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风骨 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
何泽慧
出身名门望族,坐拥千万豪宅,却甘愿一生清贫
她出身名门望族,是实打实的贵族小姐。可她却没有半点娇小姐的脾气,硬是凭着过人的实力,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开创者、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奠基人。她就是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何泽慧。
何泽慧的家族从祖上起就人才辈出,仅仅清朝300年间的记载,她的家族就考出了15名进士、29名举人、22名贡生、65名监生、74名生员……这妥妥就是一家子学霸啊!在当时,两渡何家盛名在外,以至于当地都流传着“无何不开科”的说法。到了近代,何家与苏州王氏结为秦晋之好,两大家族强强联合,更是满门高知了。
说起这苏州王氏,也是个名门望族。何泽慧的外祖父王颂蔚是清朝进士、蔡元培的恩师、苏州三大才子之一。外祖母谢长达是著名的教育家,也是第一代女权活动的先驱,思想极为先进。说起这位也是个会玩儿的,她把两张照片合在一起,让自己跪拜自己,寓意着“求人不如求己”。她提倡妇女不缠足,大力宣传女性要接受教育、开阔视野、培养独立思想。还开办了人称“清华大学预备校”的振华女校,胡适、陶行知、顾颉刚、竺可桢等文化名流都曾在这里讲学,杨绛、费孝通、彭子冈等知名大儒都是该校门生。父亲何澄早年留学日本,是第一批同盟会成员,归国后致力于开厂、办学,是实业家、教育家。母亲王季山也是有名的物理学翻译家。何泽慧的几位舅舅和姨妈是物理、化学、医学、水利、教育、生物等行业的大牛,哥哥姐姐也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米粒妈大概看了一下,人均教授起步,上不封顶。
不仅家学渊源,从家族资产上来说,何家也是富甲一方。要叫米粒妈来说,那个年代能盖得起独栋小洋楼的都已经算是人中龙凤了。而何泽慧从小住的就是“千万豪宅”,占地面积千万平方米的那个千万。如今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网师园,当时就是何家的私宅。爱好收藏的何澄把这里当作后花园、收藏馆,在园里陈列了不计其数的稀世珍品。按说以何家的家世,何泽慧就算一辈子都当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也没什么问题。
可在这样浓厚的家学氛围浸润下,何家的兄弟姐妹们早就在心中以长辈们为榜样,谁都不愿做游手好闲的大小姐、大少爷,个顶个的有理想有追求。
何泽慧6岁时便进入外祖母创办的振华女校读书,果然人如其名,她天生聪慧,考试常常拿第一。以至于她的姨妈校长怕她骄傲,每次发榜的时候都要故意给她改低几名。不仅学习成绩好,她还作得一手好字画,作品常常被刊登在校刊上;除此之外,她在运动方面也很牛!她曾作为学校排球队主力运动员代表苏州参加省里的排球比赛,还拿了冠军!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牛娃果然都是全面牛。
在振华女校,何泽慧也接受了极为先进的教育。曾留学美国的姨妈校长认为,学生们不仅要接触社会,认识当时日益严峻的社会状况,而且要重视理科教学和英语教学。学校的数理化教材用的都是国外原版教材,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比同期其他学校要高。童年时期打下的良好的理科和英文基础,让她受益一生。
1932年,何泽慧从振华女校高中毕业,她决定报考大学。当时他们报考的主流名校有两所,有800多人报考浙江大学,3000多人报考清华大学。而何泽慧就从这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高分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系,成了当年的“女状元”。这足以说明她的实力了吧?但当时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们对女学生还是心存偏见,认为她们学不好物理,说什么也不肯收,还极力游说女生们转系。女生学不好理科,这论调熟悉不熟悉?我们念书的时候还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呢。这可气坏了从小接受新思想教育的何泽慧,一向坚持男女平等的她带着女同学们据理力争。老师见说服不了她们只好妥协了,但提出了一个要求:第一学期普通物理成绩必须在70分以上才能继续读物理。虽然仍然饱受偏见、被区别对待,可总算能继续读书了。经过这么一遭,何泽慧不服输的性格也彻底被激发出来:“你们越不让我来,我越要来;你们不让我念,我偏念!”凭着这样的信念,艰难的四年她不仅坚持了下来,还以论文全班最高分的优异成绩毕业。
此处穿插一条小八卦,你们猜猜,第二名是谁?就是后来与何泽慧相伴终生的钱三强。
大学毕业后的何泽慧选择出国留学,她找到了曾在南京军工署当过顾问的德国高校物理系主任,希望能跟随这位教授学习。可面对一个不知底细、自己找上门来的外国小姑娘,这位系主任想也没想,就把她拒之门外。教授的拒绝并没有让何泽慧灰心放弃,她真诚地对教授说:“你能到中国来当我们军工署的顾问,而我也是为了打败侵略者才来这里学习,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你为什么不能收我呢?”一个小姑娘竟有这样的凌云壮志,教授被这个来自东方的女孩深深地打动了,考虑再三,终于同意让她跟着自己学习。就这样,何泽慧凭着自己的勇气和实力打破了世人的成见,成为有史以来德国高校物理系招收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骨子里的坚韧让她无惧阻碍,只要是自己认定的目标,她必将全力以赴。她怀着满腔的报国热忱,终于走向了自己梦想中的科学殿堂深处。
在海外求学期间,何泽慧辗转得知,自己的大学同学钱三强此时正在法国留学,于是他们开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两个年轻人的心越靠越近。就这样一来一回写了两年的书信,钱三强终于鼓起勇气,给何泽慧发来了一封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而何泽慧也早已认定钱三强就是她要与之相伴终生的人:“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不久后,何泽慧前往法国与钱三强完婚。但碍于形势,夫妻二人暂时留在了巴黎大学的居里实验室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铀核裂变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这一轰动世界的发现,被称为是“物理学上最有意义的一项工作”,而首先观察到这一现象的何泽慧则被西方媒体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按说夫妻二人正处于事业的迅速上升期,留在国外肯定会拥有更加优良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但何泽慧始终没有忘记与钱三强的约定,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辗转万里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回国后的何泽慧与钱三强扛起了筹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任。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没有仪器,就自己画图纸制造;没有资金买元器件,就去废品回收站找。再棘手的问题也一个一个地解决了。他们硬是顶着重重压力,组建成了新中国第一支核物理研究队伍!他们带领着团队埋头苦干,科研成果很快就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虽然辛苦,但每个人都无怨无悔地负重前行。
