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截胡武媚娘,李世民崩溃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33.抬尸上门

这乌头门甚有讲究,左边柱子名“阀”,右边柱子称“阅”,合起来就是阀阅。阀阅两根柱子越粗,说明府中主人门第越高。

阀就是过往功劳;阅便是履历,主要就是为官的履历,但这功劳和履历不限于一人,而是针对一族。

别看柳奭如今只是个从六品上的员外郎,但河东柳氏数百年郡望大族,所以柳府的阀阅两根柱子非常粗,需要二人合抱。

李治带人来到柳府门前,只见柳府高大的乌头门上张灯结彩,知道府上定有喜庆事。

他冲狄知逊一点头,狄知逊会意,朝府门走去。

柳府的大门是敞开的,虽然有影壁挡着,但院内的热闹喧哗声在大门外就能听见。

狄知逊走到大门前,一个柳府的家人立即迎了上来,那家人见狄知逊身穿青色官袍,知道这是个八品官,也不敢怠慢,笑着说:“恕小的眼拙,敢问大人台甫,可是来赴宴的?”

狄知逊微笑着说:“在下狄知逊,有事想请柳公出门一谈。”

那家人一听,知道狄知逊不是受邀的客人,便笑着说:“我家主人正在宴请门生,您若有事,可告诉小的,小的进去替您禀明。”

狄知逊想了想,若真让家人来回通报传话,繁文缛节的,肯定要耽搁时间,所以他决定不绕圈子,索性直接说:“在下大理寺评事狄知逊,有一桩要紧案件,有些疑问,想请柳公帮个忙。”

那家人的笑容消失,脸色立即就黑了下来,恭敬的语气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冷言冷语:“大理寺来传我家主人问案,不知贵纲纪可有大理寺的行文公函?”

狄知逊能理解柳府家人的心思,案子哪天不能问,你偏偏赶上人家家里办喜宴时,你上门来问案情,这不是找茬吗?

但案情要紧,由不得狄知逊顾虑其他了:“不是传柳公问案,是有些事想请柳公行个方便。”

那家人一听不是来问案的,而来求人帮忙的,更不耐烦,暗骂真是不开眼的书呆子,没看人家府上办相识宴吗,你就不能挑别的时间来?

那家人依旧客客气气,但却死活不肯松口:“您这是为难我了,您看我们府上这情况,我一个听差办事的,我这时候去触霉头,吃饭的家伙也就没了?要不您留下名刺,写个便条,回头这边完事了,我跟老爷禀告。”

狄知逊还要说时间紧迫,李治从后面走上来,大声对那家人说:“我是晋王李治,让柳奭出来,我要见他,你还要名刺吗?”

那家人一听是晋王,吓的一哆嗦,哪里敢索要名刺,赶紧回头一溜小跑进了院。

不一会,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神色慌张的跑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群,有高有矮,有老有少。

中年人就是柳奭,身后一群人应该都是今年的新进士。

柳奭一溜小跑到李治面前,麻利的跪下:“不知殿下亲临,卑职有失远迎,请殿下恕罪。殿下光临,蓬荜生辉,请殿下到寒舍一坐。”

李治想了想,人家府上毕竟在办喜宴,如果这时候把尸体抬到府里去,人家或许有忌讳,便说:“你起来吧,我不必进去了,有事现在问你,今年放榜新进士有几个?”

“三十三人。”柳奭站起身,恭敬的答道。

(唐代科举常科考试,每年进士科录取三十三人或三十人。周匡物《及第谣》: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韦庄《放榜日作》:一声天鼓辟金扉,三十仙才上翠微。)

“三十三人都在你府中赴宴吗?”李治问。

柳奭回头一指身后那群人:“都在这了。请殿下进寒舍稍坐,容卑职率领今年新科进士们敬殿下一杯薄酒,进士们也沾沾殿下的福气,新进士们得您拨冗教导,将来必光宗烧尾,煊赫门楣。”

李治哪里不知柳奭的心思,邀自己进府饮酒,不仅柳奭他自己可以借机巴结自己,他这些门生也可以一展才学,不定哪个就被自己看中。只要自己稍加提携,就比其他人苦巴巴熬上十年八年都管用。

柳奭此言一出,他身后立即有机灵敏捷的进士随声附和:“请殿下赏光,赏吃我等一杯酒。”

“请殿下赐诗一首。”

李治哪有心思跟进士们喝酒吟诗,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找到突利设。

李治扫视了一圈新进士:“你这科三十三位高足,都活着?”

这句话不仅把柳奭问懵了,李治注意到,就连身后那些新进士们脸上也写了两个字:蒙圈。

估计这些新进士心里都在骂娘,这晋王啥意思,咒老子死吗?

柳奭不明白李治何意,只得苦着脸无奈的回答:“都……活的好好的,活蹦乱跳的。不知殿下这么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李治只得说了在布政坊找到金花帖子碎片的事,并说这条线索关系到两条人命的案子,但是他故意隐去了在追踪突利设的事。

说着命人将尸体抬上来,让柳奭和新进士们上来认认。

柳奭久历宦海,何等精明的人,他一听就知道李治有重要内情没说,别说是两条人命的案子,就算是十条人命的案子,也犯不着堂堂晋王亲自过问。

而眼前的案子李治不仅亲自过问,而且带着那么多武侯卫的禁军,显然对于李治来说,这案子很重要。

一想到这,柳奭赶紧走向尸体,同时半回身,冲所有新进士说:“你们都过来,都来认一认,认不认得这人。”

虽然大多数新进士们还没窥视到此案背后的玄机,但毕竟是晋王和座师有令,纷纷上前看尸体,尸体周围空间不大。

只能同时两三个人站在尸体前看,进士们排着队上前,很快就有五六波人,十多个人看了,个个都摇头,没一个好消息。

李治不免皱起了眉头,有过了一会,已经十来波人上来看了,后面已经没几个新进士了,可仍没一个人认出那尸体,李治不免有些泄气。

转眼间最后一波两名进士走上前,李治看着两人皱眉,心里不免叹气,看来得换个查案的思路了。

就在李治打算下令收队的时候,左边的年轻进士突然指着尸体:“这……这不是……”

李治眼前一亮,赶紧问:“你认得?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