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初,教育学被引进中国后,中国学者就开始了创建并发展中国教育学之路。百余年的努力,既有成就,也有挫折。1949年前,作为教育学科群总称的教育学包括教育史、教学论等学科,未涉及高等教育学,这与高等教育在西方不称“学科”而多称“领域”有关。因此,我们考察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须从1949年开始。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教育事业起步,高等教育学学科思想萌芽,至1984年高等教育学学科初创,再至如今已成为教育学学科内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学科发展历经70年风风雨雨,可谓波澜起伏。高等教育学从创建初期的受人质疑,起步艰辛,至一批学者努力探索,成果频出,再至如今的学科建制完善与学科知识高速生产,学科的70年发展令人振奋。以史为镜,知往鉴今。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首高等教育学70年来的发展,于学科、于学问、于学者均有大的价值。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历史传承与未来发展。自学科思想萌芽始,高等教育学已走过70年的历史,多年的学科发展必然造就了一批勇于探索的学科人,形成了系列成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些我们能够触碰到的种种成就,已封存在学科发展史之中。每一个有责任感的高等教育学人无不希望能够传承学科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寻求学科新的发展。鉴于此,我们开展研究,是为了传承历史,使高等教育学沿着历史留下的优良学科传统,走向具有光明前景的未来。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是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大体包括学科范畴的明确、学科理论的完善、学科制度的建设等方面。对高等教育学学科范畴的研究,涉及这门学科研究什么、在学科门类中的位置、学科性质是什么等问题;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的研究,涉及知识体系的构建、逻辑起点的确定等问题;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制度的研究,涉及学科研究机构、学科学术组织、学科人才队伍、学科学术交流、学科专业课程构建等问题。我们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进行历史研究,必然涉及上述方面的发展进程。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于高等教育学而言,学科的发展历程虽短,但我们仍能通过历史研究,着眼于学科建设的各方面,探求学科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此进一步推动学科的建设,实现学科的发展。我们开展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的研究,即在于实现学科的自我完善,增强学科自信,认识当前存在的学科危机,增强学科认同,形成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文化,使这门学科的底蕴更加深厚,更加具有“学”的品质。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是为了提升理论水平,指导高等教育实践。关于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的关系,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理论来源于高等教育实践,高等教育实践影响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高等教育理论推动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实践有指导作用;需要在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之间搭建桥梁,实现二者有机融合,以解决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如何回到高等教育实践中去,指导高等教育实践的问题。从范畴上讲,教育理论包含教育学理论[1],高等教育理论同样如此。高等教育理论包含高等教育学理论。学科理论是学科知识的理论化,是高层次的学科知识,我们开展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的研究,即在于厘清学科知识的生产、发展史,进而对高等教育学发展至今的学科理论进行梳理,并从中探索高等教育学理论的更新与完善,从而密切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试图通过学科发展史这一中介,同时论及高等教育学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使理论回到实践之中,最终以高等教育学理论推动高等教育实践,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是为了完善中国教育学史研究,建设中国教育学。研究目标有大小之分,研究起点、落脚点有远近之别。就研究目标而言,我们开展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研究,以小观之,在于为高等教育学学科谋事;以大观之,在于为中国教育学做出自身贡献。就研究起点、落脚点而言,我们开展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研究,于近处,起于梳理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落于推动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于远处,起于梳理中国教育学中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落于以这一二级学科,推动中国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如上所述,我们研究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要始终为研究问题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史研究”服务。以己之力,推动高等教育学发展,是高等教育学人的使命。
二、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研究,目前已形成一批研究成果。我们开展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的研究,须了解、理解、掌握这批研究成果。有鉴于此,我们将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两部分进行已有研究成果述评。一是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的研究,这里注重“发展研究”,不对高等教育学本身进行研究的综述;二是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这里注重对高等教育学本身开展的研究进行综述,既包括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又包括高等教育学学科群的已有研究。我们期望能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分析出不足,为本书的研究提供经验启示、方向指引。
(一)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研究
1.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研究