星光不负赶路人,这群中华脊梁终于用自己的学识造出了“两弹一星”,那是他们用汗水和鲜血在神州大地上浇灌出的最绚烂的花!从此,我们在国际上扬眉吐气了!钱三强与何泽慧的信仰和对爱情的忠贞,让他们并肩站立,为中国核物理事业奋斗了半个世纪。在米粒妈心里,用这几句诗来形容他们再适合不过了:“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可天不假年,1992年,钱三强因突发心脏病溘然长逝。自那之后,何泽慧家里的陈设就再也没有变过。钱三强的书房始终保持着之前的模样,连抽屉里的钱包都没挪动过分毫,挂在门口的小黑板上还留着钱三强出门前写下的只言片语……即便多年后,住所已经破败不堪,她也不曾搬离。也许,她在用这样的方式与他相伴。
虽然出身名门望族,这位富家小姐却一生简朴。
还记得那个占地面积千万平方米的何家祖宅网师园吗?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淡泊名利的何家儿女就一致决定把它捐献给国家了。
何泽慧从不在意物质待遇,大半生都住在那个白粉刷墙、没有过多装饰的小房间里。就连温家宝总理来家里看她,她也只拿出个小马扎给总理坐。书桌上的镇纸是捡来的鹅卵石;参加会议穿的是打过几次补丁的衣服和鞋子;背着人造革的书包,背带断了用绳子系上,皮革裂开了就用针线补上……直到92岁,她还坚持不让单位派专车接送,而是选择自己坐公交车到研究所上班。走在街上,她和普通的老人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更朴素一点,谁也看不出,她曾是高门大院走出来的贵族小姐。但她的高贵早已融入骨子里。
何泽慧的学生、中科院院士李惕碚曾说,面对科学,她始终满怀热忱,她就是那个“看不见皇帝新衣的小孩子”,有“永远的童心”“童趣”。著名的光学科学家王大珩先生还给她写过一首打油诗:“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上班去。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
2011年6月20日,97岁高龄的何泽慧安详地离世了。
从网师园里的咿呀学语,到振华女校的顽皮活泼;从清华大学校园里的据理力争,到享誉世界的科研成果;她为共和国挑起物理科学的大梁,人到暮年仍在发光发热……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贵族。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里,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何泽慧始终坚定执着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和热爱,时刻保持自强与独立。对生活永远天真,对理想永远热忱,这正是她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叶叔华
95岁老人因一口流利英文爆红出圈,但她的真实身份你们不一定知道
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95岁高龄的她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作演讲,鼓励女孩们要勇敢地展示自己的能力,打破“玻璃天花板”。这位曾经仰望星空的女孩,如今已成为天文学界的泰斗,享誉世界。在浩瀚的星河中,3241号小行星被冠以她的姓名,她是当之无愧的“明星”。至今她的成就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她就是中国首位女天文台长、“北京时间之母”叶叔华。
1927年,叶叔华出生在广东,家里兄弟姊妹6个人,她排行第三。当时正值时局动荡,朝不保夕,叶家的家境也并不富裕,可父亲却坚持要让孩子们接受教育。在重视教育的父亲的影响下,小叶叔华字还不太认得全呢,就喜欢到处找书看,像是《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西游记》,抓到哪本就看哪本。
9岁时,叶家举家搬到了香港,懂事的叶叔华帮着妈妈记账、写信,还要管着几个弟弟。这时,叶叔华读过的书就有了用武之地。因为书读得多,故事讲得好,弟弟们和邻居家的孩子都爱听她说书。每到晚上,叶家总是挤满了前来听书的孩子们。就这么讲了三四年,她的口才和中文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可到了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向乖巧的女儿第一次和父亲起了冲突。
父亲爱女心切,想让女儿报考相对来说更实用的医学系,但叶叔华却醉心于传统文学,想要研究古文,读文学系。这时,父亲没有以爱之名强制孩子报考医学系,而是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对女儿未来的担忧,叶叔华也理解了父亲的苦心。父女二人再三协商,终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学数学,将来毕业了就去当老师。但当时叶叔华报考的中山大学并没有单独设立数学系,只有一个数学天文系。为了修学分,她只能硬着头皮去听了从没了解过的天文课。可没想到,听了几次邹仪新教授的课,叶叔华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她觉得宇宙如此广阔,天文如此美妙,便毅然决然地转学了天文。从此,她找到了一生挚爱的学科,这样的机缘巧合,也成就了一位天文学泰斗!
1951年,毕业后的叶叔华辗转来到上海,与她同来的,是大学同学程极泰。在大学时,二人因为对天文学怀着同样的热爱走到了一起,毕业后不久,他们就结了婚。来到上海后,经朋友介绍,程极泰进入了复旦大学当教授。而叶叔华的求职之路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她曾到紫金山天文台求职,可当时的台长张钰哲说,台里只招一名男性。吃了“闭门羹”的叶叔华不服气,转头就写了一封长信寄到台里,一口气列举了5个“不应该不用自己”的理由。看到这里,你们有没有觉得她跟何泽慧很像?当年因为偏见不招女生的清华大学物理系,也被何泽慧硬生生地闯出一条路,用事实证明了女性也可以成为顶尖科学家。叶叔华也是这样一个勇气与实力并存的女性,她的5个“灵魂拷问”让台长大为震动。终于,在1951年年底,叶叔华如愿进入了当时紫金山天文台所属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并成为徐家汇观象台的第一位女性研究人员。多年后,又成为我国首位女性天文台长。后来接受采访时,叶叔华说:“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对女性存有偏见,女性的人生负担依然沉重。女性在工作中有成就,一方面要靠机遇,另一方面要靠个人努力,往往需要比同等条件的男子付出更多。在女性成才问题上,教育是最根本的,女性应该从小就认识到男女虽有差别,但只是在生理上、体力上而言的,这些差别并不意味着女性比男性差。事实证明,通过努力,女性可以做得比男性更好。”
她也的确是身体力行做到了这一点。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都处于探索阶段,科研条件也很艰苦。和当初对宇宙的浪漫幻想完全不同,天文观测的工作实际操作起来是相当枯燥的。叶叔华进入观象台的第一项工作是观测恒星,计算恒星时,再换算成世界时。简单来说就是给国防、测绘等尖端领域报时。这对时间精确度要求极高,工作人员经常要站在户外全神贯注地观测。夏天的蚊虫叮咬尚能忍受,到了冬天,因为怕影响观测结果,即使在刺骨的寒风中冻得手脚发麻,观测员也不能戴手套。可即便是竭尽全力地工作,结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事实上,这个全国唯一从事时间工作的天文台仪器老旧,科研水平与世界标准也无法相提并论,精确度在全球授时公报中常常排名垫底。叶叔华至今还记得,当年在会上,一位测绘专家严厉地批评了她们的工作,说:“不用你们的结果还好,用了,反而把我们的测绘工作搞糟了!”这让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精确度提上来,走在世界科学前沿!
