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之比较
我们已经知道了西方文化的特征,简单地说就是柏拉图主义。它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它广泛深入地影响了非欧洲民族。现在我们回过来,看一看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特征。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我们有佛教,而且佛教还中国化了,但佛教在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宗教,因为它是无神论的:
佛教没有神。
佛教在民间的信仰方式当中才有了宗教的特点。比方说我们拜一个菩萨,拜一个佛像,我们仿佛在拜神,并且请他们帮助我们,我们会去烧香许愿,然后再还愿。
这是佛教在民间信仰当中产生的形式,佛的世界仿佛是一个神的世界。其实佛、菩萨、罗汉……不是神,都是普通的人。普通人修佛可以修到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阿罗汉,第二境界是菩萨,再往上走,是佛。佛不是神。释迦牟尼是普通的人,Buddha这个梵文单词被翻译成佛,它的本意是觉悟者。所以,佛就是觉悟者。
我们现在还不是佛,是因为我们尚未觉悟,但是我们都有佛性。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所以佛教是无神论的。
有一个禅宗的公案是这么说的。一个弟子,有一天终于忍不住问他的师父:“师父啊,你能不能告诉我,佛究竟在哪里?”师父跟他这么说:“在你面前,听你说佛法的,就是佛。”
佛性不是神性。众生是佛,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我们年初一要拜佛,严格来说,不应该到寺庙,而应该彼此互拜。我在拜你,你也在拜我,就是佛与佛在互拜。
中国思想跟西方思想,根本差别在哪里?简单说来,儒道佛三家都论道,都没论出两个世界来,我们中国人只有一个世界。
天道在哪里?天道在人民生活中,它不脱离人民生活。所以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道不远人。
天道不在彼岸世界里,天道就在人民生活中。
同学们大概都知道《大学》《中庸》这两篇重要的儒家文献。它们跟《论语》和《孟子》并列在一起,称为“四书”。四书的次序是先《大学》,后《中庸》,后《论语》,后《孟子》。
《大学》为什么放在第一篇?因为它是“初学入德之门”。开篇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被称为“三纲领”。这三个纲领能表现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
在“明明德”中,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跟“德”连在一起,“明德”,还要对这个“明德”来一个明,叫“明明德”。为什么?
明德是我们本有的仁心,我们每个人都有。比如赤子之心,一定是明德,所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明德是虚灵不昧,人人都有。
最早把这件事讲出来的是孟子,他说人心有四个善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本性具备的,所以可称为“明德”。
我们把这个思想跟西方思想比较一下,特别是跟西方基督教比较一下。按照西方基督教的观念,人本有的是罪,原罪,不是明德。所以人的希望在于信仰上帝。侍奉上帝、敬重上帝、敬畏上帝,等待上帝对这个有罪的灵魂的拯救。我们自己的灵魂,对于我们自己的罪孽是无能为力的。
而中国儒家思想一开始就讲明德。但是我们会遮蔽明德,因为在现实世界当中,人还有器质(肉体)的一面。明德是天地之性,肉体给我们器质之性。食色性也,我们要饮食,我们要男女,我们有各种趋利避害的要求,这一切,都有可能让我们的明德被遮蔽。于是有一个功夫一定要做,叫明明德。但前提总归是有东西好“明”——我们都有,即明德。再度让它呈现出来,是明明德,儒家称之为复性之功夫。
儒家讲的修养,就是复性:恢复我们本有的明德,让它呈现。真理不要到外面去求。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明明德怎么明?明德肯定是跟天道统一的,否则不能叫明德。德者“得”也,我们从天道那里获得了我们的德性。《中庸》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们的明德跟天道贯通,那么,天道在哪里?高高在上吗?你如何明明德?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苦思冥想,能够把明德明出来吗?不是的。
第二条纲领是:“在亲民。”
亲民是明明德的途径。进入和体察人民生活,叫亲民。后来朱熹把亲民改成“新民”,错了,那叫改造。要改造百姓吗?不,要亲民。
不是说,你做了君王要亲民,做了官员要亲民,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都要亲民,我们都在体察人民生活,我们也在人民生活中。
真切地体察人民生活,是明明德的唯一途径。
“大学”就是大人之学,不做小人,做君子。做君子一定要关怀天下,体察人民生活,这就叫亲民。
第三条纲领是“在止于至善”。讲人生的最高目标,所要达到的最高的完善。
回过头来看《大学》开篇。第一,讲明明德是复性之功夫。第二,这个功夫哪里去做?体察人民生活,真切地领会在人民生活中体现的天道,然后身体力行,以达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完美,“在止于至善”。这就是三纲领。
我们把这三纲领跟西方思想,例如柏拉图学说比较一下,差别很清楚:真理不悬在现实人世之外,而就在人世之中。