据已有资料,当前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的研究、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阶段划分的研究较少。潘懋元在全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说:“有的同志把学科的建设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2]在已有研究中,林金辉在其文章中明确指出:“目前(2003年),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处在发展阶段。”[3]李均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中,以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为主线,以研究范式转换为主要依据,并结合研究重点的转移、标志性事件或成果的产生以及高等教育研究宏观背景的变化等因素,将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界定为前学科时期(清末至1977年)、学科建立时期(1978—1984年)、规模扩充时期(1985—1991年)、稳步提高时期(1992年至今)。[4]该书虽是按高等教育研究阶段划分的,但书中所呈现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与高等教育研究同步进行。祝爱武在2009年分析了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提出与李均的后三个时期划分相同但阶段表述不同的观点,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分为以学科建立为标志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起步阶段(1978—1984年)、以学科群形成等为标志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拓展阶段(1985—1991年)和以学科建设、学科改造为重点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新进展阶段(1992年至今)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态势。[5]他还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特点:发展路径,由外而内;发展主线,追逐热点问题;热点追踪,学科体系的探索;研究方法,单学科转向多学科、跨学科。[6]侯怀银在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将高等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至1977年)、初创阶段(1978—1984年)、成形阶段(1985—1991年)、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7]
从已有研究可看出,研究者们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的划分大体一致,体现出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共识。
2.高等教育学教材研究
目前鲜有研究者对高等教育学的教材发展史进行研究。有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3年到1992年”,属于“经验体系”阶段;“第二阶段从1993年至今”,是由“经验体系”向科学的“理论体系”转变的“过渡体系”阶段。高等教育学教材体系建设在学科认可、概念和方法体系、构建路径、应用价值、构建策略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高等教育学的复杂性、高等教育学学科的不成熟有关。为此,我们应处理好相应的细节问题,并遵循一定的体系建设原则。[8]
还有研究者指出,1983年,高等教育学取得了合法的学科地位,科学建构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学者一直努力的目标。其教材理论体系的建设历经创建期(1978—1984年)、第一建设高潮期(1985—1992年)、第二建设高潮期(1993—1998年)和深化与反思期(1999年至今)四个阶段。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基本经验在于:学科地位合法化,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学教材理论体系的建构贯串高等教育研究的始终;初步构建了高等教育学教材的知识体系,满足了各种培训和学校开设课程的需要;问题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学教材知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教材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以开放的视野,共谋高等教育学教材理论体系的建构;高等教育学教材体系日臻分化,产生了类型不同、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学教材。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现存的问题是: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移植痕迹未退,教材内容体系重复多、创新少;学科地位与学科事实存在矛盾;教材内容落后于实践;教材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多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学,使得高等教育学产生“无根”现象。[9]
除高等教育学教材的整体发展外,研究者针对部分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学著作进行了研究,对其内容体系、意义价值等进行了分析阐述。[10]例如,李均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中,对潘懋元的首部《高等教育学》的编写历程、内容体系、地位与贡献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1]杨德广以自身经历讲述了首部《高等教育学》著作的编写过程。[12]熊明安等人对田建国的《高等教育学》著作进行了内容分析,并谈了自己的感受。[13]总体而言,涉及教材整体发展史的研究较少,对教材个案的研究较多,且形式多以书评为主,研究多以体系为主,对未来教材的发展规划涉及较少。
3.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研究
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多集中在分析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史涉及较少。有研究者对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进行数据统计后发现: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其设置类型、获奖频次与有无学位点、所属高校类型和层次紧密相关。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的典型代表,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进行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呈现出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雄厚的学术力量支持、注重决策咨询服务三方面特征。[14]
有研究者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按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的时间划分分别进行了阐述。[15]研究者多针对高校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对地市层面的涉及较少。有研究者指出,我国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壮大的。目前,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面临着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有限、研究队伍不强、研究成果滞后的困境。[16]关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者所提观点大致相似,包括: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教研管理机制等。也有研究者提出:建立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管理模式;引入能激励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的运行机制;形成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自觉进行自我调节、规范发展的团队精神。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在机构内部和人员之间要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保证其健康、顺利地发展。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社会与学校的关系等。[17]
4.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研究
(1)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
