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自我驱动
樊登解读《自驱型成长》
自驱力的缺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进入工作阶段后,没有自驱力的人大多只能以奖金和期权作为工作的动力,他们往往很难坚持下来。在《自驱型成长》一书中,作者讲述了一种自驱型儿童(self-driven child),明确的内部动机让他们拥有自我驱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人终身成长所需要的。
父母悉心呵护孩子成长,但总有一天,孩子会离开父母。如果孩子在失去外部约束时就彻底放纵自我,说明他没能成为一个自驱型孩子。我们应该思考,难道让孩子上大学就是我们教育的终点吗?把孩子送进理想的名校,家长就真的能心满意足地结束养育任务了吗?我们都知道,大学之后还有更加漫长的人生,在孩子面对未来更加复杂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如果他自己没有参与感,就会成为一个“空心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随波逐流。那么我们不得不反思,让孩子上大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现代家长的教育中,有常见的四个错误观念。
第一,“通往成功的途径是一座独木桥,而孩子万万不能被别人挤下来。”这就是大家拼命地让孩子上名校,拼命地买学区房,让孩子去参加补习班的原因。这个观念很明显是不对的,因为人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孩子不能像汽车一样拼凑起来就能跑。
第二,“如果你想过上好生活,在学校里就得有上佳的表现。”太多的孩子不是被逼得太紧,就是自己破罐子破摔,放弃了所有能尝试的机会。就是因为被逼急了,所以这些孩子说“随便吧”。
第三,“催得越紧、逼得越狠,我们的孩子就能越成功,长大后就越有出息。”像《虎妈战歌》这样的书传达的观念,让人只看短期内孩子拿到了多少个证,但是往十年、二十年以后看,你会发现,家长许多过激的做法给孩子的内心和内驱力造成的损伤是无法计算的。
第四,“今天的世界比以往要凶险得多,家长必须一直紧紧盯着孩子,才能确保他们不被伤害,也不至于让孩子闯祸。”现在的城市里到处都是摄像头,按理说社会整体的安全性是在不断提高的,只不过我们因为视觉窄化,被一些新闻吓坏了,所以才会变成“直升机父母”,天天在孩子的头顶盘旋。
这四个错误观念在目前的家长教育中普遍存在,希望我们通过《自驱型成长》这本书,回归教育的本质,了解如何让孩子产生内驱力,拥有自律的能力。
压力对大脑的影响
关键脑组织
人类大脑中有三个部分在做决策、调节压力、控制冲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分别是前额皮质、杏仁核和海马体。
前额皮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所在,与组织规划、判断决策等一系列认知功能相关,是如同“领航员”般的存在。健全的前额皮质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决策,引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有能力控制和约束自己,保持理智、冷静。但压力过大时,前额皮质就容易“掉线”,难以发挥功能。人在吵架或者生气时说不出话,就是这个原因:前额皮质感知到人的压力过大而“掉线”。
领航员“掉线”之后就由杏仁核接手,杏仁核是一位“斗狮战士”,是人类大脑中最早存在的部分,特点是情绪化。
书里提到:当孩子压力过大的时候,前额皮质放弃管控,孩子就会变得易怒、大喊大叫、躲避,陷入暴力或沉默的状态中,原因就是此刻掌控他的大脑的是杏仁核。如果他长期处在压力中,这些压力就会促使大脑分泌更多的皮质醇,即“压力荷尔蒙”。
皮质醇迅速上升,随后又能迅速恢复,这是健康的压力状况。如果压力持续存在,肾上腺就会进一步分泌皮质醇。皮质醇就像是身体为了长期作战而引入的援军,它的浓度在人体内慢慢上升,以帮助身体应对压力。一匹斑马遭遇狮子的袭击,但有幸逃脱,没有命丧狮口,它的皮质醇水平会在45分钟之内恢复正常。高浓度皮质醇在人体内出现后则会保留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长期较高的皮质醇水平会损害海马体的细胞并最终杀死它们,而海马体是创造与储存记忆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在急性压力下,孩子在学习上会有种种困难。
许多家长向我咨询为什么孩子的成绩会突然下滑,我猜测是家里有人吵架,事实也往往如此。家里只要有人吵架,就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压力水平一高,皮质醇分泌得多,就会伤害海马体,而海马体正是负责记忆和学习的脑组织。
人的大脑是会受伤的,天天在孩子身边不停地指责和唠叨,对孩子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很多家长对自己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不以为意,认为唠叨几句是很正常的,但是换位思考,假如领导天天在我们身边唠叨,我们也会感到极其痛苦。这是一种慢性压力,会伤害孩子的大脑,导致皮质醇分泌过多,最严重的后果是使得前额皮质发展缓慢、停滞。
压力影响大脑
大脑前额皮质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对自身的掌控感、拥有的选择权密切相关。1~2岁时,孩子就可以对很多事做出选择,3岁以前,大脑前额皮质就会发育得较为完善。孩子冷静、理智、成熟,看起来像个大人,得益于大脑前额皮质发育良好。
