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财富管理概论
本章回顾
1.1 财富与财富管理
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都可看作财富。它包括实物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能产生收入的个人技能。这些能在市场中与货币交换的东西被认为是财富。财富可以分成两种主要类型:有形财富,指资本或非人力财富;无形财富,即人力资本。所有的财富具有能够产生收入的特征,即收入是财富的收益,因此财富在未来所产生的收入流量的现值构成该财富存量的当前价值。
从定义的发展来看,财富从仅指有形财富发展到包含无形财富(人力资本),从国家财富发展到社会财富与个人或家庭财富。本书财富管理的定义涉及的主要是个人或家庭财富。
CFA协会对财富管理的定义是服务于高净值家庭的专业投资管理,因此常称为私人财富管理。本书将财富管理定义为:以个人或家庭客户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需求为核心,设计出一套全面的财务规划,对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等进行管理,帮助客户降低风险,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和传承等目的,主要包括资产配置、现金与债务管理、房地产投资规划、保险规划、退休与养老金规划、财富保全与传承规划、法律与税务规划、跨境金融服务,甚至私营企业管理咨询等全面与系统性的金融与相关非金融服务。私人财富管理业务既包括面对大众客户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包括面对高净值家庭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
1.2 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历史与主要推动因素
传统意义的私人财富管理起源于古代各国皇室贵族与富裕家庭的管家服务。现代意义的财富管理行业起源于16世纪瑞士的私人银行服务,17世纪末在英国伦敦得到大力发展,19世纪中后期在美国进一步发展并盛行。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发达国家开展金融自由化改革、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财富人群数量与收入差距同步上升,财富管理行业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丰富,出现了更多的细分领域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并进入了创新转型阶段。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的财富人群,进入21世纪后,他们产生了旺盛的财富管理需求。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虽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但发展速度快。
推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端居民收入与财富的快速增长,二是供给端财富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与财富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时,中国主体高净值客户生命周期的改变叠加市场环境与监管制度的变化,也导致客户财富管理需求的结构发生改变。
1.3 财富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及其在金融人才培养中的位置
财富管理学以经典金融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为学科基础,涉及的经济金融理论包括但不限于消费储蓄理论、家庭经济学与家庭金融学。消费储蓄理论包括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预防性储蓄理论、缓冲存货储蓄理论、家庭储蓄需求模型和行为生命周期理论等。消费储蓄理论与财富积累、财富保值与增值、现金与负债管理、住房购买计划、教育支出与耐用品支出规划、退休与养老规划、财富保全与传承等财富管理规划存在直接联系。家庭经济学对于理解退休储蓄与养老金积累、遗产馈赠与财富传承、家庭的婚姻匹配与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等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价值。家庭金融学对居民家庭自身如何利用金融工具达成其财富管理目标、理财顾问如何设计财富管理规划、财富管理机构如何进行金融产品设计、监管部门如何设计监管框架、金融教育部门如何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教育等均具有核心作用,是财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支柱。
1.4 本书的内容结构安排
本书共分为13章。第1~3章为财富管理导论篇,第1章为财富管理概论,第2章为财富管理流程,第3章为财富管理体系;第4~6章是财富管理理论篇,第4章为财富管理中的金融经济学基础,第5章为财富管理中的生命周期消费储蓄理论,第6章为家庭生命周期资产配置模型与应用;第7~13章是财富管理实践篇,第7章为家庭现金和负债管理,第8章为家庭房地产投资规划,第9章为家庭保险规划,第10章为退休与养老规划,第11章为家庭财富保全与传承规划,第12章为税收筹划与财富管理,第13章为财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