综观已有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生问题的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方面: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研究[18];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9];从个案研究出发,对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20];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21];中美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22]等。研究的对象主要为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较少涉及;多就目前的研究生培养进行研究,较少涉及从历史视角出发的研究生培养研究;多就高等教育学专业而谈,较少涉及与其他专业的比较研究;有涉及中、美的比较研究,但是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较少,几近于无。
(2)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研究
在中国知网中以“高等教育学学位点”为主题或关键词,共检索到8篇论文,如下所示。
期刊论文:谢桂华,《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建设与研究生的培养》,载《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7期;罗云、裴怀涛,《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的不均衡性》,载《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1期;许艳,《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分布的相关因素分析》,载《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车如山、刘文霞,《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的不均衡性》,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孙萌、张国芝,《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1期。
学位论文:黄广荣,《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发展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肖莉,《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调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王一茜,《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研究》,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
分析论文内容可知,当前关于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的研究,涉及学位点建设的历史、现状,以及当前学位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已有研究数量较少,但是已涵盖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的基本内容。同时,研究中涉及的个案较少,少有具体到某一地区或某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的历史分析,多是在研究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涉及相关内容。从个别出发看一般,可以使我们在全面了解这一问题的同时,分析出某高校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的特殊性,以更好地促进学位点的建设。
5.高等教育学未来建设与发展研究
在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方面,研究者的关注点集中在发展动力来源、方向、危机及趋势等方面。有研究者系统总结了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问题。侯怀银和李艳莉指出,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学在前期奠基和发展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学科建制日趋完善,多学科观点被提出并得到深入研究,学科建设继续得到重视,理论与实践关系密切,学科影响持续扩大。高等教育学学科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保证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处理好学科建设和问题研究的关系,提升高等教育学研究队伍的素养,加强学科建设的本土化和国际合作。21世纪初,研究者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但是很多问题仍未达成共识。我们必须认清这一事实,通过回顾、反思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以及关注、研究复杂的高等教育实践,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日趋发展和完善。[23]王洪才指出,高等教育学在近几十年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确立了稳定的学科地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研究队伍集群,而且发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力作,涌现出一批学术精英。但同时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例如,还缺乏一个公认的学科范式,为研究而研究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研究者自我封闭现象还比较严重,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在加剧。在未来,高等教育学只有通过更加开放的路线才能解决难题,具体策略是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研究走向多元化、个性化和微观化,并通过加强规范化来促进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学走向新的繁荣。[24]胡建华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建立在改革开放40年来波澜壮阔的高等教育实践基础之上。40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成长首先体现在制度化的建设上,发展了大学中的学科组织,构建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繁荣了学科研究成果发表平台,组建了学科学术共同体机构。加深作为学科“基础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始终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努力目标。理论进程集中表现为学科体系的构建、高等教育规律的研究和学科性质的探讨。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服务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观念更新和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展现了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应用性特征。面向未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与研究的解释力、建构力、影响力。[25]