然而,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呵斥,被威胁“不听话就把你送人”,甚至被关到门外,他一定会长期处于紧张之中。紧张会导致大脑前额皮质停止工作、发育缓慢乃至停滞,于是大脑把所有的决策权都交给了杏仁核。杏仁核的应对之道就是要么斗争,要么服软。服软的孩子会迎合家长,装出一副乖巧的模样,实际上只是为了能够平稳度过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这些都让前额皮质失去了充分发育的可能性。
书里提到,孩子的自控力需要发育良好的前额皮质作为支撑,只有给孩子足够的选择空间和掌控感,前额皮质才能不断得到强化。令人痛心的是,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为当下非常严重的问题,而青少年自杀的根源是掌控感缺失。孩子觉得在哪儿说的话都没人当回事,自己在家说了话没什么用,到学校说了话更没什么用。我们往往会把一个人的自杀归咎于急性压力,认为某某事件导致某个孩子自杀,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大部分自杀不是由于急性压力,而是由于慢性压力。
三类压力及其由来
既然压力对大脑的影响如此之大,我们是否需要杜绝压力的存在,为孩子打造一个“无压”环境呢?要知道,人是不能没有压力的。压力分为正向压力、可承受压力和毒性压力三类,不同类别的压力需要区别对待。
正向压力就好像斑马在跟狮子做斗争的过程中没有被狮子咬到,反而得到了锻炼。皮质醇快速上升,快速下降,可承受压力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损害,但也是可以复原的。比如把很多刚出生的小鼠从母鼠身边拿开,这对小鼠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如果在15分钟之内,让小鼠回到母鼠身边,就会发现母鼠在舔小鼠的毛,安慰小鼠,随后小鼠的行为慢慢变得正常,那么这种压力对小鼠来说就是可承受的压力。但是,如果这个小鼠离开母鼠超过3小时,它很可能就不会再理会母鼠,它们之间的联结断了。这种状态下的小鼠是完全受到了伤害,这种压力就是毒性压力。
青少年面对的压力是毒性压力的可能性更大,比如来自学校课程的压力、竞争的压力,还有对竞争的过度渲染。大人总是威胁孩子“你必须得考上大学”“你必须得比他们强很多”“你只要考上大学了就一切都好了”,然而这并不是真相。这类威胁会给孩子带来长期的毒性压力,导致他们大脑受损,自控力丧失。
作者总结了青少年压力的四个主要来源。第一种压力来源“N”(novelty),指新情况,比如搬到一个新的城市,需要融入一个新环境就是一种新情况;第二种压力来源“U”(unpredictability),指没想到的、没有预见到会发生的问题;第三种压力来源“T”(threat to the ego),指可能被伤害,即某件事有一定威胁,让孩子受到了恐吓;第四种压力来源“S”(sense of control),指难以把控的,即某个事件超出了孩子的把控范围,其无法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的压力。
让孩子自己做主
顾问型父母怎么做
书中有句话非常有价值:做顾问型父母,家长们只需要学会说“我那么爱你,才不要跟你吵作业的事。”
很多家长因为作业问题和孩子吵架,抱怨孩子不主动、不按时做作业,总是磨蹭到第二天早上。我们要想想,做作业和爱他这件事比起来,哪个更重要?那一定是爱他更重要。每当家长跟我抱怨孩子,我都会问他们:“想想看,如果你的孩子现在生病了,你会怎么想?假如他躺在病床上,你会怎么想?你会想他没有交作业吗?”他说:“那不会,我只希望他身体好。”对,孩子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也要学会说这句话:“我那么爱你,才不要跟你吵作业的事。”
假如一位母亲一身疲惫地下班回家,然后儿子在家里坐着等她,说:“今天在单位里表现怎么样?挣了多少钱?有奖金吗?奖金比别人高还是低呀?”我们是不是只要想一下这个场景就觉得很荒谬?但父母每天对孩子做的就是这样。所以,不要为了作业的事情跟孩子吵架,因为孩子只是借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并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也不是父母的某个物品。
《不管教的勇气》一书提到,家长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耐心。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再强迫他学习都没用,他会学完就忘,甚至考上大学以后就不学了,所以,家长只有耐心地等待有一天他自己突然明白。相反,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过多压力,孩子就会保持好奇的、求知的天性。但是为什么许多父母不能顺其自然,淡定、平和地面对孩子不主动的情况呢?因为父母有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专制,第二个误区是纵容。其实专制和纵容之间还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叫作权威型的管理,权威型的管理是支持而非控制。父母不断地介入会形成恶性循环,父母学会放手、不专制,也不是完全纵容,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父母要做的事是什么呢?
