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社会:我们的认识决定了我们的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读 学生的话

《心智社会:我们的认识决定了我们的世界》(后文简称《心智社会》)中译本即将面世,这是我期盼多年的好消息!这本被耶鲁大学出版社誉为“分水岭”般的名家新著会挑战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识,改变读者的认知框架,激发我们用探索自然的方式重新审视人类心智并认识社会。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社会问题又层出不穷的今天,心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人类理解当下生活并面对未来挑战最重要的视角。《心智社会》整合了进化生物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积累,带来一种及时的新思想。

本书兼具科普作品的风趣晓畅和学术专著的扎实严谨,是当前学术出版物中的一股清流。更难得的是,本书博采众长,贯通文理,令人耳目一新。文如其人,本书作者帕斯卡尔·博耶(Pascal Boyer)教授是一位极其独特的学者,值得中国读者认识。博耶教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我2008年赴美留学,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得以进入“认知与文化”(“心智与社会”)这个充满奥妙的研究领域。2014年博士毕业以后,我与老师一直保持联系,至今仍时常向他请教问题。能从学生的视角把老师的睿智思想和学术成果推荐给中国读者是我莫大的荣幸。

帕斯卡尔·博耶教授是欧美认知人类学、进化心理学和日益活跃的“文化演化”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思想家。2011年,他获得古根海姆奖;2021年,他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他曾在巴黎大学和剑桥大学研习哲学与人类学,师从杰克·古迪。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完成了传统人类学家的工作,在西非喀麦隆做田野调查,研究方族(部落社会)的口述传统/口传史诗(oral literature),毕业以后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发表了专著《作为真相与交流的传统》(Tradition as Truth and Communication,1990,剑桥大学出版社)。正是这个研究让他对文化传统(例如仪式、宗教等)背后的认知机制(例如记忆、语言交流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因此转向了认知科学。在英国剑桥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期间,他把人类学广博的民族志知识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理论方法相结合,用生物进化与认知的新视角研究宗教现象,成为“宗教认知科学”(CSR, Cognitive Science of Religion)的开创者之一。2001年出版的《解释宗教:宗教思想的进化起源》(Religion Explained: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Religious Thoughts)令他蜚声国际,这本畅销书被评论家誉为“继威廉·詹姆斯之后对宗教信仰心理基础的最重要分析”和“21世纪人类学的第一本经典”。同年他成为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和心理学系的亨利·卢斯讲席教授(Henry Luce Professor)。在华盛顿大学任教期间,博耶教授发表论文不计其数,主编或参与编辑多部文集。他除了继续拓展宗教认知科学,还对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仪式、道德、群体关系等等。例如《心智社会》一书,虽然他强调他只是综合论述他人的学术成果,实际上他除了旁征博引,自己对于书中各章涉及的主题都有撰述。他的众多著作被广泛引用,影响了人类学、心理学和宗教研究领域的新一代学者。

在我眼中,博耶教授是真正纯粹的学者。他虽然著作等身,为人却谦和低调,毫无架子。躁动的社交媒体时代,他却无心经营人设,从不宣传自己的成就和荣誉。相比名声地位,他更看重科学探索,尊重求知本身。他特立独行的治学态度也令人钦佩。记得读博士的时候,我因为看不懂英文人类学论文而焦虑,老师理解我的焦虑,并表示他看现在的学术写作也是不知所云。他还曾专门撰文剖析:放眼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两种健康的知识生产方式交错贯穿,分别是“假设检验”的演绎方法和“博学(erudite)归纳”的方法,而当下文化人类学流行的却是另一种自以为是的奇怪方式,他称之为“标新立异连连看(概念连概念)”(making salient connections),建造概念的迷宫。这也是为什么秉持实证精神的认知人类学被主流人类学边缘化。我坚信,浮华概念终究会逝去,而像《心智社会》这样结合了博学归纳和假设检验、探索“人之为人”根本问题的著作,才更有长远价值。

