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硕士也可能面临延毕
上章方述若薇姑为侄女小葭,一则行曲线救国之道,托其师妹以礼品或礼金献于小葭之博导;再则亲身与现为小葭博导之博士同窗,或彻夜长语,或长篇累言,以求休学之策,欲借此延展小葭之博士研读生涯。而翌日,又接年轻时所识青春伴侣之女晓柯之微信求助之言,似言其硕士亦严进严出,恐有延毕之忧,亦未可知也。
晓柯与若薇微信留言曰:“薇姨,吾于学术有所疑难,欲请益于您。吾校下周五将行开题之事,吾以书禀吾硕导,述吾开题之意,导复书云:‘央音之开题,犹理工之预答辩,须基本成科研之事,常须有论文以佐之。今兹题量未足,且无具体之算法与实验结果,更无论文之成,距央音开题之要求甚远。此题须探其前人是否已为之,技术上究竟有何难,方可有的放矢,设计解决之策。算法设计若仅复现而微调,于硕士而言,技术创新性不足。’然吾欲转博,续研此题,博间欲易师,不知何以言于导,使其先许吾开题,须硕士先毕,吾今当作何事?吾真要延期乎?”
续曰:“薇姨,吾方以书复导云:‘今开题在即,亦无暇更易新题,故欲续完此题。吾数月间,已构数据集,未知是否文献调研未足,故未达开题之要求?吾仍欲争此次开题之顺。吾初选此题,欲以为长期之研,以为大题,非仅以之为硕士之题。吾欲于博间续研此题,何以近硕士之终乃选此题?盖吾于研二下学期,经与语言音乐学师一学期之沟通,始定此题之意与研之可行,遂决以之为吾欲久研之题。今之论文题,仅其端也,吾之代码实验之力未足,故一学期间,仅至数据集之构,未通模型。’未知导能否赐以达要求之策,甚望得导之教!吾今迷茫,故以书求助。”向其述欲于博续研此题之意,及选题之晚,故工作量未足。
若薇阅后回复:“要者,速发论文。”
“今之量未足以发。”
“唯有与师通言。”
“亦勿急,汝尚少。”
“吾以书告导,此题欲为长期之研,吾今之愿,唯望其许吾开题。”
“汝度之,至乙巳年六月毕业前,能否发论文?”
“科研成果,常为先决,尤名校。”
“未必,或能投稿,然恐未足时也。”
“当先发论文,汝当查校硕士生毕业之条件,其中必有明文。”若薇复又告之视校有无发论文之要,即校无之,硕导若要求,亦须发之,研究生之培养,硕导负责也。”
晓柯曰:“师那边有之。”
若薇嘱曰:“特注意,勿与师争,勿辩论,更勿诉。安其心,淡其志,迟一年亦无妨。”
晓柯担心问曰:“硕士延期毕业,亦无妨乎?”
“要者,出成果。”
“论文当发SCI一区之高级理工科硕士外文期刊。”
“此无法也,导师不许汝开题(无论文)。”
晓柯无奈叹曰:“吾知之矣。”若薇忆之,数次见,己亦每问晓柯有无发论文,此共识也,非某师某导之独出心裁,晓柯之师乃提共性之要,尤名校也。”
此际,若薇阿姨与晓柯正论硕士出站之事,而全国之二〇二五年度研究生试,已于周六周日启幕矣。
据官讯,二〇二四年考研报名者四百三十八万,二〇二五年则为三百八十八万,减五十万。二〇二五年研究生拟招生八十九万六千九百七十七人,较上年增三万许。观报名与招生之数,二〇二五年考研录取之比高于二〇二四年。然名校推免生之数日增,保研者众,则考研生之额自减。是以,考研生最终录取之比或与往年持平。
就就业之势观之,学历贬值,考研之意下降,有考生或弃试,有学子则一心二用,一边考研,一边考编,或赴春招,遇佳机则直接就业。留待复试者,两极分化:一者往届生,就业难,寻不得合适之工,被迫考研以提升学历,为将来就业谋机;一者学业优者,有志深造,亦对科研学术有兴趣,欲冲名校,故来考研。
就出题之难易观之,经济不景时,市场对理工科高端人才之需更大,题则更重考学生之逻辑思维等创新能力,故数学英语等科之难不减反增。分数线亦大抵上升。
老呼昻教授综而断之,对二〇二五届考生言,考名校之难只增不减。毕竟,有宅家数年,屡试不第之往届生来争,国家对研究生之招录要求亦随之提高。严进严出,研究生之阶,非独博士,硕士亦然,非独取学籍难,欲毕业亦不易。念及此,老呼昻教授视时,已下午五时八分,想最后之试已毕,乃问江芸同学试之感如何?
江芸曰:“不佳。”
“恐不过线。”
“过线亦难。”
“既已考,姑估分数。”
“嗯嗯。”
“何时可查分数?”
“应是二月。”
“二月底。”
须臾,老呼昻教授又忆起常于雅苑品茶之塔塔掌柜之子汤浩亦在考研,且欲投自己门下,乃至清晨,将自己主持之二〇二五年度三项目之成员加入汤浩之名。未知今年汤浩数学能否过国考线,去年总分、英语、政治、专业皆过线,惜数学仅得数分,未能登岸。汤浩复老呼昻教授曰:
“稍紧张,觉低级错误多。”
“既已考,姑估分数。”
老呼昻曰:“建议速与吾同学,亦是你未来上司联系,报道上班之事。”言讫,老呼昻荐其硕士同学,亦是周一欲荐汤浩就职之公司上司之微信、电话。
汤浩曰:“诺。”
“吾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