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精准饮食抗癌智慧:生了甲状腺癌,怎么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生了甲状腺癌,怎么吃》一书,终于撰写完成了!是我指导的两位博士生兼教授主持撰写的,可喜可贺,故乐于说点感慨!

倪红梅博士从事中医学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逾30年。世纪之交时就来上海攻读博士,长期随我门诊,致力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科研及科普工作。作为全国中医优秀人才,她秉承“学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强素养”的理念,努力将我倡导的“和合”思想融会贯通,在肿瘤防治中注重饮食和合,希冀将饮食疗法这一非医学手段应用于临床,让更多患者受益。孙丽红博士2005年开始在职读博士,随我门诊期间,进行了数千例癌症与饮食关系研究,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十多年来,她更应邀在全国各地做了200多场饮食抗癌讲座,听者云集,并先后在全国多家电视台讲解饮食防控癌症的科学常识,收视率遥遥领先,发行量屡创新高,广受好评,开启了中国癌症防控注重饮食切入的崭新局面。

(—)

时至今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需求的发展,人们强调饮食抗癌也需深入精准化。毕竟,不同的癌生在不同人身上,性质是不同的,措施也应有差异。我们在数万例患者的追踪服务中,已注意到这一点。可以说,这契合了个性化准确防范癌症的更深入需求。本书就是两位博士/教授在这方面贡献给芸芸大众的杰作。

孙丽红博士及其“和合学派”的师兄弟们先后推出了精准的癌症饮食指南近10本。其中,甲状腺癌的饮食指导是笔者最为看重、也最为关心的。理由很多:其一,甲状腺癌是目前发病率增速最快的癌症之一,国内外的诸多研究一致表明,饮食因素与甲状腺癌关系密切。临床上,经常有患者咨询:碘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到底是什么关系?沿海地区甲状腺癌高发,饮食该如何调整?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诸多甲状腺癌患者。因为饮食不当,导致病情加重的也比比皆是。因此,甲状腺癌患者迫切需要得到权威、科学、实用的饮食指导。

其二,在可以预料的今后,甲状腺癌发病率还会直线飙升,且患者大多数都是城市里的白领职业人士,并以女性为多。她们往往生性谨慎、细腻、敏感,生活压力大,查出甲状腺有问题,在今天的医疗氛围中每每被渲染得“天塌下来了”,恐惧万分,需有正确权威的指导。尽管国际学术界已公认甲状腺癌绝大多数都是惰性癌(对健康威胁不大、进展缓慢),我们也在权威学术刊物上明确主张这一点,但限于当今社会弥漫着对癌症的不正确认知等,过度诊断、过度治疗问题在中国十分严重,甚至可以说到了泛滥的境地。因此,对甲状腺发现有点问题,需不需要第一时间手术,下一步怎么应对等,已成为社会性大问题(并不只是简单的医疗技术选择)。亟须有本权威性的著作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至少当人们陷入迷茫无助时,可以有所参照,谋定而动,择善以从;而不是惊恐万分,疑惑做不做手术。这方面,本书可以引为圭臬。

其三,甲状腺病变与碘的关系,错综复杂。生命的维持既需必要的碘,但又不能太过;每人在饮食中可摄入一定的碘,但这个又受地域及饮食习惯影响;各地碘的含量也不尽相同,中国既有富碘区域,又有贫碘区域;个人饮食习惯差异更大……因此,尽管原则上,我们赞同政府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食盐加碘措施,但对此也有保留意见,全国千篇一律地“加”,就是个问题!为什么不把好事做得更好些、更合理点呢?比如,依据当地土壤含碘情况,且参佐甲状腺疾病流行学概况,“因地制宜”地加,即根据地方含碘的高低适当调整。换句话说,为什么不更精准点呢?因此,加碘措施既带来了某些情况的改善,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对于这些,后面会详细解读。至少两位教授博士写的这本书,对这方面的解读是比较全面且权威的,可以参考。每位读者可(而且应该)根据各自的情况,因人而异,选择加碘不加碘,以确保甲状腺功能处于良好及健康状态。

(二)

谈及甲状腺癌,有一项权威性研究多次被提及:美国1975—2009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几乎翻了3倍,但死亡率基本保持不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检测水平快速提升使得甲状腺癌的检出率飙升了2.4倍,但死亡率却没有变化,增加的几乎都是微小乳头状癌。又如芬兰对无甲状腺病史的成年人进行穿刺,结果有36%被检测出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见其之普遍。

