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三绝:新媒体写作的底层逻辑与关键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学就会的列提纲秘籍

要想写好新媒体文章的开头,列一个清晰明了的大纲很重要。因为只有通过提纲勾勒出整体内容,我们才知道每一部分该写什么、怎么写,才能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好开头。可能有人会问:“观点确定了,直接写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列提纲呢?”其实,列提纲不仅能为写好开头打下基础,而且对我们写整篇文章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我们在写作之前没有列提纲,很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越写离题越远

如果我们把文章的主题定为A,在写第一部分内容时还能紧扣主题;但写第二部分内容时,文章的主题慢慢变成了B;在写最后一部分内容时,文章的主题可能又变成了C。等我们写完再通览全文时才发现自己写跑题了,此时再进行修改的话工作量就会很大。

条理不清晰,文章逻辑混乱

如果我们没有提前列提纲,写出来的内容可能会出现前后重复、逻辑混乱、主题不鲜明、文章的可读性差等问题。而提前列提纲可以让我们的写作思路更清晰,观点论证更到位,文章的可读性更强。

增加写作的时间成本

如果我们在写作之前不列提纲,在写的时候可能就会很随意,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这样不仅写作效率不高,而且文章的质量也很难有保障。尤其在成文后才发现文章存在巨大的漏洞,甚至需要重新写,不仅写作的时间成本大大增加,而且对写作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上述几种情况,在动笔之前,我们要花一些时间把文章的整体脉络构思好,列一个清晰明了的写作提纲。有了写作提纲,我们就不会在写作思路被打断时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写了。那么,如何列写作提纲呢?在列写作提纲时,我们要先明确所写文章的结构。新媒体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种结构(见图1.3)。

0

图1.3 新媒体文章的三种结构

拿起就会的并列式

并列式是一种比较简单且常见的文章结构,也是初学写作者容易掌握的结构。并列,顾名思义就是文章的各个要素是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

五种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主要有清单式并列、意义要素并列、危害要素并列、原因要素并列、方法并列(见图1.4)。

0

图1.4 五种并列式结构

清单式并列。顾名思义,清单式并列就是通过罗列的方式把观点呈现出来,其特点是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便于读者阅读。例如,在一篇名为《辅食黑名单:这7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要轻易给小宝宝吃》的文章中,作者把7种食物用清单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结构就是典型的清单式并列。除了对涉及的事物进行并列,我们还可以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并列,如在《一个人不靠谱的9种表现,有一个就不能深交》一文中,直接罗列出了一个人9种不靠谱的表现。

意义要素并列。意义要素并列是指结合文章的主题,突出做某件事的作用或带来的影响。例如,在《爱哭的人,更讨人喜欢》一文中,开篇列举了一个成年人遇到一系列糟心的事,忍不住大哭起来,从而引出文章的主题“不要嘲笑爱哭的人,他们更讨人喜欢”。爱哭的人为什么更讨人喜欢呢?接下来作者就用列举的方式说明了原因:

`爱哭的人,有更丰盈的感情;

`爱哭的人,有更健康的心态;

`爱哭的人,有更强大的内心。

这就是意义要素并列,它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爱哭的人为什么更讨人喜欢。

危害要素并列。与意义要素并列相对的是危害要素并列,就是突出做某件事有什么坏处。例如,在《多买玩具,白费钱还影响孩子智商:90%的家长都不知道》一文中,写作者详细列出了玩具太多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玩具太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玩具太多,不利于孩子深入探索;

`玩具太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

`玩具太多,影响孩子秩序感的建立;

`玩具太多,孩子不懂得珍惜;

`玩具太多,影响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玩具太多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在写清楚这些不利影响之后,我们可以简单说明给孩子买多少玩具合适。这类文章的重点是说理,旨在告诉读者他们不知道或者容易忽视的问题。

原因要素并列。原因要素并列与意义要素并列相似,就是突出不同层面的原因。原因要素并列主要适用于大家对为什么会发生某件事感到好奇之类的选题,写作者旨在通过剖析原因来阐述道理。例如,在《无论怎么吼骂,事后都能向你道歉,“懂事乖巧”背后的真实原因让人心酸》一文中,写作者就为读者列出了孩子不计前嫌、原谅父母的原因:

