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三句义
《金刚经》中有三句义,这是一种表达式,在经文中经常出现: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一句话,“如来说世界”(如来说,有一个世界);第二句话随即来了,“非世界”(就不是世界);第三句又来了,“是名世界”(所以称它为世界)。
这叫三句义。又如:“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
……
我当初念中学时,有幸读到了《金刚经》,读到三句义时脑子就乱了,我搞不懂这是在说什么。
而今看来,其义大抵如下。
第一句,“如来说世界”,就是有一个世界,但你千万别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实体。西方的宇宙观长期以来是实体的宇宙观,实体的最小单位最初称“原子”。后来物理学发现原子也不本原,里边还有基本粒子,以为找到基本粒子,最终的实体就找到了,但后来发现还不基本,据说还有夸克。总而言之,他们无穷无尽地追问:使世界成立的实体基础是什么?
这个实体的观念,别以为它仅仅存在于我们对物理学的学习当中,它也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但是世界不是实体。所以在三句义第一句“如来说世界”之后,马上就要否定它是个实体的存在,这就是第二句“非世界”。但是,把这个世界作为实体否定掉了,并非世界就没有了。这个世界虽然不是由实体组成的,但它是缘起组成的,所以有第三句:“是名世界”。
佛教最基本的原理是四个字:
缘起性空
这是佛教的各种宗派共同承认的,不承认这一条,就不能算佛教的宗派。
何谓缘起性空?比方说,我手头拿的这个矿泉水瓶子,有没有它自身的实体存在?按照西方观点,有。它要被分解为物质的最基本的单位构成,比方说基本粒子。
佛家的观点是,它没有实体性的存在,这叫“自性本空”,没有自己的本性。矿泉水的瓶子怎么来的?各种因缘聚合而成。各种条件汇合起来,成了这个事物。这个条件会聚合,也会离散,“缘会则生,缘离则灭”,万事万物无不如此。
你先要同意这一条。你不同意这一条,就不能进入释迦牟尼的智慧。
我小时候也蛮早知道缘起性空四个字,我也觉得理论上能够接受,因为一切事物都无常,没有常住不变的事物,“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同意的,我就以为我懂了缘起性空,其实没真懂。什么时候真懂了?不是逻辑上理解的。2000年,我母亲去世;2006年,我父亲又去世。当我父亲去世的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缘起性空。
我出生在我父母所组成的家庭里,我在这个家庭里面长大,我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family(家庭)应该永远存在。到2006年的那一天,我知道,它没了。这就叫缘起性空。
释迦牟尼讲佛理开宗明义,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就是缘起性空。但是不要因为性空就执空了。执着于空,又错了。世界作为实体是不存在的,要把它空掉,但世界作为缘起是要承认的,缘起是真实的。不因为性空而否定缘起的真实性,于是第三句话要说,“是名世界”。
这世界就是一系列缘起,缘起本身要确认为真实。这一个基本道理,年轻的一代应早早地领会它。
我们来想一想这三句义之妙义。当我们在恋爱的时候,我们正在寻找一个理想的丈夫或理想的妻子,我们带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这个愿望,就是我们自己在心中构成了一种如柏拉图所说的“理念”,理念是柏拉图所讲的“实体”——我带着关于“怎样的妻子才是理想的妻子”的想法,追求了那个女性;那个女性呢,也带着“怎样的丈夫是理想的丈夫”的想法,追求了一个男性;然后他们终于结合了,每个人带着一个实体做标准来衡量对方。
错在哪里?实体本不存在。哪有一个女性是天生的妻子?哪有一个男性是天生的丈夫?丈夫是谁做出来的?是妻子做出来的。而妻子是丈夫把她做出来的。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是交互性关系,缺了一方就没另一方,这种关系叫:
缘
“我就是一个最标准的丈夫,向你走来”,有这种事情吗?其实是我等待着你把我做成丈夫。你也不是作为一个标准的妻子向我走来,你等着我把你做成妻子。我儿子出生的那一天,我知道他把我也生出来了——他把我作为父亲生出来了。别以为只是我们生了一个儿子,其实,儿子把我们作为父亲或者母亲,也生出来了。哪有一个男性是天生的父亲、天生的丈夫?哪有一个女性是天生的母亲、天生的妻子?都不存在。所以鲁迅先生说得好,他说妻性不是天性,母性和女儿性才是天性。当然,这个天性也要有体现的机会,这机会就是你把女儿生出来,女儿把你作为母亲也生出来。
鲁迅先生讲的妻性是什么?妻性就是母性加女儿性,终于还是缘,总而言之是缘。所以,要破除实体之观念,要懂得这三句义。中国思想,主要是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这三家没有一家有实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