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本书导读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政论家、散文家,19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1885年5月22日,雨果因患肺炎不治去世,享年83岁。
雨果去世前两年在他的遗嘱中加上了一条修改附录:“我送给穷人们五万法郎,我希望能用他们的柩车把我送往墓地。我拒绝任何教堂为我做祷告,我请求所有的灵魂为我祈祷。我相信上帝。”
虽然他要求穷人葬礼,但总统儒勒·
格雷维还是在6月1日为雨果举行了国葬,举国致哀,超过两百万人参加了葬礼游行。他的遗体由穷人的灵车拉着缓缓地被运送到了香榭丽舍大街尽头的凯旋门之下,棺上覆盖着黑纱,在由巴黎歌剧院的设计者加尼埃建造的巨大的停灵台上停放一夜。之后,雨果被安葬在先贤祠,与大仲马和左拉同眠。
维克多·雨果在文学创作以外,还积极参与法国的政治运动,致力于法国历史建筑的保护,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许多法国城镇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雨果不仅是一代文豪,更是一位具有人文情怀的作家。他博爱,为正义呐喊,在中国遭受英法联军侵略时,以笔为剑,讨伐不义的侵略者。对雨果自己而言,他只是做了人文主义者应该做的事。雨果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鞭挞黑暗,赞颂真善美,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黎圣母院》译者陈敬容,于1946年到上海专事文学创作和翻译,主要译著有《安徒生童话选》、普里什文《太阳的宝库》、雨果《巴黎圣母院》、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等。
创作缘由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创作的第一部长篇浪漫主义小说。作者创作这本书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几乎称得上是一气呵成,成就的却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雨果在书中生动地还原了中世纪巴黎的风貌,呈现了一幅从国王到乞丐的法国人民的全景图。今天的巴黎圣母院之所以这么出名,与这部小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于这本书的创作缘由,雨果曾经在1831年写了一篇类似前言的文章。
这篇前言非常短,主要解释了作者写这本小说的灵感来源。按照雨果自己的说法,数年前,他在参观巴黎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手刻的字:’ΑΝΑΓΚΗ(命运)。这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历经岁月侵蚀,黑黝黝的,深深嵌进石头,这些难以描状的符号,尤其是它们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
他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到底是谁,非把这罪恶的烙印,或者说这灾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离开尘世。参观完后,那面墙壁被粉刷和打磨,刻在圣母院阴暗钟楼上的神秘字迹也就随之消失了,如今已荡然无存,它所概括的那段催人泪下、不为人知的命运,也烟消云散了。在墙上写下字的人,连同字,都从人间消失了。
那时候,圣母院前有露天的咖啡馆,他在那儿喝着咖啡,一直坐到夕阳落山,看晚霞的色彩在圣母院白色的石墙上均匀涂抹。听着钟楼传来的悠悠钟声,轻轻抚摸那一块块被岁月雕刻上“命运”的石头。钟楼上神秘的文字情不自禁地跳入脑海,他心里缓缓升起一股崇高而痛楚的情愫,于是开始构思这本闻名遐迩的巨著。
时代背景
首先,在雨果创作这部小说时,巴黎中世纪的建筑正在遭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破坏。就连深深刻在石壁上的给他写作灵感的’ΑΝΑΓΚΗ,也几经粉刷打磨,消失殆尽了,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里。因此,雨果不无悲哀地预言:“就连这座大教堂,恐怕不久也要从地球上消逝……”雨果的这句预言也对也不对,不对是因为他的小说赋予了巴黎圣母院不朽的灵魂,也让它的生命从此得到更好的保护,物以文传。
其次,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时,法国正处于教会统治下的中世纪,宗教统治黑暗,阶级斗争激烈,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小说的时间轴主要设定在1482年1月6日至7月,第四卷插叙回溯到了1466年,故事最后结尾部分延展至1483年。故事时间聚焦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在世的最后几年。当你看完这本小说,再去查阅路易十一的相关资料,就会发现路易十一的所有重要内外举措在这本小说里几乎都有所体现。
对于国内政治,路易十一有着鲜明的“朕即法兰西”的主张,想要强化君主权力,不遗余力地打击以“莽夫查理”为代表的各封建领主的势力。“莽夫查理”是最后一任勃艮第公爵,也是阻挠路易十一统一大业的主要劲敌。二者之间爆发过多次武装冲突,路易十一以金钱拉拢外力与查理作战,最终取得胜利。
在“法王路易的祈祷室”一章中,路易十一对“刽子手”的开销慷慨大方,对民众造反大法官乐见其成。这一章中所提及的凡尔登的主教先生,曾经一度是路易十一的宠臣,但因出卖情报给“莽夫查理”,而被路易十一囚禁14年之久。
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路易十一用人也有自己的一套,他任人不拘出身、地位、品德,只看忠心与才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财政官奥里维是理发师出身,而居约姆·韩只是个刚城的参事和靠养老金生活的人。
总之,历史上的路易十一在位期间鼓励工商,打压贵族,消灭封建割据势力,用阴谋、外交和武力基本统一了近代法兰西,是个老奸巨猾的专制君主,被称为“万能蜘蛛”。而作者雨果在书中用有限的篇幅就把他这种集狡猾、残忍、专制、诡诈、多谋、老练、喜爱玩弄阴谋权术等多种性格于一体的形象,塑造得深入人心!
