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我写《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步》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把读者迎进哲学的世界。学哲学就像遛狗,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朝哪边走,走多远,甚至目的都可以不同。那么,学习哲学究竟是锻炼、是娱乐,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任务,效率越高越好呢?一些哲学入门书只是按部就班地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写,先写最早期的那些希腊思想家的思辨,然后按照不同时期慢慢写下来,一直写到作者的“当代”为止。另一些哲学书则比较像传记,用哲学家们的奇闻异事做糖衣,来缓解哲学理论的苦涩。而近年来,纯粹主题式的写作变得流行起来,把话题拆解成若干个问题或主题,什么热门写什么。
这些不同的写作方式反映出一个事实,即哲学具有一种奇怪的混合性特征:比起纯种的阿富汗猎犬,哲学更像拉布拉多。
一方面,英国文学本身包含着历史,但人们阅读乔叟、莎士比亚、奥斯丁、乔治·艾略特等人的作品,不是因为这些作品具有历史性,而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内容历久弥新。进一步讲,这些作品的伟大之处不在于蕴含着可以拿来抽象概括的观点,而在于语言:字词、句子、段落,以及那些绵长深邃的如歌行文。
另一方面,数学和物理学是不用涉及背景故事就可以教授的科目。要计算圆的面积,你不用知道圆周率首先由古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粗略地计算出来,然后在公元五世纪,由中国数学家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七位,你只需要一个迷你计算器就行了。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和重要性与他表述定律时所用的字词无关。亚里士多德排斥虚空的物理学,他显然错误的运动理论,以及他认为宇宙由一系列同心圆构成,而地球被固定在中央,这个曾深入人心的宇宙论,对于现代科学家来说,除了让他们有优越感以外,毫无用处。
哲学则涵盖了上面两大领域。我们当然可以在不引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维特根斯坦原话的情况下讨论他们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就如同牛顿。然而,哲学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如同历久弥新的新闻。今天,专业哲学家依然在同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交战,同洛克和边沁争辩,但没有科学家会想用这种方式和阿基米德或哥白尼一争高下。因此,哲学的历史永不消逝,永远重要。
哲学本身就是个迷人的故事。因此,我试图在本书中捕捉哲学的“拉布拉多性”,即跨学科性。我采用的形式和这门学科的历史有关。本书由一连串的漫步构成,呼应亚里士多德边漫步边教学的方式——人们根据这一习惯把他的学派称为漫步学派(Peripatetic),在希腊语中,这个词的意思是四处走动。我和我家狗狗孟弟在漫步时,延续着苏格拉底的辩证传统,以哲学领域广泛的学科划分为指引,探讨哲学的核心问题。
序章之后,前三次漫步是关于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接着,我们遛了两个小弯儿,一个讲自由意志,另一个讲逻辑。然后,我们用了三次漫步的时间来讨论形而上学,讨论那些关于现实和存在本质的棘手问题。在那之后,我们又花了三次漫步的时间研究了认识论,也就是关于知识的理论。其实是四次漫步的时间啦,因为还有一次我们讨论了科学哲学。最后,我们还腾出一次漫步的时间来讨论生命的意义,另外简要地讨论了一些关于上帝的话题。
从广义上说,虽然本书的结构是主题式的,但在每一个主题中,我们都能看到哲学伟人们对该主题的看法。我希望这样的安排不仅能有助于读者去理解这些问题,还能真实地体现出哲学思想的历史和发展。
我承认,本书是一部非常片面的思想史,书中主要讨论的都是西方的哲学传统。而我这样做的原因,并非是对伊斯兰、中国或印度的哲学怀有偏见,只是因为我对以上几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还未深入研究。如果只是为了让我的书看起来更加多元化而在里面班门弄斧、添油加醋,那将是一种亵渎。每一个伟大的非西方哲学传统,都值得人们遛着自己的孟弟前去探究……
最后,本书并不是那种把知识点罗列出来以方便读者温习的入门书。我把本书的内容分成了一次次漫步,所以就像漫步一样,我们时不时会偏离大路,捡起树枝打打灌木、吓吓兔子、喂喂鸭子,偶尔也会走到死胡同。有时候,唯有走过车水马龙的大路,穿过刚收割完的麦田,才能柳暗花明,来到别有洞天的林中空地,遇见翠鸟争鸣的潺潺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