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礼仪:一本书重温大美中华传统节日礼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春节的节日礼仪

01.春节有什么来历?

春节即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每当春节,节日的热烈气氛就会洋溢在各家各户,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还会开展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活动。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年”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果实丰收、谷穗成熟的意思。关于“年”,传说它原是太古时候一种凶猛的怪兽,每到寒冬将尽、新年快到之时,它就出来掠食噬人。人们为了防御它,就聚在一起,燃起熊熊的篝火,投入竹子,使其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年”果然被吓走了。于是大家便高兴地相互祝贺,以丰盛的食物聚餐。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一个欢乐的节日,久而久之,农历新年便成为我国重要的节日。

除夕,民间又叫“年三十”,指一年里的最后一天,除夕的“除”字,原意是“辞(除)别”,所以除夕又叫“岁除”。过去过春节,有驱邪和驱穷的迷信活动,人们在门户上贴鸡图、悬苇、挂桃符、贴门神图、贴挂签等,后来,这些活动逐渐发展为贴年画和挂春联等辞旧迎新、增添节日气氛的喜庆活动。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阳历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也是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此时都会不远千里回到父母身边。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们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包饺子需要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与“交”谐音,“合”和“交”都有相聚之意,所以人们常用饺子来象征团聚。

02.春节有哪些礼仪风俗?

送灶神

虽然正月初一才是春节,但是一进入头年的腊月(农历十二月),人们便开始做过年的准备了。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也叫祭灶。传说灶神在这一天的晚上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各家情况。因此,每家每户都有送灶神的习俗,人们将灶神供奉于灶头,在家备上酒菜点心献祭灶神,希望灶神能替自己美言几句,以求来年得福避祸。

在黄河流域诸省,送灶还要准备些糖瓜、清水草豆之类的东西。糖瓜是给灶神吃的,清水草豆则是为灶神的马匹准备的。祭毕,将灶神请下,到除夕日再行接灶供奉。祭灶,在一些地方也称过小年,要燃放鞭炮,还有吃饺子和年糕的习俗。

扫年礼俗

扫年即大扫除。进入腊月之后,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家的房屋院落打扫干净。扫年象征着要扫去过去的晦气、霉气、穷气,以整洁、清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掸尘的习俗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爱清洁、讲卫生的美德。

扫年在唐宋时期就相当流行了,当时叫“扫房”,也叫作“扫尘”“扫年”。今天,扫尘日不限定在腊月二十四日这天,年尾的任何一天都可以,不仅是扫除那些平时不易扫到的地方,如房屋顶部,也要清除道路上的垃圾,以便来来往往的“拜年客”行走,还要洗涤所有用具,以一派干干净净的面貌迎接新春的到来。

置办年货

俗语讲:“二十五,掉尘土,糊窗户,磨豆腐。”也就是说,年前卫生大扫除搞好了,家家户户就要开始置办年货了。

旧时购办年货要三步走:第一先请接神祭祖的用品,如香炉、高香、供品、纸张等;第二要准备年礼,也就是送给亲朋好友的年节礼品,如烟、酒、糖、茶、点心匣子等;第三是年饭年菜,主食和副食,如鸡、鸭、鱼、肉、蛋、花生、瓜子、蜜饯杂拌儿等。无论是富人家还是穷人家,不管年货备多少,最后一定要买几斤荸荠,其意是年货已备办齐全(因“荸荠”与“备齐”谐音),取个吉利。

贴春联、年画、门神、窗花等

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年画、门神、窗花等,各个地方的风俗略有不同,但都是为了辞旧迎新、驱邪避凶,求得来年的吉祥平安。

吃年夜饭与除旧守岁

除夕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一般在北方,这顿饭要吃饺子,而在南方,则有各式各样的菜色。

旧时除夕夜,家家户户还会团聚在一起通宵守岁,今天人们则多选择守岁到凌晨,既有守岁的仪式,同时又避免过度熬夜而伤害身体。

送财神与开财门

祈求财运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理。在春节期间,旧时有送财神和开财门的习俗。

相传,每年正月初一都有一个大吉大利的方位,即喜神、财神、贵神所在的方位。俗信初一出门,朝财神、喜神方向走,就能发财,一年都会遇到喜事。这种信仰至今在民间仍有流传。另外,人们还认为正月初二是财神节,这天早晨,就有小贩挨家串户“送”财神像,为讨吉利,大多数人家都乐意花点儿钱。若不要时,只能答“已有”,忌讳答“不要”。据传,财神之一是道家所奉诸神中的虚构人物,名赵公明,又叫赵玄坛,俗称赵公元帅或赵公菩萨,善“除瘟剪疾,保康禳灾,主持公道,求神如意”。所以,民间正月初二都要祭财神,以鸡、活鲤鱼等供奉。有些地方还要在这天吃馄饨,因馄饨形似元宝,可讨吉利。正月初二清早,旧时也称“开财门”,家家都要燃放鞭炮,商人燃放的烟花鞭炮更要热烈些。

