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拯救法兰西
1933年,主张复仇和废除凡尔赛体系的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随后,希特勒又废止魏玛共和国,将德国改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并解散了国会,取缔了一切政党,最终成立了集纳粹党和纳粹德国为一体的独裁政体。
1936年1月,希特勒命令德军进驻莱茵河沿岸非军事区,《凡尔赛和约》被废除。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法在慕尼黑与德国签订同意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慕尼黑协定》。
1939年9月1日,德军侵占波兰。9月3日,法国被迫与英国一起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年5月10日凌晨,在飞机的掩护下,在从北海到马其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德军装甲部队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全面进攻。
12日,德军占领法国要塞城市色当。
13日,德军占据马斯河。
14日,英法空军与德国空军在马斯河上空爆发激烈空战,英法数百架飞机被击落,占英军在法国领土参战飞机的60%。
26日,英军开始从敦刻尔克撤退(从这一天到6月4日的9天内,英军32.4万人和法军8.5万人从法国撤离到了英国。好莱坞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曾将此历史情景搬上银幕,在电影《敦刻尔克》中再现了当年战争的残酷)。
6月1日,戴高乐因其英雄抗战的胆魄和杰出表现被擢为临时准将。
6日,主战派政治家、部长会议主席(总理)保罗·雷诺[10]任命戴高乐为国防和战争事务部副国务秘书,专门负责协调与英军的行动,以继续作战。
入阁后,戴高乐深感法国面临德军的战火可能会出现沦陷的危险,多次向总理雷诺表示,法国虽然在地面战场上败给了德国,但法国还有北非大量的驻军,还有丝毫无损的强大海军和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法国政府完全可以据此与纳粹德国进行一场长期的抵抗斗争。
8日,德军抵达塞纳河畔。
10日,法国政府撤出巴黎,迁往图尔。
13日,巴黎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
14日,法国政府再迁往波尔多,同日,德军排队行进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17日,贝当政府宣布向纳粹德国投降。
同日上午,戴高乐乘坐丘吉尔提供的专机离开波尔多机场飞抵伦敦。
18日,戴高乐在丘吉尔的帮助下,在伦敦BBC(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了著名的《告法国人民书》,明确告诉法国人民“法国输掉的仅是一场战役,法国没有输掉战争”。法国军队只要重新掌握和拥有一支现代化装甲摩化部队,就可以反败为胜,将德国占领军赶出法国。
30日,也就是在戴高乐只身扛起反法西斯大旗的第12天和贝当与希特勒签署法德《康边停战协定》的第8天,戴高乐告诉记者莫里斯·舒曼[11],苏联和美国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参战,苏联甚至会先于美国,而德国进攻苏联之日就是德国失败之时。
戴高乐向舒曼讲这番话时,法国才刚刚沦陷,希特勒的坦克部队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就连此时的斯大林还在克里姆林宫的阳台上为希特勒的辉煌战果喝彩,而美国总统罗斯福还在忙于总统大选,并向选民许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美国卷入欧战,整个欧洲战场形势一边倒,德国处于绝对优势,未来形势如何发展难以预料。
因此,戴高乐对战争形势的分析是舒曼做梦都不会想到的。
在舒曼看来,戴高乐就是痴人说梦。一个被法国政府以叛国罪宣判为死刑的法军准将,只能在BBC广播中进行抗战宣传,无一兵一卒,甚至在法国根本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这样的抗战事业究竟能坚持多久?法国人民究竟会不会支持这样一个流亡将军?更不用说英美政府是如何看待这个不自量力又好斗的“高卢雄鸡”的。
然而,历史就如同按照戴高乐写的剧本一样在发展。
首先,如同戴高乐判断的那样,希特勒放弃攻打英国,转而发起对苏联的全面进攻。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了对苏联的全面战争。戴高乐由此得出结论,未来战争的走向必然是由于苏德战争导致苏联红军全面参与卫国战争,从而使苏德战争演绎成一场全面的欧洲大战。
12月7日,在希特勒对苏联全面开战的半年后,日本偷袭美军“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对日宣战。
