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孙策,从调兵搜山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9章 建业

大婚过后没几日,孙策便命侍从带着礼物、上门拜访了带着朝廷诏书赶回来的张纮。

许昌的荀彧得知孙策成功进一步实行了扩张,且逐渐稳定内部后,立即自主向汉帝刘协上奏,拜孙策为后将军,荆州牧,允许设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拥有开府辟召掾属的权力,礼仪如同三公。

此外,他还让人跟着张纮前来授予孙策假节,并督扬、交、益三州兵事。

这些封赏都是基本都是当初李傕当权时,拉拢刘表的安排,如今为了稳住孙策,让其将扩张的目光放在大江以南,替曹操争取时间,荀彧也有样学样地照做了一遍。

荀彧相信曹操不会因此怪罪于他,当然,事后他还是命人将此事通报给前线的曹操。

而孙策这边,只要封赏的圣旨上盖着皇帝的玉玺,自然是欣然接受,至于荆州牧与刘表冲突了,那又何妨?反正他已经初步占据了荆南四郡,而刘表在荆北早晚都会灭亡。

……

“子纲先生,如今我治下范围愈发广阔,然人才却稍显不足,因而便想增强教学,因此,想要在江东成立一家书院。

一番思虑之后,我决定将丹阳郡秣陵县改名为建业,在那建造新城,并成立建业书院,吸引大江南北的学子前来。

我欲让先生出任书院山长,兼第一任建业令,负责监督新城和书院的建设,不知可否?”

张纮一听,微微一愣,他预料过各种孙策对他的安排,却唯独没有想到,他会被派去当书院的山长,一时间,他有些看不透孙策的用意。

他想了想,开口问道:“不知这建业书院设立的意图为何,还请主公示下!”

孙策答道:“如今我已经据有江东广大的地盘,人口颇丰,却苦于人才不足,读书人太少,郡县地方缺少守令佐丞,虽然我已让人在军中开战军事教育,但建业书院也很重要,其首要任务就是替我选拔人才!”

张纮想了想后又问道:“不知主公对进入书院学习的学生有何要求?”

“要进行入学考核,达到一定水准方能入书院读书!”孙策说道。

“那主公以为几年结业可好?”张纮再次提问道。

“就以四年为期把,结业后举行考核!”

“结业考核到时候一同举行,考核题目则由各部门先自拟,再交由我等审核,取其中优等者可以直接授官,通过者分为三等,一等可为县令,二等可为县长,三等可为县中丞尉。”

“剩余学生可以选择再回书院深造,参与下一届考核。”

听完孙策的想法,张纮稍微愣了一下,随即便理解了孙策的用意。

如果通过书院的结业考核就能授官,恐怕整个江东都会沸腾,甚至会吸引江北以及荆州的士子前来,尤其是那些寒门士子,或者是出身不好的读书人,对他们的吸引力还要更甚。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会影响到一些世家豪族的利益,当然对一些已经与孙策交好的世家来说,其实影响不大。

不过,张纮也能够理解孙策的无奈。

虽然经过前段时间对于世家的威逼利诱,江东的官民如今表面看起来无不敬服孙策,但仍有一部分江东豪族在暗地里对孙策不是很服气,而且还经常做出点小动作。

这些行为虽不至于对孙策造成伤害,但也恶心人,他有些恼火,却没有合理的动手借口,总不能无缘无故地将其全部杀了吧!

而建立书院还有考核制度,则是釜底抽薪之计,到时候无论是哪个世家豪族,只要敢和他呲牙,那就对不起了,反正他随时都可以培养出一个替代其的家族。

其实孙策也是在给这些世家豪族一个机会,毕竟,在这个时代,百姓们一般是看不起书的,读书识字且能通过书院入学考核的人,即使不是出身于官宦世家,家中也定然是有足够的资产。

见张纮迟迟不作答,孙策开口问道:“子纲先生可是有何异议?”

闻言,张纮略微有些迟疑,最终还是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主公可是想要废除察举制?”

孙策摇头说道:“当然不会废除,只不过是再多一条入仕的道路罢了,否则没有官员储备,新下一地后我到哪里去现找人才来?”

“主公此举大善!”张纮开口赞道。

这个想法绝对称得上等,因为建业书院不但能够解决官吏的问题,还能拉拢士族之心,是个一箭双雕的计策!

孙策点了点头,他知道张纮会答应的,这个简化版的科举制虽然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都是为了拉拢士族,但是效果是截然相反的。

九品中正制是一种慢性毒药,未来会不断地侵蚀整个王朝和世家的根基,而科举制度,不但相对更加公平,也是对世家豪族的激励,还能够确实地不断为王朝输送新鲜血液。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科举制都要比九品中正制强太多。

“子纲先生放心,建立建业书院所需钱粮,皆从府库所出,我会和打个招呼,凡是子纲先生调取钱粮,一切皆准!”得到张纮答复后,孙策笑着对张纮说道。

“属下谢过主公!”

建立建业书院这一步棋,既合理,又能向那些还未完全臣服与自己的江东士族抛出橄榄枝,通过书院的结业考核,便可入仕,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想来大多数人都是无法拒绝的。

数日后,秣陵县南,一支队伍缓缓朝城中行进着,正是张纮带着大批工匠和孙策调拨给他的人马而来。

队伍中还有一队会稽谢家的马车,马车里坐着的,正是尚书郎谢煚,在得到孙策要设立建业书院的消息后,他立马就找上了门、向孙策保证谢家上下全体支持此举,并自荐日后参与书院学生的教导。

谢煚甚至都想好了,等回去后,一定要主动撮合自家女儿和孙家的婚事,最理想的是让她嫁与孙策,实在不行,孙权也勉强可以。

毕竟他在孙策微末时没有投靠,创业时也没有投靠,而是眼见孙家已经起势了才来投机的,所以他要想跟紧孙策的脚步,使用联姻手段是避免不了的!

没过多久,张纮便远远瞧见了一个黑色的轮廓,想必那里就是秣陵县城了。

又走了一段时间,张纮与众人终于看到了秣陵城外前来迎接的人群,此时的城外挤满了百姓,一眼望过去黑压压的一片,打头的正是原先的秣陵县令。

此人身高八尺,面容俊秀,肤色略微有些黑,身穿一袭锦衣制成的官服,头戴官帽,脚蹬皮靴,看起来颇有几分父母官的气度。

离得远远地,张纮便见对方带头喊道:“拜见子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