03.贴春联、年画、窗花等有哪些礼俗讲究?

贴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古时有“桃符”“门贴”之称。春节前夕,人们大都以红纸写下吉语佳言,贴在门上或墙壁上,含有避邪驱凶、以期来年吉祥的意思,增加了春节的欢乐气氛。

春联同年画一样起源于“桃符”,起始是在桃木板上书门神名字、吉语置于门的两边。一般认为,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所作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的第一副对句春联。也有人据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认为春联最早出现在唐代。到了宋代,春联已经在民间普及了。明初,用红纸写春联作为一种形式,更是被正式肯定和推广。

比较历年的春联,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不同的理想追求,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当代春联的突出特点是:赞美现实生活,憧憬美好未来。除常见的“福、寿、财、运”等春联外,更多的是关心国内外大事。选用或撰写春联,要注意针对性,因为不同家庭、不同行业的春联,在内容上是有所不同的。

贴年画

年画是从古代的桃符发展而来的,古人信仰桃木能避邪驱鬼,所以,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削桃木,上刻或画神荼、郁垒二神像,将之钉在或挂在大门之上,叫作“桃符”“门神”。后来桃符发展为红纸制门神,并从张贴在门上扩展到张贴在窗户及其他许多地方。这种纸制年画,宋代叫“纸画”,明代叫“画贴”。

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门神

旧时,人们居家过日子,特别需要有看家护院的守门神。因为门户是宅院与外面世界相通的必经之处,便产生了对门户的崇拜,也就出现了门神。

春节贴门神除保家宅平安外,还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热闹气氛,使人们踏踏实实地过个好年。

门神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流传最广的民间居家保护神。古代作为门神出现的神或人也有多种传说。

不管怎么讲,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是因为门神在人们的心中已成为具有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多种功能的居家保护神,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贴斗方

过年的时候,人们喜欢写斗方贴在家里,其实它也属于春联的一种。斗方就是把一句吉祥话组合成一个字,写在方形红纸上,对角贴在屋内衣柜、墙上,寄托人们发家致富的追求和愿望。斗方是一种“吉祥符”,又称“团结字”,也可以算是一种书法艺术。

贴窗花

窗花就是剪纸,北方地区的百姓非常喜欢剪纸艺术。一到春节,妇女和姑娘们就开始剪窗花了。早年间还没有玻璃,她们把剪好的窗花贴在新糊的窗户纸上。白天透过阳光,从屋内向外看,晚上借着灯光,从屋外向里看,红色的窗花,十分好看。如把窗花贴在玻璃上,就更加显眼了。

关于过年贴窗花的民俗,古代就有“门窗贴红纸葫芦,逢节过岁收瘟疫”的说法。民间窗花是一种民居门楣的装饰,在年俗活动中的应用格外普遍,其目的主要是辞旧迎新,讨个吉祥。

窗花的题材十分广泛,有人物、花卉、走兽、文字吉祥等图案,而综合人、鸟、花、虫、文字于一幅画面的形式则更为多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概要算喜字窗花了。喜字窗花一般为新婚洞房而剪,而新年又是很多新人成婚的佳期,所以喜字窗花也就常作为新年装饰。喜字的原形,民间解释为“葫芦”,葫芦多籽多福,自古以来即是生命和生育的象征。

所以喜字这样一个又有葫芦形状,又代表喜庆含义的文字,自然成为窗花艺术的素材。喜字窗花一般都剪成“双喜”,除了剪出端正的喜字外,一般的双喜都是文字与花纹的结合。在喜字的图案处理上,人们各自显示出想象力,斑马虎头、石榴桃花、双鱼莲花、蝴蝶瓜藤、万年青、龙凤蝙蝠等各种形象都被用进喜字图案中,这些都是民间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爱恋、婚姻、生育、得子等喜事的象征,其画面精致巧妙,充满平和之气。