12月11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四天,希特勒向美国宣战,德美正式进入交战状态。从此,一场由希特勒发起的对外复仇侵略战争已从法德战争慢慢演变成了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戴高乐在苏美两国介入欧战前就曾预言,一旦苏美对德宣战而形成世界大战,在这样的国际政治和军事条件下,就法国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事业而言,不管参与的人数多寡,军事实力强弱,抵抗的时间有多久,法国终会是胜利者。
因此,在戴高乐看来,在法兰西民族最黑暗、最痛苦的时刻,法国也要竭尽全力站在正确的一方。也就是说,法国不能与德国法西斯沆瀣一气,法国要将抵抗德国纳粹的火炬高举在手。只要抵抗的火炬燃烧一天,法国的正义性就多一天。这样,在战后的政治安排中,法国就不是一个战败国,更不是纳粹的帮凶,而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的一员。
为此,从1940年6月18日离开法国到1944年8月25日重返巴黎,在四年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斗争中,戴高乐清醒地意识到,不管法国的反法西斯力量有多弱,哪怕就是他一人孤军奋战也要坚持下去。只有坚持,法国才有希望。反之,如果法国慑于德国的闪电战,寄希望于通过与德国媾和来换得苟且偷生,保存所谓的“实力”,法国必然会站到历史的对立面,使尊严和荣誉蒙耻,也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事实证明,戴高乐的这种远见,不仅使其追随者在迷茫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更使法国避免了像意大利一样可悲的下场,从而成为一个在国际反法西斯战场上受世人尊敬和在战后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的世界大国。
1945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盟军最终获得全胜,希特勒战败,德国无条件投降。如此,戴高乐在其远见卓识的武装下,在法兰西民族危难之际勇于对命运说“不”,不仅挽救了法国的命运,也使其本人成为法国人民的大救星。
戴高乐在《剑锋》一书关于“战争行为”这一章中,专门谈到了事物的调查与研究对远见的作用。
戴高乐认为,在准备任何战争前,一定要提前就决战的方案素材进行研究,从而使方案中的内容更明确、更仔细,以降低犯错误的可能性。戴高乐还特别强调对于军事情报更聪明、更巧妙地使用的必要性,从而避免作战时的各种随机性。
因此,戴高乐的远见不仅是一种智慧、敏锐力和责任感,也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掌握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知识积累,而非一种单纯的主观意志或灵感。
在法德战争爆发前夕,按坦克和飞机的数量计算,法军在世界上是仅次于苏军和德军的世界第三大军队;按海军力量排名,法国仅次于英国、美国和日本,位于世界第四;从军力看,法国拥有200万军人,是世界上不折不扣的一流军事强国。在戴高乐看来,这就是法军与德军叫板的实力。
那么,为什么法军总参谋部却选择了向德国投降呢?
其根本原因是法军总参谋部对未来战争的走向是悲观消极的,他们只看到近30万士兵被德军打死或打伤,150万士兵被俘,法国的坦克兵、空军或被德军分摧毁,或被德军缴获的状况,他们没有戴高乐那样的高度,看到法国还有屯守在北非的30万正规军,还有完好无损的世界第四大海军,以及法国广袤无垠的帝国和丰富的战略资源。因此,这种悲观主义和政治上的短视使投降保命变成了法国最高指挥官的优先决策。
我们再来回放一下历史。
法国有一支200万人的军队,在西线战场上还有法国空军3300多架飞机的掩护,其中一半是现代化的飞机,而德国空军只有1186架飞机。如果加上英国后来增援的一支由9个师组成的远征军和1500架飞机的空军部队,法国无论在空中还是地面相对德军均具有优势。
就坦克而言,法国拥有2268辆,德国有2574辆,法德旗鼓相当,而且法国坦克的性能并不比德国差。
然而,战略上的短视导致法军指挥部采取极其错误的投降路线,此举不仅玷污了法兰西民族的荣誉,也使法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英国担心保持所谓“中立”的法国海军落入德军之手,遂将其全部炸沉。一支世界一流的军队就这样瞬间灰飞烟灭了,教训何其惨痛!
显然,是戴高乐非凡的远见和勇气,使其从一个刚步入知天命之年且在法国军队里默默无闻的临时准将,一个刚被吸纳进入政府内阁的“青涩”的政治新秀,一跃成为拯救法兰西命运的民族英雄,一位维护了法兰西民族尊严的杰出的领袖!
2020年5月,为纪念戴高乐将军逝世50周年,由法国著名演员朗贝尔·维尔逊(Lambert Wilson)主演的电影《戴高乐》,生动地再现了戴高乐只身飞赴伦敦,抵抗纳粹德国的这段短暂却荡气回肠的心路历程。
在此,我们不仅会问,究竟是戴高乐选择了历史,还是历史选择了戴高乐?
然而,不管是谁选择了谁,其核心因素无疑是戴高乐独特的远见能力,是远见赋能戴高乐在法国历史的特殊时刻勇敢地站出来对法兰西的命运说“不”。
当戴高乐对法国军方权贵势力和芸芸大众幼稚的求生思想说“不”的时候,他虽然感到力不从心,虽然孤独,但仍要逆水行舟,“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因为他经过科学的分析,已看到胜利的彼岸。
为了胜利的彼岸,“我只得跳入海中游过去”,如同戴高乐本人在《战争回忆录》所描述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