《心智社会》反映出博耶教授所持定的治学态度:社会科学要关注现实、探索与社会生活切实相关的真问题,而不是自说自话、折腾一些与学界之外的真实社会毫无关联的理论概念;写作也要清晰明白,而不是故弄玄虚。此书英文版于2018年5月问世,记得当年6月初我带着这本新书,从西雅图飞往圣路易斯去看望师友,在飞机上展开阅读。这本书行文如流水,更闪现着幽默的光芒,让我一路捧腹不止。书中谈论何谓具体物种的“特定环境信息”:“屎壳郎依然满腔热情地继续咀嚼和消化粪便,它们不会察觉到白昼长度对于画眉鸟来说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谈论幼儿对于生物世界“本质主义”的认知倾向:幼儿会认为“决定一只动物‘是什么’以及‘会怎样’的,是它的内在而不是表面,所以哪怕一只猫被打扮得像一只狗,但它仍然是猫”;谈论看似激情行为底下人类大脑无意识的复杂计算过程:“无论是街头帮派成员还是族群冲突中的暴徒,都不需要学习社会科学就能了解对无辜平民实施极端暴力所带来的利益。”风趣诙谐中吊足读者胃口:人类心智与生物进化的自然历史有什么关系?用生物进化视角分析人类心智对于解释社会运行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心智社会》的主题,“透过自然之镜看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社会科学、新的思考方式。如同许多社会理论一样,作者也试图解答“人”的谜题:人何以结成复杂社会?非同寻常的是,作者一反社会科学的风格,并未以抽象社会理论为起点,而是呼吁我们跳出自身视角,在更广阔的生物进化图景下反观人类。不同于某些流行话语,这本书提倡的新科学并不是宣扬将自然选择生搬硬套、类比强加于当代社会的粗暴伦理,而是弥合所谓“自然”与“社会”的分歧,重新认识人类的整体性:我们既然相信进化过程对人类生理现象有影响,为什么不能研究人类心智如何受到进化的形塑呢?请注意,进化并不意味着所谓的“生物”与所谓的“文化”彼此孤立,进化本身就是生命有机体与环境不断交互信息的动态开放系统。以别具一格的开篇为例:画眉鸟按照季节求偶繁殖,鲑鱼感知水流中的盐溶解量,婴儿追随他人注视方向并由此探测对方心理意向……作者从这一切看似简单、不证自明的例子出发,追问为什么,细究现象背后复杂的进化历史和信息计算机制。

这种新思考方式得益于作者独特的跨学科视野:社会科学面对社会现象,认知科学聚焦心智大脑,能够精通这两大领域并在二者之间建立桥梁的学者实属罕见。更何况社会科学往往谈“心理”色变,认为社会现象与人的心智运行机制毫无关联;尤其是在人类学内部,一些并不了解生物学的文化人类学者更是谈“进化”色变。这本书呼吁社会科学研究者抛开惯习成见,打破“自然/养育”“先天/后天”这些割裂开来的二元对立(去除这个障碍很难,作者认为这些二元论正是我们进化而来的心智特征)。全书从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出发,直到结论一章才水到渠成地描绘理论蓝图: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消解“文化”这个包罗万象却又缺乏解释力的概念,转而聚焦“领域特定的”(domain-specific)心智运行机制;也应该超越一种简单机械的“模因”(meme)——“模仿复制”理论,而是结合复杂系统动态规律来阐释从个体心理表征到稳定集体表征的分布、交流和传播过程(“认知空间中的吸引子”)。

《心智社会》所代表的新科学不单是与社会科学、人类学对话,更是启发大众、颠覆我们的常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喜欢吃糖是因为糖好吃/甜吗?从进化的视角看,这个解释颠倒了因果:糖是我们祖先生存环境中主要的热量来源,对糖的偏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被“设计”成喜欢糖,所以才觉其美味。作者进而引导我们反思关于社会的常识,譬如:歧视是由“刻板印象”所导致吗?还是相反,“刻板印象”是因为我们感知到群体竞争关系才被触发,我们对群体竞争关系的认知则涉及“联盟心理”、人类进化出来的一套直觉推理系统?再想象一下,复杂市场贸易很多时候是互利共赢,但为什么我们却固执地将福利分配看作“零和博弈”竞赛,这是受到什么样的直觉推理系统影响,又是源于什么样的进化逻辑?本书用这种新科学串联起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人类就是无可救药的“部落主义”者、天生就带有攻击其他群体的本能吗?所谓“自然家庭”存在吗?如何理解性别角色?人类生来就容易受骗吗,否则为什么会相信和传播荒谬谣言、虚假信息?人类的道德感来自哪里?“宗教”究竟是什么?如果你对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感兴趣,请不要错过这本精彩著作。

许晶

人类学者,《培养好孩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