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正道章

【题解】

正道,正确的原则。本章主要阐述做人、特别是做君主的正确原则,那就是品德高尚、真诚无欺、坚持原则、鉴古知今、体察下情、足智多谋、廉洁奉公等等。作者认为,做到这些,就是人中俊才、世间豪杰。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注释】

①德足以怀远:高尚的品德足以使远方的人前来归附。怀,归向,归附。事例详见“解读一”。

②信足以一异:真诚的信用足以使胸怀异心的人们与自己一心一德。一,统一,一心。事例详见“解读二”。

③义足以得众:正确的原则足以获得民众的拥戴。

③才足以鉴古:高超的才华足以能够借鉴古代的事情。《新唐书·魏徵列传》记载,唐太宗在魏徵去世后,感叹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④明足以照下:超人的智慧足以能够体察民情。明,明智,智慧。照,照见,明察。下,属下,民众。

【译文】

高尚的品德足以使远方的人前来归附,真诚的信用足以使胸怀异心的人们与自己一心一意,正确的原则足以获得民众的拥戴,高超的才华足以能够借鉴古代的事情,超人的智慧足以能够体察民情,这就是人类中的俊才啊。

【解读一】德足以怀远

古人非常重视以德服人,《论语·为政》记载:“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治百姓,百姓可以免于犯罪受罚却缺乏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不仅具有廉耻之心而且民心归服。”古代以德服人的事例非常多,我们试举三例。

现在有“网开三面”一词,以形容态度之仁慈、宽大。我们就看看“网开三面”这一仁德行为所产生的效应。《吕氏春秋·异用》记载: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商朝的开国贤君商汤有一次外出,看到一个用网捕捉鸟兽的猎人,猎人四面设网,然后祈祷说:“从天上落下来的,从地下钻出来的,从四面八方跑过来的,全都撞进我的网里来。”商汤说:“唉!你这是要把禽兽杀完啊。除了夏桀那样的暴君,谁还会干这种事呢?”商汤就收起猎人的三面网,只在一面设网,重新教他祈祷说:“从前蜘蛛结网捕虫,后来人们也学着织网捕捉鸟兽。鸟兽们想向左边去的就向左边去,想向右边走的就向右边走,想向高处飞的就向高处飞,想向低处逃的就向低处逃,我只捕捉那些触犯天命的鸟兽。”汉水以南的诸侯们听到这件事之后,都说:“商汤的仁爱之德已经施行到鸟兽身上了。”于是有四十个诸侯国归顺了商汤。别人四面设网,未必就一定能够捕捉到鸟兽;商汤撤去三面网,只在一面设网,却因此而“捕捉”到了四十个诸侯国,不仅仅是捕捉到了鸟兽啊!这一故事也见于《史记·殷本纪》。

周文王为周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同样以仁义之德感动了诸侯。《孔子家语·好生》记载:

虞、芮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于卿。虞、芮之君曰:“嘻!吾侪小人也,不可以入君子之朝。”遂自相与而退,咸以所争之田为闲田矣。

虞国与芮国为了一块土地而连年争执不休,于是就一起商量说:“西伯周文王,是一位仁义之人,咱们何不去找他评评理呢?”两位君主进入周文王的领地后,发现种地的农夫互相谦让土地的边界,走路的人都互相让路。进入朝廷后,发现士人谦让着让别人做大夫,大夫谦让着让别人做卿相。虞国和芮国的国君看到这种情形后,感慨地说:“唉!我们真是小人啊!没有资格进入这样的君子之国啊。”于是,他们就相互谦让,主动把自己的边界向后退,把原先所争夺的那块土地作为闲置的土地了。

因为仁德的作用,国与国之间出现了“闲田(又称闲原)”。同样因为仁德的作用,家与家之间出现了“六尺巷”。

据载,清朝的一位张姓大臣在朝做官时,他的家人在故乡因为修围墙的事与邻居发生争执,家人就写信要求这位大臣出面,这位大臣便写了一首诗歌寄给家人: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关于这首诗的版本很多,其中一个版本是:清康熙年间,张英(名相张廷玉之父)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其老家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两家房屋之间有一条小巷子。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用这条巷子,张家人自然不会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县衙。县令考虑到两家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决断。于是张家人就写了一封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来信后,就写了这四句诗给家人。家人看信后,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土地,“六尺巷”由此得名。至今,六尺巷还是桐城的一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读二】信足以一异

