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角度
李政愣在了原地,差点被李茂的一番话绕进去了,随后他眯了眯眼,盯着这位京城的探花郎。
李政不得不在心中感叹,居然真的被李茂找到了破绽。
“倘若那些父皇未曾问到的私交,儿臣没说也算欺君的话,儿臣认为,朝中绝大部分的人都要被父皇处死了,若是如此,儿臣也没有怨言。”
李茂没有停下,继续侃侃而谈。
他忽而摇头一笑:“说起来,儿臣与红袖招的小雪姑娘私交甚好,也不曾与父皇提起,却不知道算不算欺君?”
一边说。
李茂一边还看向了李泽,面带笑容,摆明是挑衅。
红袖招乃是京城有名的青楼,故意以此做比,便是想说私交的事情太多,怎么可能事事上报?
群臣纷纷面露讶然,没有想到李茂居然还能从这个角度切入下手,直接将一切归为私交,既然是私交,那就不需要事事都要汇报,更不可能说是欺君。
正如李茂所说的那样。
谁私底下还没有一些爱好,一些友人?
这番话说得简直完美无缺,找不到丝毫破绽。
李政轻声一笑:“倒是被你找到你一个好角度,若是私交,你二人本身便是兄弟,朕自然管不着,倘若你去红袖招这点小事都要与朕说,朕怕是要烦死了。”
“这是自然,还请父皇明察。”李茂拱手。
“算你过关,这的确不能说是欺君。”李政笑着摆手,丝毫看不出来生气的样子。
方才的一切,仿佛已经渐渐过去了。
李茂又道:“太子殿下说儿臣的另一罪……”
不等他开口解释,李政摇头笑道:“你与你三哥只是私交,故而你三哥做了什么事情,你也全然不知道,更谈不上相助或是出谋划策,对么?”
“不错。”
李茂停顿少许,点了点头。
他该说的说完,自顾自坐了下来,竟是平静喝茶。
群臣擦着冷汗,心惊不已,暗自感叹李茂之才,居然真这么搪塞了过去,无论李茂所说是否属实,无论那是不是私交,皇上这一关,李茂算是过去了。
许多大臣跟着松了一口气。
看这模样,陛下至少不会大动干戈了。
“你倒是将自己摘得干净。”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政很是无奈,没有继续说什么,目光转而刺向了李江。
“你又有何话说?”
这话说出,许多臣子刚放下心的又悬了起来,惴惴不安。
他们如何能不知道,李茂刚才所说的一切都是场面话,朝中的许多事情,李茂和李江脱不开关系,假若李江不能自圆其说,李茂怕也会被扯出来。
李江舔了舔嘴唇,原本慌乱的神情趋于冷静。
他听出了李茂那番话的真意,问题的核心在于角度,李泽找的角度是降罪的角度。
欲要反驳,需要从另外一个角落下手。
李江明白了这一点,思路转得非常快。
他起身拱手,朗声道:“儿臣也请父皇降下栽赃之罪,太子殿下为了针对我等,累及他人,实属不该,他方才所说的那番话乃一派胡言,父皇明察。”
“朕听你说。”
李政的心情像是好了不少,双手放在龙椅上。
“其一,太子殿下说儿臣找诸多年轻才俊,发难太子殿下,实则一派胡言。”
“儿臣的确是找了一些年轻才俊,譬如翰林院侍读江楚白,还有国子监陈芒,然儿臣也是担心太子殿下不敌陈国使团,故而命人看看太子殿下的能力。”
“那一日的情形,历历在目。”
李江找准了角度,认认真真道:“除此之外,儿臣绝无其他想法,至于污蔑镇国大将军之女的事情,儿臣只字为曾说过,尽是江楚白一人所言。”
“父皇您已经面见过他们,若是要再行处理,儿臣不会有任何意见,请父皇定夺。”
一番话条理清晰,找不到丝毫漏洞。
群臣悬着的心又渐渐放了下来,似乎不会出错了。
李江在李茂的提醒之下,已经找到了应对李泽的方法。
李政面色平淡,看不出是什么想法,点点头道:“江楚白的事情,朕已经处理过,自然不需要再行处理,既然你是为了陈国使团一事,情有可原,不算罪过。”
“谢父皇,再说方才儿臣协助陈国使者一事,一派胡言。”
李江又道:“儿臣无非是想要太子殿下出手,羞辱他一番,好出一口恶气,并无其他想法。”
李政沉吟片刻,点头道:“如今想来,你的确是一直想要让小泽出手,说是想要让小泽教训那名使者,倒也说得过去,只是行事未免愚蠢了些。”
“儿臣鲁莽,还请父皇降罪。”
李江丝毫没有否认,直接拱手,态度谦卑。
李政一笑:“朕待会再降你的罪,小泽还说你集结宫中各种党羽,试图谋反,可确有其事?”
李政的话令所有大臣都屏住呼吸,竖起了耳朵。
李泽罗列的一条条罪行,唯有这条谋反最恐怖,一旦坐实,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掉脑袋,因而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看着李江,生怕出了什么问题。
“儿臣一心为了大炎,绝无他心,此心天地可鉴,反倒太子殿下如此言说,齐心可诛!”
李江的语气突然严肃了很多,极为认真!
李政似乎不为所动,淡淡道:“你说。”
“父皇,儿臣的确是与朝中诸多大臣私交甚好,平日里也会请他们处理一些事情,但其中的所有事情,皆都是为了大炎好,为父皇分忧,绝非对大炎不利。”
“更不可能是谋反,不可能对父皇不利!”
李政眉头一挑,倘若从这个角度出发,确实算得上为大炎,为他分忧,完美无缺。
一众大臣也松了一口气,暗赞一声好角度!
“如此说来,你二人都是为了大炎而忠心耿耿之辈,绝无谋反之心,反倒是太子冤枉了你们,呵呵呵,朕反倒有些可怜你们起来了。”
李政似笑非笑,说出来的话意味深长。
群臣安安静静,伴君如伴虎,没有人知道李政会说什么,而李政的目光渐渐落在了李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