米粒妈记得小时候打开收音机,常会听到准点报时,“北京时间七点整”“北京时间八点整”,其实这个“北京时间”的诞生,距今也才不过几十年。没错,“北京时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人为观测、计算得出的。
1958年,徐家汇观象台着手筹建我们国家自己的“综合世界时”系统,叶叔华主动请缨,肩负起这个重担。“最初,我承担的报时工作之一就是通知外滩观象台的一个金属显示球降下来。每天中午12点整,我通过电话对外滩那边的人喊‘一、二、三’,以让那个球准时落下来。这是最简单的表示上下午时间的方法。”“就这样,我不知道接电话的人是谁,对方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们用一根电话线合作了大半年。”科研工作的日常就是这样枯燥,日复一日地测算、校正,真正称得上是“分秒必争”。
经过7年艰苦卓绝的工作,1965年,我国的“综合世界时”系统终于通过国家鉴定,正式作为时间基准向全国发布,“北京时间”自此诞生了!米粒妈觉得用“胆大心细”这个词来形容叶老再合适不过了,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办一件事,假设只有40%的把握,如果停在那里不动,就会慢慢变成20%的把握,最后变为零。但积极争取,可以将其变成60%、70%,最后将事情办成。”所以只要是她认定的方向,都会努力去争取。
1972年,叶叔华发现国际上已经在做一项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的新技术了,这项技术对国防、探索宇宙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她当即就决定,我们也一定要做这个项目。但经费怎么办呢?这可难不倒“灵魂拷问”过天文台台长的她。刚一提出申请,叶叔华就直接被拒绝了,但她没有气馁,找到领导,在办公室静站了15分钟,得到了见上一级领导的机会。在主管领导那里,她又是晓以利害、软磨硬泡,终于取得了经费。最终,叶叔华也以实际结果证明,她再一次带领我国的科研团队站上了世界顶峰。她主导研发的这套系统,在我们探索宇宙的历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探月卫星“嫦娥”到全国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至今仍在为我们的航天探索事业保驾护航。
近一个世纪,叶老的经历完美诠释了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勇气、坚韧和力量。如今已经95岁高龄的叶叔华先生仍在坚持上班,奔走在科研、科普工作的一线,也不断地在为女性权益发声,正如她在演讲中所说的:“女性的头顶有一个‘玻璃天花板’,如果你想要获得平等,就要为之奋斗,展示出你的实力。只要我们女性努力做到更好,女性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高。”
林巧稚
亲手接生袁隆平,是钟南山的姑婆,一生只做一件事
这篇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超级不得了:她喝过周总理买的咖啡,亲手接生过袁隆平,还是钟南山的姑婆。她生于晚清,立于民国,盛于新中国。一生独美,专心搞事业,是半点水分都不掺的绝对大女主。她拥有的头衔太多,而且每一个都很响亮: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及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没错,她就是万婴之母(因接生过5万多名婴儿而获得此称号)林巧稚。
1901年,林巧稚诞生于厦门鼓浪屿。此前,林母已经育有一儿一女,当看到老三依旧是个女娃时,她内心不由百感交集,郁闷、痛苦、无奈、自责……
因为,彼时重男轻女的思想甚重,连生两女常常会被视为“晦气”。看到这里,米粒妈估计可能会有人问:“在这种情况下,林巧稚又是如何读书,如何当上妇产科医生的呢?”这一切全有赖于林巧稚的父亲。
林父不仅曾出国留学,而且从事的还是教学和翻译工作,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思想开明的高知人士。他对所有子女都疼爱有加,认为女孩也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应学习求知。所以,林巧稚从小就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后来更是被送到厦门女子师范学校(当时的新式学堂)上学。父亲思想前卫,女儿也很争气,12门功课9门名列第一,从小就是妥妥的学霸。
令米粒妈感到惋惜的是,林母早在林巧稚5岁时就因宫颈癌去世。林巧稚心中从此埋下了“当医生”的念头,越长大,这个愿望就越强烈。
1921年,20岁的林巧稚刚从高中毕业,就立马表示想学医,并且提出要考北京协和医学院。此举遭到许多人的强烈反对,毕竟与其同龄的女孩当时都在议婚生娃。
这要是再念下去,就真的成老姑娘难嫁人了。除此之外,林父年纪也大了,经济能力已大不如前。协和医学院8年学制学费不菲,且协和医学院是出了名的难考。如此内忧外患,但林父还是大手一挥:“你想做,那便去做吧!”有了父亲的支持,林巧稚不日就远赴上海参加考试。但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么重要的考试中,林巧稚竟然连试题都没写完!
