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太古河图”理论的哲理分析
当代的科学家们凭借强大的科学观测手段和先进的方式方法,不仅揭示出宇宙诞生、物种演化和人类起源的奥秘,而且描绘出地球发展演进的重要节点。但是,中国古代先民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凭借什么方法发明“太古河图”如此奇妙的理论?这一理论深处蕴藏着怎样的深刻哲理?
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很早以前就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对天地万物的由来与发展进行积极而大胆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中生有”和“有无相生”的旷世哲学理论,对宇宙诞生、物种演化和人类起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亘古以来最响亮也是最科学的回答。观察是认识之源,认识是理论之本,理论是实践之根。中国古代的先哲们观天察地,以崭新的创世理论看待天地万物,解析自然万象,为人类认识宇宙开辟了广阔天地,也为人类起源奠定了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春秋大哲学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世人皆知,这一著名论断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老子撰写的《道德经》中,但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无中生有”和“有无相生”、“阴阳对立”和“相互转化”理论产生于比《道德经》古老得多的阴阳八卦。仔细揣摩中国古老的“太古河图”理论和起始于“奇点”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不都是讲的天地万物从“无”到“有”吗?“无”和“有”是中国古典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无中生有”和“有无相生”是古代先民对天地万物由来与发展最基本的认知,是他们用他们那个时代的语言和表述方式对宇宙诞生的高度概括和精辟总结。
“无”是什么?“无”是没有长、宽、高,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对立和统一,没有发展和变化,是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维无存的“零和”状态。总而言之,“无”是零,是空空荡荡的空间,是什么也没有。
现代科学表明,宇宙间充满“无”。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太阳系到银河系,而后又扩展到河外星系、星系团乃至总星系。目前,人类的视野已经达到150亿光年的深空,探测到数十亿个星系,而且还在不停地向更加深远的太空延伸。据科学家推测:宇宙中大约有1 400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目前所知,在这1 400亿个星系之间什么也没有,是空空荡荡的太空。太阳系中所有可以看得到的东西,诸如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带上无数翻滚的岩石、彗星和各种飘忽不定的碎石、尘埃,仅仅充满不足现有空间的万亿分之一,其余部分什么也没有,还是空空荡荡的太空。空间是巨大的,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超过30万亿公里。
宇宙太空充满“无”,宏观世界这样,微观世界也如此。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论奠基人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皆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小物质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叫原子。他们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无数的原子永远在无限的虚空中沿各自的方向运动着,相互冲击,形成旋涡,产生无数的世界。各种原子没有质的区别,只有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差异,它们遵循必然的规律在“虚空”中不断运动,集合时形成物体,分离时物体消灭,物体“投射”出来的形象与人的感官接触引起色、声等感觉。古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和古罗马的卢克莱修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认为原子不仅在大小、形状上,而且在重量上也有差异,不仅有直线运动,而且还有一种偶然的、自发的偏斜运动。