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人体的医魂——经络畅通,百病不生
经络是人体的医魂,是人体内神奇的交通线路。人体的经络有机组合在一起,每一条经脉都有它独特的功能和治病作用,有的擅长内科,有的主司儿科,有的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的对胃病有神奇的疗效……它们彼此分工,各司其职,就像一个医院,构成了人体内部的医疗体系。只要经络畅通,则百病不生。
经络就是我们的随身御医
人体经络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关系人体健康的重要一环,有着“决生死,处百病”的作用
谁都希望能有一个私人的医生,能够随时对自己身体出现的不适做出准确的判断,对疾病迅速有效地进行治疗。这并非什么无法实现的梦想。每个人都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御医,那就是经络。《黄帝内经》说经络可以“决生死,处百病”。
对于经络没有很好地利用,根本的原因是传统中医理论的深奥难懂,其实经络向内归属于五脏六腑,向外四通八达于四肢百骸,把人体各部分联系形成奥妙无穷的整体。当经络不通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就一定会出现不适的症状,而通过按摩等刺激可以疏通经络中淤阻的气血,不舒服的感觉当然也就消失了。
每个人都希望能健康长寿,而灵丹妙药其实就在我们的体内。经络就是随身携带的保健医生,通过经络可以在疾病刚刚出现征兆的时候就进行调整。无论体质好坏,经络都能使之常保健康,而最有效的药方当然非按摩莫属了。并且,经络最大的好处就是,虽然研究起来非常深奥,但是使用起来却异常的简单。
按摩经络保健康
自身先天赋予的养生治疗方法不加以利用,反而舍近求远去吃各种化学药物,是不正常的表现。作为一种调养身体、治疗疾病最有效的工具,经络和穴位必然成为无法代替的随身御医。掌握了最基本的按摩推拿手法,就完全可以远离疾病。
古代很多著名医家对经络穴位的刺激推崇备至,认为治疗疾病需要针药结合。当然,预防疾病更需要针灸的辅助。结合现实中的情况,完全可以遵循针灸的原则,以一种更加简便灵活的方式来操作,同样可以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多年来,经络的理论已经越来越被接受,但是如何使经络变成一种大众养生的方法,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实际上,只要抛弃高深的医学理念,通过敲敲打打的最基本方法,就可以使经络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让这个御医真正地成为神医。
经络畅通,健康自来
不通则痛,身体的各种不适实际上都源于不通不畅。那么,打通经络当然就成为获得健康的必经之路。只要经络畅通,气血往复循环,自然就百病不生。既然经络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为什么从来没有听到,即便是中医也没有推荐给大家呢?实际上,经络预防保健的作用在医疗的时候当然会被掩盖,同时一些穴位的敲打和按摩是最基本的技巧,在医治的时候专业的医生一定会选择效果更加显著的方式来进行。
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在身体内气和血的通路。而气和血则是一对互相依赖,互相帮助的伙伴。有了它们,身体才会有每天的各种活动,体内的组织和器官当然也需要气和血的营养支持,是他们能保持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为气母,血至气至,气若顺得意轻松,血若通远离病痛”就是对气血功能的最好概括。作为气血走行的通路,经络畅通了,气血才能正常运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身体才能正常发挥功能,疾病也就无从侵入了。
平时坐久了,腰背会酸痛;走路时间长,可能感到双腿发软发沉。身体的本能就让我们发出捶腰、拍肩、捶腿、揉腿等动作,很快身体就会觉得舒服了,但是这种简单的捶打带来的舒服,非常的短暂,而且效果会越来越不明显。结合经络的理论,既能让效果持久,还能准确定位,有的放矢
例如经络里的肺经走行到肩部,脾经走行在腿部,肩背酸痛的时候按按肺经的脉络和穴位,腿酸腿软的时候推一推脾经的走向,敲打一下穴位,都是非常容易的,效果又极其的明显,可以立即缓解疲劳的感觉,让身体倍感轻松
所有预防疾病的宣传,都应该真真正正地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体上,这才是最有效的预防。不能等到疾病都已经出现了,才去想应当怎么预防。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准则,从现在开始进行,保持每条经络的畅通,疾病就没法侵入身体,这就是我们要做的防病健身。只要能抓住空闲的时间,坐在椅子上,躺在床上,敲敲打打就可以维护健康,达到有病调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总之,保证经络的畅通就是保证身体的健康。预防疾病,现在就要从疏通人体的经络开始。
手足温暖,经络才能畅通
一到冬天,很多人都会有手脚冰凉的毛病,需要带很厚的手套、穿最厚的棉鞋才能稍稍缓解寒冷,这其实就是经络运行不畅造成的。
我们知道,经络的根在脏腑,而末梢在指趾,这样天地的寒气就会从我们的手足进入我们的身体。但是,经络气血在体内的正常流通是需要恒定的温度的,中医认为寒则凝,寒气会让经络气血流通不畅。经络轻度堵塞,会让人感冒、头痛;如果手足长期接触寒气,经络严重堵塞,人就会得腱鞘炎、关节炎等疼痛难忍又很难痊愈的病。
所以,你要注意手足的保暖,炎热的夏天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屋里,冬天要注意戴手套,杜绝寒凉的食物,平时要用热水泡脚。“严防死守”住寒气入侵的门户,我们的经络就会始终畅通无阻,永远生机勃勃。
在医院骨科,很多得了腱鞘炎、手足关节肿痛的中老年妇女来看病,她们中很多人就是由于不注意手的保暖,寒气长时间郁闭经络而患病的。寒气一般都是从手、足、口进入人体的。经常吃生冷的东西,冬天用冷水洗东西,平时爱打赤脚,都会让寒气有机可乘,使人生病
最简单的经络保养法——步行
按照中医的理论,“走为百炼之祖”,人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能找到相应的穴位。脚踝以下有51个穴位,其中脚掌有15个,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步行锻炼也就是全身的经络和穴位锻炼。走路时,脚掌不断与地面接触,刺激脚底反射区,使对应的器官加快了新陈代谢,从而也就达到了健身目的。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最好的运动是步行”之说。可是要想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走路的技巧不可忽视。
正确的走路方法
1.走路时姿势要正确,如头要正,目要平,躯干自然伸直(沉肩,胸腰微挺,腹微收)。这种姿势有利于经络畅通和气血运行顺畅,能使人体活动处于良性状态
2.步行时身体重心前移,臂、腿配合协调,步伐有力、自然,步幅适中,两脚落地要有节奏感
3.步行过程中呼吸要自然,应尽量注意腹式呼吸的技巧,即尽量做到呼气时稍用力,吸气时自然,呼吸节奏与步伐节奏要配合协调,这样才能在步行较长距离时减少疲劳感
4.步行时要注意紧张与放松、用力与借力之间相互转换的技巧,也就是说,可以用力走几步,然后再借力顺势走几步。这种转换可大大提高步行的速度,并且会使人感到轻松,节省体力
5.步行时,与地面相接触的一只脚要有一个“抓地”动作(脚趾内收),这样对脚和腿有促进微循环的作用
6.步行快慢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定。研究发现,以每分钟走80~85米的速度连续走30分钟以上时,防病健身作用最明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饭后百步走”,只适合那些平时活动较少、长时间伏案工作、形体较胖、胃酸过多的人,这类人饭后散步20分钟,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和胃酸分泌,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对那些体质较差、体弱多病的人来说,最好还是“饭后不要走”,这些人不但饭后不能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最好平卧10分钟。因为胃内食物增加,胃动力不足,此时如果活动,就会增加胃的震动,更加重其负担,严重时还会导致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