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唐人的科举之路
《刘宾客嘉话录》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苗给事子缵应举次,而给事以中风语涩,而心中至切。临试,又疾亟。缵乃为状,请许入试否。粲犹能把笔,淡墨为书,曰:‘入!入!’其父子之情切如此。其年缵及第。”苗给事是苗粲,三朝宰相苗晋卿之子,此人颇有德行,有口皆碑,但仕途始终不顺,居官不显。临去世之前,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苗缵身上,希望他科举一举中第。但是苗缵却犹豫,原因是唐代特别讲究孝道,父亲中风,儿子却去赶考,必然会遭到社会舆论抨击,所以苗缵犹豫再三,向病榻上的父亲请示。此时,已经口不能言的苗粲拿起笔来连写两个“入”字,意思是“快入考场”,殷切之情溢于言表,让人唏嘘不已。
病重的父亲,甚至可以不顾社会舆论,让儿子赶考,科举究竟有多大的诱惑力?对于唐人来说,它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唐摭言》卷九记载:“殊不知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也就是说,唐朝,尤其是唐朝中后期,科举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对于名门望族来说,是续命的根本。草民如果始终不能中第,会一家饥寒,名门望族若不能中第,则家道中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