中世纪,原子论受到宗教和神学的压制,没有得到发展。17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桑狄再次提出原子假说,此后原子论在化学和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更新,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物理结构理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从广漠太空中的星系与星球,到我们脚下的大地与泥土;从地球上巍峨的山脉,流动的江海,到我们呼吸的空气和呼啸的狂风;从野生的植物和动物,到家养的鸡鸭猫狗;从空中快速飞行的各种飞行器,到我们面前摆放的家居家用,连同我们人类自己,无一不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物质。
随着量子理论的发展,现在对原子结构已有了进一步认识。原子并不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粒子,原子内部还有结构,简单地说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质子和中子也不是最基本粒子,它们是由各种夸克构成的。夸克内部还有结构吗?回答是肯定的。正如卡尔·萨根在《宇宙》一书中指出的那样,要是你钻进一个电子深处,你会发现它本身就是一个宇宙,“大量小得多的别的粒子组成了相当于当地的星系和较小的结构,它们本身就是下一层次的宇宙,如此永远下去——一个逐步往里推进的过程:宇宙中的宇宙,永无尽头——往上也是一样”。截至目前,科学家们远没找到最基本的物质,找到的只是一层又一层更小物质的组成单位和空空荡荡的空间。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质是什么?它们在哪里?也许人类永远找不到它们,也许物质小到似有非有、似无非无状态便进入空间,到了什么也没有的境界。可见,物质存在需要空间和时间,“无”为物质存在提供了所需的空间,时间为物质存在提供了所需的存续长度,“无”和“时间”是宏观宇宙与微观世界的常态和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
中国古代的先哲们首先发现了“有”和“无”。由于工作原因,笔者在北京市昌平区生活近五十年之久,经过多年的观察与思考,积累了一点感悟。2011年8月的一天清晨,夜雨初晴,大地润泽,草尖垂露,天空清朗,朝阳初升时分,我沿着响潭水库边的山间小路拾级而上,一口气爬到山顶,举目远眺,西山身披霞光近在眼前,北京大地瑞气氤氲尽收眼底,触景生情,遂写了一首小诗《登军都山有感》。其中有这样一段:“登顶军都山,遥望大平川。京都一揽收,天地一线牵。红日跃上来,金辉满山川。此景阅不尽,无心上泰山。”我站在高高的山巅,仿佛立于天地之间,体会天之高、地之阔、山之远、河之长,遥望连接天地间的那条悠长且绵远的缝线,顿时感悟到“一画开天”的大道理。在这“一划”之上,是“清气上扬”的蓝天;在“一画”之下,是“浊气下沉”的大地;在天与地之间,散布有日月星辰、山河林屋、万物轮转、云卷云舒,这一切用当今时语可以概括为物质与存在。但是,面对这一切,古人以他们独到的观察、哲理性思辨、精炼的辞句,高度概括凝结成一个“有”字,并随手在地上画下震撼天地的“—”画,这就是“有”。在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画中,包藏着宇宙万象,世间万物;包藏着你我他摸得着、看得见、听得到、闻得出的一切,也包藏着你我他摸不着、看不见、听不到、闻不出的所有。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那简短的“—”画与它所表意的“有”,蕴含生发,属阳,代表太极,名为阳爻。
上古先人睁眼看世界,万象皆有。“有”是什么?“有”泛指整个物质世界,它横向到边,纵向到头,是宇宙万物的概括与总称。“有”之初为太极。太极是什么?太极是极小极小、小到极点、极度浓缩的物质与存在,是刚从“无”中产生的“有”。用老子的话说,太极是冥冥中的性存,是“恍兮惚兮”的观察与体验,是孕育宇宙万物的开端和母体。
“有”从哪里来?这一古老命题,大概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一直萦绕在古人心头。他们怀着极强的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观天察地,孜孜不倦地追寻着隐藏在宇宙万物源头更大、更深远的奥秘。最后,终于在深刻地观天察地和缜密、深邃的哲理思辨中找到了答案。