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方泽强指出,在问题域地位方面,应明确人才培养问题域的主导性地位;在知识建构方面,要构建自属的知识体系而不能简单复制教育学;在行政建制方面,应调整该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不合理建制;在知识生产方面,要应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以加快知识积累。[26]他还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存在的障碍:偏好宏观研究,轻视微观研究;实证研究异化和研究导向误构误判;理论建构方向不明确,重心偏离;研究机构发展目标不清晰,特色缺失。为化解上述发展障碍,高等教育学应采取有效策略:第一,着力于让学术共同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第二,坚持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同步进行;第三,提倡多元范式研究共存,追求务实的研究;第四,重视并推动基本理论研究;第五,推动研究机构转型发展,鼓励建立学派。[27]侯怀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学要进一步由独立走向成熟,必须处理好学科、学术、学派、学院和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要强化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独特地位,强化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中国立场,强化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学术品质,强化中国高等教育学学派的建设。[28]
有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学仍然存在着学科身份不清、自信心不足、学科发展封闭、学科理论研究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使高等教育学学科身份危机加深,学科自信心不足。未来高等教育需要克服这些问题,使学科朝更加开放、独立、主动、包容的方向发展。[29]
针对高等教育学所面临的危机,张应强指出,作为学科建制的高等教育学与作为知识体系的高等教育学这两种形态的学科危机的“共振效应”,关系到高等教育学学科生死存亡的危机。高等教育学的成功突围之路在于“再学科化”,即必须在坚持高等教育学学科化发展方向的前提下,致力于学科建制层面的“再学科化”——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学一级学科,同时要突破一般教育学的视界,促进知识形态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30]
李均认为,危机是当代人文社会学科的共同境遇。与成熟学科的危机相比,高等教育学的危机主要是制度性危机和生存性危机。高等教育学鲜明的制度依附性特征,可能是造成学科危机频繁发生的根源。从长期发展来看,高等教育学应该通过“再学科化”等途径加强自身的学科理论建设,逐步降低和削弱制度依附性。从近期形势看,解除当下制度性危机的关键是重建两大制度体系,即作为学科存在基础的制度体系和保障学科发展的制度体系。[31]
学界关于学科发展动力机制、模式、指导思想、方法、路径等都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问题也有专门论述,但仍存在一些可供研究的空间。
上述五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研究中未涉及的部分将是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二)高等教育学研究
1.高等教育学元研究
高等教育学元研究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等几个方面的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问题的研究,在高等教育学学科创建后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研究者们的观点各异。潘懋元在1992年的全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提出:“高等教育学还是应当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教育作为它的主要研究对象。”[32]在随后的学科发展中,学界又逐渐形成了“特殊规律说”“三层次说”“现象说”“多维理解说”等观点。
第一,“特殊规律说”。诸多著作中均论及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规律。例如,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论述培养专门人才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任务的新学科。[33]高等教育学在一般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高等教育所特有的矛盾,揭示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34]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既不是泛泛的高等教育,也不是高等教育规律的应用,而是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发展规律。[35]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这里的规律既指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指高等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36]
第二,“三层次说”。高等教育学要研究高等教育活动、高等教育事业和高等教育观念三个层次的现象。[37]
第三,“现象说”。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是指高等教育现象,这一现象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高等教育现象的主体是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现象;其次,高等教育现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现象的统一;最后,高等教育现象并非该学科所独有,且集“分离与统一、实体与关系”于一体。[38]
第四,“多维理解说”。高等教育学应当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教育作为它的主要研究对象。高等教育涵盖了人的发展和现实社会的科技、文化、政治、经济等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它是复杂、动态的系统,包括各种层次、类型的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的研究者据此提出要多维地理解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因为这既是繁荣和丰富高等教育学理论的动力源泉,也是加速学科成熟的有效途径。[39]
无论研究者是承续前人提出的观点还是自己提出新观点,他们均认识到正是因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才决定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各研究者虽视角不同,观点各异,却充实了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对象的观点。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整合,以此来促进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特性和科学性。
在研究方法方面,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息息相关。根据普遍的研究方法,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历程可以分为经验总结期、逻辑演绎期、实证期和反思期四个阶段。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每一个阶段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非单一的,但每一个阶段都有主流的研究方法,这就决定了以上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历程的划分仅仅勾画的是主要倾向。[40]
对于高等教育学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这一问题,研究者仍未形成统一认识。一些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学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些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有研究者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指出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研究方法主要有“改造加工说”“多学科研究方法说”“价值评价说”“问题研究说”[41]和“新制度主义方法论”。[42]多年来,研究者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在这些方法中,研究者比较认同多学科研究方法,并对多学科研究方法进行了较多论证。有研究者指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将会采取定性与定量、本土与外域以及多学科整合的方法[43];有研究者从复杂性科学角度出发,认为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应从单一的研究方法走向独特的方法组合[44];有研究者提出了“混合方法研究”[45];还有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高等教育学独特的学科性质要求高等教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46];有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学不仅要注重宏观研究方法的运用,还要在微观中见著。在高等教育研究中要注重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这一方法对高等教育学研究有一定的适切性。[47]