`心里没有安全感,害怕父母不爱自己;

`习惯性讨好,委曲求全;

`已经麻木,不再在意。

方法并列。所谓方法并列,就是用罗列的方式呈现解决某个问题的措施。例如,在《人到中年,学会哄自己开心》一文中,写作者开篇直接切入主题——人生不尽如人意,与其在困境中消磨自己,不如在顺其自然中接纳自己;接着点题——人到中年,最聪明的活法是学会哄自己开心。那么如何哄自己开心呢?文章直接列出了三种方法:

`学会接纳自己;

`学会治愈自己;

`学会取悦自己。

上述三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此作者通过案例、说理和具体的做法为读者展示了具体应该怎样做。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并列式结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并列式结构有以下特点:

(1)并列的要素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

(2)并列的要素可以是事物、事件,也可以是方法;

(3)写作者通过并列要素阐明想要表达的观点。

并列式结构实操步骤

我们已经了解了并列式结构常见的几种形式,那么在写文章的时候该怎样运用并列式结构呢?下面是具体的实操步骤(见图1.5)。

0

图1.5 并列式结构实操步骤

第一步,明确中心观点。一篇文章的中心观点只有一个。中心观点就是写作者的观点,无论这个观点别人认同与否,只要写作者能举出案例和提供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可以据此写出一篇文章。例如,在很多人都抱怨生活失意却不思改变的时候,有的人却不断精进、咬牙坚持,经过几年如一日的自律实现逆袭。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世界正在狠狠奖励自律的人”这一观点。

第二步,进行发散性思维。在明确了中心观点之后,我们还要根据这个观点进行发散性思维,得出文章的分论点。以“世界正在狠狠奖励自律的人”这一观点为例,我们可能会想到,为什么自律的人能够得到“世界”的奖励?因为自律的人的行为表现引发了良性循环。我们可以把这些表现分条列出来:

`自律的人从不抱怨;

`自律的人内心有底线;

`自律的人从不轻言放弃;

`自律的人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通过发散性思维,文章主体部分的主要框架就勾勒出来了。

第三步,列提纲。我们将上面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就能列出下面这样一个写作提纲。

主题:世界正在狠狠奖励自律的人。

结构:并列式。

小标题:自律的人从不抱怨;

自律的人内心有底线;

自律的人从不轻言放弃;

自律的人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第四步,成文。在列好提纲并找到合适的案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写了。在写文章的时候,开头部分一般以一个简单的案例引出文章的主题,并用一段话对案例进行论述,之后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在写主体部分时,由于主体内容是并列式结构,因此每一个论点的字数要相近。

引人入胜的递进式

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写作结构是递进式,也就是在写文章时按照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呈现。

并列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最大的不同在于,并列式结构的侧重点是要素部分,着重说明某件事的原因、意义、危害等,旨在促使读者转变意识;递进式结构的侧重点是分析观点之后的方法部分。

三种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见图1.6)。

0

图1.6 三种递进式结构

案例+原因+方法。这种形式是围绕观点进行原因分析,然后给出解决方法。例如,在《看了最近大火的〈心居〉,才发现富养的女儿大多婚姻不幸》一文中,开篇以电视剧《心居》中的葛玥和综艺节目《下一站幸福》中某女嘉宾的种种不幸为引子,提出了一个问题:“明明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孩,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又讨人喜欢,为何在婚姻里却落到这样的结局?”