为人处世一定要讲究信用,做到诚实,信用不仅能够获得一般民众的信任,甚至还能够使敌人变成朋友。古代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晋文公守信以退兵的故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晋文公攻打原邑(今河南济源北)的时候,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他就和大夫们约定以十天为进攻期限。进攻原邑十天了,还没有攻下,晋文公就鸣锣收兵,准备撤军回去。有一个士兵从原邑城中逃了出来,说:“再坚持三天原邑就会投降了。”群臣都劝谏晋文公说:“原邑的城内已经是粮食耗尽、兵力枯竭了,君主姑且再坚持几天吧。”晋文公说:“我与将士们约定的是十天,如果十天不撤回,这就是失去了我的信用。占领了原邑而失去我的信用,这样的事情我不会做。”于是就撤军离开。原邑人听到这个消息后说:“有这样坚守信用的君主,我们可以不归附他吗?”于是就主动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此事后也说:“有这样坚守信用的君主,我们可以不追随他吗?”于是卫国人也归附了晋文公。孔子听到这些史实后,就记录了这件事,并且赞美说:“攻打原邑而又得到了卫国,靠的都是信用啊。”

诚信能够感动敌人,这种情况在古代并非个例。我们看“尔虞我诈”一词产生的背景。《左传·宣公十五年》与《史记·宋微子世家》都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前594),楚庄王与将军子反率军把宋国都城包围了整整九个月,宋人绝粮,只得派大夫华元趁夜色偷偷摸摸地跑到楚国的军营里,摸到了子反的床上,把子反叫醒,要与他聊一聊。华元对子反说:“我们的君主派我来,是要把我们的困难全都告诉您。我们君主说:‘敝国城内已经是交换着孩子杀了吃,劈开骸骨当柴烧。虽然如此困难,兵临城下而被迫结盟,就如同亡国一样,我们不能同意。如果你们能够撤退三十里,我们就唯命是从。’”子反把此事汇报给楚庄王,楚庄王听后,赞叹说:“他们真是诚实啊,我们也只剩下两天的军粮了。”两国在坦诚相见的基础上,签订了和约。和约上写道:“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意思是:“我不欺骗你,你也不欺骗我。”从而留下“尔虞我诈”一词。

儒、释、道三家,甚至是所有的古代学派,都非常重视诚实、信用这一品德,而且认为这一美德是来自大自然: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夜尽日出,春去夏来,大自然对人们从来都是诚实无欺的,因此人也应该效法自然,做到诚实。“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注释】

①仪表:表率,榜样。

②决嫌疑:解决疑难问题。

③信:诚信。守约:坚守盟约。

【译文】

他的行为可以成为人们的表率,他的智慧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他的诚信能够坚守住盟约,他的廉洁品德可以掌管为大家分配财产之事,这就是人类中的豪杰啊。

【解读】智足以决嫌疑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都会不时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而要想解决这些疑难问题,靠的就是智慧。黄石公的弟子张良就是运用自己的超人智慧,为大汉王朝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读者可以仔细品读本书的附录二《史记·留侯世家》。除了张良,我们再举两例。

第一例,我们看看战国时期,赵国大夫触詟是如何在不慌不忙、从从容容之中为国家排忧解难的。

《战国策·赵策四》记载,赵惠文王去世时,其子孝成王尚幼,于是就由赵惠文王的夫人赵太后主持国政。就在此时,秦国紧急进攻赵国。赵国只得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国说:“必须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来齐国做人质,我们才会出兵。”赵太后不同意,大臣们都极力劝谏,因为这涉及国家存亡,而赵太后明确警告大臣们说:“谁要是再劝我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吐他一脸唾沫。”