当年,报考协和医学院的考生足足有500人,但校方只录取25人。在5%的录取率面前,只要答错一题,被录取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更不用说是没写完考卷了。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让做事一向靠谱的学霸马失前蹄呢?原来,有一名女考生突然中途晕倒,监考老师因性别有碍不便施救,林巧稚见状根本顾不上考试,立刻冲出去救人。人救完后,考试也结束了,林巧稚只能归家,并将此事告知父亲。林父听完后非但没有指责她,反而对她大加赞赏:“你做得对!但去助人,莫问结果。”
谁料,一个月后,林家竟奇迹般收到协和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原来,监考老师将林巧稚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特意写了份报告表明此事。好人好事加持加上各科答题质量过硬,她最终弥补了缺考分数,遂被破格录取。
纵观林巧稚的前半生,每一处重大抉择点上都有父亲的影子。如果不是有幸遇上如此睿智的父亲,林巧稚可能早就泯然众人矣。所以说,好的父母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靠山。
虽有惊无险,如愿以偿迈入协和医学院,但这并非胜利的号角,恰恰是另一场战斗的序幕。
前面提到过,协和医学院是8年学制。但事实上,后面5年才是正式学期,前面3年仅是预科。说白了,前3年是用来淘汰人的。在3年考核期里,学生要修完6门课程,且每科成绩达到75分才算及格。若有一门不及格,留级;两门不及格,退学!这相当于时刻都有被开除的可能,光是想想,米粒妈都替他们感到压力山大。就连老师也劝说:“要是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如趁早另谋出处,别浪费时间。”熬过3年预科,跨过5年学期,林巧稚最终一鸣惊人。
1929年,林巧稚正式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她不仅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最高荣誉奖学金,成为首个拿奖的女生,还成为协和医学院史上首个成功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但她还没来得及喘息,连助理医师的职位都还没捂热,另一场危机又迎面而来。在大雪纷飞的平安夜里,一个因宫外孕血流不止的病人突然入院。但有资格动手术的高级医生正好都不在,就算他们立刻赶回来也来不及。当时,摆在林巧稚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自己上,要么让病人转院!但越级持刀本就要担责,没医好的话,将会彻底身败名裂。可风雪天里让病人转院,几乎等同于叫病人去死,在这种两难抉择中,她再一次做出一贯的选择:助人!所幸她的学业基础够扎实,人生第一次手术完美收官。不久后,林巧稚还因此被破格提拔为住院医生。
由于工作表现太过出色,后来她又得到了三次外派出国学习的机会。从职场小白到标杆医生,别人5年才能走完的升迁之路,她几乎无缝衔接,而这份殊荣全因一念之仁。林巧稚习惯在术前握握病人的手,并帮病人擦擦汗。她认为:“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但却遭到当时的妇科主任,美国人惠特克讽刺:“林大夫,你以为拉拉产妇的手,给产妇擦擦汗就能成为教授吗?”坦白说,米粒妈觉得,光靠随手给予善意的习惯的确不能,但以此为信念做出漂亮的工作成绩,一切便只是时间问题。果不其然,1940年,林巧稚正式升任妇产科主任,成为协和医院史上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可身处乱世福祸相依,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谁都难以预料。1941年年底,协和医院不幸被侵华日军占领,所有医护人员都惨遭驱赶。所幸这一变故并没有磨灭林巧稚的斗志,更无法阻挡她行医的脚步。没有医疗场地,她便自己开辟一个。1942年,她在北京胡同里开了一个林巧稚私人诊所,常常以减免费用的方式救助许多贫苦百姓。刚开始,不少同仁并不看好她这一举措,但最终统统折服于她6年的坚守和8887份病历档案。抗日战争结束后,协和医院重新恢复经营,并多次邀请林巧稚返院。1948年,她带着自己的学生重返协和医院,从此再没有离开过。
1949年10月1日,举国百姓翘首以盼的“开国大典”举办。此前,协和医院收到一份邀请林巧稚参加大典的请柬。但大典举行时,林巧稚却依然在医院值班。旁人看到后,惊讶地问她怎么不去,她淡笑回答:“我是个医生,去做什么呢?我的病人更需要我,我需要守护在她们身旁。”
那一年,林巧稚48岁,却依然未婚未孕。看到这里,米粉们是不是以为林家人的担忧一语成谶了?其实不然,林巧稚并非难嫁,而是她主动选择终身不嫁的。在她第一次受聘为协和医生时,聘书上赫然写着:“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在旧时代的糟粕面前,二八芳华的林巧稚毅然决定:“为了能挽救更多生命,为了医学事业,我此生不婚!”是不是感觉特别燃!米粒妈估计,她可能是民国里最早主动践行单身主义的独立女性。除了医者仁心、思想前卫外,林巧稚敢为人先的精神,也很令人佩服。
1962年,林巧稚收到一份“求救信”:“我是一名怀着第五胎的母亲,前四胎都没活成。其中三胎都是出生后得了新生儿溶血症夭折的。我已经走投无路了,您是我最后的希望,求求您,救救我腹中的婴儿。”新生儿溶血症,在当时基本上是无治之症,国内外对其都束手无策。面对如此难解的问题,米粒妈觉得,大多数人都会望而却步。但林巧稚没有被吓倒,二话不说就投入战斗。经过没日没夜地研究与讨论,她最终摸索出“脐带换血”的治疗方案,完成了中国首例成功救治新生儿溶血症的手术。同时,也为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奉上一个有效的解决措施。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她这股旺盛的生命力,即便在病痛和死亡面前,都不曾衰败过。
1978年12月,林巧稚高强度运转的身体终于不堪重负,被确诊出患上3种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及心脏病。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她依然坚持出诊,4年里完成了50万字的著作——《妇科肿瘤学》。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病入膏肓,在昏睡中,她嘴里断断续续呢喃着:“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临终前,她留下了最后一句话:“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让米粒妈忍不住想哭的是,这句话并非梦语,而是昨日回顾。前一天,她还接生了6个娃娃,而那天晚上正好3个。
米粒妈觉得,林巧稚波澜壮阔的一生完美诠释了“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这句话。但成就她的,不仅仅是殷实的家境、开明的父亲,还有她敢于挑战、敢于坚持的奋斗精神。这样的大女主,才是值得我们和孩子崇拜的优质偶像。
凌叔华