在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方面,研究成果多反映在高等教育学专著中。有研究者以1983—2015年我国出版的以“高等教育学”命名的著作为样本,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体系、知识体系、概念体系的演变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初创阶段为1983—1994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第一次转型在1995—2001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第二转型从2002年至今。[48]有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建构方法是多年来讨论的重点。建构方法被视为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向理论体系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研究者归纳了已有研究中提出的建构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建构论、逻辑起点论、公理化方法论、实践经验论、基本分析单位论。[49]在上述建构方法中,逻辑起点论的影响较大,学界似乎在一个时期认为,高等教育学必须寻找到逻辑起点,以建立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是从高等教育学学科在我国产生之初就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已经出版的高等教育学著作虽然对“体系”都有所涉及,但这些“体系”对所研究对象基本关系的反映不够深入,缺乏内在联系,达不到逻辑自洽的标准,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存在模糊现象。不少学者在积极地探索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除上述方法外,还包括问题系统论、范畴水平论、方法论角度、三系统论等。[50]
2.高等教育学学科群研究
(1)将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发展作为研究对象
有研究者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学这门主干学科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梳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发展的脉络,并按时间顺序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78—1984年)、学科群形成阶段(1985—1995年)、深入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51]
有研究者分析了潘懋元对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贡献:他辩证地看待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关系,确立了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地位;积极倡导多学科研究方法,推动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热情地为分支学科的专著作序,鼓励学者进行分支学科理论研究;招收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培养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骨干力量。分析潘懋元的相关论述,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以下启示:正确认识分支学科与主干学科的关系;走学科建设与问题研究并重的道路;在发展中既要重视知识增长也要注重组织发展。[52]
有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学学科群研究的意义包括: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有利于高等教育学学科群的综合效应、交叉效应和横向效应的发挥;有利于“学科”与“领域”、“体系”与“问题”的统合。目前,高等教育学学科群的组建主要有几种方式:以分支学科的产生方式来组建;以整体与局部来组建;和其一级学科——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相对应来组建。[53]
(2)将具体的高等教育学下设的各分支学科作为研究对象
有研究者研究了分支学科发展的历程、目前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相关研究包括:肖菊梅,《学术史视野中的近代中国大学教学论学科》,载《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何爱霞,《成人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载《职教论坛》,2005年第19期;王莉颖,《成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展、问题与前景》,载《成人教育》,2006年第3期;汪明、张睦楚、庞立场等,《论当前我国大学教学论研究之多维困境》,载《高等理科教育》,2015年第2期;刘路、魏源,《学科建设视角下我国近十年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述评与展望》,载《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唐世纲,《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新发展研究》,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徐娟,《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热点问题综述——基于<高等教育研究>180篇相关学术论文的分析》,载《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第6期;张波,《制约与影响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的问题分析》,载《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6期;潘懋元,《比较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与问题》,载《上海高教研究》,1991年第3期;张守华、秦宇彤,《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载《大学教育》,2014年第9期;张波,《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发展趋势》,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11期;李庆豪,《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进展与前景》,载《江苏高教》,2004年第4期;李轶芳,《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走向》,载《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6期;闵维方、丁小浩,《对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载《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陈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走向》,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5期;祁东方、侯怀银,《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有研究者研究了分支学科理论建设问题,相关研究包括