左师(官名)触詟请求拜见太后,太后知道他也是为此事而来,于是就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触詟进宫后慢慢走上前去,到了太后跟前就向她谢罪,说:“老臣的腿脚有毛病,一直无法正常行走,很久没有拜见太后您了。虽然自己原谅自己的懒惰,但仍然担心您身体欠安,所以希望能来看看您。”赵太后说:“我现在出门只能靠坐车了。”触詟问:“您每天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靠喝点粥维持吧。”触詟说:“老臣最近也很是不想吃东西,所以就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路,才能增加点食欲,身体也舒服一些。”太后说:“我可做不到这一点儿啊。”太后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触詟接着说:“老臣我有个儿子叫舒祺,年龄最小,没什么出息。我已经年老体衰了,很疼爱他。希望他能够充当一名王宫卫士,来保卫王宫,为此我冒死来向太后提出这一请求。”太后说:“好啊。他今年多大了?”触詟答道:“十五岁了。虽然年纪尚小,老臣还是想趁着自己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太后说:“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吧?”触詟答道:“比妇人家更疼爱。”太后笑着说:“妇人家才特别疼爱小儿子呢。”触詟说:“老臣认为您疼爱燕后(赵太后之女,嫁与燕国君主为王后)要超过长安君啊。”太后说:“你说错了,我疼爱燕后远不如疼爱长安君。”触詟说:“父母疼爱子女,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您送别燕后时,在车下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伤心掉泪,因为她要离家远嫁。这就是爱她啊!燕后出嫁以后,您不是不想念她,然而每次祭祀时总要替她祷告说:‘千万别让她回来啊。’这难道不是替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孙世代为王吗?”太后说:“正是这样。”

触詟问:“从现在算起,上推到三代人以前,甚至上推到赵氏立国的时候,赵王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保住侯位的吗?”太后答道:“没有了。”触詟又问:“不仅是赵国,就是其他诸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代还有保住侯位的吗?”太后答道:“我没有听说过。”触詟说:“这些封君们,有些是自己取祸而亡,有些是子孙取祸而亡。难道说国君的子孙们都不善良吗?只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俸禄丰厚但没有为国出力,拥有的金玉珍玩太多而已。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很尊贵,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贵重的金玉珍玩,却不让他趁现在的机会为国立功。有朝一日太后您不幸去世,长安君将倚仗什么在赵国安身立命呢?老臣认为您替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所以说您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那就任凭你怎样安排他吧!”于是就为长安君准备一百辆随行的车辆,送他到齐国充当人质,齐国这才出兵援救赵国。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游说过程。触詟入宫后慢慢行走,目的是为了缓和太后与自己之间的紧张气氛;他先与太后拉家常,一是可以进一步缓和气氛,二是要慢慢引入主题。在时机成熟之后,触詟便使用对比法(先把男子与女子疼爱小儿子的程度做对比,再把太后对燕后与长安君的疼爱程度与方法做对比),之后才劝告太后同意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触詟就是如此运用自己的智慧,从从容容、举重若轻地为国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关于名家的思想,被不少人视为无益之作:“公孙龙著坚白之论,析言剖辞,务折曲之言,无道理之较,无益于治。”(《论衡·案书篇》)从表面来看,研究“离坚白”“白马非马”“鸡三足”之类的命题的确对现实生活毫无作用,然而如果能够再深一层地去考察,就会发现对这些命题的研究,可以提高人的抽象思维能力,锻炼人的思维灵活性,这样也就会间接地有利于现实生活。公孙龙正是依靠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为自己解决了难题:

(公孙龙)尝度关。关司禁曰:“马不得过。”龙曰:“我马白,非马。”遂过。(《公孙龙子悬解》)

在古代,马匹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不少国家规定不许把自己国家的马匹带到其他国家,所以公孙龙在出关时,所骑的白马被扣了下来。公孙龙竟然用“白马非马”的道理,说服守关官员,使自己顺利骑马过关。公孙龙不仅凭借出色的思维能力为自己解决难题,也为赵国解决了一次外交难题:

空雄之遇,秦、赵相与约,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居无几何,秦兴兵攻魏,赵欲救之。秦王不说,使人让赵王曰:“约曰:‘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今秦欲攻魏,而赵因欲救之,此非约也。”赵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以告公孙龙,公孙龙曰:“亦可以发使而让秦王曰:‘赵欲救之,今秦王独不助赵,此非约也。’”(《吕氏春秋·淫辞》)

