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矿产
数日后,一封急报传到了建业,其中言明有人在丹阳县附近的乡亭下发现了大量的铁矿,还有人在泾县附近的乡亭下不仅发现了铁矿,还有大量的铜矿和煤矿。
得知消息的孙策,一时间都快乐得有些合不拢嘴了。
争霸天下之战无非靠三样东西,那就是武器、钱,还有粮食,粮食先不提,武器和钱就是铁和铜,一下子发现了三个矿,这让孙策怎么能不开心呢?
特别是当孙策得知两地地名分别是马鞍和铜陵后,他就知道有人在这两地发现矿产绝对是真的,这两个后世大名鼎鼎的工业基地,他怎么可能没有耳闻?
马鞍的铁矿和铜陵的铜矿,将会对孙策未来的战略部署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他必须要亲自前去查看一番,并着手安排人尽快对这两处矿产进行开发。
孙策在收到消息后的第二日,便辞别了母亲和妻妾,出发前往丹阳县,此行他让周泰带着五百亲卫随行,还带了军师庞统,又调来了西部都尉蒋钦及其所部。
之所以会带着蒋钦,自然是有所打算,蒋钦在收到孙策命他率众随行的调令后,也猜到了这是孙策要对自己有新的安排,不外乎就是要将日后采矿之事交给他来负责罢了。
对于铁矿和铜矿的重要性,蒋钦是在路上听孙策说了才知道的,孙策能让他来负责如此重要的事物,要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孙策担不担心蒋钦会动了贪念,起了反心,那当然是有的。
首先蒋钦是九江郡寿春人,自从和周泰一起投靠孙策后,其家人就一直在孙策的地盘腹地,眼下的住处、距离建业的后将军府也不过两刻的行距,若是蒋钦有反心,那便是置其家人于不顾,从此名声就臭了。
再者,除了蒋钦这个在明面上负责铁矿开发之人外,孙策还找到了吕壹,并提拔他为典校司马,率领典校之人驻扎铜陵,顺便暗中监察着马鞍的铁矿。
这般部署之下,蒋钦基本上是没有可能图谋成功矿产的。
丹阳县距离建业并不算远,孙策率众出发后,只花了不到半日便到了此地,他没有进县城,而是在县令的带路下,直接往马鞍行去。
后世的马鞍山矿区位于长江下游宁芜——罗河成矿带,是中国七大铁矿区之一,孙策只记得一个大概的数字,据说已探明的铁矿储量在十亿吨以上。
马鞍的铁矿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得到了部分的开发,西汉武帝就曾经在此设立过铁官,附近的百姓有很多都会炼铁,因此这里并不缺少炼铁的工人。
眼下对于开发马鞍铁矿来说,缺少采矿工人才是最紧要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孙策便问计于庞统。
庞统的建议是让孙策将那些俘虏的山越人利用起来,此言正合孙策所想,毕竟山越人在历史上就一直是东吴有需之时便向其索取的。
不久后,孙策等人已经到达了马鞍,此地依山傍水,环境条件十分不错,离此地最近的乡里有着约六百户居民,其中熟悉炼铁技艺的就有数百人,这些炼铁工人都是当年的铁官下属,之后便一直定居于此。
自从铁官被废弃之后,这些炼铁工人倒也没有离开,毕竟世道艰难,他们留在这里可以靠着种田打渔生活,闲暇时还能打些铁制农具补贴家用,日子勉强过得还算不错。
孙策在河边仔细看了看,又沿着河边和山脚走了走,对于整个马鞍附近的环境相当满意。
“公奕,如果将这边的铁矿交由你负责,你可有信心做好?”一身甲胄的孙策,笑着对身边的蒋钦说道。
蒋钦身着一袭白衫,似乎是因为长久和山越作战,导致他的皮肤变得黝黑,但也显得他的容貌较常人坚毅许多,在被孙策问到时,他的反应很平淡,明显是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
他仔细思考了骗了,然后答道:“回禀将军,如果矿工充足的话,属下便敢尝试让此地在数月的时间内让这里恢复到曾经的状态。”
孙策点了点头,对于蒋钦的回答他比较满意,蒋钦的话并没有说满,说明他确实已经在思考如何做好此事了,如今马鞍铁矿的问题确实就是缺乏矿工。
总不能让那些炼铁工人去挖矿吧,虽然这个年代没有尊重技术工种的说法,可是也绝没有人会让炼铁工人这种技术人才去挖矿啊。
孙策笑了笑,说道:“你放心吧,近来各地平定山越时,又抓住了不少山越俘虏,矿工的问题不需要担心!”
蒋钦闻言颔首,蒋钦点了点头,随即眼神坚定地说道:“既然如此,属下便在此尽己所能,为将军分忧。”
开发矿产之事是一个大任务,这对他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做得好了他日后在孙策手下的仕途必然顺畅,所以他绝对不允许在他负责矿产的期间出现任何差错。
见到蒋钦脸上那郑重的表情,孙策赞赏地点了点头,对于蒋钦这个历史上的东吴名将,他相信以其能力是足够做好此事的。
河上有一座通往对面的马鞍的木桥,孙策上了桥后,便向对面走去,其余人等纷纷紧随其后。
马鞍的百姓可能从来没有见过如孙策这般的大人物,大多数人都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为首一人,年逾六旬,表现得比其余百姓要好上一些,他虽然身材已有些佝偻,但看其脸色便知身体很健康,而且穿着的衣服也很干净,显然平日里过得挺好。
“谁是乡老,过来答话?”孙河站在孙策身后,也看到了那些百姓,于是有意沉下声音问道。
见状,孙策挥了挥手,示意孙河不必如此,只见孙策走上前几步,来到了打头的那老人身边,开口问道:“老丈,敢问你们乡中共有多少户人家?”
那老汉显然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只见他赶忙行了个礼,开口答道:“回上官,此地有六百零八户人家,合计约莫两千四百余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