04.“门神”是怎么来的?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根据史料记载,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祀门”的活动,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典礼。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要对门神加以礼敬。

我国最早的门神是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所记载的神荼和郁垒。

相传神荼和郁垒原来住在东海的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特别大的桃树。神茶和郁垒就站在大桃树树枝间的“鬼门”旁边,监视着那些从人间游荡归来的大鬼和小鬼。据说,鬼是能在夜间活动的,天亮之前,不等鸡叫就得跑回来,如果神荼和郁垒发现这些鬼中有谁在人间干了坏事,伤害了百姓,就会马上把这些恶鬼用芦苇绳子捆起来,然后送到山上去喂老虎。因此神荼和郁垒也就成了鬼最怕的神仙了。

在民间的不同地区,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门神。其中还有燃灯道人、赵公明、马武、铫期、秦琼、尉迟恭、杨延昭、穆桂英、萧何、韩信以及岳飞等几十位门神。

05.我国各地春节有哪些特色食俗?

东北

东北地区的人们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黏豆包、做豆腐。黏豆包多由大黄米面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人们则喜欢吃饺子。

西北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团擀成一个大面皮后用碗扣成的。这样扣出来的饺子皮不仅形状规整,而且操作便捷,大大节省了擀饺子皮的时间。

豫南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能一直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人们还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饺子则代表更岁交子,有招财进宝、团圆福禄之意。

上海

上海人大年初一喜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意“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

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则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

湖南人除夕夜一般必吃的菜有鸡和鱼,鸡要求是雄鸡,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大年初一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

江浙

浙江绍兴称吃年饭为“分岁”,得有“十碗头”的菜,其中有几样富有地方特色,如处州绿笋是用泔水浸软,油煎后加酱油、醋煮,再以藕片加白果、红枣、红糖煮熟,名叫藕脯,这两样谓之“偶偶凑凑”,即偶然、凑巧之意,取其“逢凶化吉”的意思。

杭州、苏州等地的年夜饭,“蛋饺”是少不了的,这象征着“元宝”。还有肉丝炒笋丝,“丝丝齐齐”,即是诸事顺心、样样齐备的意思。肉丸一碗谓之“团团圆圆”。再有一碗猪头肉(叫“元宝肉”)、一碗酱蛋烧肉(酱蛋一定要每人一只,不能少了,谓之“子孙万代”),还有绝对不能少的一碗胖头鱼,端上之后,不能吃鱼头鱼尾,谓之“有头有尾”。“屠苏酒”是不论老少,不管善不善饮,都得抿上一点儿的,喝罢屠苏,满脸绯红,欢声笑语,春意盎然。

台湾

我国台湾省的居民把吃年夜饭叫作“围炉”,全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旁一起聚餐。桌上各样菜都得吃点,平日不喝酒的也得喝上一口。每样菜亦很有意思:鱼圆(丸),象征团圆。萝卜“菜头”,意为“好彩头”。金鸡的“鸡”台湾话谐音为“家”,即“食鸡起家”。一些食物因为经油煎火炸,以示“家运兴旺”。蚶在闽南语中解作“胖”,吃蚶取意“发财发福”。“围炉”时的蔬菜是不用刀切的,洗净连根煮熟,吃时亦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吃进肚里,有祝福父母长寿之意。

06.守岁的习俗是什么样的?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之夜,前半夜是旧年年尾,后半夜却是新年年头,“守岁”就是清醒地经历那“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一刹那。可以说,守岁是过年的中心和高潮。

旧时守岁夜,有不少礼俗活动,如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要泡第二天给全家老少饮用的屠苏酒,要包交岁饺子,还要给小孩“压岁钱”,烧旺炉火,全家人围炉夜话,听故事,摆龙门阵等。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全家团聚,吃完年夜饭后,点起蜡烛或者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守岁的形式已有变化。人们大都在除夕夜全家围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也有人打扑克、打麻将、下象棋、猜谜语、说笑话、讲故事等。无论人们正在忙什么,人们在喜庆中非得亲耳听一听那“新年钟声”,那新旧交替的子时是守岁欢快的高潮。只有送走了过去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人们才去入睡。

在除夕之夜,开展一些正当健康的文娱活动,既有利身心健康,增加生活情趣,又能陶冶人的性情,要戒除狂食暴饮、聚赌耍钱、危害社会治安等陋习。

按传统礼俗,守岁之夜,孩子们除了尽情地欢乐之外,还有一件喜事,就是要从大人们的手中得到一笔用红纸封包着的“压岁钱”。同时,孩子们也要给长辈拜年,祝福长辈们新年快乐、健康长寿。

07.燃放烟花爆竹的礼俗是怎么来的?

