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序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周阅著《川端康成是怎样读书写作的》[7]

川端康成是20世纪国际文学界的名人。中国读者大都是通过阅读诸如《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作品,才得以认识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作家在这些作品中,曾经以对生活经验的极为深邃的体察,从自己心灵跃动的深处描绘出了日本人的故事和日本人的心态,从而向世界展示了偏居亚洲东隅列岛上的日本民族独特的精神形态。

但是,一般说来,除了专门的研究家之外,中国读者群中能够真正接受川端康成文学的美意识的人,我想为数是不会很多的。大多数的读者对川端康成的文学多少还有些迷蒙的感觉。例如,他们在感受作家的表现力的精到和细微的同时,在他对人物特别是对女性的纤柔冲淡的抒情性的描述中,似乎也些微地感受到作家的表现力中隐藏着某种精神的扭曲,或者说,他在作品中对情节的独到体验和对人物情感的过分执着,表现出作家的精神形态似乎有些神经质。使人们不理解的是,作家个性中这些独特因素是经历了什么样的路径才得以生成的?它与作家的创作又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就是对于中国的日本近代文学研究的专家来说,在他们的研究论著中,或者在他们向中国读者阐述川端康成文学的成就的时候,其实,也留下了让人困惑的谜。例如,从川端康成文学来说,川端康成文学的美意识的最具有表现力的作品,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人们对把像《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这些作品作为川端康成文学的美意识的最高代表而膺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否可以提出质疑?

川端康成的死,更加使研究家和读者都陷入迷茫之中。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获奖仪式上曾经发表了轰动一时的讲词。这篇以《我生活在美丽的日本》为名的演讲词,情感真挚,文辞优美,读上去真感到作家对自己的祖国充满情爱。这是一篇具有唯美主义格调的散文。并且就在这篇讲辞中,川端康成明确地表示:“我既不同情,也不赞成芥川,还有战后太宰治等人的自杀行为”,然而事隔仅仅四年,作家又怎么会自食其言,口饮煤气而匆匆地自我结束生命了呢?究竟是什么促使这位为日本赢得了如此重大的荣誉,而本人又是名利盖天地的作家,就这样匆匆地离开了曾经给予了他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故土故人,而迫不及待地魂归道山呢?

是的,川端康成文学为日本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当人们在接受这一遗产时,也常常会有些无可奈何的惆怅心态。

要揭开川端康成文学的许多迷蒙,按照中国传统的治学经验,就必须“知史论事”。为了理解作家的文学,就必须首先了解作家实体生命的历程和精神心路的历程。这恐怕是一个真正的文学研究者和文学欣赏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真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周阅女士撰著的这本书就显现出了它的学术价值。

本书把对作家的实体生命历程的考察与对作家的创作意识的考察结合在一起,整理出作家精神美学形成与发展的具有个性化的轨迹,以此作为著者作本书的主纲,又以作家的作品作为本书的纬线,相互穿梭组合,以八章的篇幅构成传主川端康成生命的乐章。细心的读者如果顺着著者的引导,阅读了由此八章组成的川端康成的生命史和创作史,那么,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的对川端康成文学的多种疑惑,或者多少可以得到释疑。不惟如此,阅读完这部著作,我们还可以从这位杰出的作家的成就中,引出许多关于对“人”的深刻而有意义的思考。

我曾经多次读过《伊豆的舞女》,是把它作为川端康成文学的里程碑来阅读的,从中体会出作家的艺术个性。作品中作家对女性心态的变异总是为作品在总体上表现出的成就所掩埋。有的朋友甚至还把这种“变异”心态下的女性,看成是日本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抒情性风格。周阅在本书中,对川端康成从小就因为失去双亲而养成的“孤儿根性”作了非常具有人情的解析。著者指出,这或许是渗透于川端康成创作一生的潜意识。所以,当作家在伊豆半岛旅行时,在与舞女们邂逅时,此种情结诚如本书所解析的那样,它便衍生为“在没有女性的家庭中滋生的对女性的敏感以及在缺少母爱的环境中培养的对女性的泛爱”,“使川端深锁的心灵的孤舍,被舞女一句甜甜的赞美打开了,他经年累月积累的忧伤,在舞女天真烂漫的笑声中飘散殆尽……他感到‘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因这份感激和满足,川端对舞女产生了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的爱意,舞女也对这个素昧平生的学生哥萌发了淡淡的依恋。”著者极为清晰地揭示了《伊豆的舞女》的潜意识特征。这当然并不是说,《伊豆的舞女》就是作家的自传,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日本美意识的抒情风格,心理独白的创作手法和古典传统的艺术个性,其价值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作家自身的经历体验,但是,如果阅读者不清楚地理解在这个作品的深处所郁积着的这样具有个性特征的潜意识,我们对这个作品的理解,将仍然是肤浅的。

