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代序)
中、俄两国相依相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
“十月革命”前后,很多俄罗斯侨民来到中国生活,除了东北、新疆两大聚居地以及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以外,青岛、武汉、天津等地也是俄侨的主要选择目标。
在青岛的历史上,俄罗斯侨民中的尤里甫、拉夫林且夫等开设了建筑事务所,留下了“公主楼”“宋家花园”等优秀建筑;俄罗斯侨民中的音乐家教授过谭抒真、王玫、刘诗昆等后来中国音乐界的翘楚。青岛葡萄酒厂的前身是俄罗斯侨民开办的美口酒厂,在1963年全国第二次评酒会上,该厂生产的白葡萄酒被列入“十八名酒”之一。
俄罗斯侨民在青岛的生活为青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不断有当年在青岛生活过的俄罗斯侨民或其后人来青岛寻根、缅怀故人。
俄罗斯侨民在青岛,除了努力工作保证生活之需外,还组织和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在体育方面,高端一点的如组建了高尔夫俱乐部、马术俱乐部、帆船俱乐部等,大众化一点的如组织足球比赛、冬泳等。当年的“青岛万国体育总会”,里面不乏俄罗斯侨民的身影,比如N.R.普拉索夫斯基(N.R.Plasovsky)就是其中的积极分子和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文化方面,俄罗斯侨民组织了图书馆协会联盟(Associations Bibliotheque De L Alliance Francaise),地点在栖霞路5号,负责人是W.G.尤里甫(W.G.Yourief)。
俄罗斯侨民在青岛的生活,也给青岛的语言添加了一些别样的味道。
据一些老人回忆,当年青岛的人力车夫见到俄罗斯妇女会朝着他们喊几声“мадам”(太太),用以招揽生意。可是这一招用在年轻的俄罗斯姑娘身上就不好使了。因为按照俄罗斯的习惯,如果想招揽一位年纪比较大的俄罗斯妇女的生意时,喊她一声“девушка”(姑娘),这是往年轻里叫,她肯定高兴,本来想走路的也会坐车了。可是如果要招揽一位年轻的俄罗斯姑娘的生意时,喊她“大嫚儿”,她可不一定听得懂中国话;喊她“мадам”,她搭理你才怪!于是一个估计只有青岛有,而且是在那个特定年代才有的“俄语+青岛话”的词汇被创造出来了——“马达嫚儿”。年轻的俄罗斯姑娘们欣然接受了这个“新名词”。
我们通过与当年在青岛生活过的俄罗斯侨民及其后人的交流,加强了中、俄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认识,让更多的俄罗斯人正确认识飞速发展的中国,促进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如今,我们发掘、研究这一段历史,就是要将这一段历史保留下来,对于青岛来说,这是对历史的梳理;对于人民来说,这是对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佐证,自当传承。
这部书中的很多资料是笔者近十几年来从各处一点点搜集来的,最终荟萃到一起呈现给大家。
首先要感谢青岛出版集团的刘咏老师和董建国老师。刘咏老师为笔者提供了这么一个难得的向大家介绍在青岛生活过的俄罗斯侨民的机会;董建国老师不辞辛苦帮助编纂。
感谢我的爷爷鲁海,是他不断鞭策我、激励我对青岛俄侨史进行研究。
感谢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沙龙诺娃·维克多利亚女士,建筑师尤里甫的后人尤拉叔叔、丽达婶婶,曾经在青岛生活的克塞妮娅婶婶,法法洛夫的后人、如今嫁作青岛儿媳的俄罗斯朋友尤利娅等众多友人,多年来我们不断交流、互通信息,他们帮我落实了很多当年在青岛生活过的俄罗斯侨民的资料。
感谢青岛农业大学的杜鹍老师,他协助申报了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岛俄罗斯侨民史研究(批准号:QDSKL1901152)。感谢青岛五十三中的吴绍桂老师帮忙整理和归类了资料。
感谢我留学俄罗斯时的同学谢正宾和邵冉,他们帮我从俄罗斯查询到了很多信息及图片等各类资料。
感谢我的中学同学曹登女士和好友薛慧女士帮我从美国找寻阿甫夏洛穆夫一家的相关资料并购买相关书籍;感谢我的中学同学黄晓明先生帮我在北影查询相关资料;感谢山东科技大学的鲁继平老师帮我翻译了这其中很多重要的英语资料。
感谢中创物流我的老领导崔海涛先生帮我联系俄罗斯侨民曾经生活过的老房子的现在的主人,让我可以陪他们进去参观,回忆往事。
鲁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