中世纪是欧洲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各个国家被教会统治,宗教成了最高权威,神学成了最高学问。人们的思想被压制,且等级制度森严,底层人民被欺压迫害。路易十一统治的王国,实际上是个人间地狱,到处都有魔鬼的奸笑和被压迫者的哀号,书中所有不幸的人只是黑暗社会中数以万计的无辜者和受害者的冰山一角。
有压迫就有反抗。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却未曾获得真正的自由;醒悟的人民开始反抗,却屡次被残忍地镇压。
关于火炮和印刷术,这两者在书中都有所提及,现作简单补充。
火炮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渐渐被法国人所重视,并且成为欧洲的一种重要武器,在路易十一与“莽夫查理”的对抗中也曾被广泛使用。
法国印刷术的发展也与路易十一鼓励工商的政策密切相关。正是在他的统治下,巴黎有了印刷业,里昂丝织业繁荣,法国矿业兴旺,资产阶级也随之发展。当然,与此同时,国王、封建领主也要从中收税,而且税种名目繁多。国王路易十一自然是把税收等资金主要用在了“刽子手”身上。至于“印刷机”是否如雨果所言将扼杀教会,路易十一应当是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不过,他即使认同“印刷机将扼杀教会”也会袖手旁观,因为像他这样的君主是乐于把教会的权力也收拢过来的。
故事梗概
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是一个博学、理智的人,一直都洁身自好。在父母去世之后,他溺爱自己的弟弟,使他堕落,最终死于非命。
他收养了有缺陷的孤儿伽西莫多,让他做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由此看来,他的心灵有善的一面。
后来,副主教看到爱斯梅拉达在街头卖艺,就爱上了她;但是他并不是用心追求,而是想强硬地将她占为己有。他先是派伽西莫多去抢她,后来发现她另有情人,跟踪时因为强烈的嫉妒,刺杀了她的情人并嫁祸于她,致使她被判死刑。
敲钟人伽西莫多在被示众时,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给他水喝。出于感激,他把她救到圣母院避难,并爱上了她。他竭尽全力地保护她,但是因为相貌丑陋,爱斯梅拉达一直都在回避和逃离。
之后,副主教把她骗出,威逼她屈从于自己。在遭到拒绝后,副主教把她交给官兵,在圣母院楼上看着她被绞死。
伽西莫多在绝望中愤怒地把副主教推下顶楼,活活摔死。自己则到隼山地窖中搂住爱斯梅拉达的尸体,与她死在一起,完成了“婚礼”,以决绝的“殉情”表达着他不为人知的爱恋。
探究主题
雨果的这部巨著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是思考爱情?是呼唤革命?是阐释命运?是保护建筑?似乎众说纷纭,各有侧重。其实这本小说的主题是多元的,雨果想借这本书表达更多维度的思想,希望能引起读者多维度的思考。
主题一:思考爱情
《巴黎圣母院》用“爱”这个主题词牵引着书中的诸多人物,让读者加深了对“爱”的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该怎样去爱,雨果借这本书给了我们启示和答案。
弗比斯的爱——不是真爱。
弗比斯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英俊的军官,也是女主角爱斯梅拉达的心上人,但他是一个不配拥有爱的人。他的爱可以说是对被他戏耍过的姑娘的侮辱,在他的爱中读者感觉到的是一种游戏意味,这是对爱的亵渎和侮辱。像他这样的人哪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呢?