秦国与赵国在空雄(疑为“空洛”,地名)签订了一份友好条约,条约写明:“从今以后,秦国想要做什么,赵国就帮助秦国;赵国想要做什么,秦国就帮助赵国。”条约签订后不久,秦国起兵进攻魏国,而赵国担心唇亡齿寒,便出兵援救魏国。秦王自然很不高兴,就派使者去责备赵王:“条约规定‘秦国想要做什么,赵国就应该帮助秦国’,现在秦国准备进攻魏国,而赵国却去救援魏国,你们赵国违背了条约。”赵王对于这一外交难题很是挠头,只得向平原君求助。平原君也想不出应对这一外交责难的办法,转而又向公孙龙求助,公孙龙回答说:“赵国也可以派使者去责备秦王,说:‘赵国想救援魏国,而秦王不仅不帮助赵国去救助魏国,反而还想进攻魏国,这不符合条约上说的“赵国想要做什么,秦国就应该帮助赵国”。’”由于公孙龙平时爱动脑子,研究一些弯弯绕绕的问题,客观上锻炼了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一旦遇到现实难题,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注释】

①处义:坚持正义。不回:不干奸邪之事。回,奸邪。把“回”理解为回转、动摇亦可。“处义而不回”的意思就是“坚持正义原则而毫不动摇”。

②见嫌而不苟免:看到有嫌疑的事情也不会去无原则地回避。苟,苟且,不严肃。“见嫌而不苟免”的事例,详见“解读”。

【译文】

恪守自己的职务而不荒废自己的职责,坚持正义而不做任何奸邪之事,看到嫌疑之事而不会不讲原则地去回避,看见利益而不会随便就去攫取,这是人类中的英杰啊。

【解读】见嫌而不苟免

“瓜田李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原出自曹植的《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意思是君子为了防患于未然,不去做嫌疑之事,因此在瓜田里不要低头穿鞋,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别人怀疑你在偷瓜盗李。但是,有时候君子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为了拯救民众,又要有不怕嫌疑的精神,孔子见南子就是典型事例之一。《论语·雍也》记载: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史记·孔子世家》对此记载得更为详细:“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悦,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宋国女子,后来成为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与宋国人宋朝私通,名声不佳,但她对卫国的政治有一定影响力。孔子到了卫国后,南子主动要求与孔子见面。孔子为了能够得到南子的帮助,在卫国干一番事业,便单独去见南子,其弟子子路对此非常不满,怀疑孔子与南子干了苟且之事,已经五六十岁的孔子面对弟子的怀疑,又无法自证清白,于是急得发誓说:“我如果干了不正当的事情,上天抛弃我!上天抛弃我!”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两人交情至厚,那么子路对自己的圣人老师为什么如此缺乏信任感呢?关于这一疑问,困扰了我们好多年。后来阅读了一些史料,使我对这些疑问有了初步的答案。

在后人看来,孔子与其他妇女的关系应该是非常严肃的,不然就不是孔老夫子了。然而在早期的典籍里,却不时透露出孔子的一些风流传闻。东方朔《七谏·沉江》写道: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这一记载十分简略,王逸《楚辞章句》注释说:“言孔子出游,过于客舍,其女方采桑,一心不视,喜其贞信,故以自侍。过,一作遇。”说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看到一位正在采桑的未婚女子,这位女子并没有因为孔子的车队到来而赶去看热闹,仍然一心一意地采摘自己的桑叶,于是孔子就认为这女子与众不同,有贞信之德,于是就向这位女子求爱,而且成功了。梁《殷芸小说》卷二有一段记载与此相似:

孔子去卫适陈,途中见二女采桑。子曰:“南枝窈窕北枝长。”答曰:“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夫子至陈,大夫发兵围之,令穿九曲明珠,乃释其厄。夫子不能,使回、赐返问之。其家谬言女出外,以一瓜献二子。子贡曰:“瓜,子在内也。”女乃出,语曰:“用蜜涂珠,丝将系蚁,蚁将系丝。如不肯过,用烟熏之。”孔子依其言,乃能穿之。于是绝粮七日。

这则故事明显带有小说性质,特别是细节,有明显的虚构迹象,不可全信,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真实性。孔子见到两位采桑女,无端地就借咏桑夸奖她们“南枝窈窕北枝长”,确实带有挑逗性质。这一记载的基本事实与《七谏》及王逸注是相吻合的,或者说是在《七谏》的基础上演绎出来的。

孔子虽然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圣人,但他向女子求爱时也并非每次都能得意。汉初大儒韩婴在《韩诗外传》卷一中记载说:

孔子南游适楚,至于阿谷之隧,有处子佩璜而浣者。孔子曰:“彼妇人其可与言矣乎?”抽觞以授子贡,曰:“善为之辞,以观其语。”子贡曰:“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楚。逢天之暑,思心潭潭,愿乞一饮,以表我心。”妇人对曰:“阿谷之隧,隐曲之汜,其水载清载浊,流而趋海,欲饮则饮,何问于婢子!”受子贡觞,迎流而挹之,奂然而弃之,从流而挹之,奂然而溢之,坐置之沙上。曰:“礼固不亲授。”子贡以告。孔子曰:“丘知之矣。”抽琴去其轸,以授子贡曰:“善为之辞,以观其语。”子贡曰:“向子之言,穆如清风,不悖我语,和畅我心。于此有琴而无轸,愿借子以调其音。”妇人对曰:“吾野鄙之人也,僻陋而无心,五音不知,安能调琴?”子贡以告。孔子曰:“丘知之矣。”抽絺纮五两以授子贡,曰:“善为之辞,以观其语。”子贡曰:“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楚。于此有絺纮五两,吾不敢以当子身,敢置之水浦。”妇人对曰:“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资财,弃之野鄙。吾年甚少,何敢受子?子不早去,今窃有狂夫守之者矣。”

这段记载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孔子追求对方时“技巧娴熟”,他看到一位少女在水边洗衣,就假借口渴与对方接触,这就很类似《诗经·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贸丝之举了。接着孔子让对方为自己调琴,有读者在“调琴”处批“调情也”,意为二者是谐音双关,此解也有道理。最后送财物给少女,希望以此打动对方。当然,由于少女的坚决拒绝,孔子以失败而告终。第二,孔子始终没有直接出面,而是让能言善辩的子贡代劳。此等事也让别人代劳,放浪中透出几分书生呆气。自从读了这两个故事后,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孔子独自见南子受到子路怀疑的原因。南子是一位漂亮的宋国女子,嫁给卫灵公做了夫人。她在卫国有一定权势,但私生活不够检点。过去,我们每读到这里时,心里总有疑问,孔子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的大圣人,而子路是孔子的大弟子之一,为什么孔子单独去见见南子,子路就会起疑心呢?难道长期共过患难的师生之间就如此不信任吗?如果我们把孔子过去的这些浪漫故事同见南子的事情联系起来,就会明白子路对孔子的不放心和不满不是无缘无故的,因为子路在同孔子的长期交往中,曾目睹过孔子的类似“前科”。

第二个问题是孔子是否整理过《诗经》的事。《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司马迁对孔子整理《诗经》的事实言之凿凿,没有半点含糊之处,然而后人却推翻此说,其立论的根据之一就是说孔子是反对自由恋爱的,而《诗经》中却保留了那么多爱情诗歌,可见孔子没有删诗。然而如果知道了孔子的这些事情,我们就不会为孔子为什么不删除《诗经》中的爱情诗歌而大惑不解了。因为在孔子看来,这些事情是符合当时礼义的,孔子对爱情诗歌持欣赏态度。

其实,关于孔子风流韵事的这些记载一点也没有损害孔子形象,相反,更使人觉得他是一位有血有肉、可亲可爱的人。至少当我们看到这些故事以后,孔子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活”了起来,而不再是一尊呆板的偶像。偶像可敬而不可亲,只有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活生生的人,才是既可敬又可亲的人,而孔子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举孔子见南子的故事,主要还是为了说明本章中提出的“见嫌而不苟免”这一原则。孔子就是一位为了实现自己远大政治理想、拯救天下民众而极有担当、看到嫌疑之事而不去不讲原则地回避的大圣人。

右第二章,言道不可以非正

【注释】

①非正:不是正道。即邪道。古人把“道”分为正道与邪道两大类:“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史记·儒林列传》)意思是,春秋时期,诸侯横行,强大的诸侯把持天下政坛,孔子感到先王的大道被抛弃了,而各种歪理邪说出现了,于是就整理《诗经》《尚书》,恢复礼乐。本章的这段文字见《百子全书》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没有这段文字,而是把“言道不可以非正”作为张商英的注,放在本章标题之下:“注曰:道不可以非正。”

【译文】

以上为第二章,讨论的内容是,要遵循正确原则,不可谈论歪门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