第一个征服欧洲的女作家,文采不输林徽因,高贵不输陆小曼
她出身名门贵族,家境比同样出身富贵家庭的陆小曼更加显赫。她才华横溢,1924年泰戈尔访华,赞她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与冰心、林徽因一起被评为“民国三大才女”。她就是凌叔华,一个作品经常出现在文学教科书上,却差点被时代遗忘的传奇女性。
1900年,凌叔华出生在北京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说起她的家境,可以说是“既有荣华富贵,又处尊居显”。凌叔华的爷爷凌朝赓富甲一方,家财万贯,咸丰初年闹灾荒,凌家每天都捐米数十万石。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是举人出身,与康有为是同榜进士,官至一品,曾任北洋政界约法会议议员,创建了北洋工艺学堂和天津商务公所。据说,凌叔华小时候住在有99座房子的大院里,是稍不注意都会迷路的程度,家里仆人、司机、厨师应有尽有,显赫至极。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凌叔华的母亲是三姨太,按照封建一点的说法就是,凌叔华是庶出,一般不会太受重视。可作为天选之女,凌叔华走的压根不是常人之路!老天爷对她的偏爱简直让人嫉妒。
很小的时候,凌叔华就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绘画天赋。一次,凌叔华在家中花园画画,父亲的一位朋友看到后,非常惊讶,他告诉凌叔华:“你的画很有风格,你有天赋,将来一定会成为大画家,我要给你父亲讲,让他给你找一位老师。”父亲凌福彭本身就对辞章和绘画非常感兴趣,还组织了“北京画会”,家中常有文人墨客进出,他与姚茫父、王云、萧厘泉、周启祥、金城、王梦伯、陈半丁、陈寅恪等著名画家皆是朋友,家中拥有非常多的古董书画。所以,发现凌叔华的天赋后,他十分重视,尽心尽力栽培女儿。
6岁时,凌叔华就拜了慈禧太后最宠爱的画家缪素筠为师,7岁时又被著名山水画家王竹林收为弟子,后师从女画家郝漱玉。凌叔华拜了无数名师,得到了不少高人的指点,甚至到了后来,连齐白石都曾教过她国画技巧。
除了绘画,凌叔华在写作上也很有天赋。少女时期的凌叔华就读于天津第一女子师范学校,22岁那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和即将毕业的冰心成为同学。翌年凌叔华升入本科外文系,主修英文、法语和日文。大学期间,她开始用白话文写作,1924年,凌叔华以瑞唐为笔名,在《晨报》副刊发表了《女儿身世太凄凉》《资本家之圣诞》等作品。由于作品风格独特,文采斐然,初入文坛,凌叔华就受到了颇多关注,小有名气。
1924年4月,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贴身陪同,凌叔华后来的丈夫陈西滢是负责人之一,凌叔华也是工作人员。他们一行人高谈阔论,就艺术展开深入的交谈,那时,泰戈尔十分欣赏凌叔华,曾对身边的徐志摩说:“凌叔华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
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位居高位,好友众多,那时的凌家常有聚会。当时凡是叫得上名的人物都出入过凌家,凌叔华家的客厅要比后来名声大震的“林徽因客厅”早了十多年。
泰戈尔访华期间,齐白石想邀请泰戈尔等人参加刚刚成立的北京画会,但苦于没有场地,这时,便有人提议到凌家的大客厅聚会。那时还在读大学的凌叔华,画技已经十分高超,有时甚至到达“偶有一点染,每有物外之趣”的程度。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看过凌叔华的画后,对她赞赏有加,曾评价她的画:“取材大半是数千年来诗人心灵中荡漾涵泳的自然,在向往古典的规模法度之中,流露她所特有的清逸风怀和细致的敏感。看她的画,我们能在静穆中领略生气的活跃,在本色的大自然中找回本来清净的自我。”
那时的凌叔华朝气蓬勃,就像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在凌家的客厅上,她一时兴起,竟当众质问泰戈尔:“今天是画会,敢问你会画吗?”泰戈尔也没有生气,反倒觉得有趣,真就在她备好的檀香木片上画了一些莲花和佛像,还连连鸣谢。晚年的凌叔华回忆起这场聚会,羞愧地感叹自己那时年轻气盛,目无尊长。
无论是自身才华的锋芒,抑或是旁人的肯定和赞赏,都让凌叔华才女的名号越打越响,成了圈子里的“明星人物”。
当时,媒体将凌叔华与林徽因、冰心三人并称为“民国三大才女”。
1926年,凌叔华从燕京大学外文系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该校的金钥匙奖,随后被故宫博物院聘为画师,任职于书法绘画部门。
在泰戈尔访华期间,凌叔华结识了同样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徐志摩,二人成了最好的朋友。那时的徐志摩在追求林徽因的路上到处碰壁,又遭遇亲人离世,生活有诸多不如意,遇到凌叔华后,将她当成了倾诉的对象。1924年,徐志摩写信给凌叔华道:“我一辈子只是想找一个理想的‘通信员’,最满意最理想的出路就是有一个真能体会、真能容忍、而且真能融化的朋友。”
作为朋友,凌叔华确实十分尽责,一直十分耐心地倾听徐志摩的苦闷,也时常劝导他。可在那个较为封建的年代,男女之间交往过于密切总叫人浮想联翩。短短半年内,徐志摩和凌叔华的书信来往竟高达六七十封,媒体添油加醋,给二人传了不少绯闻。对此,凌叔华也曾公开澄清过,可终究是无济于事。《不容青史尽成灰》的作者刘绍唐还曾八卦评价道:“仅有凌叔华是最有资格做徐志摩的妻子、徐家的媳妇。”米粒妈暗戳戳地想,这或许就是最早的CP(配对)粉了吧?!
二人的绯闻传了好久,直至1926年,凌叔华公开订婚,对象不是徐志摩,而是陈西滢,舆论才慢慢平息了下来。
陈西滢是北京大学外文系的教授,比凌叔华大4岁,二人在泰戈尔访华期间相识,后自由恋爱走进婚姻殿堂。可婚后的凌叔华却过得并不太幸福。
当恋爱的激情褪去,面对的只有家庭的鸡毛蒜皮和枯燥的日常,丈夫陈西滢个性沉闷木讷,对于文艺女青年所向往的风花雪月,他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渐渐地,家庭和婚姻为凌叔华带来的只有折磨。
只能说,凌叔华与陈西滢根本没有准备好,便匆匆踏入婚姻的殿堂,这是导致他们婚姻不幸的重要原因。在那个年代,结婚后也少有人离婚,一证定终身,没有后悔药可吃。
抗战爆发后,凌叔华与丈夫迁往四川乐山。1947年辗转去了欧洲,定居伦敦。在欧洲,凌叔华曾进联合国国际了解速成班学习并获得文凭,后又在伦敦给大学讲授东方艺术与戏剧,从事西方文学与艺术的研究。
1953年,凌叔华的自传体小说《古韵》在英国出版,震惊了欧洲文坛,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被誉为“第一位征服欧洲的女作家”。《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曾评论说:“叔华平静、轻松地将我们带进那座隐蔽着古老文明的院落。她向英国读者展示了一个中国人情感的新鲜世界。高昂的调子消失以后,古韵犹存,不绝于耳。”那个在中国文化界赫赫有名的大才女,到了欧洲,也没有泯然于众人,同样展现了自己惊人的才华,征服了文坛。
1989年,在异国漂浮了42年后,凌叔华终于叶落归根,回到了祖国,彼时,她已身染重病,只能用担架抬下飞机。她最后的愿望也不过是希望自己能回到童年长大的地方,再看一看自己深爱的祖国。