同样,把佛学中国化的惠能,讲过这样的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是在人世间的,不能离开世间去求觉悟。离开这人世间去寻找最高的觉悟(菩提),就好像要在兔子头上找出两个角来一样荒谬。兔子只能长两个耳朵,没两个角。
佛法在世间,天道在人民生活中,众生的烦恼以及克服烦恼的努力,就是天道之体现。用惠能的话说,“烦恼即菩提”,不要害怕烦恼,烦恼倒是用来修行的,烦恼是修行之资具。
我们拿中国思想来跟西方思想做比较,所达到的最基本的认识是两条:
第一,在中国思想中并不包含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区分。
第二,中国人所能接受的真理,不是逻辑的真理,是生命情感的真理。
后面这一条,现在要专门地说一说。《中庸》的第一段是这样讲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命之谓性”,我们人的天性是从天命下贯而来。“修道之谓教”,我们并不是少数那种圣人,圣人不需要教化,大多数人都需要教化,所以要修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片刻都不能脱离的,“可离非道也”,天道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都有天道在其中,你不能说生活归生活,或者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不可以的,天道也在这里边体现的,所以不可须臾离之。“故君子慎其独”,你不欺于暗室,你一个人在房间里面做什么事情都没人看见,可以肆意妄为吗?也不可,因为你过的是人生,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方面都是天道在其中,所以,“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戒,就是提醒、警告,我做什么事情人家看不到,你也要慎重;“恐惧乎其所不闻”,你做的事情没传出去,你也要恐惧。“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我们来看天道的内涵。中国哲学讲的天道,绝不是如柏拉图讲的理念,也不是西方近代哲学讲的理性的法则。天道在哪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心里活跃的是喜怒哀乐,全部丰富的生命情感都在内心。“发而皆中节”,生命情感一定会表现出来,但每一次表现都要恰当,不过分,叫“中节”,叫“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大本在我们喜怒哀乐的生命情感中。天下之大本不是理念世界,也不是现在的科学所揭示的所谓自然的规律等等。天下之大本是我们的生命情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我们每个人都有生命情感,一定会表现出来,而且肯定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如果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生命情感的表现都是中节的,就是“天下之达道”:社会生活跟天道一致了。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人民生活达到了中和,那么天与地的关系就是正的,而万物也都有了生机。
这里面我们读到什么?读到了中国哲学所讨论的真理。中国哲学所讨论的,无一不是生命情感的合适问题以及它如何升华。中国无宗教,中国有哲学,而中国的哲学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哲学,尤其不同于欧洲哲学。因为中国的哲学是升华人生情感的哲学,这一点请大家注意。所以中国哲学讲到底是人生哲学,这人生哲学不是给我们一些干巴巴的理性规则,而是诉诸我们的生命情感本身,把它的真相说出来,让我们去体现、去发挥生命情感的时候都中节,这就是中国哲学基本的目标。
那么人生哲学意味着什么?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就是《诗经》,《诗经》里面全是诗歌,全是表达人的生命情感的,都是喜怒哀乐。孔子赞扬它“思无邪”,无邪什么意思?诚。一个诚字,什么意思?性情之正。
让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让我们站在大地上的,绝不是我们头脑的理性,而是生命情感。西方的哲学,把人类心灵当中的情感放得很低:第一等级是理性,第二等级是意志,第三等级才是情感,放得太低了。他们对人生、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逻各斯中心主义,中国哲学恰好是相反的,把生命情感提到根本的位置上来。我们想想,中国哲学这样做对不对?若我们的行为是合适的,若我们的行为在社会生活当中带来的不是破坏和灾难,而是带来和谐和幸福,是不是因为我们生命情感的运用是正的?所以孔子说“思无邪”,无邪者,诚也;诚者,性情之正也。这是最根本的修养。
我们不要以为,可以用冷冰冰的理智思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情感之中。我们不是恰好拥有了一份欢乐,或者拥有了一份悲哀,而是当我欢乐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欢乐,当我悲哀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悲哀。而不是我有一个冷冰冰的与情感无关的“心灵的实体”此刻恰好处于悲哀的状态,然后我把这个状态排除掉,没这种事情的。生命情感之方方面面就构成我们的心。如果它正了,佛家叫本心。所以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之用力所在,是使我们的生命情感合适和升华。
