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底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尽心上》

内心力量是行动的源泉

《刻意练习》和《掌控习惯》这两本书都提到过一个实验。老师把学生分为两组,教他们学习摄影。老师对第一组学生说,摄影考核的标准就是看你们一学期一共能拍摄多少张照片,谁拍的多,谁的成绩就高;对第二组学生说,大家不用多拍,最终只根据一张水平最高的作品来打分。

第一组学生接到任务后,就立刻行动起来,每天拍很多张照片,生怕自己的成绩不合格。而第二组学生就每天琢磨,研究理论、技巧,却很少出去拍照,作品数量也不多,最后只能选择一张自认为最满意的照片,忐忑不安地交了上去。

老师把两组学生的所有作品都混在一起进行评选,结果发现,那些优秀作品几乎都出自第一组。为什么?因为练习得多,成长就快。

这就叫作“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天到晚坐在那里讨论一件事,理论再丰富,观点再先进,也远不及真正行动起来、亲身实践一次收获大。

曾经有人跟我说:“樊老师,我也知道应该多读书,多学些知识,丰富自己,可就是懒得行动,就算是拿起书来,看几行就看不下去了。我特别好奇,您是怎么做到一年读那么多书的?”

我就告诉他:“因为你压根儿就没想过要读书,要提升自己,你的内心缺乏读书的力量,就算你拿起书来,也不可能读下去。”

孟子曾讲过很多关于舜的故事,舜可以说是孟子的偶像了。孟子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说舜当年住在深山之中,周围都是草木、石头,每天与野鹿、野猪等生活在一起,和深山之中的野人没什么区别。这样一个生活在深山之中、与野人无二的人,后来是怎么变成一位人间圣主的呢?原因就在于“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他听到一句善言,见到一个善行,就会立刻照着学、照着做,好像决口的江河一般,澎湃之势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住。

舜的这些表现,就是因为有一种内心的力量在推动着他去做,这种力量就是以天下大任为己任,拯救苍生于水火。当心中有这样一个信念时,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下,甚至是在最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也能从善如流,决不放弃自己的目标,改变自己的志向。经过这样艰苦的磨炼,最终才成为一位圣人。

同样,当你的内心也充满做某件事的力量时,你也会像舜一样,“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而且当这种内在的求学动力足够强大时,哪怕求学环境非常糟糕,你也愿意去行动,而不需要外在的力量去推动你,强迫你去行动。

我在创办樊登读书之初,就有这样的感受。我对大家说,希望大家每年一起读上50本书,为更多的人做个榜样,让更多的人加入读书的行列。我那时并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热切响应,结果不但有很多朋友加入我们的读书行列,还带动了身边的人,他们告诉我说:“我们愿意做这件事,哪怕不赚钱,我们也愿意做,只要能让更多的人来读书。”

因为你的内心对一件事有一种力量、有一种强烈的期待,这种力量和期待就会激励着你去行动,哪怕没有催促你、推着你去做。我们现在在培养孩子时,动不动就要拼学校、拼学区房、拼教育资源,殊不知,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出来的孩子也是天差地别。有的孩子有理想、有目标,学习就会积极主动,不用家长催,自己就自带“发动机”;而有的孩子没有目标、没有期待,就算你每天耳提面命,他也不会有行动的动力。这样的孩子,即便你想尽办法把他送入最好的大学,他的人生也不见得有什么成就。

所以,要做一件事,要实现一个目标,千万不要以为外在的条件满足就足够了,相反,内心的力量才是你行动的源泉。能不能“若决江河”,才是你人生成败最重要的分界线之一。

我们今天的生活,不知比舜那个时代的生活环境优越了多少倍,我们想要变好,也比舜容易得多,途径也多得多,而要变好的核心,就在于你内心的那个力量能不能被你发现,进而释放出来,激励着你去行动、去创造,去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