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与我:亲历者谈那些日子那些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代序
上海世博会十周年纪念有感*编者按:2006年2月起,杨雄同志开始分管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简称“上海世博局”)。从此,他指挥了世博会筹办、举办,以及后续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大贡献。2021年4月12日,杨雄同志因病逝世。本书特别选录了2020年10月31日杨雄同志在《上海世博会志》出版座谈会暨上海世博会十周年图像展启动仪式上的发言,以此代序,表达世博人对他的深切怀念和追思。

杨 雄

我今天非常高兴到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参加《上海世博会志》出版座谈会暨上海世博会十周年图像展启动仪式。我想谈一下我的感想。

一进馆,我又感受到了熟悉的世博氛围。看到这么多当年一起战斗的老同事,看到这么多当年世博会的图片,说句心里话,我真是非常高兴,也非常留恋。其实,大家心底里都有这种感情,十年前这一段经历一直放在心里。十年前的今天,那一天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世博园要闭园了,晚上还有闭幕式。我记得闭幕式的时候,在座很多同志都流下了热泪。那天晚上,“小白菜”告别仪式、旗林广场降旗仪式,大家都是眼泪汪汪的。那一刻永远留在我们记忆当中。

上海世博会从申办、筹办到举办,经历了十年。这个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最近我在想,我们运气真是不错。尽管我们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办的世博,但是当时经费已经都申请到了,包括其他国家的经费也申请到了。如果没有经费,就可能遭遇类似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的问题。而今年2020年迪拜办博,就更困难了,结果没办成,推迟到明年。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在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国家各部委、全国各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才能最终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

通过上海世博会,我们把这么多国家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的命运共同体。两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组织协调井然有序,大家相处也很和谐,这是非常难得的。刚开始,各种矛盾和争论也不少,后来越办越好。各个国家的总代表,还有共同选出来的委员会,大家有事一起商量、一起落实。我记得,有一个非洲馆的友人,老追着我们要加入共产党,跟谁都说,后来见到俞正声书记也说,见了我也说,说要找个地方加入共产党。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因为非洲馆我们下了很大力气,想了很多办法,和非洲各参展方的共事也很融洽。

我参加工作至今,压力最大的就是2006年参与办博。2006年,我接手分管世博会。大约在四五月份,到瑞士日内瓦开会。赴会途中,洛塞泰斯秘书长和吴建民大使找我谈话,对上海世博局、上海办博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严肃的批评,甚至问道:“你们还想不想办好世博会?”我说我们全力以赴申博成功,还专门成立了世博局,哪有不想办好世博会的道理?说实话,我那天的心情非常不好。当天傍晚,我们在日内瓦湖边突然看到了一轮彩虹,特别美丽。看到彩虹,我很高兴,当时就下了个决心:一定要把世博会办好!我一回国就向世博局的同志们提出“为国争光”这一口号。在此后的办博工作中,大家始终把“为国争光”牢牢放在首位。因此,再大的压力,我们也都抗住了;再多的困难,我们也都克服了。

上海世博会筹办中最纠结什么事?最纠结的就是主题演绎。怎么演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主题如果没演绎好,世博会怎么可能成功呢?我们请了很多专家研究论证,做了几十个方案,一遍遍地讨论。我记得大约有一两个月时间,没日没夜地忙这项工作。刚才同志们发言中总结的,包括在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绿色低碳方面的很多理念和实践的创新,都是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展开的。主题演绎还涉及世博会的开、闭幕式,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中央部委给予了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殷一璀同志和上海宣传文广系统的同志们也都花了大力气。

现在回想起来,上海世博会的很多故事都是可歌可泣的。特别让我激动的是参观人数达到103万的那天。10月16号,所有世博局的同志、全体上海市民在支持我们。怎么支持?那就是一起去创造一个历史,一起去见证一个历史!世博局所有在家轮休的同志都自愿上岗,因为当天是超大客流,都要来保障安全。我记得,那天中午我一个一个给部门负责人打电话,问情况怎么样。我们所有部门都说“杨市长您放心,今天绝对不会出一桩事情”。那样的劲头、那样的品格,都是宝贵的世博精神。办博结束后,我跟俞正声书记说,上海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又回来了!那是因为上海世博会办得成功精彩难忘,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得到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全市人民的认可。

同样令人难忘的,还有我们的志愿者“小白菜”。第一次开园试运行,“小白菜”表现不理想,压力非常大。那天晚上开会,大家批评意见很多。后来我和志愿者部的同事讲,这个事你们不能告诉“小白菜”。志愿者服务没做好,不能责怪“小白菜”,主要问题在你们,说明你们工作没做好,要抓紧总结经验,自己解决问题。后来,大家确实很争气,一轮又一轮改进,“小白菜”越做越好,还编了本工作手册,一届一届往下传承。“小白菜”最终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张靓丽“名片”,让大家对新一代年轻人刮目相看。我记得闭幕那天深夜,很多“小白菜”抱头大哭,令人非常感动。

可以说,上海世博会让我们广大干部群众经风雨、见世面,还建立了自信。虽然世博会早已结束,大家都到了各自新的工作岗位,但是,上海今后的发展和各个方面的工作,仍然需要这种精神、需要这种劲头、需要这种自信。特别是现在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加上疫情,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不畏难、不退缩,敢于担当,直面挑战。只有这样,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除了和大家分享一点感想以外,我还要感谢所有参与编纂《上海世博会志》的同志。编纂工作涉及资料四千多万字、几万张图片照片,最终成稿四百多万字。正如一璀同志所说,《上海世博会志》是一个事件志。编纂工作同样也体现了攻坚克难、敢于创新的世博精神,丰硕成果来之不易。在这里,我谨代表所有参与过上海世博会工作的同志,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把上海世博会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保留下来、传承下去。

最后,希望今天在座的世博战友们,包括所有参与上海世博会申办、筹办和举办的同志,继续传承好、宣传好、发扬好世博精神。

谢谢大家!

杨 雄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原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

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委员、执行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上海世博会志编纂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