研究进一步明确:甲状腺癌中85%为乳头状癌、50%以上为微小乳头状癌;而乳头状(含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10年、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6%和90.7%。10年、15年生存率达94.6%和90.7%以上,这是什么概念?简单地说,10年、15年后超过90%人还活着!就是说,它属于基本不致人于死地的癌!考虑到手术必然带来伤损及终身用药等,故完全有理由把它归结为惰性癌变。鉴此,要不要第一时间手术,需谨慎评估,切莫盲目而行!否则,恐怕追悔莫及。这也是我特别看重这本书的多重理由所在:发病率高,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但本身致死率很低,却导致社会惊恐不已,亟须有明确声音,以正视听!

(三)

作为从医45年的老医生,患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患者见得特别多。20世纪80年代就经常接触此类患者。90年代初,有直系亲属插队在外地,因当地长期服用井盐,她当时任事务性领导(主管大厂销售),压力很重,几年后发现她脖子特别粗,影响吞咽,触诊有硬结,断定患了甲状腺癌(而且,至今认定判断没有错),极力主张立即开刀。她却坚决拒绝,因为插队同伴中发病率高,有人手术后情况不好,复发的很多!她只想借中医药调整,且已离开原来工作岗位(回沪了)。现将近30年过去了,她的甲状腺早就软化了,没任何不适,不仅逃过一劫,且没有特别用药……此后,笔者又诊疗了很多患甲状腺癌的患者(20世纪90年代还没有惰性癌概念),很多没做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似乎活得不比做了手术的差,有些方面甚至更好,故强调许多情况下甲状腺癌手术需谨慎,三思而行,“别第一时间冲进手术室!”

之所以强调甲状腺癌手术需谨慎,有几大理由:①甲状腺惰性癌多见,致死率低。②手术复发率不低,不管是乳头状癌,还是滤泡状癌,复发率都很高。③甲状腺癌中虽有髓样癌、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比较高(只是相对而言的),但它们所占比例很低,最多只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2%,且其常有些特异指标可以显示(如降钙素、癌胚抗原等)。因此,第一时间急匆匆地手术,并不足取。④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甲状腺癌是有触发因素的,其触发因素(源头)不控制,复发率就高。所谓触发因素,据我们观察,主要就是个体行为特征和饮食特点,性急、压力重、忙忙碌碌、常同时做几件事(焦躁)就是行为触发特征;至于饮食则参见本书。因此,无论手术与否,优化情绪至关重要;有些可疑患者借助调整情绪及饮食,即能有效消解肿瘤。⑤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要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一般认为优甲乐很安全,其实不然。本人经手至少有多例甲状腺患者,长期服用优甲乐后出现了严重问题。一位患友居某,上海人,加入了美国国籍,年长本人六七岁,一家都是医生(西医),1998年由美国返回上海做甲状腺癌手术,因为在美国做手术的费用他承担不起。做完手术后,做了2次化疗,又用了2次碘-131。其实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乳头状癌,这些都不用做。我当时表示反对,但他全家都是西医,说保险点,这样就可以彻底放心在美国生活了。2~3年后他很快出现严重阳虚症状(其实是碘-131放射治疗后彻底摧毁了甲状腺的功能,甲状腺素分泌低之故),故他优甲乐用量比常人多。即使这样,借助中医药调整,他的症状仍较明显。24年间我们见面20余次,成为很好的朋友。然而到2015年前后,他并发严重的糖尿病(胰腺萎缩),肾小球滤过率低,全身水肿等。美国多家医院会诊,确定为长期大剂量优甲乐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前(2019年底),他原本死活不肯上透析的,因尿毒症抢救,只能借助透析。现在他经常打电话给我,说想回国,但不让上飞机,动弹不得。因为当时我是激烈反对他碘-131放射治疗的,甚至手术都需谨慎。因此他一直记得这事并懊悔不已。类似患者还有多例,都是长期用了优甲乐后出现问题的,因为手术后服用优甲乐的问题无法回避。我们只能强调在控制良好情况下,优化剂量,能少用尽可能少用。

(四)

那么,一旦发现甲状腺有点问题或危险怎么办?提供一个个人经验供参考。考虑到绝大多数甲状腺病变都是良性的,即使癌变了,也大都是惰性的,只有极少数是未分化癌,或髓样癌,简单说致命性不高,不妨第一时间进行自我观察,先从控制自我行为及饮食做起,三五个月复查1次。如果一般常规方法控制不住,或癌胚抗原等仍旧持续升高,或降钙素也高,再做手术也来得及。须知,对老资历的临床医生来说,“观察”有时是非常积极且有价值的措施。