第一,退一步。不用让孩子所有事都按照父母的想法来办,孩子过的是他的人生,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父母有责任让孩子知道,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不用威胁或夸大,只需讲明白,孩子有自己决策的权利。
第二,无条件地爱孩子。有人说:“我看篮球教练就特别专制,但训练出来的结果都很好。”首先要搞清楚,教练不是父母,教练是专业的工作人员,他们要做的是把技能教给孩子,而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是给孩子爱。所以,如果孩子从父母那儿得到了足够多的爱,哪怕遇到一个非常专制的教练,他也能坚强面对。最怕遇到的情况是教练专制,父母也专制,导致孩子得不到爱。父母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来解决部分学习的问题,但是首先要保证自己给了孩子足够的无条件的爱,然后保持关注、支持,而不是不管不顾。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很关心这件事情,但是只能从旁帮助,最后做决策的人是他自己。
第三,学会让孩子做主。在让孩子做主的时候,父母要学会讲三句话。第一句话:“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自己的专家。”孩子是更懂他自己的,这句话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责任。第二句话:“你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脑袋。”这句话意味着孩子有自己独立的判断。第三句话:“你想要让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条不紊。”很多父母觉得如果把决定权交给了孩子,孩子肯定会24小时不间断地玩游戏。事实上,孩子并不会这样,因为他也希望自己的生活井井有条。所以,这句话给了孩子非常强烈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明白,他既有意愿也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事实上,在父母一直想要掌控孩子的情况下,孩子更渴望玩游戏,这时如果父母突然说“今天不管你了”,那孩子很可能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争分夺秒地玩游戏。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同时,还有一句话要叮嘱:“我不能因为爱你就放纵你的决定,因为你的这个决定听起来实在不大靠谱。”如果孩子做出了特别不靠谱、自私或者危险的行为,父母要及时站出来阻止他。“温柔但是有边界”,家长要帮孩子设立好足够的边界,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知道父母是关注他、爱他的,同时在这个边界之内,他可以自己决定很多事情。这样,他的前额皮质就会越来越完善,他会冷静地自己做出判断。
让孩子自己做主的六个原因
为什么让孩子自己做主如此重要,有六个原因。
第一,前文提到的大脑前额皮质发展需要一定的经验。
第二,让孩子自己做主,让他不觉得自己是个“空心人”。如果一个人在什么事上都没有做决定的权利,就会变成一个“空心人”。
第三,让孩子从拥有控制感到获得胜任力,这是唯一的法则。要想让这个孩子有胜任力,能够独当一面地解决问题,就必须让他获得控制感,没有控制感就没有胜任力。同时,没有控制感会带来大量的伤害,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是控制感缺失。
第四,其实父母也并不是每次都知道什么样是最好的,我们很难说自己的生活就过得多么好,所以我们怎么就能够认为,我们为孩子所做的决定都是对的呢?所以父母要谦虚一点,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是对的。
第五,孩子们都很能干。当父母放手让孩子做决定的时候,惊喜就会一个一个地冒出来。核心是父母要调整自己的眼光,要更多地发现孩子的亮点。最怕的是父母虽说放手,却站在旁边使劲地挑毛病,毛病是挑不完的。
第六,让孩子自己做主可以培养孩子的情绪智能。情绪智能优秀的表现就是情商高,一个人能够管控自己的情绪,得益于从小就有管理自己的情绪的机会。
非焦虑临在
有高达50%的患焦虑症的孩子有焦虑的父母。表观遗传是父母将焦虑传递给孩子的方式之一,即经验通过开关特定基因的功能来对基因加以影响。
孩子的压力来源往往是父母发脾气,父母会出于各种原因发脾气,可能是钱不够,可能是工作不顺,可能是邻里关系不好,可能是孩子作业没写完……这些对孩子来说就是“二手压力”,二手压力会开启孩子基因中的焦虑功能。父母挑剔、怀疑、控制的行为,也会开启孩子跟焦虑有关的基因功能,导致孩子越发叛逆。