:刘若泳,《大学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探析》,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10期;杨广云,《大学教学论体系的构建——潘懋元学术思想研究之三》,载《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池敬铭,《大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大学教学论的一点探讨》,载《上海高教研究》,1989年第2期;张波,《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构建与价值评判》,载《教育与现代化》,2009年第2期;陈秀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概念体系审视》,载《高教探索》,2007年第3期;赵映川,《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吗》,载《高校教育管理》,2013年第4期;蒋园园,《高等教育管理学术话语构建研究——来自新公共管理视域的探讨》,载《江苏高教》,2012年第5期;张利荣,《“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路径》,载《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5期;孟凡,《从学科属性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契机》,载《江苏高教》,2010年第1期;顾远飞,《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开放社会科学的视角》,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9期;窦春玲、韩钟文,《成人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载《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刘海燕,《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新探》,载《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6期;陈平水、温海燕,《高等教育经济学逻辑起点探析》,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陈平水、王雪娟,《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现状研究》,载《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
有研究者研究了引进国外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问题并就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著作进行了评介,相关研究包括:陈晴,《从学科建构走向大学教学理论的深化研究——孙泽文新著<现代大学教学引论>评介》,载《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3期;姚启和,《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中的哲学思维——涂又光教授新作<中国高等教育史论>介绍》,载《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辛均庚,《人本观下的高等教育哲学——读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载《现代教育论丛》,2014年第2期;平和光、傅岩、孙龙存,《张力与平衡: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读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载《重庆高教研究》,2014年第2期;李峻,《本土高等教育哲学的个性特征——读张楚廷教授的<高等教育哲学>》,载《高教探索》,2008年第4期;魏饴,《人本高等教育哲学的诞生与发展——中美两部<高等教育哲学>之比较》,载《高等教育研究》,2005(7);黄学茭、陈伟,《<高等教育哲学>的方法论启示》,载《高教探索》,2006年第2期;董轩,《知识生产与社会型态——读<知识与权力:高等教育政治学新论>》,载《中国德育》,2009年第9期。
总体来说,对于分支学科的研究,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角度日益多元。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学科发展史不同于问题研究史、学科建设史。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演进的全过程,包括历程、进展、问题及反思为研究对象。因此,在做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研究时,须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重要成就、学科发展的问题及反思做重点阐述。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研究以发展演进时间为经,发展进展为纬,“学科发展成就”这根红线贯串始终。在此基础上,我们就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发现学科发展中蕴含的内在规律;对取得的进展进行研究,以探索学科自身的演进逻辑;就学科发展问题进行反思,以更好地指导高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
(二)研究方法
1.历史法
历史法是由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某些手段,通过对史料的搜集、鉴别、分析、评价,对人类历史做出符合逻辑的阐释的方法。[54]我们所进行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的研究,就是要对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高等教育学著作编写史料、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史料、高等教育学学术组织建设与交流史料、高等教育学专业发展史料、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史料、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史料等,进行搜集、整理、鉴别,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客观铺陈发展的过程,以描绘出高等教育学70年来的发展全貌,在呈现史实的基础上,再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高等教育学各阶段发展的背景、动力、目标,将这些内容融于发展进程的阐述中,探寻高等教育学70年来不断发展的逻辑,以清晰的线条勾勒出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全景。
2.文献法
教育文献具有知识传承与信息传播作用、成果查新作用、理论证据作用。[55]我们通过文献法进行文献检索,有效搜集信息,并使其为我们研究所用,达到教育研究的目的。我们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进行研究,需要占有大量文献,通过文献资料的研读,研究前人关于高等教育学的成果,厘清学科发展史,并展开深入分析。通过查阅关于高等教育学的文献资料,本书编制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大事记”附录,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四、本书结构
本书由六部分组成,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进程的处理方式是以时间顺序呈现,总体而言,“绪论”部分和第五章“高等教育学70年来发展的反思与展望”带有总结论述的成分。“绪论”部分是对开展的研究进行说明及对已有成果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开始第一、二、三、四章的具体研究。第五章是在前述章节研究结束后,回顾高等教育学的发展,站在历史节点上进行总结性反思与展望。其余四章分而论述了高等教育学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
绪论部分叙述了开展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史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并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叙述了1949—1976年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在此阶段,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历经曲折,高等教育学学科思想已萌芽,为学科的创建打下了基础,尤其是《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的编写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创建具有重要的贡献。