接下来,主体部分分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三大原因:一是父母拼命保护的女孩往往看不到人心险恶;二是屈嫁的女孩最容易被索取;三是眼里只有爱情的女孩可能毁在自己的盲目上。

最后,写作者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给女儿的最好嫁妆不是金钱,而是眼界和格局;

`父母再爱女儿,也要让她吃点儿苦,要培养女孩敢于说“不”。

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属于典型的递进式:开头以案例引入问题,接着分析原因,最后给出解决方法。

案例+危害+方法。这种形式是围绕观点分析危害,之后给出解决办法。例如,在《聪明的人,都懂得在这件事上栽跟头》一文中,第一部分内容讲述了两个案例:一是大众对女司机有一定的偏见,其实出交通事故的大多是男司机;二是会游泳的人往往更容易溺水。通过这两个案例,写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心驶得万年船,越是自己擅长的领域,越要小心。第二部分内容从个人层面说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自以为是,最终可能会毁了自己。第三部分以一家企业为例,从集体层面说明越擅长的领域,越容易毁掉一个组织。第四部分内容则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即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也不能眼高手低,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内容和第三部分内容用不同的案例说明了人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自以为是的危害,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层层递进结构的一种。

案例+意义+方法。这种形式是围绕观点分析意义,之后给出解决方法。例如,在《存钱,才是顶级的自律》一文中,开篇用“女白领冲动预付30多笔网购定金”的案例引出了文章的主题:能够坚持存钱,才是一个成年人的顶级自律。接下来,写作者在正文部分阐述了存钱的意义:

`存钱,是给未来存底气;

`存钱,就是给自己存退路。

最后,写作者就如何科学地存钱给出了以下建议:

`试试固定百分比存款法;

`警惕“破窗效应”;

`学会开源式储蓄。

以上就是递进式结构的三种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递进式结构中的原因、意义、危害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有些文章可能会包含两种要素,如“案例+原因+意义+方法”或者“案例+原因+危害+方法”等。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可以先掌握上述三种比较简单的结构,等熟悉之后再练习难度较大的复杂结构。此外,方法有时候并不需分条列出,有的写作者会在分析之后直接用几个故事阐述方法,让读者学习故事里主人公的做法。尽管写作者没有分条列出,但这部分也是方法,只不过是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呈现的。

递进式结构实操步骤

我们已经了解了递进式结构常见的几种形式,那么在写文章的时候,该怎样运用递进式结构呢?下面是具体的实操步骤(见图1.7)。

0

图1.7 递进式结构实操步骤

第一步,引出观点。在写新媒体文章的时候,写作者经常从某个案例或故事引出自己的观点。例如,我们在网上看到一对夫妻在高速公路上吵架上了热搜,原来吵完架后一人将另一人赶下车并开车扬长而去,而被赶下车的一方选择报警。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这对夫妻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人会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婚姻中,如果夫妻双方不懂得控制情绪,可能就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可以写一篇关于婚姻中夫妻双方不懂得控制情绪所带来的危害的文章。

第二步,分析观点。接下来,我们要根据素材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思考不同要素的不同方面产生的影响。例如,在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剖析夫妻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的后果,如夫妻越走越远、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成为孩子童年时期的噩梦等。

第三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番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就上述案例而言,我们可以给出控制情绪的方法。在给出解决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应简单有效。

第四步,找素材。然后我们按照分析出来的观点查找相应的素材。例如,根据上述案例中提出的三点危害和方法进行素材查找,每个危害找2~3个素材,每个方法找1个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是电影、电视剧、图书、热点事件等,素材要尽量多样化。

第五步,成文。此时我们便可以根据找到的素材形成一篇文章。文章开篇根据热点素材引出中心观点,如“若想毁掉幸福婚姻,就让情绪操控它”;主体部分则围绕不懂控制情绪的三点危害拟定分论点,并将搜集到的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放在相应的分论点下面,每一个故事都需要围绕分论点进行论述并加上金句,以进一步论证观点。针对方法部分,我们可以在拟定分论点后采用“一句话概括+案例+做法概述”的方式充实观点。

第六步,结尾升华。一般而言,方法部分不能作为一篇文章的结尾,写完方法之后,我们还需用“故事+金句”的形式写一个总结性的结尾,故事数量以1~2个为宜。

独一无二的对比式

在写文章时,当我们要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如果单纯地论述这个观点,可能不能令人信服,我们需要在不同维度上进行论证和对比,从而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时就需要用到对比式结构。

三种对比式结构

根据对比的属性,我们将对比式结构划分为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正反对比(见图1.8)。

