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海南东方
20221230海南
是凌晨3点40分从湛江西上的火车,幸内乘客并不多,我是三座位的,只我一人,刚好躺下。对面两个小姑娘带着行李箱,后来得知是学生,在佛山实习,是幼儿园,放假了,回海南老家过年。小姑娘也很有素质,其中一个还很活泼,青春活力。特此记上一笔。
就这样一路睡着,到雷州轮渡时,天已大亮。列车在轮渡上折腾了一二个小时,到的对岸。遗憾的是船体是封闭的,没能看到外面轮渡时的海景。
上了岸,就是海口站。此时,应近中午了。
列车沿着环岛西线的铁路行进。看到的是连绵不绝的低婑丘陵。其实能称丘陵,我都怀疑,明明就是有点起伏的坡地。间或还有水塘,农田。但植皮是真的好,目之所及,全被树木覆盖,仿佛是在历经原始地带。我都怀疑这是个建设了几十年的开发新区,看来海南建设速度并不快,任重道远。
此时,车上的人,也慢慢熟络起来,除对面的两个学生姑娘外,其实这车箱内的大多是皮肤黝黑的农民工,有男有女,年龄跨度也在三十到六十岁,其中又以五六十岁的居多。
坐我身后的一个男子声音洪亮。回头看,是个五十多岁的高大精瘦男人,颈上挂个银制项链,很粗大。他姓马,是辽宁人。我管他马大哥。马大哥正在谈论此趟出行的目的,是到前方这站的东方市收摘毛豆,跟他同行的还有其他两人,一人姓史,年龄还稍大,另一人暂且没问他姓,姑称A大哥吧。史和A话语并不多,更显马大哥的气场了。
边上一个六十来岁的妇人在向马大哥打探采摘毛豆的信息,应该是很感兴趣,并且留了电话,说有机会跟马大哥一起去干。
其实有兴趣的何止是她,至少还有我。
我没想到这趟旅行中居然还能找到工作!马大哥说住宿是免费的,这样还解决了我的住宿问题。虽然买的是去三亚的票,半途下车会损失三十多元钱,但我还是决定要去看一看。
海口到东方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东方市境内,沿海有大片平原,十分适合农作物种植。
我们四人在东方站下了车,然后转中巴车去目的地感城镇农村。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去感城,没有城乡公交车,坐的还是那种二三十年前广为流传的揽客中巴。并且从火车站到中巴上客点,还有很长一段路,估计得有一公里多。他们三人都带了大大小小的行李家当,特别A大哥是从广东转场过来的,足足带了三四个箱包。我帮A大哥同扛一个大桶,天很热,从北面过来,又穿了冬天衣服,要扛着东西走这么长段路,艰辛可想而知。
终于坐上去感城的车,自己也把身上的衣服里里外外脱了,天热加上出汗,手臂上还发生了红色的风斑。
目的地在感城的入学村。下车来接我们的是一个高大的光头男,开着鲁B的面包车,但看着人,并不蛮狠。我们管他叫老板。
住宿是租的一栋酒店,共三层。其中二层三层原先是大小的酒店包间,现在用来住人了。大包间是老板免费提供的住宿地,小包间是工人自己租的,可以搭几个小床,或者是夫妻一家,或者是几个条件宽裕的在合租。马大哥住进了三楼的小间,而老板夫妻就租住在一层的一个房间。
我们三人被安排到了三楼其中一个大间,没有床,密密麻麻铺满地铺。
我因为没有带寝具,所以得去买块塑料垫子铺在地上。
刚出酒店不远,老史追了出来。
老史六十来岁,人很精瘦,应该也是北方辽宁的。其实这里除了我一个南方人,其他基本都是东北三省,内蒙,或许还有山东,四川的。天冷,冰冻三尺,北方已无生活可讨,所以都来到了南方打工。
老史说,他看到马大哥自己在吃饭了,而不安排我们吃饭,哪怕我们自己付钱,马大哥作为带班来的,也应该安排好我们。
其实此时已是下午二点多,早过了饭点,我也根本没想到要吃饭一事。
老史还说,他担心他自己不能全程干下来,也提醒我能不能干下去,并说马大哥要抖抖直播,会很吵什么什么的。
我说那怎么办?
老史,先回去让马大哥解决吃饭问题,他已饿的不行了。
于是我和他走回饭店,看到马大哥正在用餐,同时在跟老板他们几人一起谈话。
我过去问马大哥,吃饭能不能解决?