克洛德的爱——令人窒息的爱。
克洛德在小说中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副主教,他收养了面目丑陋的伽西莫多,让他在教堂做敲钟人,这是他善良的一面。但他的另一面让读者深恶痛绝。他爱爱斯梅拉达,但他的爱是疯狂的、变态的,令人毛骨悚然,令人窒息。他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他宁愿将其毁灭。这是令人窒息的、魔鬼般的爱。
伽西莫多的爱——伟大无私的爱。
伽西莫多虽然面目丑陋,但是心地善良。他也爱慕着爱斯梅拉达,他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他为了救心爱的人勇于与一切的邪恶作斗争;他更知道感恩,为了替恩人报仇,他把自己的养父克洛德推下钟楼,随后便与恩人一同化为灰烬。他的爱是无私的,是令人敬佩的。
爱斯梅拉达的爱——至死不渝的爱。
爱斯梅拉达是小说中的女主角,毋庸置疑是拥有光环的人物,小说中的男性大多以她为爱慕对象。但她也有自己深爱的人,她为了自己爱的人甘愿做一些卑微的事情。她面对克洛德那令人窒息的爱和恐怖的威胁毫不妥协,宁愿选择绞刑架,毅然走向死亡。她这种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主题二:呼唤革命
小说以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纯洁、无辜的爱斯梅拉达惨遭迫害的故事,描写了善良的无辜者在15世纪封建专制制度下,遭受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小说表达了作者对巴黎最底层民众的极大同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部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预示着底层民众不得不起来反抗、不得不起来革命的历史必然。
通读全书,在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爱恨情仇的背后,的的确确能够看到一个不得不革命的时代。
理由一:作者在小说中生动描述了一场民众的暴动——巴黎流浪汉们为救出爱斯梅拉达围攻巴黎圣母院。爱斯梅拉达躲进了圣母院,但是传闻三天后司法机关就要重新逮捕她,并且要在格雷沃广场把她绞死。“那可怜的拉·爱斯梅拉达!”当流浪汉们得知这一消息后,一个流浪人说道,“她是我们的妹妹,我们得把她从那地方弄出来。”因为流浪汉们和爱斯梅拉达同为底层民众,同为受苦受难的无辜者。于是他们群情激愤,全副武装,摩拳擦掌。浩浩荡荡的队伍直奔巴黎圣母院而来,场面悲壮激烈、惊心动魄。
这场暴动就是底层民众对于昏庸、腐朽、残忍、不公的封建王朝的一次抗议和革命。
理由二:小说中的人物,几乎无人不在触动、违背固有的礼法,整个社会固有的秩序已经完全被打乱了。
最讽刺的就是哲学家甘果瓦,竟然沦落到在地痞流氓的“法庭”上受罚的地步——整个世界简直都“乱套”了!这种风俗的败坏恐怕也是革命必将爆发的原因。
理由三:同情受苦受难的底层民众。
我们很难忘记爱斯梅拉达的出身,她那位妓女母亲的可怜身世,也是非常值得解读的。这位母亲是在黑暗世界中真正“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代表。这群人让整个变革显得具有了最起码的正当性,而这位可怜的母亲,她的忏悔在这个黑暗时代中似乎只是一种更大的讽刺:她试图以“非人”的状态自我惩罚曾经犯下的“罪孽”,却不曾知道这种徒劳的忏悔——在那个众人皆不把基督的道德放在眼里的时代坚持着上帝的道德,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痛苦。
或许革命想要洗刷的正是这受苦受难的底层民众所背负的痛苦,他们日夜等待的拯救,让革命塑造的历史成了真正的救赎历史。
理由四:讨伐昏庸残暴的统治阶级。
聋人预审官审判聋人伽西莫多,即使两人审问、回答驴唇不对马嘴,也可以悍然断案。“而且这位预审官是个聋子,这对于一位预审官不过是轻微的缺点罢了。孚罗韩阁下的判决是不用上诉的,它总是非常恰如其分。的确,一位预审官只要装出在倾听的样子就行了,这位可敬的预审官是很符合这个条件的——严格审判最为紧要的条件,因此任何声音都打扰不了他。”这一场景真是可笑至极。需要维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审判官,竟然是一个聋人,而且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聋人,竟然还自诩恰如其分,做出更加威严、更加大公无私的样子,真是一大讽刺。这样的审判何谈公平!何谈公正!