《川端康成是怎样读书写作的》对于我们从多角度地理解川端康成文学,具有相当的提示性。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养成的读者,常常习惯于从直线形态理解作家和作品,所以,难于理解作家在多重性格下的多重表现。本书披露的事实和所作的分析,揭示了作家性格和情感中的许多为人们所忽视的领域,例如,在他的根性中,深藏着的是他对故乡的奇异的淡漠,它的曲折的延伸,便有了这样一个故事:1957年,当年近花甲的川端为国际笔会的有关事宜第一次远赴欧洲时,在各国穿梭访问的两个月间,感到的是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快活,而不是对日本的思念。旅行归来,他在《夕照的原野》中对自己这种情感移动,有过很直露的表述,可惜读者都不予注意。再者著者指出,川端的文字能够轻松地超越生与死的时空阻隔,因而具有一种纯净安详而又神秘特异的抒情性,川端康成文学具有生死合一的观念,它既是对生命的礼赞,又是对死亡的歌咏。著者借用日本著名作家长谷川泉的话,称此为“川端康成文学的双极性”。著作再借用评论家山本健吉的分析,提醒读者,川端康成的生活经历,使他在对死亡以及死亡应带来的悲伤毫无感知和理解能力的状态中活生生地接触到了死亡,因此,他面对死者的世界,便产生了生的感情。对死亡的触摸使川端体验了什么是生存,这种生与死的交融不可避免地渗透于川端的创作和人生观中。或许,正是这种多重性格特征,造就了川端康成文学的成就,也同时注定了川端康成最后的自我归宿。本书在这些方面给予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本书在川端康成成为著名作家的成材之路上,也给今日的读者以宽阔的想象空间。川端康成在东京大学读书期间,无论是英国文学还是国文学(即日本文学),成绩都很是不好,常常向先生“借”学分,勉强毕业。他在大学期间,在应付上课的同时,私下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他日后文学创作的起步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我读到这一段的事实时,便自然地想起了我国伟大的文豪鲁迅先生,他的成绩单上,门门只有60来分。其实,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早已经为我们这些伟大的人物所躬身实践,树立了堪称杰出的榜样。但是世间的俗人,却永远也理不清楚这个逻辑,一定要自己的后辈,门门满分,甚至国内第一流的大学,对硕士博士的考核,学分在年年看涨,据说今年已经从32分又涨到了40分,理性的导师们对此也目瞪口呆。这样的“学分机器”只能成批量地出产无能之徒。本书为读者描述的传主川端康成形象,给我们以极好的成材警示,这或许已经变成为题外之话了。

周阅女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又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专攻东亚文化与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近年来任职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一直潜心于川端康成文学的研究。她以非常辛苦的努力,收集与汇总有关川端康成的各种材料,爬梳整理。长期的专业的学术素养,养成了她对文学所特有的丰厚的感悟力和对作家作品的深刻的解析能力。本领域的研究,要求研究者不仅是对作为传主的川端康成及其文学具有足够的把握能力,同时要求对日本文学的总体,也具有一定的统摄能力,正如我们在本书中所读到的那样,周阅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学术修养。全书不仅材料较为齐全,而且文笔细腻,情感幽淡,每一篇都可以作为表述日本文学的独特的散文来阅读和欣赏。

周阅以数年努力之功,完成了这样一部有价值的专著,为中国读者解读川端康成和他的文学,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引导。特别要提到的是,著者在撰写大稿的过程中,曾经遭遇过人生历程中很困难的时刻,其中有好几章,是在医院的病榻旁写就的,这种对学术的执着和为学术的毅力,实在是令我们深深感动。

中日两国文学的互相理解,将在中日两大民族的友好交往中架起心灵上的桥梁。本书的作成,便是在这座通向新世纪的大桥上,增添了新的砖瓦。

周阅在北大研究所时期,是我的学生。现在她嘱我为本书作一篇“序文”,我反倒感到真是难当其任。我是作为一个读者,有幸先期读到了她的大著,萌生了不少的感想,于是,便把其中的一些自认为或许还有些价值的想法,整理出来,送给周阅女士,庆贺她辛苦耕耘的著作的完成,名之曰“序”。

1999年初夏

北京西郊燕北园跬步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