上海虹口区有一位著名的女企业家,与我同龄,相识已25年了。她做事风风火火,工作效率极高,业务能力很强,经营着一家大企业。10多年前一天傍晚,本人门诊结束前她突然造访,她脖子上已画好了紫色印记,气喘吁吁的。看着她脖子,我觉得纳闷。她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她已住进医院,做好手术准备了,第二天就手术。然后同事及伙伴来看她,提醒她:“你要不要手术?不妨去看看何教授,你们不是很熟吗!”一句话提醒了她,故心急火燎地赶来。我看着她,触诊发现确定有硬结节,应该是甲状腺癌无疑。但不至于必须手术,遂建议她:这样吧,我知道你的性格及行事风格,先饮食调整,性子改改,放慢点,暂时别做手术,没有必要,三五个月后再看结果。她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后来复查,肿块明显缩小,从4厘米变成了2.6厘米,而且,从4B回到了3A。主刀医师也建议她缓行手术,她很高兴。如今10多年过去了,没有什么不适及负面影响。她是公司老总,公司内先后有10来位女同事,都是纠结于甲状腺病变开刀还是不开刀?寻着她的“示范”来找笔者咨询,个个都很好。该老总似乎有家族病史,一家中四五个人都有类似甲状腺问题,都采取保守治疗效果很好。尤其是她兄弟的孙女准备去英国留学,发现脖子特别大,甲状腺有囊性病变,影响呼吸。当地医院要求必须开掉再出国,女孩吓坏了,让她奶奶陪着来找我。我建议先调整,考虑她很快要出国,在家配合用外敷药,做成丸药带上!并嘱咐:早点睡,别熬夜;少吃烧烤;到英国少吃海鲜;每年回来找我复诊。当年她回来复诊,肿块就小了一圈,至少不憋气了!现5年多过去了,学成回国了。目前没有大问题,甲状腺检查下来在允许范围内,这至少免了一刀。

因此,甲状腺一旦发现有问题,不妨先观察,改变一下生活方式,这才是根本性的选择,而不是动不动就手术。对于这问题,有许多资料可参考。病理学院士韩启德的相关研究[2]就很有参考价值,可认真看看以帮助做出决定。

(五)

根据我们的研究,甲状腺的危险触发因素,压力是第一大因素,甲状腺癌一是与碘的摄入有关系,第二个和压力有关系!为什么城市发病率高?为什么女性发病率高?为什么女性“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发病率高?为什么往往老师或财务发病率特别高?都是活得累,很有压力!这类女性往往追求完美,为人细致,工作有压力,什么事都想做好,且加上性子急,内内外外都想控制得很好!因为谁都知道,甲状腺就是个压力器官,参与调节压力的。故你不把压力减轻、释放了,它始终处于高压危险状态,就好像你老是高速开快车一样,难免闯祸。因此,改变生活习惯、应对方式,适度放慢节奏,有时候比治疗、用药更重要。

(六)

关于缺碘不缺碘等问题十分复杂,本书已做出了系统阐述可细细研究。简单归纳:首先搞清楚,因为中国通过20多年的食盐加碘,大多数地方已不再缺碘。以前我们看到大脖子病特别多,现在已很少了。因此,在多数不缺碘的情况下,你就要自我提防,留个心眼。如果你平时工作压力很大,性子急,脾气相对较暴躁,你吃的是加碘盐,平时又特别喜欢吃海鲜等,就需要特别注意了。我讲的海鲜是海带、紫菜、淡菜、贝壳等高碘类食物,因为这些东西含碘高,这时,就须做出取舍了:加碘盐,与富碘的海鲜,两者舍去一者,别吃加碘盐的同时再频频吃海鲜;可能平素吃无碘盐的更加安全些!多重碘的因素叠加在一起,问题就比较危险了。

总之,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最后再强调,甲状腺病变与饮食行为关系比较密切,但不是一两句话能够简单归纳的。这本由医学及营养学专家联袂撰写的书,内容翔实,依据充足,分析到位,各位可细细品味,引为参照,相信开卷有益。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前任会长何裕民

中国健诺思医学研究院创始人

2022年7月23日(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