国王听到群众造反,以为只是反对司法宫的大法官,“心里的欢笑流露到脸上来了,使他满脸放光。他虽然老在装腔作势,但仍然掩盖不住心头的高兴”。“好!我的百姓们!好极了!推翻那些假冒的领主!干你们的吧!进攻!进攻!打倒他们,杀掉他们,绞死他们!啊!你们都想当国王吗,大人们?干吧,老百姓,干吧!”等到他得知被围攻的是圣母院时,造反的群众瞬间由好臣民变成暴民,他也从原来的大力支持,转变为派卫队赶尽杀绝。“特里斯丹已经把广场打扫干净,把所有的尸体都扔进了塞纳河。路易十一那一类国王,在每次屠杀后总要留心把道路洗刷干净。”由此可知,如此昏庸、残暴的君主势必会激起民愤,势必会激化矛盾,也就势必会掀起革命的浪潮。
雨果认为,底层民众起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但是,雨果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对于革命,人民的认识是肤浅的,态度是不坚定的,目的是不明确的,所以革命成功的概率也不大。
“大门已被那根梁柱撞得变了形,但还没有被撞开。他们气得发抖地准备使劲再撞一下,把它完全撞垮。每个人都愿意站得近些,以便在大门被撞开后第一个冲进去。教堂是藏着三百年来一切宝物的大宝库呀,他们快活地贪婪地怒吼着,想起了那些漂亮的银十字架,富丽的织锦,漂亮的银边墓石,宏伟的唱诗室;想起了在烛光辉煌的圣诞节和阳光灿烂的复活节等光辉的节日里,教堂里那些灯台、圣体盒、圣龛和圣骨匣,都用黄金或宝石装饰着,摆在神坛上;想起这些情景的时候,所有的假麻风病人和水肿病人,伪装的高级执事和火灾受害者,他们希望抢劫圣母院一定要比希望拯救埃及姑娘更强烈得多,我们还可以认为他们里面有些人不过是把拯救埃及姑娘当作抢劫圣母院的一个借口罢了,假若抢劫也需要借口的话。”
流浪汉们联合起来营救爱斯梅拉达,实际上到最后这种想法只是一个幌子,更多的人还是奔着教堂的金银财宝去的。他们做不到齐心协力去营救爱斯梅拉达,他们眼里没有圣母院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艺术瑰宝的概念,只想将其洗劫一空,大捞一笔。从这里能看出雨果对底层人民的起义并不看好,这也预示了巴黎公社的悲惨结局。
主题三:阐释命运
既然雨果创作这本书的灵感就是来自“命运”二字,那么这本书的主题当然和“命运”息息相关。通读全书,可以发现书中多次提到“命运”二字,书中的人物也都摆脱不了自己必然的命运。
爱斯梅拉达,多么美好的女孩,充满爱心,因为错爱一人,在命运的驱使下不得善终。
克洛德副主教,看似一本正经,实则渴求淫乐,内心疯狂、变态。他爱着爱斯梅拉达,但他的爱是扭曲的,是沉重的,是充满罪恶感的。他也无数次地抵抗命运,但最终无济于事。第七卷第四章的标题就是“命运”二字。“他气恼地扔掉了锤子,随后他便颓丧地坐在桌前的椅子上,被高大的椅背挡住了,若望看不见他,有好几分钟若望只看得见他的拳头紧握着放在一本书上。忽然,堂·克洛德站立起来,拿起一只罗盘针,默默地在墙上刻下这个大写的希腊字:’ΑΝΑΓΚΗ。”“正当我自以为很有力量的时候,命运却比我更有力量。唉,是命运把你抓住了,并且把你放在我私自做成的机器的可怕的齿轮下面了。”他在不遗余力地对抗过后,意识到命该如此,命运使然。
伽西莫多,命运让外形丑陋内心善良的他爱着爱斯梅拉达,却无力保护她。伽西莫多在保护爱斯梅拉达的同时,也在对抗着这个灰暗、阴郁的社会。但是他势单力薄,依然改变不了痛苦、不幸的命运。
那个时代黑暗的制度和脆弱、无知的人们,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这可能也就是所谓的’ΑΝΑΓΚΗ(命运)。
主题四:保护建筑
第三卷包括两章:《圣母院》《巴黎鸟瞰》。通读全书,我们可能会觉得雨果有时像一个专业的建筑师一样,长篇大论地给我们介绍巴黎的各种建筑,这些内容似乎与这部小说关系不大,似乎是“闲笔”,让读者不解,甚至让读者生厌。但是像雨果这样的大家、像《巴黎圣母院》这样的巨著怎会有可有可无的“闲笔”呢?“闲笔”当然不“闲”。那么,雨果长篇大论地详写建筑又想表达什么呢?
