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燕园的前世今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和珅其人

和珅(1750—1799),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族正红旗人,后改隶正黄旗。

由于《宰相刘罗锅》等影视剧的流播,人们对和珅已经不陌生了。不过,和珅其实相貌“俊秀可观”,并不是“戏说历史”中矮矮胖胖、丑陋奸猾的形象。他也颇有才学,甚至那位对中国抱怨甚多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也对和珅颇有好感。

从无名小辈到“二皇帝”

乾隆十五年(1750),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时母亲因难产而去世,临终时产下弟弟和琳。父亲常保在和珅九岁时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一位偏房保护,和珅、和琳两兄弟才能免于被赶出家门。后来和珅考上咸安宫,他学习刻苦,得到老师吴省钦、吴省兰的喜爱。成年后,又得到直隶总督冯英廉的赏识。冯说他机敏且善察言观色,相貌白晳而英俊,少有大志,他日前途不可估量,遂将孙女嫁给了他。

和珅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参加科举考试,但名落孙山。经冯英廉推荐,以文生员入宫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乾隆三十七年授三等侍卫,并被选为补粘杆处侍卫。翌年做了乾隆的仪仗队侍从。

乾隆四十年十月,和珅擢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被任命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此后又升任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御前大臣,又授领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兼理藩院尚书事,赐双眼花翎,充国史馆正总裁、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等。

和珅画像

至嘉庆元年时,乾隆帝已经进入垂暮之年。他上朝时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的旁边,因为只有和珅才能听明白乾隆在说什么。所以每天上朝满朝文武三跪九叩后,和珅就等同摄政。满朝文武上奏什么,他就“听取”乾隆说话,自己下判断,因此清人都称和珅为“二皇帝”。而坐在一旁的嘉庆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乾隆与和珅。

不仅如此,乾隆还把自己最宠爱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下嫁给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并且把海淀自怡园赐给他。可见乾隆皇帝对他的宠信和倚重之深。

这样,问题就来了:乾隆皇帝并非昏庸之人,乃一代明君,为何被和珅蒙蔽了双眼呢?

和珅为何得宠

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这样几点,大致是可信的。

其一,和珅确有才学,而且善于在关键时刻显露自己的才华。

他一生读书甚多,精通满、汉、藏、蒙四种语言,谙熟四书五经,工诗词,有《嘉乐堂诗集》传世,亦精书法。他还对文史典籍有一定研究,宋刻元椠,一眼即识。其藏书处“致斋”,收藏颇丰,藏书印有“大学士章”“致斋和珅”“子子孙孙永宝之”等。闲时常与文人学士谈文论艺,以“骚人”自居,据说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是因为和珅才得以存世。关于和珅与《红楼梦》的关系,有个“版本”是这样说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在文字狱盛行的乾隆时代,起初被列为禁书,只有前八十回本在文人间暗中流传。和珅对此书情有独钟,他自觉与贾宝玉有相似的身世,也非常欣赏其“情种”的风流。和珅在风流方面是一把好手,他赢得芳心的女人中不仅有民间的绝色、皇帝的禁脔,甚至还有西洋美女。他被赐死后,跟随他十多年的当家宠妾长二姑,以及色艺双绝的名妓吴卿怜、豆等或投缳自尽,或坠楼而亡,成为和珅失势后对他最情深义重的人,与墙倒众人推的官场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女性难免让人想起晋代“绿珠坠楼”的典故。因此,和珅对《石头记》前八十回读得如痴如醉,还命文人高鹗续写后四十回,并明令其续写的基调不要过于凄惨,甚至对当朝要有所颂扬。续成后,改名《红楼梦》,然后借惇妃之手荐于乾隆帝。乾隆帝阅后,觉得该书文采斐然,并无违逆之处,便准予刊行。《红楼梦》于是流布天下。

他的这些学问、才华,都在他的仕途升迁中发挥了作用。

还是在当三等侍卫时,有一次乾隆听说犯人跑了,随口吟诵了《论语》中的一段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侍卫们皆莫名其意,唯和珅接茬:爷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也? 乾隆大惊,顿时对他刮目相看,破格提升其为一等侍卫。后来有一次乾隆在看《孟子》,因天色已暗看不清书上的注,就命和珅掌灯。当时和珅就问皇上是哪一句,乾隆告诉他之后,他就把书上的注全背出来了。这让乾隆再次对他刮目相看。还有一次,是在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收到西藏六世达赖的文书,因为没带译官,无人能读懂。乾隆急召和珅。和珅日夜兼程,三天时间赶到承德。译完文书,乾隆非常高兴,决定在承德给六世达赖盖一个喇嘛庙,并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和珅。和珅亲自设计和监工,乾隆非常满意,最后还亲笔写了题记:又一次给和珅一个满分。

他常常与乾隆帝一起作诗,对乾隆帝诗词风格十分熟悉,所以和唱时很能合乎乾隆的审美趣味。乾隆很多时候就命他即景赋诗以代替自己。在和珅的《嘉乐堂诗集》中,就有不少是奉乾隆之命而作的。乾隆到晚年时,也经常让书法甚佳且风格相近的和珅代笔。所以有人说,现在人们见到的故宫中很多对联,很难分清是乾隆的御笔还是和珅的代笔。同样,和珅之所以能充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国史馆正总裁和文渊阁提举诸职,自然也是和他有较高古籍鉴赏水平分不开的。

