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盈利能力,而不是成为独角兽
创建极简主义企业并不是主张快速变富,而是认为如果将盈利能力而不是规模作为企业成功的关键指标,就可以逐渐变富。能盈利意味着可以持续发展。这并不是在水里不停地踩水,直到救生艇前来救命(很多创业者在筹划下一轮风险融资的时候就是这种心态),而是意味着制造自己的船。
虽然我认为极简主义创业的思维方式几乎都可以成功,但我还是承认,只有经过大量尝试,创业才能成功。这就是盈利能力很重要的原因。如果你赚到钱了,你就可以朝着目标进行无数次尝试,只要坚持从客户身上学习,基本就能保证成功。大部分人根本不去迈出第一步,一部分迈出第一步的人没有继续往下走,一些继续往下走的人后来也放弃了,很多人能成功只是因为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不要放弃!
老板、高校和风险投资家决定哪些人有机会尝试的时代快要过去了。如今,如何创建和发展企业的信息唾手可得,世界各地的创业者都能轻易找到,而且成本更低。这也意味着通过风险融资来创业的理由越来越少。融资本身没有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独角兽企业都不好。我为Gumroad融过资(而且后面你会读到,我又融资了,但是方式不一样),像Pinterest、Lyft(打车应用,“来福车”)、Slack(企业沟通工具,“聊天群组”)等企业也都进行了风险融资,并迅速发展,但仍然专注于客户。不过,风险投资模式之所以能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企业的不可持续增长,以及毁掉没有融资的其他企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策略。风投基金用资本换取初创企业早期的股权,本质上是购买了所投资的这些企业的一部分未来价值。这个模式的有效运转需要为数不多的胜利者,比如优步、爱彼迎以及Stripe,为所有的失败者买单。牛仔创投(Cowboy Ventures)的艾琳·李(Aileen Lee)创造了“独角兽”一词,代指那些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私人初创企业,它们是风投基金的命脉。11在神话故事里,人们无法不去追逐独角兽——它们的魅力几乎令人无法抗拒。但同时,独角兽少之又少、难觅踪迹,几乎不可能抓住。
艾琳·李的比喻非常恰当。在试图建立10亿美元级企业的道路上,几乎所有人都失败了,12即使是那些筹集了大量风险资本的创业者。13门罗风投(Menlo Ventures)的董事总经理兼合伙人马特·墨菲(Matt Murphy)曾表示:在初创企业中,几乎70%是不成功的,这个不成功可以是完全破产清算,也可以是现金流转负为正——这对于企业本身虽然还算是好的,但是对风险投资方仍然不利。他还说,那些仍然坚挺的30%的初创企业,有些能提供3~5倍于初始资本的回报,而这在独角兽的背景下只能算一般的成功。整个体系依赖的是风投公司所投资的至少5%的企业,它们提供了10~100倍的投资回报,抵消了其他投资的亏损,让这一切都值得。没有它们,风险投资模式根本行不通。这是因为极少数10亿美元级初创企业的巨大成功,弥补了往成千上万个其他创业企业投资造成的亏损——就像往墙上扔很多意大利面一样。
极简主义创业者不会这样做。我们从一开始就心无旁骛,只关注盈利性,为的是尽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样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服务我们的客户和社区,想服务多久就服务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