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语言学
唐宋古文运动是怎么回事?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朝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韩愈最先提出“古文”这一概念。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辞藻、对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与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他在提倡古文时,倡言以文“载道”“明道”,重视写真情实感,强调“惟陈言之务去”(见韩愈《答李翊书》)和“惟古于词必己出”(见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的独创精神。
晚唐时期,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北宋时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些文人极力推崇韩愈、柳宗元,又掀起了一次新的古文运动,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强调“文道统一,道先于文”的观点,写了大量平易自然、有血有肉的散文,以扫清当时文坛上流行的绮靡晦涩的文风,使散文创作走上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
后人把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把在唐朝和宋朝先后兴起的两次古文运动称为“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还是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那么,“唐宋八大家”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呢?明朝初期的朱右最初将上述八位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八先生文集》,明朝中叶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位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末古文家茅坤对朱右、唐顺之编选的文集加以整理,重新编选,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钞》,共一百六十四卷,风靡海内,“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 韩愈
◇ 柳宗元
◇ 王安石
◇ 欧阳修
由于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与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朝的苏轼用“文起八代之衰”来称赞他,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思想上,韩愈尊儒反佛,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
清朝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清朝文坛上的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因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朝安徽桐城人,并相继为领袖而得名。具体来说,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方苞为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创始者;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戴名世是桐城派奠基者;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刘开(后曾以姚莹取代刘开)被称为“姚门四杰”。
◇ 姚鼐书法
方苞从“义法”说出发,主张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说,并认为“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姚鼐则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以能兼者为贵”,被人称为“唐宋八大家”和清朝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还被当时的人誉为“今之欧阳修”。
桐城派作家创作力求简明达意,因此他们所写的文章尤其是一些记叙文一般都清顺通畅,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桐城派文章中著名的代表作品。姚鼐编选的《古文辞类纂》,流传甚广。
部首排检法起源于哪部著作?
部首排检法起源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间,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该书改变了自周、秦到汉的字书的编纂方法,将所收字编成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开创了部首排检法。
具体来说,许慎根据文字形体,创立五百四十个部首,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字分别归入五百四十部。五百四十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十四大类。该书正文便按这十四大类分为十四篇,卷末叙目另为一篇,全书共有十五篇。造字法上有“六书”学说,后文将对“六书”作具体介绍。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是哪部?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中国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这里专指“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尔雅》全书收词语四千三百多个,分为两千零九十一个条目。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十九篇。《尔雅》前三篇,即《释诂》《释言》《释训》是专门解释字义、词义的,类似后世的语文词典。后十六篇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种事物的名称,类似后世的百科名词词典。其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四篇解释的是亲属称谓和宫室器物的名称。
《说文解字》提及的“六书”是哪些书?
古人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所谓“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至于“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周礼》。《周礼·地官》中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六艺”是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基本科目,“九数”是关于算术的知识,六书则是有关汉字的教学,但不一定是后来的六书理论。
《汉书·志》记载:“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就把“六书”解释为造字的方法了。比班固稍后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不仅指出了“六书”各书的名称,还给每一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子。后世对六书的解说,多以此为核心。
《说文解字·叙》记载:“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说文四大家”指的是哪些人?
“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四位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他们的主要著作分别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
“小学”一词为何成为文字学的代名词?
“小学”一词初见于《大戴礼记·保傅》篇:“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小者所学之宫也……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人分等级,当时能够享受教育的只有贵族子弟。贵族子弟满八岁,就要入“小学”学习“小艺”,“小艺”即六艺:一曰五礼(礼仪),二曰六乐(音乐舞蹈),三曰五射(射箭),四曰五御(驾驭马车),五曰六书(语文),六曰九数(算术)。又“乃教之六仪:一曰祀祭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换句话说,在周代教育中,入“小学”学习指的是学习小艺(六艺)和小节(六仪)。
到西汉时期,“小学”的含义逐渐缩小至仅指六艺之一的“书”。“书”指的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法。于是,“小学”一词顺理成章地成了文字学的代名词。
中国古代汉字书写为何偏爱竖行排列?
在中国,最初的汉字书写材料是龟甲、兽骨、木简、竹简等,书写工具是尖锐石器、金属刀具和毛笔,而木简、竹简一般狭窄而长,用从上到下的竖行排列方式书写显得比较美观。大凡练过毛笔书法的人,也都感到用毛笔从上往下书写更方便。因此,从上到下、从右往左书写,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古人们的书写方式。在汉朝发明纸张,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直至宋朝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人们仍然沿用这种书写方式。
中国汉字书写是何时采用横写方式的?
究竟从何时起,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开始由相沿已久的竖写方式改为横写方式的呢?答案是清朝末年。当时,一大批留学和学习西方文化的学者、名流都竭力提倡使用拼音文字,并力主改变中国传统的书写方式,改用已在西方流行很久的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有资料证明,在1909年中国已经产生了用“横行”排版的书籍,“横行”最早见于当时提倡文字改革的刘世恩所著的《音韵记号》一书。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标点符号?
古时候人们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感到这样写文章既不便又很吃力,人们还发现这也是对文章内容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于是到了汉朝,人们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更小段落为“读”。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元、明刻本小说多在句子的末尾加圈,也有一律用“、”或用“。”的。有些戏曲和启蒙读物也采用这种句读方法。此外,明刻本小说还增添了人名号和地名号,前者是在人名右边加一条直线,后者是在地名右边加两条直线。
上述这些就是中国最早的标点符号。“标点”两个字,始见于宋朝。《宋史·何基传》中记载:“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这里的“标点”指的是人们在阅读古书时添加的句读符号,即所谓旧式标点。新式标点符号是模仿西方的书写习惯而借用的,在清代末年才开始使用。翻译家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是最早应用外国标点于汉语的著述。
“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部作品?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们只凭借“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史书,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到了汉代,人们又重新编撰出“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它们都是编年体史书。
晋人范宁在评价“春秋三传”的特色时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