第二章叙述了1977—1984年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在此阶段,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创建、高等教育学学术组织的建立为学科创建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1984年首部《高等教育学》的问世标志着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创立。这一阶段的分支学科也有所发展,并自此阶段开始培养学科人才,研究生培养取得成效。学科创建发展与高等教育实践也存在密切的联系。
第三章叙述了1985—1991年高等教育学的发展。此阶段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学科建设取得进展,体现在著作(含教材)的出版、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与研究队伍、高等教育学学术组织的建设等方面。此阶段学者逐步着眼于学科理论探讨,分支学科发展更为迅速,人才培养成效卓著,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实践的互动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第四章叙述了1992年至今高等教育学的发展。此阶段除学科建设进程加快外,高等教育学元理论与学科群建设的成果愈加丰富,面对新的发展背景,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学术交流更为密切,同时更注重与高等教育实践的配合,取得了系列成就。
第五章为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反思与展望。此部分在梳理了1949年以来高等教育学70年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学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和高等教育学未来发展的具体路径,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1] 韩晓飞、侯怀银:《“教育理论”解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
[2] 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在全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报告》,载《高等教育研究》,1993(2)。
[3] 林金辉:《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及其走向》,载《教育研究》,2003(2)。
[4] 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21~24页,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祝爱武:《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轨迹分析》,载《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6] 祝爱武:《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分析》,载《中国高教研究》,2009(2)。
[7] 侯怀银:《高等教育学》,1~5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8] 雷家彬:《高等教育学教材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载《高等理科教育》,2010(6)。
[9] 张忠华、吴莉:《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30年:历程、经验与问题》,载《高校教育管理》,2010(1)。
[10] 陈祖兴:《评田建国的<高等教育学>》,载《教育评论》,1991(6);叶信治:《向构建理论体系的高等教育学迈进的新尝试——评王伟廉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载《现代大学教育》,2002(1);李碧虹:《游刃于形而上下之间——读张楚廷先生<高等教育学导论>》,载《大学教育科学》,2011(1);段慧兰:《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高等教育学导论>评介》,载《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8);李均:《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渊源与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基于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编写过程及贡献的论述》,载《山东高等教育》,2015(1);毛鸽:《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理论教学探究——评<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19);刘浩源:《高等教育的职能、功能与理念探析——评<高等教育学导论>》,载《中国教育学刊》,2017(11);范红:《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评<高等教育学(修订版)>》,载《高教探索》,2017(11);苏荟、吴玉楠:《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教学标准之建立——评<高等教育学导论>》,载《中国教育学刊》,2017(9)。
[11] 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139页,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 杨德广:《潘懋元教授与我国第一本<高等教育学>》,载《高等教育研究》,2008(4)。
[13] 熊明安、别必亮:《一次大胆的成功的尝试——读田建国的<高等教育学>》,载《山东社会科学》,1991(5)。
[14] 李明忠、杨丽娜、李盼盼等:《我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主要特征》,载《高等教育研究》,2018(12)。
[15] 刘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组织转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7。
[16] 唐华生、叶怀凡:《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困境与出路》,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7] 参见何万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定位、职能及其改革思路》,载《辽宁教育研究》,2002(7);王青、陈亦强:《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路径的探讨》,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吴昊:《高校教育研究机构建设分析》,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蒋华林、李华、杨忠:《论高校高教研究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载《高等建筑教育》,2002(4);杨树雨:《论我国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载《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5);樊桂清、霍天强:《论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功能定位选择》,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6);褚照锋、李明忠:《智库背景下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组织特征、职能使命及发展对策》,载《高校教育管理》,2018(5);刘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组织转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7。