除夕之夜,在规定允许的地方,人们为了除旧迎新,还要燃放鞭炮。鞭炮即“爆竹”,也称“爆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它起源于“庭燎”,《诗经》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庭燎”就是当时用竹竿之类做成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受热膨胀,竹腔爆裂,发出炸裂声,以此驱鬼除邪。这就是最早的“爆竹”,也叫“爆竿”。

到了唐朝,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实验,发现将硝石、硫黄和木炭混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发明,使爆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北宋时,便有人用纸包裹硫黄粉制成爆竹,称为“爆仗”。南宋时又出现了“鞭炮”。宋朝以后,一方面把火药用在军事上,制成震天雷、连球炮等;一方面也制成供娱乐用的爆仗和烟火。

现在的爆竹品种繁多,诸如小鞭炮、电光雷、母子雷、射天炮、百头鞭炮、千头鞭炮,甚至几万头长的鞭炮,还有能变幻多种形状,喷出种种颜色火焰的“烟花”等,使节日活动更加绚丽多彩。但是,在大城市中人口密集的地方燃放爆竹,不仅污染空气,还时常带来火灾,容易造成人身伤害,所以近年来,一些城市逐渐移风易俗,已禁止燃放爆竹。

08.给亲戚朋友拜年有什么礼仪讲究?

拜年是人们庆贺新春、联络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拜年的内容主要是相互祝贺当年的成绩,对春节及来年进行祝福和鼓励。拜年的祝词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理想追求。当代城市,春节前夕就开始拜年了。在机关单位,拜年的形式主要是春节团拜会,也就是集体拜年。这样可节省时间,不用春节期间一家一户去贺年。团拜,最早盛行于清代的官场,那时是在正月初一早上,大家集中在一起,按长幼或职务排列,彼此行礼,互致新年问候,礼毕解散。

旧时是在正月初一这天早上开始拜年。大年初一早上,全家人起床后,首先是在家中的厅堂上,晚辈给长辈拜年,旧需下跪,磕头礼拜。之后,便依次到近亲、近邻家中向长辈拜年。每到一处都略坐片刻即告辞。

如今,除夕新旧交替的钟声刚响过,一进入新年,家里人就相互拜年了。随即,很多人家的电话拜年也开始了。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更多选择用短信、微信来传达彼此的祝福。

传统的拜年还讲究时间顺序的礼俗,如北京地区是第一天拜父亲家的亲戚,第二天拜母亲家的亲戚,第三天随妻子回娘家,第四、五天去友人家拜访。不过现在很多地区拜年的次序已无特殊讲究,一般是根据拜年对象居住地的远近等具体情形而定。路途遥远的在对方家中过夜。媳妇回娘家,选在其中的某一天即可,具体的日子也不确定。

09.各地拜年有什么不同风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在河南、江苏一些地方,前往拜年的第一家,要选儿女双全、父母健在、家宅兴旺的人家,这样自己也能沾光,同样,被拜的人家也欢迎第一个来拜年的人,希望能给自家带来财运、福气和吉祥。

广州人旧俗拜年是先拜近亲,见面要说“恭喜”或“恭喜发财”,先向主人家的祖先遗像行礼,行礼之后,主人让座捧出“八宝盒”来招待客人,盒中放蜜饯、干果请客人品尝。

拜年的日期,旧时也有规定,河南人是初一走自家,初二初三走舅家,初四初五走姑家,湖北一些地区兴初一拜父母,初二拜舅母,初三拜丈母,初四拜姑母,初五拜姨母。

福建莆田拜年有特殊的风俗,是以除夕为小年夜,初四、初五为大年夜,大年初二不许拜年。据说明朝嘉靖年间,有一次倭寇进犯莆田兴化,从农历十一月到第二年正月,到处烧杀抢掠,直到二月初倭寇撤走,百姓才得以回家,看见故乡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人们都忙着询问生死,二月初二这一天,便被定为“探亡日”。人们并相互约定俗成,这天不再串门,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后来,“探亡日”便改在了正月初二。

10.春节期间民间有哪些娱乐活动?