回国不到一年后,凌叔华病逝于北京景山医院,享年90岁。
凌叔华的一生,跌宕起伏却又熠熠生辉,她出身高贵,又天赋异禀,妥妥的大女主设定,小说都不敢这样写。可她又似乎很平凡,同样要忍受婚姻里的鸡毛蒜皮,出国后家道中落,拮据度日。她明明家世、才华、样貌都是一流,可在陆小曼、林徽因、冰心一众耀眼的才女里,却像是被时代遗忘似的,只有提到她的成就时人们才能想起有这么一个人。她一生都在追寻着爱与自由,浪漫至死不渝。
凌叔华的传奇不应该被时代所遗忘。
杨绛
92岁写书出版100万册,但她的人生不止有“我们仨”
提起杨绛,人们总是第一时间联想到钱锺书,赞美他们无与伦比的婚姻,之后便想起《我们仨》这本包含了无数思念的散文集,但是对杨绛本人却知之甚少。在米粒妈看来,杨绛先生或许是一颗收敛光芒的珍珠,可她的光亮却从不会被湮没。
她有才华,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三门外语,翻译的《堂吉诃德》迄今仍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92岁写出的《我们仨》销量超百万册;她有傲骨,被下放干校时认真劳作,可面对诋毁绝不承认,从不抱怨苦难,也绝不向命运低头;她有爱心,把自己和丈夫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并设立“好读书”奖学金,鼓励学生认真做学问。杨绛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家国动荡、亲人离去,可一切落在她的脸上只剩下从容。
其实米粒妈一直很喜欢大女主的故事,不仅是因为爽,更是因为能够从中汲取更多前进的力量,但了解杨绛后,米粒妈却有了新的感慨:当一个人得到了内心的平静,搭建了属于自己的内心秩序,即便再大的风浪,在她面前也只是一朵浪花而已。
杨绛本名杨季康,1911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杨荫杭年轻时先后在日本、美国留学,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思想先进的海归。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绛特别喜欢读书,用“一天不读书,就浑身难受”来形容她,一点也不夸张。有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回答:“不好过。”父亲又继续追问:“那一星期不让你看了呢?”杨绛为难又无奈地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如果说习惯影响命运,那杨绛就是这句话的代言人。因为爱读书,所以学习和写作是杨绛眼中简单的事,更是一件享受的事,进入大学后,什么奖学金、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更是拿到手软。
但其实,关于杨绛的大学学业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
当年,杨绛一直梦想着考上清华大学。可是当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没有南方女生的名额,无奈之下,杨绛只好前往东吴大学继续学业。可能有的人会觉得,错过了就算了,可杨绛却卯着一股劲儿,说什么也要圆了自己的梦,于是来到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其实,米粒妈觉得杨绛不是“倔”,只是想要跟随自己的心,而这也是父亲教会她的人生道理。
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杨绛左右摇摆,十分迷茫,跑去请求父亲的帮助,可是聊了半天父亲也没有帮她做决定,而是将这个问题重新抛给了杨绛:“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选择什么。”从那个时候开始,杨绛便记住了一件事,自己喜欢的,才是正确的。
后来,杨绛与钱锺书在清华大学校园中相遇、相爱、结婚。钱锺书获得了公费留学牛津的资格,放心不下的杨绛,杨绛毅然决定陪丈夫前往英国留学。
钱锺书童年时被过继给了大伯,日子过得很苦,或许是因为心灵无处寄托,他便只一心读书,生活能力几乎为零,但在学术上,却是难得的天才型选手。
如杨绛所说:“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
米粒妈觉得,这份选择背后有对爱人的爱意和怜惜,但也有一份清醒和自持,因为她是杨绛,她深知自己的能力,才从不畏惧会变成一个人的附属品。
如今,大家想起杨绛,脑海里的词语大多是“温和”“慈爱”,可是米粒妈细细了解后才发现,她其实也是一位十分有棱角的人。
20世纪40年代,百姓的日子在战争中总是十分难过,杨绛也不例外,辛辛苦苦给小学代课,每个月却只能获得三斗米的酬劳,甚至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有一天她乘电车去上课,日本兵例行检查,杨绛仅仅是起身晚了一些,日本兵便走到她的身边,十分轻佻地用手指挑起她的下巴。身为大家闺秀的杨绛又怎能受辱,本就对日本的侵略十分不满的她立刻大吼:“岂有此理!”当时车上的乘客都惊慌失措,就连日本兵也愣住了,可能也是被杨绛震慑住了,日本兵便下了车,没有再过多纠缠。等电车重新开动,身边的人纷纷劝她,千万不要意气用事,保命要紧。杨绛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心里也止不住后怕,可当时,她却偏偏无法压制自己的怒气,因为那是属于她的骨气与骄傲。
哪怕面对危险,杨绛也会下意识地维护自己的尊严,绝不后退,可有的时候用“温柔”“善良”来形容她,米粒妈又觉得过于平淡。
“文化大革命”时,人人自危,如果哪个人被贴上坏标签,人们大多躲得远远的,生怕连累自己,可杨绛却愿意伸出自己温暖的手,帮助那些处在悬崖边的人。
当时,杨绛的同事郑土生就在日复一日的折磨中想到了自杀,在了结生命之前,他一一还清了自己欠所有同事的钱,其中包括杨绛的75元钱。可这样匆忙还钱的小事还是让杨绛起了疑心,她没有收下这笔钱,而是偷偷放回了他的抽屉并且留下纸条:“我的钱不用现在还,马上我们都要下干校了,你拿着钱买生活必需品吧,来日方长,你要注意身体。”发现纸条的郑土生激动得浑身发抖,他以为自己已经孤身踏入了黑暗,没想到还有人给他带来了一束光,帮他走向光明。
其实可以想象,在即将掉下深渊的时候被人拉了一把的经历,到底有多么宝贵。或许在杨绛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件小事,是出于善良的本心做出的选择,可对于失去希望的同事而言却格外难得。
这也是米粒妈最敬佩杨绛先生的地方,无论在何种境遇之下,她都能保持本心,从未随着世事而世故,而是一直做着那个纯粹的自己。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傲骨,也并不单单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还要按照自己内心的秩序,勇敢而善良地生活。
在创作上,杨绛的成名其实早于钱锺书。以至于当《围城》出版,人们在问“钱锺书是谁”的时候,大家纷纷回答是杨绛的丈夫。
战争年代里,杨绛一边赚钱养家,一边写剧本,她的第一部作品《称心如意》在舞台上演了几十年。有口皆碑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更说明了杨绛的厉害之处。
