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逻辑视角下陈那因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因明在汉地是一门非常薄弱的学科,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这一门课,研究者亦是寥寥可数。笔者硕士、博士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逻辑学,对因明也鲜有耳闻,身边多是研究西方逻辑的学者。因缘际会,笔者在北京高校未能谋到一个专业对口的教职后,经由通智法师(楼宇烈先生的博士生)、成建华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引荐,于2015年7月很荣幸地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魏道儒老师的一名博士后,方向是因明与西方逻辑的交叉学科研究。至此,笔者与因明正式建立了不解之缘,并从零开始学习因明。这个过程可谓痛并快乐着。

汉地传承的是陈那因明,《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为陈那因明的代表著作。《因明正理门论》有玄奘、义净两种译本。《集量论》则有现代学者法尊《集量论略解》和吕澂《集量论释略抄》等译注。由于汉译本极精练而难懂,所以笔者舍近求远,先从近现代学者所发表的论文入手。然不看则矣,一看更是茫然:虽然清楚了学者们所探讨的问题,但是五花八门的解答似乎都有道理,而彼此又相对立,这使初学者(特别是对因明一无所知的人)往往摸不着头绪。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缘故,笔者当时挑了一个学界难题,即“陈那同、异品是否除宗有法”的问题。笔者研究了一年才发现这个问题牵涉既广且深,非回到陈那原著取经不可,于是痛下决心回过头来,一字一句一标点地精读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玄奘汉译本)。直至2016年冬的一天,笔者胸中豁然开朗,好像找到了该问题的出口,即逻辑与论辩的相对独立性。在这个框架下,似乎因明(特别是陈那因明)的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而且似乎还能将其说得很清楚。从2017年至今,笔者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多是围绕陈那因明中的逻辑和论辩这两方面的。为此,笔者萌生了写书的念头,似乎非书不能承载陈那逻辑思想及其应用的全貌。

在逻辑与论辩相对区分的框架下,全书分为8个部分,绪论为第1章,逻辑篇为第2—5章,论辩篇为第6—8章。逻辑篇是本书的研究重心,论辩篇则是前者的延伸。前者主要任务是整理、分析陈那因明的逻辑思想,一方面尝试厘清其逻辑思想产生之基础、背景,另一方面是对其思想本身的研究及历史地位的评价。后者则侧重于陈那逻辑的应用,一方面整理、研究其逻辑成果是如何应用于论辩,另一方面又展示其因明论辩的独特性。

逻辑篇的展开基本循着这样的思路,即一个思想或理论的产生必有其基础、土壤,不可能出现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现象。陈那的逻辑思想产生也必有其理论基础、文化背景等等。较之以往的因明,陈那因明在逻辑上已有了巨大的飞跃,其推理性质已非往昔能比,实现了类比推理向演绎推理的飞跃。演绎推理至少需要具备两个客观的必要条件,否则绝无有可能发生。这两个必要条件就是概念分析法(或抽象思维)和结构形式分析法。类比推理囿于具体事物,演绎推理则基于概念、抽象、形式来展开推理;类比推理囿于句子或命题,演绎推理则基于句子结构形式及其可拆分性,进而通过分析各部分间关系进行推理。这两种分析方法在大乘佛学时期都已具备。此外,大乘佛学有普度众生的“悲愿”,而古因明时所用的五支论式又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明改革恐怕与此亦不无关系。这就是第二部分新因明改革的迫切性及其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探讨陈那逻辑的初始概念,即同品和异品。关于这对概念,特别是对其是否要除宗有法这一问题上,学界多有分歧,不同的解读将导致对陈那逻辑及其性质的不同判断。对此,该部分一方面给予解答,并对学界研究作评述;另一方面试图回答三个问题:(1)关于陈那另起炉灶来构造这对概念的意图问题;(2)关于这对概念的内容问题;(3)关于这对概念在陈那逻辑中所起的作用问题。第四部分是整理、研究九句因理论,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理论基础问题。九句因理论本质上是探讨因法与所立法间的关系问题,而陈那之所以能直接地在一般意义上去讨论它们,主要是因为他已将这两个概念限定在总相(或者抽象概念)的基础上了。这就是九句因理论的直接理论基础。第二,关于理论本身的问题。九句因理论有两个面向:一是因法与所立法的关系;二是宗法与所立法的关系。前者较之于后者,是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探讨;后者的宗法是一种特殊的因法,即必须是宗有法的法。这就使得后者亦涉及有法、因法和所立法等三个抽象概念间关系的推理。第三,以现代逻辑方法的视角探究九句因本质及其推理性质。第四,关于第五句因的解读问题。这是学界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本书在逻辑与论辩相对独立的思想指导下,也尝试给出了一种解答。第五部分是因三相理论,主要是从其含义、独立性、作用、研究述评以及陈那与法称在因三相上的比较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论述。

论辩篇之所以是逻辑篇的延伸,主要是从其对逻辑的应用角度来说的。首先介绍三支作法,三支论式是陈那利用其逻辑对古因明五支论式所改造的典范:一方面,陈那规定了每一支的正确格式、要求;另一方面,他还指出了每一支的错误形式。这就为论辩正确建立论式和反驳提供了范式,便于操作。这是第六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了建立正确论式和识别错误论式的能力,便可以进行论辩中的立、破活动。立、破是论辩的两大立场,一方面可牵涉立、敌双方及其认知;另一方面亦可为同一辩论主体所兼任,可先破后立,亦可先立后破。第七部分试图做两个工作:一是试图整理陈那因明中的立破理论,二是从错误的反驳视角反观三支论式的优势。第八部分是关于辩经方面的研究。辩经是古印度因明传入中国,而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所形成的独特论辩形式。由于其在思维训练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普适性,所以至今仍广为流传和应用。该章试图解答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立、敌双方在论辩中所遵循的规则问题;二是关于辩经的形式问题。

以上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它粗略地勾勒出了陈那因明逻辑思想的系统和全貌,基本实现了笔者写这本书的初衷,能对自己前期的研究有所交待。然笔者毕竟所学有限,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分析、回应都显得比较粗糙、肤浅,只能留待来日。对于书中存在的不当、错谬之处,敬请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许春梅

2020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