好消息是平静也一样会“传染”,书中有一个词叫“非焦虑临在”。
一些父母出现的时候,能让孩子感到安心,这种父母就叫作“非焦虑临在”。所以父母应该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要成为孩子的“非焦虑临在”,要让孩子见到父母就觉得安心、高兴,愿意扑到父母的怀里,而不是见到父母就紧张、躲避、出汗。
父母如何成为“非焦虑临在”呢?那就是让家变成一个安全的地方。比如小孩子玩追逐游戏,都会跑回一个安全的地方,这样就不会被抓到,他们把这个地方叫作“家”。要想让家变得安全,父母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
第二,别惧怕未来,未来肯定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对未来感到焦虑和痛苦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当父母坦然地面对未来时,孩子就会发现这个家变得更安全了。
第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许多家长都想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但不是买一堆绘本扔给他就可以,而是要经常在他面前读书。孩子的眼睛总是非常敏锐,父母真的爱读书,孩子才会慢慢受到影响。
父母还要学会接受现实,淡定面对内心最大的恐惧。书中提到了ACT心理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接受承诺疗法)。《幸福的陷阱》《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这两本关于ACT疗法的书都值得一读。父母得学会接受、选择、行动,用ACT疗法来改善自身的生活,成为一个“非焦虑临在”,这样孩子才会觉得无论出了什么事,只要见到爸爸妈妈就很安全。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动机与需求
人类有三种基本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
曾经有一位父亲对我说:“樊老师,你说的那些我觉得特别好,我女儿别的事我都不管她,但是只有一件事我不能放手,弹钢琴这件事我必须盯死她。”我问:“为什么呢?”他说:“我觉得弹钢琴代表着毅力,如果她放弃弹钢琴,就代表她没有毅力,她将来会一事无成,所以她必须坚持弹钢琴。”我相信有着这样的理念的家长太多了。
对此,《自驱型成长》的作者解释,凡是因为弹钢琴、吹笛子、学奥数这类事跟孩子较劲的人,都只知道胜任需求,他们认为克服困难、把乐器学会的能力很重要。但是,还有另外两个更基础、更重要的需求,就是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许多家长因为追求胜任需求,破坏了孩子的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归属需求缺失,孩子就会觉得“我爸爸不爱我,我妈妈不爱我,这个家里没有温暖”。自主需求缺失,孩子就会觉得“我说的话不算数,我不喜欢弹钢琴,爸爸妈妈非得让我弹”。父母应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听过我讲《心流》这本书的人知道,当一个人做一个事做得很投入,进入心流状态以后,他的头脑中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他就会愿意坚持、热爱做这件事,内驱力得到提高。
孩子身上有四种常见的动机问题。
第一种,破坏者。破坏者的经典案例就是电影《心灵捕手》,它讲述了一个叛逆的天才儿童如何逐渐被引导成为一个正常人的故事。破坏者的特点是患有多巴胺缺乏症,觉得很多东西都很无趣,于是故意从事危险的工作,表现得不合群、很暴力。破坏者需要有一个导师帮他发现正向的力量,在他做对的时候,给他足够的肯定,让他知道自己内在的生命力有多么旺盛,从而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第二种,爱好者。爱好者的特点是只对学习之外的事有动力,只要不学习,干什么都特别来劲。
对于这个问题,书中提出建议:如果他完全没有去上学的动机,那就要进行学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的评估。倘若事态没那么严重,那么请尊重孩子,同时也要帮他建立一种更好地去认识真实世界的认知模型。如果你真的好好跟孩子说话,那你就会惊讶地发现,真的有很多孩子能听取你的建议。支持孩子去追求与学业无关的兴趣,这没问题,相应地,要是将这些兴趣视为一种惩罚的原因,那问题可就大了。
作者说的“视为惩罚的原因”就类似于如果孩子不写作业,就把他的魔方没收了。
很多家长会克扣孩子体育活动与课外活动的时间,一天就那么多时间,如果你家的高中生因为些杂七杂八的事儿找不到时间做功课,或者累得根本就学不进去,那你在向他传达一种什么信息呢?难道不会让他认为课外活动要比学习更优先吗?