在钱锺书的小说《围城》拍摄前,导演专门前来向杨绛请教,杨绛对照着剧本,逐段给出了修改意见,按照修改之后的剧本拍摄的《围城》,一经播出便名声大噪。
要是在今天,不知道得上多少次热搜呢。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段电视剧里著名的旁白也出自杨绛之手,直到今天也被无数人引用,有人说杨绛是最懂《围城》的人,米粒妈却觉得,她也是最懂文学创作的人。
在学术上,杨绛也有自己的坚持,明明已经通晓英、法两国语言,可近60岁时,她却决定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可真正践行的人少之又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了精力。可那时,杨绛不仅一边在干校劳作,还能一边努力学习,更令人敬佩的是,半路出家的她自学西班牙语后翻译了《堂吉诃德》,迄今也被公认为是最好的译本,累计发行了上百万册。
种种成就,处处开花,在文学上、翻译上,杨绛都做到了极致,可命运却并不打算放过她,让她的后半生写满了艰辛。
在时代的洪流之下,杨绛被发配去打扫最污秽不过的厕所,从知识分子到洁厕阿姨,杨绛没有一声抱怨和委屈,而是拿起工具勤勤恳恳地干活。她从不敷衍,而是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会在有空时躲在干净的厕所里读书,这种心态米粒妈除了敬佩还是敬佩。在这期间,将近60岁的她除了打扫厕所还要干农活,可是不论做什么,她都淡定接受,然后认认真真完成。
后来,当浪潮退去,杨绛仿照《浮生六记》创作出了《干校六记》,记录下了自己在这期间的经历。一字一句都没有一丁点的抱怨,仿佛只是客观地在讲述着一段与自己无关的经历,甚至还有些苦中作乐的味道。在自己的绝对原则面前,杨绛从来不曾让步,但在命运的洪流中,她好像一直在顺从地前进,随遇而安,因为生活总要继续,日子也要过下去。
80多岁高龄时,丈夫和女儿因病倒下,她两边跑,可终究没能留下任何一个人。
女儿去世一年后,丈夫也撒手人寰,可即便最后,她也平静地告诉丈夫:“别担心,我会把一切都处理好。”
女儿离开了,钱锺书也安心地走了,只留下她一个人打扫三个人的战场。
在之后的日子里,她整理了钱锺书所有的手稿和作品,以92岁的高龄,写下了令人读一次便落泪一次的《我们仨》。
米粒妈还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的心情,有看到回忆的幸福感,也有失去的怅然和孤独。
命运公平,让她的才华得以展示,也让她遇见了灵魂伴侣相伴一生;命运不公,让她的心爱之人都早早离开,独留她一人在18年里依靠回忆度日。
米粒妈觉得,杨绛这一生都活得像一棵竹,淡然地挺立在那里,不怕风、不怕雨,永远保持本色。
幸福到来,她安然享受,苦难降临,她也淡定接受,不恼不怨,即便是再大的痛苦在她面前也不足为惧。她的一生不是什么爽剧,没有打脸的情节,也没有逆袭的痛快,但她却把平淡的生活写成了一首诗,让所有人知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淡然处之也是一种人生滋味。
我们的人生或许和杨绛一样,没有那么多刺激的反转,只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度过一天又一天,我们倒也不如平静、从容地面对一切,勇敢地坚持自我。
陈衡哲
她是张爱玲和林徽因的老师,决定终身不婚却被男神狂追
说到民国才女,是不是第一反应都是张爱玲、萧红那样的跌宕悲情,或者林徽因那样的传奇绚烂?今天米粒妈想给大家讲的这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才女们的老师。
她教过的学生包括张爱玲、林徽因、萧红、苏雪林、冰心、凌叔华、丁玲、石评梅、庐隐、吕碧城,几乎涵盖了中国近代史上咱们叫得出来的所有才女了!
这简直就是“才女教母”!而且跟咱们熟知的这些才女不同,她没有坎坷的情路,也没有跌宕的遭遇。她出身名门,一路顺风又顺水。爱情事业双丰收,幸福美满地度过了一生。作为民国第一女学霸,她的人生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传奇色彩,就是一个字——稳!
她是第一位公派、并以西洋史为专业的女留学生,也是历史上及北京大学第一位女硕士、女教授。她就是人生赢家——陈衡哲。家里有女儿的,一定要给女儿讲讲她的故事。
陈衡哲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世家,因为世袭的书香氛围,她得以拥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祖父陈梅村是清朝进士、一代名儒,曾任杭州知县。“衡山陈氏”在当时是非常有名望的诗礼世家。祖母也是名门闺秀,能文善画。
陈衡哲的父亲陈韬是举人出身,在当时是当地有名的学者和诗人。母亲庄曜孚是当时和吴昌硕、齐白石齐名的书画大家。陈衡哲的姑母和姨妈们也都在绘画、诗歌、书法等领域有所建树。这样的书香世家培养出的女儿,自然是个饱读诗书的大才女。
除了先天的文化培养外,对她思想启蒙最关键的是她的堂姐和舅舅。在他们的影响下,陈衡哲才真的从思想上开拓了先进性。
她的堂姐是常州著名的才女陈撷芬,曾与秋瑾创办中国最早的爱国妇女团体“共爱会”,被孙中山称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和近代新闻事业的先驱。受堂姐的影响,妇女解放的新思想早早就在陈衡哲心里播下了种子。
陈衡哲的舅舅是军事家庄蕴宽。他曾在广西创办陆军干部学堂,著名将领李宗仁、白崇禧等都是他的学生。他思想新潮,崇尚西方技术,当时13岁的陈衡哲专门由舅舅教授过《普通新知识》《国民课本》等。
舅舅曾经教导陈衡哲的话,使她铭记一生,并践行了一生:“世上的人对于命运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安命,其二是怨命,其三是造命。我希望你造命,我也相信你能造命,我相信你能与恶劣的命运搏斗。”舅舅的进步思想和胆识魄力影响着陈衡哲,再加上堂姐对女性解放的先进思想的熏陶,陈衡哲渐渐成长为一个才学过人的进步女青年。
在那个年代,作为女孩子都逃不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但7岁的陈衡哲却拒绝了缠足,18岁的她又拒绝了家庭对她的婚姻安排。抗拒缠足又抗婚,陈衡哲跟家里闹了矛盾,无奈之下只能逃到常熟姑妈家住了3年。
1914年,清华大学学堂在上海招生,录取的学生将由中国政府用美国归还的庚子赔款保送赴美深造,陈衡哲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我国十位考取奖学金赴美的第一批公派女留学生之一。
她先在纽约州的普特南女子学校学习英语,1915年秋进入瓦沙大学历史系,主修西洋历史,兼修西洋文学。
在美国,她面对全新的世界,也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眼界。她越发觉得女性被困在家里,结婚生子,一辈子被困于柴米油盐,是多么可惜。世界上有太多理想需要自己去追寻了,于是她决定成为一个不婚主义者。
陈衡哲应该是现代中国第一位奉行独身主义的女性知识分子,而且她说到做到,拒绝了身边无数的追求者。那时候美国的同学间都流传着陈衡哲不好追的传闻,到最后根本没人敢追她了。
全世界都知道陈衡哲是独身主义,但就是有真心敬慕她的人会冲破一切奔向她。
在美国,陈衡哲遇到了两个爱慕欣赏她的人,其中一位是胡适,另一位就是她未来的丈夫任鸿隽。