老板抢道,十块钱一餐,等下马上开饭,饭菜跟马大哥在吃的相同。
得到回答后,我们退出,继续前往外面的商店采购。
看了几店超市,都没有我想要的那种塑料垫子。店员小姐姐说得到三公里外的感城镇上才能买到。太远了,又没车,所以就暂时算了。
老史说有事,要先回去了。我又继续逛了一下,看到超市有招工信息,2500的底薪,心想能不能留下来,但店员小姐姐说已不招了,也不知真假,所以只能作罢。
回到酒店,时间尚早。此时,A大哥从外面采购回来。得知今天老史和马大哥不出工,所以打算晚上跟A大哥先去见习一下。
四点半准时开了饭,共吃了4桌,大约三十来个人。当然还有一些没来花十元钱吃饭的。每桌三个菜,一荤二素,菜品口味很好。我也是三五天没吃到热饭荤菜了,一开饭,反而吃不了多少。虽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陌生的,但大家都很客气友善,也没争着抢菜的意味,比吃喜席,素质高多了。
吃完饭又陆陆续续有人进来,有夫妻的,甚至带小孩的全家,但更多的是二三合伙的散工。
说是六点出工,其实不到五点半大家都在下面等车了。
工人们要自备采摘的小扒铁,装货的塑料大桶,和一个照明的矿工头灯。
这些装备,我都没有。我事先跟老板声明了,今天只是先去学习一下,看能不能做的下来再说。
四五辆车子,在老板和老板娘带领下,装满大家出发。
大概行驶了五六公里,来到一个农场,之所以称他农场,是因为大片的庄稼地,并没有农居。地里全是整片的玉米和毛豆,一眼望不到头。此时你不得不感叹海南岛居然还能有这么一大片平原供种植粮食。玉米还在长穗,而嫩毛豆真是采摘时节。
工人们都争先着下了地,各自划了块地方开始劳作。
他们用铁扒子采摘毛豆,我倒是第一次见,但使用铁扒子,也使得豆叶会混在一起,也不容易捡拾干净,当然速度会快上很多。
我想我还是传统方法一个个用手工摘好了。于是要了个桶来装货,干了起来。
可能是土地碱性太重,毛豆根在地里生的很牢,并不能轻松拨起。
工人们有弯腰的,也有跪地前行的,反正,摘毛豆这个活,也并不轻松。
从差不多六点开始,到天黑七点多,一个多小时时间,大家差不多采摘了人手一袋,大概有七八十斤。这样干,一直要干到明天早晨七点,十二三个小时的劳作,每人能摘个五六百斤毛豆。老板从庄稼地主那里收的工费是每斤六到七毛,付给工人的是每斤五毛,工人干一晚,能有二三百元的收入。
天黑了,我没头灯照明,于是歇手。
坐一个姓汪的工头的车子回到住处,姑称汪师傅吧。汪师傅说他是内蒙人,呼伦贝尔,现在天冷,零下40多度,北方没法干活,每年带工人,行驶六千多公里来到这里讨活。其实像汪师傅这样的工头有几个,他们自己没有在干,每天工作就是招人和接送上下班。
回到酒店,老板和老板娘也都早已回来了,正跟马大哥他们几人一起在谈话。
门口坐着老史,远远地在跟我打招呼,于是我坐下跟他说话。
他说他估计自己也吃不消做全程,他说他早就料到我做不来这个活,还是想办法去找个别的活好。
到楼上,看到宿舍内有三四个人没出工。问原因,回说连干了二晚,吃不消做,要走人了。
隔壁小间也有人探出头来打探。
此时,老板又领了五六个工人上来住宿。其实地铺已满了,老板只能说,原先打着地铺的晚上在干活,今晚不睡。让他们先找地方睡下,明天再统一安排。
是的,明天走的走,来的来。我也得走了。
明天怎么走?到哪里走?还没数。
睡在室内,还是很冷,看来白天跟晚上温差很大。这个时季,应该需要一床被子,哪怕是在室内。
202212310148于感城
小同发来消息:果然是小~嘿嘿明天就跨年了……希望。。你能在陪我一起跨年~~人在就好~哪怕是不说话~
虽然今天没见到你有点小失落但我猜你也肯定是在忙吧元旦快乐啦[比心]
摘豆的工人们在早上八点后疲惫不堪地回来了,大多摘了六七袋子四五百斤,一晚劳作赚了二百多元。除去一天开销,也就能积下一二百元。即使能干满一个月,也就够在抖抖上刷个一瞬即逝的华子。这就是它们倡导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幸福。
九点准时开了早饭。今天是二荤二素四盘菜。吃完饭,有不干了离开走的,也有回房躺下睡觉休息的。这些能回房的就是要继续干下去的人。老板老板娘照例在热情招呼安排着这些工人,有的是他们的同乡,更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房间内已躺满了人,包括一对五六十岁的夫妻。男的年龄稍大,估摸着有六十多了。此人并不友善,出口蛮横。女的也就五十来岁,脸很白,似乎擦了粉脂。我回房时,见到他们倦在角落,各自睡着。
房间内的那股汗臭气又弥漫开来。一个小卫生间,不够一二十人洗刷。有的人其实根本没洗,甚至都会一直不洗,就这样躺下了。
我决定离开,于是跟他们告别。A大哥早已睡着了,我轻轻推醒他,他也只是点了一下头。其实他一直来都是寡言少语,昨天来的路上还一直咳嗽,今天就更没见他说过几句话。去推马大哥房间门,人不在,临床说他自己去外面租房住了。我委托临床向马大哥告别一下。老史昨晚就搬出去别间睡了,说这大间人多吵杂,也不知道搬到了哪里,也没见着。
经过一夜的思索,决定先回东方市区。走不远,路边有201路经过回东方。五块钱车费到了终点站。之所以提起这车资五元,是因为我一直怀疑有没有宰我车钱,因为201路应是公交车,不应该跟揽客中巴车同价呀。
车子在万达斜对面的终点站停下,此地离火车站尚有一公里左右。一路过去,临街的人行道上居然有集市。以买水果和农产品为多。这里的瓜果很便宜,两个哈密瓜或两个雪密瓜,居然只要三块钱(三块两个,随挑),诱不起便宜,我还是决定买了两个。到过很多地方,凡不发达地区,都是农产便宜,而商店里的商品很贵,有的还贵过大城市。农民之所以发展不了,就是因为产出便宜,付出昂贵。
在车站前面超市里转悠一圈,也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买了临近的火车票,出发去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