雨果写作这部小说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呼吁人们重视对巴黎历史建筑的保护,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巴黎圣母院后来确实得到了比较好的修复,巴黎人也开始关注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
在第三卷中,作者首先仔细描摹了巴黎圣母院,细致到仿佛在带领读者游历,通过它的每一个侧面、每一块石头,来寻找时间、政治、宗教、流行时尚在它身上划过的印痕。接着,作者从巴黎圣母院鸟瞰巴黎。
仔细品读,能够感受到文学大师的笔力雄厚,整个画卷缓缓打开,巴黎就这样浮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建筑也许会随着历史变迁、战火纷飞而损坏,但文字中的建筑却永远留存下来,成为世界文明的璀璨明珠。
雨果激情澎湃地描绘了整座建筑和从钟楼上看到的巴黎城市图景,谈到了圣母院的各个细节,热情地颂扬她的美,为她在岁月流逝和革命中遭到的破坏叹息。他还批判了各个流派的建筑师对圣母院的改造和增建,以及所有巴黎建筑蒙受的损失。他希望读者靠想象还原15世纪的巴黎,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圣母院一样,闪耀着史诗般的光辉,却在城市发展中不断被推倒,人们一边在兴建新建筑,一边在拆除古建筑。雨果甚至痛心疾首地断言:“我们的祖先有过一个石头的巴黎,而我们的子孙将会有一个石灰的巴黎了。”
当时,在法国各个派别的革命过程中,巴黎的市区已经是一片狼藉了。拿破仑上台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又下令改建。再加上教会的势力逐渐衰落,不少教堂被拆除。为了建造新的居住区,又拆了不少历史建筑。雨果对此非常看不惯,立志要保护巴黎所剩不多的历史建筑。在《巴黎圣母院》的两个版本之间,他还写过一篇名为《对灭绝者的战争》的文章,主要目的就是拯救巴黎中世纪的建筑。他认为,那些不懂得保护民族建筑的人,才是最邪恶的人。
所以,雨果的写作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值得保护的哥特式建筑!对于美和丑、外表与内心的讨论,只是第一层的“浅薄”故事。对于这个问题,译林出版社的译序表达得特别清楚:作者之所以要插入这一卷“闲文”(《圣母院》和《巴黎鸟瞰》),是因为他不满足于讲故事、编故事,他要兼做建筑史家和思想家。
从后来的一些情况和同时代人的评价来看,《巴黎圣母院》的出版确实对后来圣母院的修复和巴黎的建筑保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雨果非要在书中加上似乎与主题无关的第五卷第二章《“这个要消灭那个”》呢?
此处的“这个”指的是印刷术,“那个”指的是建筑。也就是说,雨果认为印刷术将会消灭建筑。这似乎和前面所说的保护建筑、为建筑被破坏而痛心的思想相矛盾。其实不然。
雨果的确大力倡导全民上下对建筑给予保护,但是他很聪明,并没有否定变化。他在第五卷中将记录人类一系列变化与行为的印刷术形容成人类的第二座巴别塔。雨果希望进步,但他希望在保留的基础上进步;他对于城市的扩张没有意见,反倒将其形容成首都的“当然潮流”;他理解这一切的发生,但是不解为什么要毁灭已经存在的“美”。
还有一个问题:当时,巴黎乃至整个法国遭遇强拆或破坏的建筑有很多,雨果为什么会选择巴黎圣母院来写呢?