胡适当时在老家已经订好了一门亲事,那就是悍妇界扛把子,一言不合就抄刀子的超能老婆江冬秀。当时胡适为了反抗这门亲事,跑到美国留学,陈衡哲的才学和先进思想使他情愫暗生。
陈衡哲当时用“莎菲”作为笔名,将一篇译作投稿给了《留美学生季报》。当时这份报纸的主编就是正在康奈尔大学化学专业读书的任鸿隽。他被陈衡哲的文采折服,一下就被她吸引了。
这份报纸后来由胡适继任了总编辑,所以他也因此认识了陈衡哲。
当时胡适正在疯狂倡导白话文,他的《文学改良刍议》打响了“五四”白话文的第一枪。但是他的疯狂安利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人都对白话文持嘲讽态度。
正在胡适孤立无援的时候,陈衡哲什么都没说,而是直接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她的白话小说处女作《一日》。
历史上官方承认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但后来也有考证说陈衡哲的《一日》早于《狂人日记》,它才是历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对于胡适来说,这种无声却坚定的支持比什么都暖心,更何况又是大才女的支持,他激动地评论道:“当我们还在讨论新文学问题的时候,莎菲已开始用白话做文学了。”
胡适当时是暗恋陈衡哲的,这种爱慕更有几分敬重的意思。但一来因为母亲明令要求他必须回家迎娶江冬秀,二来陈衡哲奉行独身主义,他也不敢造次,所以这份爱就一直被他埋在心里了。
在后来的岁月里,胡适一直支持着陈衡哲的事业,他把爱慕升华成了一种“友达以上”的朋友之义,与陈衡哲夫妇一直保持着“三个好朋友”的铁杆友情。
而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干事长、上海图书馆馆长等职务的近代科学奠基人任鸿隽,早在第一次读到陈衡哲的投稿时就已经情根深种。他的爱更加绵长温润,他会写诗给她,然后她再回他一首。他写一首《对月》,她回赠两首《风》《月》。
任鸿隽给陈衡哲的爱,绝不是单纯出于荷尔蒙和一时冲动的情感,而是夹杂着知识分子间的惺惺相惜,还有尊重、欣赏与保护。他说了一句话,让陈衡哲决定毁弃自己不婚主义的信条而嫁给他。他说:“你是不容易与一般的社会妥协的。我希望能做一个屏风,站在你和社会的中间,为中国来供奉和培养一位天才女子。”
随后已经离开美国的任鸿隽第二次赴美,穿越三万里来跟陈衡哲求婚,终于打动了她。
之后的岁月中,夫妻俩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直到生命的最后,都视对方为唯一的知己。
1920年,陈衡哲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在胡适的推荐下,她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任,成为现代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教授。
正处于事业巅峰时期的陈衡哲,因为怀孕而毅然决然辞去了北京大学的教职工作,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学术圈。大家都觉得她可能是神经不太正常了,这还是那个奉行独身主义的新女性吗?
她就这样毫不犹豫地顶着中国第一位女硕士、女教授的头衔,在众人的哗然中回家做了全职主妇。然而她给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母亲是文化的基础,精微的母职是无人代替的。”对于事业和家庭的平衡之道,陈衡哲的观点是,“当家庭职业和社会职业不能得兼时,则宁舍社会而专心于家庭可也”。
陈衡哲认为,真正的女性解放,是从观念和行动上把自己塑造成对家庭和社会有益的人,而不是自求多福,孤立地对抗家庭和社会。米粒妈真的特别喜欢这句话,她将所有人的疑惑直接消除了。她是真的从内心深处与自己的女性身份和解了。她的观点远远把同时代的人甩在身后:身为女性,对幸福的定义不是已婚还是未婚,也不是做全职妈妈或者职场妈妈。拥有选择权,比什么都重要。而真正基于文化的根源去思考而作出的判断,一定是极其理性的,绝对是不拧巴、不纠结的决定。
她精心教养三个子女,直到将三个子女都培养成了精英级的人中龙凤。长女任以都最像她年轻的时候,在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任大学教授;次女任以书毕业于美国瓦沙女子大学,大学毕业后,回国照顾双亲,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三子任以安获美国地理学博士学位,也在美国任大学教授。一家两代,五个教授,堪称书香满门了!
陈衡哲虽然从学校辞职了,但是她利用这段时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有散文、杂文等。其文学著作《小雨点》《西风》《衡哲散文集》相继出版,学术著作《西洋史》《文艺复兴小史》《欧洲文艺复兴史》,至今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把孩子培养成才之后,陈衡哲依然在学界拥有着超高的地位。当时她被西南联大请去做讲座,头两排本留给教授们坐,但来的教授太多,连姚从吾、雷海宗这样知名的教授都只能站在台角听。
那个时候,陈衡哲已经辞去教职多年了,但她讲完课后,教授们纷纷上前向她致敬。有叫她“老大姐”的,也有叫她“陈先生”的,唯独没有人叫她“任太太”。
所以说,尽管陈衡哲在巅峰期毅然选择了回家相夫教子,她的成就依然可以使她在社会上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和地位。她的身份是丈夫的妻子,是孩子的母亲,但同时,她也依然是那个才华横溢、令人敬服的陈先生。
1961年,与她相伴了40年的任鸿隽突发脑血栓去世。他们夫妻俩一生和谐美满,相互敬重,那种灵魂上的契阔相守是很难用寻常的夫妻之情概括的。
陈衡哲的悼亡诗中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何事最难忘,知己无双”“人生事事足参商,愿作屏山将尔护,恣尔翱翔”。
他们夫妻的感情已经铭刻于骨,除了生活上的彼此依附,还有精神和灵魂上的投契。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衡哲遭到两次抄家,她与丈夫任鸿隽的珍贵照片、书稿、诗作几乎全部被烧毁。
1976年,86岁的陈衡哲在上海逝世。正如杨绛对陈衡哲的评价所说:“陈先生才子佳人兼于一身。”
米粒妈写过很多女性的故事,她们的人生全都多彩瑰丽、精彩绝伦。但是最成功的一种,莫过于陈衡哲的这种。
她在那个变革的时代,思想早已超脱了时代的局限,但她一生为家庭、为事业做出的抉择,又是那样的温润平常。
正如小时候舅舅教导她的:“有人安命,有人怨命,但你要造命。”她用自己的行动突破了很多社会对女性的局限,成为许多的“女性第一人”。但她又并没有叛逆超脱于女性身份之外,而是安然地耕耘在养育和教育的职责中。
有人说陈衡哲是幸运的,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又遇到了挚爱她的爱人。但米粒妈觉得,准备充分的人,才配获得幸运,陈衡哲的幸运是靠自己争取的。无论是社会成就,还是婚姻家庭。
“一个真正解放了的女子,必是受过相当教育,明了世界大势,有充分的常识,独立的能力,与自尊的人格的。”这是陈衡哲说的话,也是她一生为人所践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