假如父母拼命地把孩子带到学习的路上,严格地要求他,甚至去管控课外活动的时间,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会更加珍惜课外活动,因为稀缺性带来珍贵。所以爱好者的父母可以放松一点,尊重孩子的要求,让他去体验,孩子放松之后说不定就会把注意力转回到学习上来。
第三种,无力者。无力者的特点是对什么都没兴趣,看起来乖乖的,但是让他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需要冷静对待,多跟孩子交流,问问他的想法,启发他多说话,然后告诉他父母的想法。要告诉孩子,你是怎么看待生活和学习的,而不是喊那个虚假的口号:“这个社会可是很拼命的,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你将来就没救了。”需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我们的权利,学习带给我们乐趣,作为人有可以学习的大脑,这是很珍贵的,同时父母也会尊重他的兴趣和节奏。然后要多带孩子运动,因为这些孩子可能体内分泌的多巴胺不足。
第四种,完美者。完美者每次一到考试就紧张、压力大。这些孩子看似努力,其实并不依靠内驱力,而是靠外在的压力,他觉得自己必须得表现好。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告诉他真相,真相就是没有哪门课的好成绩能够保证他一辈子一定过得好,没有哪个大学的文凭能够保证他一辈子一定一帆风顺。人生是一个综合力的结果,今后他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放松、尽量做就好了,不需要跟自己较劲,不需要咬牙切齿。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喜欢探索,才是一生最重要的力量来源。
休息的时间
除此之外,要给孩子安排彻底的停工期,也就是给大脑留出暂停的休息时间。我们的大脑一直在进行基础运算,即使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大脑依然在耗能,所以孩子要保持至少八小时的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孩子的睡眠是假性睡眠,说要睡觉了,但是关门之后就开始玩手机,所以父母必须得保证孩子在说要睡觉后不会玩手机、看电视,真的能够睡够八小时。研究表明,在对记忆力和理解力的损伤上,连续一周睡眠不足的人和前一天晚上通宵熬夜的人一样严重,也就是说,长期睡眠不足和通宵熬夜对大脑产生的损害一样。
把控制感带到学校
让孩子把控制感带到学校并不容易,学校的标准化考试把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竞争关系。很多标准化考试的佼佼者后来并没有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因为社会上的佼佼者靠的是合作,而考试中的佼佼者靠的是独立,是自己要比别人好。因此,父母不要只用成绩来评价孩子,无须为了成绩太过焦虑,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孩子长大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社会不是简单的工业化模型社会,不是学什么专业的孩子就会从事什么工作,也不是成绩越好的孩子就工作得越好。让孩子健康、阳光、爱学习、有内驱力,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驯服技术野兽
技术野兽是人们都很关注的话题,现在的孩子从小看电视、手机、电脑。用16个字形容技术野兽就是“威力巨大,不用不行;伤害明显,不管不行”。家长不应该把手机彻底拿走,而是应该驯服它。假如人驯服了一头狮子,那么狮子就能发挥它保护人的作用,而不会对人造成伤害。驯服技术野兽也是如此,作者给出了六点建议:
第一,作为家长,管好自己。不要让孩子一回家就看到一家人都在低着头看手机,要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无手机时间。
第二,对孩子使用手机表示理解。家长甚至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看游戏,表现出对游戏的理解,对于手机时代的理解。
第三,回归自然。大部分孩子在森林、沙漠、海边玩的时候想不起来手机,孩子没有想用手机做的事就会开始对手机疏远,所以要给孩子创造接触自然的机会。
第四,告知而非说教。说教、恐吓、抢手机、把手机摔烂,都是愚蠢且无用的,父母要做的是告知,让孩子知道玩手机对大脑、眼睛的伤害,缺乏自控力的人会遇见怎样的问题。告知后,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让他自己承担后果。
第五,和孩子一起制订合作计划,商量怎么解决使用手机的问题。如果计划被打破,就重新制订。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说话不算数,你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妈妈以后再也不相信你了。”每个人都有不能完成计划的时候,不断改进,制订更加实际、合适的计划才可行。对孩子小小的失误上纲上线,说“辜负了妈妈的信任”这样的话是不可取的,要跟孩子合作达成解决方案,这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第六,父母要有底线。父母要经常检查孩子的手机,因为孩子还没有成年,父母要确保孩子没有浏览血腥、色情、赌博相关的内容,这是底线。有些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孩子偷偷花几千元钱买游戏装备,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判断孩子是否游戏成瘾有一些标准:
