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食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鲥”不我与

2008年3月1日《现代快报》的一则报道称,在南京的一个水产市场,居然出现了6条长江鲥鱼的身影,卖出每斤2200元的天价,但短短1个多小时后,就被抢购一空。6条鲥鱼每条2斤多,6条鱼卖了近3万元!随后,水产专家出来发声说,这些鱼不是真正的长江鲥鱼。因为,长江鲥鱼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绝迹了,这些是引进的美国鲥鱼,价格应该在每斤500~800元。但这样的价格依然让人望鱼兴叹!

鲥鱼、刀鱼和河豚并称长江三鲜,三鲜中又以鲥鱼口味绝佳,有“鱼中之王”美称。专家说,鲥鱼每年四五月份进入长江产卵,到九十月份再回到海中,年年准时无误,故称鲥鱼。鲥鱼性猛,游击迅速,鱼鳞锋利,所以又称“混江龙”。鲥鱼又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早在汉代就成为美味珍馐,东汉名士严光(字子陵)以难舍鲥鱼美味为由拒绝了光武帝刘秀的入仕之召。因其地有严子陵钓台,当地别称为“子陵鱼”。

鲥鱼历史上因许多文人称颂而名声大噪,苏轼赞曰:“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连最不懂美食的王安石也曾说:“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从明代万历年间起,鲥鱼成为贡品,进入了紫禁皇城。至清代康熙年间,鲥鱼已被列为“满汉全席”中的重要菜肴。清光绪《潮阳县志》载“鲥鱼”:“甘肥异常,腹下细骨如箭镞,味甘在皮鳞之交。”而说起鲥鱼,不少现代人反而记得张爱玲的感叹:人生有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其实多刺之叹并非始于张爱玲。北宋名士、音乐家彭渊材早有“平生五恨”:“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太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曾巩)不能诗。”张爱玲不过是模仿彭渊材罢了!

而如今,更应该感叹的是长江鲥鱼的灭绝,真是“鲥”不我与,当年的鲥鱼是吃不到了。现在能吃到的鲥鱼大多是从美国引进养殖的品种,还有一些是直接从缅甸等地进口的。

鲥鱼是洄游鱼类,每年春夏之交,鲥鱼从沿海进入长江,在沿江湖内产卵。长江下游段水面宽、水草多,是鲥鱼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宋朝梅尧臣所留名句“四月时鱼逴浪花,渔舟出没浪为家”就是描写当时渔家捕捞鲥鱼的景象。郑板桥诗曰:“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鲥鱼三四月最为味美,鳞片当中含有很多的脂肪,因此做鲥鱼菜是不去鳞的。蒸熟之后鳞片熔化,油脂渗入肉中,味极滋润鲜美。鲥鱼的鳞片在端午节前后开始变硬,再用来做菜就要刮鳞了。但鲥鱼本身味道鲜美,做菜时以突出本味为主,所以做法比较单一,常用清蒸。潮汕的做法是用酸梅酱蒸,美味得让人停不下筷子。

作为一种洄游鱼类,鲥鱼并非长江特有,我国的其他江河水系也有。江南一带的许多物产出名,或许与当地经济文化发达,诞生出许多美食家,留下许多诗文记载有关。潮汕文献中对鲥鱼也有不少记载,清嘉庆《澄海县志》载:“鲥鱼,体长色白,腹下有三角鳞,如甲肪在甲中,初夏时至余月则无。”广东有鲥鱼,同时还有三黎、鳓鱼与鲥鱼在外表、味道上极为相似,有些书籍还为此有过争论。《揭阳县正续志》认为鲥鱼即三黎:“鲥,土人名三黎鱼,盛于四月。”清代学者屈大均也认为“三鯬者,鲥也。是一物而以大小异”,意思是三黎是小鲥鱼。实际上鲥鱼和三黎、鳓鱼都同属于鲱科鱼类,是同宗兄弟,只是机缘巧合不同,于是命运际遇也不同。

鲥鱼还是特别娇贵的鱼种,出水即死,夏日稍久即变味。明朝开始因为名声在外而成为贡品。明朝开国在南京,就近能吃到新鲜的鲥鱼,于是把鲥鱼列为贡品,据说也正是这个时候鲥鱼身价暴涨。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朝廷依然指定鲥鱼为贡品,可是1500千米的路途,一路颠簸而至,难免面目全非。在当年明清的条件下,即使想尽办法,“驿马快传”“冰篓护鱼”“炎天冰雪护鱼船”等,可是从长江一带运到北京能是什么样的品质呢?获得2005年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张居正》里有一段故事,可以借鉴一下:明朝当年专门设有鲥鱼厂,新任管事太监王清到南方吃到了新鲜的鲥鱼之后立即拍案而起,拉下脸骂人,说人家糊弄他,鲥鱼的味道不正。原来他在大内20年,吃的鲥鱼都带有腐味,那是鲥鱼变质后产生的臭味,而新鲜的鲥鱼却没有臭味,所以才闹了笑话!

这让我想起现实中类似的一事。在汕头中山公园韩江边上过去有卖鱼的小贩,其中魟鱼多在此交易,魟鱼学名蝠鲼,又被称为魔鬼鱼。由于当年缺乏保鲜技术,魟鱼很快就会变质带有潮汕人称的“海化味”,类似尿臭味。有的人闻之却步,也有人竟喜欢上了这种味道。曾有一次与同事老大姐的丈夫一起吃大排档,点魟鱼一份,上菜后,当过兵的急性子大哥尝了一口就把档主叫来了,骂人家的鱼不新鲜没味道……倒霉而被冤枉的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