我的朋友中,大都是孝子,想必其中一定是有诸多原因的,最简单的解释为:谁敢亲近食人者?而对于父母双亲来说,我则更加孝敬和顺从母亲。细想起来,一是因为中国的母亲格外不容易,这一点无论是从我的外婆还是从我的母亲乃至从我的妻子身上都看得十分清楚;二是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坚定的女权主义者,最看不得女人流泪,更不要说流汗、流血;三是因为我的母亲生我的时候险些丢掉了性命,当时爸爸都准备放弃孩子保大人了,可是母亲仍然拼死拼活要孩子。于是我至今坚持认为:我的一切好首先都是母亲给的,我的一切错最对不起的就是母亲。特别是读罢木伦的《母爱难书》,更是自然而然地把作者当成自己的朋友,同时也更加想念我那远在他乡的母亲。母爱难书是因为母爱无疆。记着“舔犊”,记着“跪哺”——深深祝福你的母亲我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

写在后面:看木伦的剑眉虎目,很男人,很军人。读木伦的亲情文章,是侠骨,是柔肠。我非常欣赏这样的男人和军人,更被这样的侠骨柔肠所感动。同时,木伦的男人气质和军人风度还表现在他是坚定的女权主义者以及对女性的充分理解、尊重、宽容、呵护,无论外婆、母亲和婶娘,还是姐姐、妻子和女友,在木伦的笔下,不,是在木伦的心中,都是那样的可亲可敬可爱,其中也不乏男人的责任心和军人的使命感。这样的男人和军人,不仅女人喜爱,而且让我们这些常常自称大老爷们的人倍感惭愧。因此,读罢木伦的亲情散文和女人故事,除了叹服作者认知世界的水平、感悟人生的能力和文学创作的功夫之外,于我印象最深的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胆有识有声有色的男人和军人。喜欢木伦的文字,感动木伦的情怀,想念木伦的风采。也希望木伦笔下能够出现更大的社会场景,更多的男人、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