在春节期间,民间有很多娱乐活动,舞狮子、闹花灯和耍龙灯就是其中重要的娱乐活动形式。

舞狮子

春节期间,我国广大农村和城镇会举办传统的舞狮活动。人们以舞狮来助兴,希望借助狮子威武、勇猛的形象驱魔避邪,带来和平安宁的好日子。

初一这天大清早,就有锣鼓伴奏的狮子舞挨家挨户拜年贺喜。有趣的是,舞狮者每到一户时,都要到中堂、卧室、厨房等处一边舞、一边唱,赞颂一番,以图吉祥如意。

闹花灯

正月里闹花灯,也是春节期间一种喜庆的文艺活动。它起源于明末,是正月间夜晚进行的一种民间花灯歌舞艺术。歌舞又有弦子花鼓和唢呐花鼓两种形式,乐器节奏明快欢乐,表演动作细腻传神,为春节增添了无穷欢乐。江南春节的虾舞尤为著名,俗呼“耍虾子”。虾子由南竹扎成,蒙上同虾壳一样颜色的布,再用数根南竹捆扎作须。这样扎成的虾身长达数十米,需由几十至上百人表演。表演时,舞虾者将虾须竖立空中,俗称“虾子起拱”,令人叹为观止。

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龙舞”,又称“龙灯舞”,是自汉代起就一直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是我国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作为吉祥物崇拜。每当春节到来,我国许多地区还有踩高跷的习俗。一个个化了装的人,脚踩三四尺高的木跷,手执扇子,舞来舞去。有集体舞,也有三人舞,引得人们翘首仰望,欢声雷动。

11.春节期间有哪些礼仪禁忌?

春节期间,旧时有很多禁忌,这里简要介绍一下。

大年三十的禁忌

大年三十(小月是二十九)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因此也流行着许多禁忌习俗。汉族传说这一天是诸神下界的日子,民间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敬鬼敬神,祈福祈禄。为了不惊动鬼神,这一天禁止打扫卫生,禁倒垃圾,禁洒污水,扫地时要从外(门口)往里扫,这叫“聚财”。

在许多地区,这一天还不能吵嘴打架,不准哭闹,不准大声呵斥、打骂孩子,都要说吉祥话。如年三十包饺子时,包到最后,剩下馅而没有面皮了,禁说面和少了,一定要说馅和多了,剩下面可以说面和多了。包完饺子后,面盆、馅盆先不要收拾,煮饺子时还要留下几个不下锅,表示家里生活富裕,有吃不完的饺子。饺子煮破了,禁说破,否则要破财,一定要说“挣了”,表示来财。

正月初一的禁忌

正月初一,进入新的一年,俗称“大年初一”,这是民间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慎始”“求吉”的思想观念支配下,这一天的禁忌也特别多。

凌晨,各家争相早起拜年,俗忌拜年于床前。若受拜者卧床未起,必以为大不吉利,预示年内将有病灾;天亮前忌大声说话,忌呼唤姓名;起床以后不能再睡;妇女不许往别家拜年、串门;忌回娘家,否则,会对娘家不利。这是旧时代鄙视妇女的陋俗,现今已基本革除。

大年初一不仅不能杀鸡,也禁忌宰杀一切生灵。中国人崇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准则。要想自己财源茂盛、寿比南山,那么在大年初一就绝对不能做出不仁义之事,更不能杀生。不但不能杀生,还须放生,以积阴德。

这一天俗忌扫地、倒垃圾,认为扫地是扫财出门,将瓜子皮、果皮、灰土等归置到床底下,叫作“聚财”;这天不能讲粗话,否则以后会常年讲粗话;不许打人骂人,否则挨打骂的人会“衰”,以后要经常挨打骂;这一天只能讲吉利的话,做正当的事,若这一天失财,就认为这一年会经常失财;这一天倒霉,这一年就总要倒霉。总之,始为终兆,所以要格外小心。

拜年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金额必是偶数,忌讳奇数,否则以为不吉利。大年初一还忌说不吉利的话,凡“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如有犯忌者,认为一年内将大不吉利。为防小儿违禁犯忌,是日清晨,家长要用准备好的干净草纸揩抹小儿的嘴,意思是把小孩的嘴当作屁股了。因此,小孩子若说了不吉利的话,就只当是放屁,不算数。

12.有哪些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迎春

〔清〕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