因为这座教堂建于中世纪,前前后后一共建造了180多年,是哥特式建筑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它的建造过程也是巴黎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这座城市如何崛起,如何成为经济、文化和国王统辖下的行政中心。
因为圣母院是巴黎名副其实的中心,行政区域由它开始向外划分,与巴黎的距离以它为基准计算。它和王室的联系非常紧密。从它建成开始,好几个国王在这里结婚、出征、接受洗礼,就连拿破仑称帝的时候也选择在这里举行加冕典礼。
正如雨果在小说里所描述的,这座建筑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痕迹,甚至已经变成了一个“活物”一样的存在。
艺术特色
雨果娴熟地运用诸多对比来塑造人物、凸显主题,这堪称本书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
对比一:人与人之间外在的美与丑的对比。
爱斯梅拉达、弗比斯外在的极致的美与伽西莫多极致的丑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比二:人与人之间内在的美与丑的对比。
伽西莫多的心地善良与副主教的心狠手辣形成鲜明的对比;弗比斯的虚情假意与伽西莫多的坚贞不渝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整部作品中被描绘得最为生动、鲜活的就是伽西莫多和他的养父副主教二人的美丑对照。
伽西莫多虽然身体残疾、面貌丑陋,但却十分善良,只要别人给他一点点的爱,他就加以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就像他对爱斯梅拉达与副主教的爱一样。而副主教则显得极为丑恶,道貌岸然,毒如蛇蝎,不断利用着伽西莫多对自己的忠诚,虚伪的人性中隐藏着他自私专制的心。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比三:同一个人外貌与内心的美与丑形成对比。
最突出的便是伽西莫多这个人物了。伽西莫多奇丑无比,又跛又驼又聋又哑,他身上似乎集中了人间所有的丑陋;但如此奇丑无比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金玉般美好的心灵,他纯洁、无私、忠诚,内在的美,使他变得崇高、伟大。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他外貌的至丑就更加突出了他内心之至美。
对比四: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内心美与丑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副主教的身上。
副主教青年时期也曾经是一个善良的人,有抚育兄弟、收养弃儿等善举,他身上尚存着“美”的光芒。因此,他做了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成了年轻有为的形象代表。
但是当他偶遇美女爱斯梅拉达后,他一直奉行的宗教的禁欲主义也无法让他抑制自己。他疯狂地追求爱斯梅拉达,一心想要占有她。遭遇拒绝后,长期压抑着的欲望使他几近疯狂,他运用手中权力一再迫害不顺从于自己的爱斯梅拉达,直至亲手把她送上了绞刑架。兽性泯灭了人性,他也成了恶的化身。
这种前后不同行为的美丑对照,突出地说明了宗教神职如何异化和泯灭副主教的正常人性,深刻地揭露了宗教和教会的罪恶,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对比五:巴黎城市环境本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巴黎城市和圣母院的自然环境和谐、美丽,但却到处分布着绞架、刑台、地下牢房、存尸墓场等,随时发生着诸如爱斯梅拉达这样无辜的人遭受摧残、惨遭迫害等耸人听闻的悲惨事件。
这样的对比更表明了作者对巴黎和圣母院已然成为人间地狱的愤慨。封建王朝的腐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所以这本书在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
对比六:巴黎不同时期、不同场景、不同态度下的社会环境形成对比。
雨果在书中安排了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个法庭、两种审判,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作品反封建、反教会的主题。
雨果提出的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伴。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十分到位地运用了这个原则,美与丑形象的塑造相映生辉,在对比中塑造了人物,揭示了中世纪的黑暗,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语言风格
作为语言大师的雨果自然要在书中凸显自己的语言功底。尽管这部小说是一个悲剧,但是,雨果并没有一直用严肃、正经的口吻来描述,相反,很多话语妙趣横生,极具讽刺和幽默的味道,而在讽刺和幽默的背后又带有批判和抨击的力量。
他描述外交官居约姆·韩“生活在地道里”,可喜的是欧洲最能“挖地道”的专家路易十一很欣赏他。看,连君王他都不放过,连带戏谑一番。
甘果瓦在连连遇到倒霉事时说:“我多么愿意跳下河去,要是河水不这样冷!”这一句话,把一个懦弱、虚伪的伪哲人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当伽西莫多被绑在耻辱柱上时,他遭到百姓的侮辱,那些俏皮的你一言我一语,看似幽默实则悲哀。
更有趣的是,很多笔者以为是现当代作家的哲思的话,在《巴黎圣母院》中处处可见:学问这姐妹起码不会当面讽刺你,你要是对她好,她总会报答你,即使有时报答得不够;每个驼子都雄赳赳气昂昂,每个结巴都口若悬河,每个聋人都低声细语,他最多觉得自己有点重听。这些话是多么有趣啊,然而读者在笑过之后又会感到无尽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