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青少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虚假同感偏差”是人们思维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人们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和行为,在认知他人时总喜欢把自己的特性强加在他人身上,假定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

虚假同感偏差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1977年,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李罗斯,开展了一项行为实验研究。实验者首先询问志愿者,是否愿意挂上写着“来乔伊饭店吃饭”的广告牌在校园里闲逛30分钟。同意和不同意的志愿者基本各占一半。随后,让志愿者猜测其他人是否同意挂广告牌,以及评价跟自己选择不同的人的特征属性。无论志愿者选择同意或不同意,更多的人都认定别人会做出和自己同样的选择。当志愿者在描述跟自己持不同意见者的特征属性时,他们做出了颇为偏激的评价——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有点儿不正常!

换位思考、同理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部分人基本都是要求别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李罗斯的校园实验确凿无疑地证明了“虚假同感偏差”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应该和自己想的一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你多半愿意跟和你“三观”一致的人交朋友,而认为那些跟自己“三观”不同的人多少有点奇怪:“天哪,他竟然是这样认为的,他真是古怪!”

历史上著名的晋惠帝在听闻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很多人因此饿死时,满脸疑惑地抛出了他的“灵魂拷问”:“何不食肉糜?”

对于上面的两个“虚假同感偏差”事例,你可能会觉得这都太荒诞了吧!其实,这种事儿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如,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好,叫“爸爸觉得对你好”;有一种知道,叫“老师以为你知道”;有一种简单,叫“学霸觉得简单”!

所以,只有正确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融洽,才会真正具备同理心。

与父母的“虚假同感偏差”

你和父母在哪些问题上存在“虚假同感偏差”?你打算如何与他们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