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靖安台
邵登科问道:“能判断出来是什么妖鬼所为吗?”
“这个需要回到台里,查一下档案才能确定。”
“那行,我现在上报,让司里向上要档案,你把这人收拾一下。”
邵登科说着从百宝袋中取出一张纸鹤,对着纸鹤念念有词。
念完之后,纸鹤身上光华一闪,忽然变得灵动起来。
纸鹤冲邵登科点点头,忽闪着翅膀飞走了。
崔峪看着这一幕,再想着地上这个被妖鬼害死的人,忽然心中不再恐惧,还有些兴奋起来。
“别发愣了,刚才说的你都记下来了吗?”
“记下来了。”崔峪连忙把纸笔交给邵登科。
邵登科看了看:“记得挺清楚的,不愧是读书人,方才是纸鹤传讯,咱们台里的常用联络手段,以后你习练了功法也可以使用,先过来搭把手。”
两人按着两扇胸骨,让余俊缝合尸身,而后又穿上衣服。
余俊又拿出一张符纸点燃,口中念念有词,绕着尸体头部转悠一圈,尸体本来狰狞的表情忽然放松下来,恢复了安详,像是睡着了一般。
“人虽然死了,可家人还要继续活,看着尸体安详些,家人心里会好受一点。”余俊说道。
崔峪本来看这人不苟言笑,以为是个冷酷的人,没想到他其实外冷内热,不禁心中多了些好感。
“虽然是第一次出案子,可还不错。”邵登科夸了他一句。
“走吧,咱们先回去,尽快查清是何妖鬼所为,这里的事情,让衙役处理。”
崔峪犹豫着张嘴想告诉他是地羊鬼所为,可是这不是他一个新人应该知道的,只好作罢。
走出堂屋,炽热的阳光照在崔峪身上,他竟有种恍惚之感。
见同僚都在往外走,他连忙跟上出了院子。
崔峪回头看看哭泣声猛然大了起来的院子,一座土墙隔断了悲喜。
今天是入职第一天,自己脑海中虽然有了宝塔,可还是没有能力帮助受害者家人,他就不知道地羊鬼在哪里,只能看之后能否尽一点绵薄之力。
崔峪毕竟是后世穿越而来,自带正义感,人命关天的理念已经深入骨髓。
他整理着刚才弄皱的衣服,大步跟着同僚往前走。
时值初夏,崔峪穿着整齐,却并不觉得热,只因洛阳地处群山环绕,全年平均气温并不高。
而且还是大唐东都,人口百万,占地面积极大。
为了保证物资供应,还有多条修整后,河面很宽阔的河流、沟渠作为运输通道穿城而过,凉爽的河风吹拂而过,十分舒适。
洛阳最重要的河流是洛水,承接着东西方向众多的物资供应,有多个码头装卸货物。
各个州郡来往的货船、客船极多,可谓千帆争渡。
不知道多少船工、苦力、脚夫、旅人、商贩以此为生。
洛水不光提供着饮水资源、货运渠道,还是城池建设中作为银河的象征。
沿河两岸绿树成荫,景点光布,游逛聚会者十分之多,勾勒出一幅盛世画卷。
游客多,趁机做小生意的人也多,各种吃食都能见到。
因为害怕耽误入职,早上没吃早饭的崔峪买了个炊饼。
卖炊饼的商贩,见到崔峪的打扮,连连摆手,不敢收钱。
崔峪直接硬塞给他,炊饼不值钱,他刚入职,怎么敢当着同僚的面占这种便宜。
他一边吃,一边贪婪地看着这前世如何也见不到的市井繁华。
上一世他一个现代人,当然见不到这古代的景象。
原主是个家境贫寒的读书人,一心苦读想要光耀门楣,也不是个喜欢四处游逛的性子。
导致崔峪现在对大唐的情况,了解也很有限。
他本以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古代世界,结果方才出现的符纸、会飞的纸鹤还有脑海中的宝塔,完全打破了他的观念。
在仔细搜索原主的记忆之后,崔峪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有灵气,法师修士、剑仙武修、妖魔鬼怪应运而生,应有尽有。
崔峪恍恍,心向往之,谁不想飞天遁地呢。
正巧靖安台作为大唐朝廷为了镇压妖鬼而设立的官方组织,是提供一系列的修行功法的,当然就别想是什么神功秘籍了,大路货而已。
可这大路货对于崔峪来说,也已经是极好的了,不然他还真想不到办法上哪去搞功法,宝塔提示地羊鬼可以提取本源之力,可是这本源之力也需要功法炼化不是。
作为一个想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来说,考取靖安台完全是一个意外,实在他是太穷了。
父母双亡,没有土地,只靠着帮人代写家书,誊抄书籍,算算帐,实在是不能维持生活。
大唐的科举又是出了名的难于上青天,更何况他是在东都洛阳,读书人太多了。
原主的才学真的也一般,真的是考不上。
靖安台招人,穷的快吃不起饭的原主便报名参加了,刚巧原主颜值颇高,剑眉星目,身姿欣长,还识文断字,更关键的是检测他对灵气的亲和性很不错。
原主却在接到录取通知之后,陷入悲喜之中,溘然长逝。
所以崔峪一穿越过来就有一份好工作,不然哪有这好事等着他。
崔峪心中思量,也不耽误一路跟随。
很快就到了他们司所在的办公地点。
靖安台等级很高,靖安台卿,从三品,位列九卿,总部位于皇朝明堂附近,并不是低级人员随时都能过去的。
靖安台在洛阳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六部,部长为靖安台丞,从五品上。
甲乙两部各分管两司,主管大案要案,等闲小事根本不出动。
其余四部各分管四司,然后将洛阳城分为十个片区,两部各派一司进行交叉管理,并且每年就要更换一次防区,所为何事,心中有数就行。
再往下就是负责一线的司,按照子丑寅卯十二地支加左右命名,比如崔峪所在的司就叫左辰司,归属丙部。
司长,官称主事,从六品上,手下人不多,三十人。
这三十人分为六队,五人为一小队,小队长称为司直,从七品上。
队员称为录事,从九品上。
崔峪这样的白直配给小队作为帮手,只是预备役人员,有缺即可补上。
没有官身,却也被视为流外一等,很多老吏辛苦一生都到不了一等。
作为一线部门,却也不会委屈自己,占据了一片风景秀丽的所在,数个院子组成一个巨大的院落作为分部。
青砖碧瓦,庄严肃穆,大门处还有配属的普通士兵值守,其上牌匾‘靖安台’三字苍劲有力,彰显威严。
这是崔峪第二次来到这里,还是感觉这里的环境非常好,绿树成荫,亭台楼阁,还引入渠水做出了曲水流觞。
一路上的人却不多,把白直、书吏都算上也就是不到百人,还有很多在外值守的,院子还大,所以见不到几个人。
几人先到主院去面见司长,汇报刚才出任务的情况。
司长王复是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听完汇报轻轻点头:“你传书所要的案卷已经送过来了,在旁边屋子里,自去查看吧。”
崔峪有些惊讶靖安台的办事效率,不过是从案发现场回来的空,案卷已经送到了,这效率好高啊。
王复又转头看向崔峪,道:“刚来第一天,就跟着出任务,邵登科也说你表现不错,很不错,我看好你。”
崔峪当即行礼:“多谢司长、司直栽培。”
好话不嫌多还不要钱,更何况有了司长这话,他的转正就八九不离十了。
见司长没别的交代,几人便告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