其二,和珅很有才干,也很会来事。

在政事的处理上,他很老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成功地处理了云南总督李侍尧的案子。乾隆五十八年(1793),他代表清政府与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周旋,也赢得了不少口碑。马戛尔尼评价他“白皙而英俊,举止潇洒,谈笑风生,真具有大国宰相风度”。副使斯当东亦说:“和中堂的态度和蔼可亲,对问题的认识尖锐深刻,不愧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他也擅长理财。例如,乾隆三十八年(1773),23岁的和珅任管库,他很快就学会了理财,令他所管的布库存量大增,而前几任都因为管理不善而被罢职。又如,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帝准备进行第六次南巡,和珅利用自己的关系,下令各府进献资金,结果国库未花一分钱便完成了南巡的准备,这使因国库吃紧而愁眉不展的乾隆龙颜大悦。还有,乾隆帝效仿乃祖康熙,办过三次千叟宴。第一次由于老人们等待乾隆略久,导致菜肴凉冷不甚成功。第二次由时任内务府总管的和珅筹措。他改掉旧式个人小火锅,发明使用至今的大火锅加烟囱,热乎乎的宴席让数千位老人吃得眉开眼笑,给乾隆帝挣足了面子。第三次为庆贺嘉庆帝登基举行千叟宴时,乾隆仍命和珅掌管。

其三,和珅善于揣摩乾隆的心事,擅长投其所好。

在乾隆日益昏聩的老年,越来越听不进忠言,又好大喜功,自诩十全老人,认为自己能够比得上祖父康熙、父亲雍正,而和珅就用此来麻醉乾隆。而且,和珅知道乾隆深深地爱戴他的母亲,所以就竭尽解数来讨好皇太后。表演最成功的一次是在皇太后归天的时候:那时,和珅不是像其他大臣一样说几句无关痛痒的哀悼之词,而是时刻陪在乾隆身边,痛哭流涕,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想,从而赢得了乾隆内心深处的好感。就这样,和珅能根据乾隆的心事办事,并把皇帝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办。久而久之,乾隆就不知不觉地把和珅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了,信任、重用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和珅录二程集句

其四,和珅开始为官时比较有自知之明,拒绝一切贿赂,在乾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印象。

另外,据野史和民间传说,和珅相貌酷似因乾隆而被处死的年贵妃,也是他得宠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乾隆与年贵妃的传说

和珅的得宠和离奇的结局,不仅一直是一个清史研究的话题,也是数百年间野史传说的一桩谈资。乾隆与年贵妃的传说,就是其中颇为传奇的一个。

《清朝野史大观》一书载:

清世宗雍正皇帝有一个妃子(年贵妃),相貌姣艳。太子弘历将成年,一次有事入宫。经过年妃身边时,见其对镜梳理,便从后边用两手去蒙她的双眼,和她闹着玩。年妃不知是太子,大为惊恐,便拿起梳子向后击去,正中弘历前额。弘历悄然离去。第二天,弘历前去拜谒母后,母后见他额上有伤,问明其故后大怒,怀疑是年妃调戏太子,立即赐年妃死。弘历大为惊骇,想为其鸣冤,却又没有勇气。他急切地回到书斋后筹思再三,以手指蘸了朱墨,快步前往年妃住所,在投缳白绫即将咽气的年妃颈上打上指印,并许愿二十年后三生石上再续前缘。

和珅书扇面

后来,和珅当了乾隆帝的仪仗侍卫。乾隆初看和珅,觉得似曾相识,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心中却放不下此事。回宫后,猛然忆起二十年前年贵妃那件旧事,顿觉和珅与年妃相貌极似。因而秘密将和珅召入宫中,俯视其颈,见他当年按在年妃颈上的指印犹在。自此以后,他对和珅就完全另眼相待了。

这则野史传说,当然不能当作史实来看。事实上,那时年贵妃是不可能和乾隆有染的,她身为贵妃,而且已经生病。而乾隆到宫时才15岁。乾隆的生母也并非皇后,只是一名妃子——熹妃钮祜禄氏(后来成为孝圣宪皇后),根本不可能去动高高在上的贵妃。不过,也不是一点影子也没有。有研究者考证,乾隆喜欢年贵妃、和珅长得酷似年贵妃应该是可信的。在北京恭王府(当年和珅的府邸)里有和珅、年贵妃的画像,二人确有几分相似。

年贵妃画像

“其兴也勃焉,其败也忽焉”

小人得志便猖狂。和珅发迹以后,私欲膨胀,有恃无恐,排除异己,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收受贿赂,贪得无厌。他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就这样,一个巨贪,一个巨蠹,在堂堂天朝的心脏里产生了。他究竟贪了多少财产? 说法不一,《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载,其总财产是“二十亿两”多,薛福成《庸庵笔记》提供的数字是二亿三千万两,而一般资料多称,和珅被下狱后,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就以八亿两这个数字而言,已经非常惊人了,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所以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多行不义必自毙。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八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帝令和珅总理丧事。五天后,嘉庆帝宣布和珅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并将其囚禁。锒铛入狱的巨蠹,第一次尝到了凄凉、冷清、饥饿、刑罚的滋味,但他仍执迷不悟,在正月十五写的《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中,还认为自己是“怀才误此身”:

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怜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与更倶永,恩随节共新。圣明幽隐烛,缧绁有孤臣。

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赏赐”他白绫一条。悬梁自尽前,他又提笔作绝命诗一首:“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年仅49岁的和珅谢幕了,他留下的这首绝命诗,却耗尽了无数史家特别是附会者的心血。很多人把此诗集中在和珅的前身和后身上,说和珅的前身是乾隆宠爱的妃子马佳氏,而后身便是世所不齿的慈禧太后。其意是和珅为了报仇,而化为女身来惑乱清朝。此说虽属附会,却也反映了人们对和珅与慈禧的痛恨。

当然,和珅留下的还有乾隆皇帝赐给他的城中府邸庆郡王府(即后来恭亲王奕的恭王府)和海淀这边的淑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