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读书士子
李豫终于感觉自己听明白了郭子仪的意思。
土攻和水攻是一样的,都是想办法将城墙弄塌,只不过水攻之法是利用河水的冲击力冲击城墙本身,将城墙弄塌。
而土攻则是利用城墙之下的土地,将土地挖空,从而弄塌城墙。
但土攻仍然有难以适用的场景。
若是城墙建造之时完善,地下的地基建的稳固些,这种方法就难以适用。
所以安庆绪在攻克太原城时,所选取的目标也只是太原城中新建的东城。
之所以选取东城,自然是因为朝廷建造东城的时候已经是王朝中期,各地贪腐之风盛行,偷工减料在所难免。
哪怕是朝廷的北都,也照样不能免俗。
虽然郭子仪用的词是仓促,但李豫又不是完全不识民间疾苦的皇子,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如此说来,安庆绪所用的方式,我们也未尝不能一用了?”李豫思索着道。
郭子仪点了点头,“加固城墙是件大工程,叛军刚刚入主太原不过数月,时间尚短,定来不及加固城墙。”
“叛军能以土攻之法破太原东城城墙,我等亦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听得这话,李豫的脸上多了几分跃跃欲试的兴奋,道:“既如此,还等些什么?”
“东城墙本就已经塌陷过一次,叛军虽然修补,但想来终究还是要比其他处城墙脆弱。传令三军,就从东城墙开始,用最短的时间将东城墙弄塌,随后大军光复太原!”
郭子仪的身子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霾。
李豫只提及东城墙,却绝口不提其他的南北两面城墙,这当然不是李豫不小心忘掉的。
虽然李豫给出的借口很充足,也很完美,但郭子仪很清楚,李豫的本心一直都没有改变——让安庆绪和史思明自相残杀。
如今史思明仍然驻军在太原东侧,直面的便是太原城东城墙。
若是东城墙率先坍塌,自然是史思明部去打头阵,驻扎在太原北方的唐军联军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从郭子仪以及战争本身的角度去看,自然是同时土攻太原城三面城墙的方法才是最优选择。
但李豫如今既然有了决议,郭子仪也绝不会多嘴去争取一些没必要的事。
反正这天下是他们李家的天下,他们李家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好了。
“臣遵命……”
……
太原城的攻势很快得以展开。
“启禀陛下,城外唐军这几日的攻势不弱,尤其是史贼一部,这几日更是如同疯了一般。反倒是唐军最近似乎有减弱攻势的迹象。”
“就是不知这里面是否是郭子仪故意示弱,以诈瞒我军。”
夜晚,李抱玉从城墙上下来,匆匆前往太原行在向安庆绪禀报着前线战事。
对于城外唐军的攻势强弱,从燕军的伤亡就能够看出来。
这几日燕军在东城墙上的伤亡,每一日都差不多有两百余人的数量。
而在北面城墙之上,每日的伤亡仅有百人左右。
看起来唐军攻城的声势比史思明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不过李抱玉却并不敢轻视。
因为唐军此行的统帅乃是郭子仪。
“史思明被陛下射断一臂,当下心中必然是愤懑不已。其麾下将士拼死攻城,也属正常。”
一旁的高尚解释了一句,心中忍不住幽幽叹息。
如果是正常的史思明,攻城的力度绝不会有今日这般强烈。
史思明是个很爱惜自己麾下实力的人,向来不打死战,不打硬战,一切以保护自己手中实力为最先选择。
除非他被逼急到红了眼睛。
当初李光弼和郭子仪领兵击河北,史思明便打过几次硬战,都是输急了才致使的。
平常时候,都是见势不妙果断领军撤退。
如果史思明不断这一臂,这几日的攻城力度绝不会如此强烈。
但同样,如果史思明不断这一臂,这几日燕军的士气也照样不会如此高涨。
只能说,凡事有利有弊,终究难得两全法。
“唐军此行人数不多,其中大半又是回纥、铁勒等部落骑兵,这些人不善攻城。唐军又要在攻城之余提防史思明,攻城力度减弱并不奇怪。”
安庆绪敲了敲桌子,道:“不过郭子仪此人不能小觑,北城墙的防守不可大意。”
“西城那边如何?”
最后一句话是问向李象的。
李抱玉和安承庆领兵驻防东城和中城,李象领五千新军驻防西城,这是当初安庆绪的分配。
李象如今显得要比李抱玉精神许多,身上的衣甲也没有李抱玉那般脏兮兮的,此时出列行礼道:“回陛下,西城一切正常。”
“唐军只是偶尔派出小部队前来骚扰,还有一些游骑往城内抛射箭矢,但并未有任何攻城的举动。”
太原城被汾河一分为二,相应的,城外攻城的队伍也同样要被一分为二。
唐军此番攻城虽是声势浩荡,但能作为步兵攻城的人数也不过就四万余人,加上相互之间还要互相提防,唐军并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可以同时在太原城的四面展开全攻。
莫说是唐军不能,当初的燕军足足十万之众,也没办法在太原城的四面展开全攻。
唐军的策略很简单,就是小部队骚扰,牵制城内的燕军。
“城内的民心呢。”
安庆绪转而向另一侧的武曲问道。
看到武曲,在场几人纷纷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
武曲这几日可是没少在城内抓人,而且抓的绝大多数都还是读书人。
他们虽然不在现场,但事情还是知道的。
武曲的声音有些嘶哑,当下出列单膝跪地地道:“回陛下,太原城内的药价薪价略有涨幅,但涨幅还算合理,对城内百姓的生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粮价仍然维持稳定,只是城内有些读书人造谣生事,在茶肆酒肆青楼等地大肆吹捧唐军,镇抚司这几日共捉拿造谣生事者三百六十七人,因反抗而不得不就地格杀者二十六人。”
“其中全部都是读书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