人类从猿一路走来,他们满怀着强烈的敬畏之心观天察地,但是他们最好奇和关心的是人类自身,最了解和熟悉的也是人类自身。古人很早以前就敬天地、拜神灵,但他们最崇拜的是人类自身的生殖和繁衍。河南省沁阳市丹河峡谷发现一个神秘的山洞,山洞内的洞壁上有大量形似女性生殖器和女性乳房的图形,形态各异,但都十分神似,有些图形有明显的凿磨痕迹。据有关人士分析,这些图形应该是远古时期人类生殖崇拜遗存的图腾。有人认为,女阴在历史上曾经享有很高的地位,古人相当重视女阴的生殖和繁衍作用,生殖崇拜最初就是对女阴和乳房的崇拜。先人们直觉地感到,女孩子在孩童时代天真烂漫,纯洁无邪,长大后经过男女构精,体内阴阳互动,“冥冥而性存”萌生了一点性命,继而长出了筋脉、脏器和四肢,最终发育成人呱呱坠地。无数个生命个体从无到有,由小而大,构成了芸芸众生,成就了大千世界,在这“演物”之中,古人有了芸芸众生皆从“无”出的顿悟。古人爬上山顶,站在高耸入云的山巅,环顾四周,连接天地的那条缝线,环绕着周天和大地,围成一个大大的圆,恰成一个“〇”字。仰望苍穹,蓝天恰如一口硕大无比的覆釜,倒扣在大地上。俯察地理,大地好像一面圆盘,横亘在“〇”字中间,把蓝天一分为二,显露出半个“〇”字。在这半个“〇”字之间,演绎着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寒来暑往,阴阳交替,万物轮回,生灭不息。古人把“〇”展开,变成两画平行的短线,于是便产生了与阳爻相对应的阴爻“- -”。阴爻与它所表意的“无”是“〇”,蕴含归藏,属阴,代表无极。
中国古代的先哲们不仅发现了“有”和“无”,而且率先提出“从无到有”和“有无相生”的旷世理论,开辟了人类认识宇宙的广阔天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千万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先人一直秉持这样的宇宙观。古人看着日出日落,云长云消,昼夜交替,寒来暑往,万物轮回,生灭不息,他们坚信生老死灭、阴阳轮转是天地万物的总法则。例如,一个生命个体,在孕育他(它)之前什么也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是:“无—孕育—出生—成长—衰老—死亡—分解—消失”,走完了一个“无—有—无”的“零和”过程。老一代生命体逝去了,新一代生命体产生了,无数生命个体一代接一代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推动着物种生生不息发展延续。再如,前天孕育了昨天,昨天孕育了今天,今天孕育着明天,明天必将孕育出后天,时间在永无停息的流逝和新孕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生命在时间的流淌中轮回;万物在时间的流淌中生灭;历史在时间的流淌中交替,天地万物都无一例外地遵循“无—有—无”的规律发展演化。
“无中生有”和“有无相生”是中华先民世界观的基石,也是古人最根深蒂固的宇宙观。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坚信:天地万物不是天生固有的,都有其发生的时刻,它发生之前什么都没有,对于这个事物来说是零,它发生之后就变成了一,从无到有了。同样的道理,天地万物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有生必有灭,有生必有死,任何事物都有生灭轮转,生死轮回,事物一旦发生,便遵循自然法则,沿着“从无到有”与“有无相生”之道发展变化,这是天地万物永恒不变的发展变化之“道”。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宇宙源于一次“奇点”大爆炸,然后迅速四散分离,现仍然处于分离之中。物极必反,有分必有合,当它分离到极点之后,在引力的作用下必然转向朝着中心坍塌,聚合成巨大的“黑洞”。 最近,天文学家发现一个迄今所见最遥远、最古老的超重黑洞,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6.9亿年,其质量大约是太阳的8亿倍,使天文学家们备感惊讶和费解。黑洞在超强引力作用下继续坍塌,直到收缩为零,酝酿新一轮回的大爆发。中国古代的先哲们从诸如此类的现象中抽象和概括出“从无到有”与“有无相生”哲学理论,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哲学宝库的伟大贡献,是华夏先民世界观的基石,也是古人最根深蒂固的宇宙观。中国古代的先哲们秉持这样的宇宙观看待天地,看待他们所面对的一切,于是衍生出宇宙诞生、物种进化、人类起源乃至中华文明诞生与成长这一连贯、完整而明晰的历史。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的先哲们以功力深厚的哲理思辨能力、独辟蹊径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用专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语词和表述方式,在很久之前就向世人揭示出了宇宙诞生、物种进化、人类起源的奥秘。这些观天察地的认识成果,虽然有些观点及表述还不够精确,但从总体看与现代科学研究殊途同归、不谋而合。正如《中华古文明大图集·始祖·创世诸说》中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先民,在向文明世界迈进的时候,不但如实地记下了人类本身发展的足迹,还认真思考过有关人类乃至自然界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于某些问题的思考已接近于科学的认识。另外,由于神和圣人的泛滥,干扰了人们继续探索的历程,以至在以后的几千年里,人们被自己编造的神话所困扰。彻底摆脱神的系统,科学地认识人类过去的任务,还是留给了近世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