0

图1.8 三种对比式结构

纵向对比。这种结构就是通过分析同一事物或对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从而得出结论。例如,《二十岁的女人活长相,三十岁的女人活心情,四十岁的女人活……》一文开篇紧扣主题,进行简单分析之后便提出中心观点:“做一个优秀的女人,就要走好人生的每一程,过好每个年龄段的自己”。第二部分则讲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如何活好自己:

`二十岁的女人,活长相;

`三十岁的女人,活心情;

`四十岁的女人,活修身。

横向对比。这种结构就是对同一时间段的不同人物或不同事物进行对比。例如,如果我们想以《月薪5000与月薪5万的人生,到底差距在哪里》为题写一篇文章,那么就可以采用横向对比。又如,在《“爱哭娃”和“坚强娃”,长大后人生差距大吗?老教师:不止一点》一文中,写作者就通过对比这两类孩子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从而得出如下结论:

`他们有不一样的“情绪感知”能力;

`他们有不一样的“情绪掌控”能力;

`他们有不一样的情商水平。

通过对比,可以让读者知道爱哭的孩子更容易共情,更会调节情绪,情商也会更高。

正反对比。正反对比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一种观念、现象等,这种结构通常有两种形式:论点+正面+反面+总结升华或方法,案例+错误示范+正确做法。

“论点+正面+反面+总结升华或方法”就是通过对论点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以《杨天真一句话戳痛无数人:不懂拒绝,是人生最大的灾难》一文为例,文章开篇用杨天真的案例引出这样一个观点:不懂拒绝,是人生最大的灾难;正文部分则通过一反一正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不懂拒绝,会慢慢地拖垮你(反面);

`干脆地拒绝,是最好的社交规则(正面)。

我们从字面上看便知道,“案例+错误示范+正确做法”的结构是开篇先用案例引出观点,第二部分则分别列出了错误示范,第三部分则给出了正确的做法。例如,舒允在《会说“不”的妈妈,能带出有原则的孩子》一文中,第一部分用一个热点事件引出观点,即父母拒绝孩子需要智慧;第二部分则列举了错误的拒绝方式;第三部分则给出了正确的拒绝方式;最后一部分则补充说明了哪些情况该拒绝、哪些情况该及时回应。

对比式结构实操步骤

我们已经了解了对比式结构的三种具体形式,那么在写作时该怎样运用对比式结构呢?下面是具体的实操步骤(见图1.9)。

0

图1.9 对比式结构实操步骤

第一步,明确对比的主题。对比类文章需要先明确需要对比的主题,通过对比,可以让文章更有深度。例如,我们想比较“80后”和“90后”的区别,但这二者的区别太多了,对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聚焦,如他们的育儿观、婚姻观、消费观等,可以从中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对比。

第二步,列出不同之处。在明确了需要对比的方面之后,我们就要展开详细的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例如,如果以《月薪5000和月薪5万的工作,到底有什么区别》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我们就要结合这两种薪资的工作特点、工作难度、工作的可替代性、工作带来的压力、工作强度等进行对比。由于月薪5000元的人占多数,所以很多读者会自动对号入座,看一看自己和高薪者的差距在哪里。

第三步,列写作提纲。在明确了主题的不同之处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中心观点和要对比的方面列写作提纲。例如,我们要对不同的婚姻进行对比,可以先对婚姻进行分级,通过对比突出我们的观点。在明确了文章的中心观点和找出婚姻的不同层级后,这篇文章的提纲就可以像下面这样。

结构:对比式。

中心观点:婚姻的三重境界,你处在哪一层。

小标题:一见钟情的婚姻,是一场赌注;

逐利结合的婚姻,是一笔交易;

双向奔赴的婚姻,是一场嘉年华。

第四步,成文。在列好文章的提纲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写了。开篇要直奔主题,我们可以用案例、调查研究或者有哲理的话进行开篇。主体部分则要根据分论点用案例突出要对比的方面。

在掌握了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三种写作结构后,我们不仅对整篇文章的结构有大致的了解,并且在写的过程也会更有信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写文章时,要想写好开头,不能忽略上述关键环节,打好基础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