1.在花了多长时间玩游戏这件事上说谎;
2.为了获得兴奋感,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和金钱;
3.玩游戏的时间减少时会烦躁不安;
4.通过游戏来逃避其他问题;
5.为了能玩游戏,不完成作业;
6.偷钱买游戏里的装备。
出现这些情形表明孩子真的对游戏上瘾了,父母需要帮助他一起来驯服技术怪兽。
大脑训练
《自驱型成长》的最后一章建议父母要学会训练孩子的大脑,有以下五个方法:
第一,列出目标,找到障碍,找到克服的方法。鼓励和引导孩子把目标写下来,一个人把目标写下来或者说出来,就是在头脑里演示了一次。所以当孩子写下目标时,他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个目标。之后,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第二,让孩子注意到大脑的信号有助于让他冷静下来。让孩子学会注意大脑的信号,比如疲倦、愤怒、恐惧。家长可以试着给孩子讲一些脑科学知识,比如大脑的形状就像一个拳头一样,大脑中间是杏仁核,杏仁核被大脑皮质包裹着。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可以告诉他,现在是杏仁核在起作用,一旦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大脑发生了什么,他就会逐渐冷静下来。
第三,学会备选计划思维。如果孩子特别想考上某个学校,可以问问他,如果上不了这个学校该怎么办?这就是备选计划思维。想要买一样东西时,想想万一买不到或者太贵无法承受怎么办?帮助孩子增加思维的弹性,让他自己做出选择,在选择之前想好备选的这种可能性。
第四,培养对自己的同情心,不要过度自责。一个孩子总是喜欢自责,很可能是因为家里总有人批评他,慢慢他就养成了自我批评的习惯。对自己有同情心是知道自己的价值,在犯错时能对自己说:“我知道这次没有做好,但是我会努力的;我知道这次没有做好,但是我依然是一个有自律能力的人。”
第五,练习重构问题。如果我们看到车厢里有几个孩子调皮捣蛋,孩子的爸爸无动于衷,我们很容易想:“这是什么爸爸,一点儿教养都没有,这都不管!”假如我们去让他管管孩子,然后他说“对不起,他们的妈妈刚去世,孩子和我都有点无所适从。”这时我们脑海当中的故事立刻就变了,这就是重构问题。有时候,我们给别人发了一条微信信息,对方没有回复却发了朋友圈,我们会觉得被忽略。有没有可能重构一下这个问题呢?或许是信息被淹没了,或许这条信息对他来说难以回答。当脑海当中只有一种结果,思维缺乏弹性,情绪就会轻易被调动,而重构问题的练习可以不断地锻炼大脑皮质,使孩子更习惯于寻找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第六,动起来,多玩耍。运动有益于培养自我调节能力,锻炼对大脑和身体都很有益处。运动可以增加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让人集中注意力;运动还会刺激BDNF蛋白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产生,为大脑添加“肥料”;运动还可以为大脑提供更多的葡萄糖和氧气,促进神经系统发育,促进大脑细胞生长。要通过玩耍让孩子强化他们的小脑,并学着掌控自己的世界。
特殊儿童的自控
书里还有一个关于孤独症和学习障碍的章节。作者认为,哪怕是对于有孤独症和学习障碍的孩子,也要给他们足够的自控的空间,也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做自控的动作,这样才能缓解病情,帮助孩子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父母还要帮助孩子寻找各种各样的替代路线,让事情有更多可能性,让孩子可以通过更多的路径达成目标。只有增加大脑的弹性,选择权才会变得更多。选择权往往不是来自能力、金钱,而是来自大脑的弹性,所以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加令人惊喜的世界。
当父母整天盯着孩子的成绩、排名、入学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孩子引向自私,让孩子也只会盯着自己的这一点事,但如果父母能让孩子看到整个世界,看到那么多不同职业的人为这个世界所做的各种各样的贡献,孩子的世界会变得更大,同样地,父母也不会那么焦虑。孩子考得好,父母很高兴;孩子考得不好,父母也依然很淡定。这就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父母要帮助孩子去关心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关心他一个人。
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孩子自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和愿意自己成长,成为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