所以,同学们去读中国的经典,儒家的也罢,道家的也罢,佛家的也罢,一定不要如读西方科学或者西方哲学那样去读,去梳理概念,讨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包含或者不包含关系,或者逻辑上的推演,这一切,都不是我们读中国哲学典籍的方法,若你这样读,就会误读了它。
中国的人生哲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教科书,是人生的教科书,而不是理论的书,一定要懂这个道理。除非你准备到哲学系以后一辈子教中国哲学,那你要将其梳理一下,这些工作也有必要,但它和修养没关系。
比方说,如果你读了五十遍《金刚经》,却没有流过一次泪,心中也没有过法喜,你就肯定没懂。那种喜悦,在佛家的言说当中叫法喜,“法喜充满”,你感受过吗?这种喜悦,无可名状,你一下子把生活的某一个方面看通了,而且这个通不是理智上的通,是生命感受上通了,你仿佛融入了宇宙,这是何等之感受?总而言之,无可名状,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读儒家的经典也应当这样,读道家的也应当这样,否则你是不能真懂的。
读西方哲学可不这样,各位,读过黑格尔的《逻辑学》没有?他那是一个一个范畴推演的,每一步的推演,在逻辑上都没有漏洞,而我们读的时候也必须一环一环地跟上去,不能有任何脱节。
这就是西方哲学的著作,它是锻炼我们的头脑的,把我们的理性思考训练得十分彻底和周密,效果跟学数学差不多。
中国哲学的典籍,是滋养我们的心灵的,因为它涉及我们心灵本身的种种生命情感。你读得懂这一段,是因为你有过这一份生命感受;你读不懂那一段,是因为你的人生还没有那份感受。
中国哲学的著作,它的文字表达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充满了形象、比喻、例证、暗喻,有文学的价值。先哲的一句话,并不是他推理出来的,他是直接告诉你的,你需要慢慢去体会。中国古代的圣人把他直接所见的说出来,这叫直觉的真理。
中国哲学典籍给出的,全是这些东西。先哲直觉到的那些真理,我们可以拿来做我们的推理的前提。先哲之所说,即是他之所见,是心灵的悟道、伟大的哲思。所以中国哲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举个简单的例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老子讲的。这两句话,你可能老早就知道,懂了还是没懂?假如你问老子:为什么反者道之动?你推给我看看?老子说,我看到的就是反者道之动。
它不是任何推论的结果,它就是对这个世界的变化之法则的直接的领会。然后我们可以在这个前提下做推论,结果推出很多东西。
第一,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反者道之动,就是认识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必然走向它自己的反面。正如冯友兰所说,这一点,让中华民族有了一种智慧,是其他民族无法跟我们比的。什么智慧?在最黑暗的时候,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华民族对未来始终保持着它的信心。为什么?黑暗终会过去,因为它一定走向自己的反面,光明一定在前面。
同时,它又让我们这个民族在最辉煌的时候、最得意的时候,保持必要的警觉,为什么?事情正在走向反面。在这个前提下,你可以推出道家为人处事的两条通则。
第一条,如果你要得到一个事物,你就要从它的反面开始,因为反者道之动。你要强大,必须从弱开始;你要高,必须从低开始。所以,一个中国人如果懂得道家的思想境界,他开始做事时一定低调,极其低调,低调到让你觉得他不存在。
第二条,若你要比较长久地保持一个事物,就须让这个事物包含它的对立面。因为反者道之动,一个事物如果没有能力包容自己的对立面,它很快要结束。
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比方说,资本主义要活得长久一点,就必须包含自己的对立面,即社会主义。一个不能包含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很快会垮台,各位同意吧?比方说失业的人,也就是离开生产过程的人,经济学家不再看到他们的存在,经济学家是讨论资本运动的,在资本运动之外的人不是他讨论的对象。但这些人,他们真实地存在着,只不过在经济学家眼中不存在;这些人还得活,只不过不再用货币来获得自己的生活资料,因为失业了,没有货币。这时,社会应该怎么样?应该不用市场原则了。不用市场原则,他们就还活着;一用市场原则,他们就活不下去。所以,不要以为必须永远坚持市场原则,永远坚持资本逻辑。资本逻辑要生效,前提是和平的社会。和平的社会要求承认在生产过程之外的那些人必须活着。所以资本主义如果想要长久一点,就必须包含自己的对立面:社会主义。
各位的学业要成功,也必须包含对立面:困难。
一切顺利都要包含它的对立面——困难,你才能把事情做好。可以说这样两句话:困难是我们的恩人,敌人是我们的老师。做事情要有对立面,要有反对你的人,你才会把你的事情做得更好。
年轻的一代学西方的科学较多,与中国的智慧疏离长久了,其实我们还得懂这些道理。我们希望一路顺风,我们希望没有挫折,我们希望没有人反对我们……你要知道,谁反对你,你应该高兴,你获得了提高自己的绝好机会,只要你做的事情是正当的。但是——
谁保证你正当?儒家。
道家不跟我们讲道德理想。道家教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自由一点,自在一点。好和坏,它不讲;善与恶,它不讨论。所以我们如果光有道家,是不行的,很可能形成一种奸猾的人生态度,是非不分。
我们怎么运用道家的思想?必须有儒家做根、做基础、做前提。儒家告诉我们要明明德,要亲民,要止于至善。
中国人未来的生活也将在这条路上。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