[18] 参见王洪才:《关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报告——基于高等教育学专业两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行动研究》,载《复旦教育论坛》,2010(4);陈善志、冯建民:《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基于12所高校培养方案的分析》,载《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6);陈科:《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6;刘琦琪、李飞:《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简析》,载《文教资料》,2010(6);刘琦琪、李飞:《浅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载《教育与考试》,2010(4);洪源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H大学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7。
[19] 参见黄文伟、周庆、孙丽媛:《全日制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困境、原因及解决措施》,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孙冬梅、孙蕊林:《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载《高等理科教育》,2009(1);李均:《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三大困境》,载《江苏高教》,2011(1)。
[20] 参见王德广:《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三峡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S1);王德广、余红梅:《省属综合性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21] 参见王中宽:《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载《现代教育科学》,2016(9);赵苁蓉:《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分析》,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0。
[22] 参见包水梅:《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与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2);孙刚成、王莹:《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经验与启示——以高等教育学专业为例》,载《高等理科教育》,2014(4);魏玉梅:《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点及其启示》,载《比较教育研究》,2015(6);张蕾娜:《中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5。
[23] 侯怀银、李艳莉:《21世纪初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载《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
[24] 王洪才:《高等教育学:成就、难题与展望》,载《高校教育管理》,2013(2)。
[25] 胡建华:《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40年》,载《教育研究》,2018(9)。
[26] 方泽强:《高等教育学:一门“特殊”的教育学科及其发展》,载《现代教育论丛》,2014(2)。
[27] 方泽强:《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历史争论、建设反思和未来发展》,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28] 侯怀银:《高等教育学学科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载《中国高教研究》,2016(10)。
[29] 解瑞红:《当前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与展望》,载《复旦教育论坛》,2016(5)。
[30] 张应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危机与应对》,载《高等教育研究》,2017(1)。
[31] 李均:《高等教育学如何走出学科发展危机》,载《高等教育研究》,2017(1)。
[32] 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在全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报告》,载《高等教育研究》,1993(2)。
[33]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上)》,2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
[34] 郑启明、薛天祥:《高等教育学》,5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5] 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5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6] 李晓阳:《高等教育研究:从多学科到跨学科》,载《辽宁教育研究》,2008(10)。
[37] 林兆其:《高等教育学》,1~2页,贵阳,贵阳教育出版社,1995。
[38] 方泽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载《现代教育管理》,2015(12)。
[39] 许庆豫:《对高等教育学对象的再认识》,载《教育评论》,1994(1)。
[40] 刘志忠、张琼:《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历程与逻辑走向——基于研究方法的视角》,载《高教探索》,2016(8)。
[41] 李硕豪、贾永堂:《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综述》,载《理工高教研究》,2005(6)。
[42] 文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综述》,载《高等教育研究》,2005(6)。
[43] 胡钦晓:《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发展评析》,载《教育与现代化》,2006(4)。
[44] 刘小强:《独特对象 独特方法——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思考》,载《江苏高教》,2007(1)。
[45] 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想范式:混合方法研究》,载《中国高教研究》,2007(7)。
[46] 李晓阳:《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必然选择》,载《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5)。
[47]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前瞻与回顾》,载《高等教育研究》,1995(3)。
[48] 贾佳:《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演进》,载《教育与考试》,2016(4)。
[49] 方泽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述评》,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50] 文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研究述评》,载《江西教育科研》,2005(7)。
[51] 刘志文:《中国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载《江苏高教》,2007(2)。
[52] 刘志文:《潘懋元与中国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载《高等教育研究》,2008(12)。
[53] 陈玉祥:《略论高等教育学学科群研究的意义及其演进》,载《中国高教研究》,2007(2)。
[54] 侯怀银:《教育研究方法》(第2版),77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5] 侯怀银:《教育研究方法》(第2版),57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