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给朱棣讲蒙古西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狠抓教育。

两项政策一公布,整个北方全部积极响应,而南方地区还持有观望态度。

百姓们聚集在河套牌运营的商铺门口,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

然后商队带着他们,一路来到河套,他们基本来自山东,河北,北平,山西,陕西,以及甘肃等北方大部分地区。

陆陆续续来了近5万人,张之庆看到这5万人的到来,心里都乐开了花儿了。

这是5万人口啊,张之庆下令砖厂全力生产,然后以无息借给这些人,等他们定居之后产粮富裕与用粮还,他们基本上定居在磴口一线,以及乌梁素海周边,靠水源的地方,随着有5万人口到来,整个后套地区充实了一些。

张之庆可谓是对他们照顾有加,给他们各种福利津贴,然后鼓励他们生孩子。

当然这5万人里有小孩的家庭还是很多的,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会被安排去下地干活,放牛放羊。

作为后世人,张之庆明白孩子才是国家的未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索性大手一挥,拿出来20万两银子,从南方各地招募落榜的秀才,书生,以及教书先生,来河套,并且动员5000工程兵,在后套各地修建蒙学堂。

推出了一套暂时两年义务教育制度,对,没错,就是暂时的,今后会根据财政收入加大力度,2年5年或者6年。

张之庆对教育方面极为重视,所以让自己最信任的人廖禾芝,一手督办,在河套的那些工部户部兵部的官员们,还有锦衣卫看到张之庆把大把的钱撒在狠抓教育上了,就极为不解。

没过多久这件事儿就传到京城了,一直以来,张之庆在各地官员和京官的眼中,就是一个另类怪胎的存在,好好的富翁不当,非要去经营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也不往自己兜里揣,人们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往兜里揣的时候,张之庆却把大把的钱用在了他们极为费解的地方。

南京紫禁城御书房。

“父皇,张兄是这么说的吗?”。

“咱啥时候骗过你?”。

“好一个再穷不能穷教育啊!”。

“是啊,这小子做事风格魄力够大,够狠,这半年来把河套打理的井井有条,就能看得出来,推行出来的那个义务教育制度,咱看了,如果咱们大明要是按照那个制度推行下去,今后咱大明就不缺读书人了,可惜啊咱大明没钱!不过这个制度给咱保留着,今后咱大明有钱了,也搞义务教育制度!”。

老朱眼眸连连闪烁的说道,义务教育制度给他了很大的启发,如果在全国各地推行下去,几代人之后全国人识字率将100%,到时候大明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可惜啊,义务教育制度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现在大明每年税收才300多万两,别说义务教育制度了就算是维持朝廷运作,都有些履步维艰。

这时老朱忽然一转头,“等张之庆忙完移民的事,就下旨让他来南京吧!”。

“儿臣遵旨!”。

乌兰察布四子王旗,呼斯楞的部落与其他部落爆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冲突。

敌对部落偷袭了他们的牧场,射杀了近1万头羊,呼斯楞的部落在这一带属于不小的部落了,大约有3万户左右,能战的壮丁约不到1万人,这场局部冲突让他们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呼斯楞跟张之庆一直以来是盟友,也是羊毛原料的供货商,两步之间一直以来都是互相帮衬,几乎可以达到了一方有难一方立刻呼应支援,这场局部冲突,张之庆也听说了,刚得到消息就派赵老四,带着2000青山镇民兵部队,前往支援。

可到达以后已经晚了,约1万头羊,在这场冲突中被射杀,接近1000部落壮丁战死,牧民家的妇女们一夜之间变成了寡妇。

一时间伤心欲绝的哭泣声弥漫整个部落。

但也没办法,这是不可避免的一战,如果不战,那么整个部落将被吞并。

赵老四带着呼斯楞来到了五原。

张之庆看到呼斯楞的时候愣了一下,曾经那个豪迈粗犷的蒙古族后生,现在一副极为憔悴的模样,双眼布满血丝,而且有很浓重的黑眼圈。

“呼斯楞,你这是怎么了?”。

“鞑靼人来吞并我们部落了,我们跟他们在辉腾锡勒打了一仗,他们把我们1万多头羊杀了,安达!我们部落明年可能无法给你供货了”。

“1万多头羊啊!那损失很大吧”。

“是的,安达,部落里很多人,家里都没羊可养了”。

曾经豪迈无比的蒙古族汉子,现在异常的颓废,看到他这样做了这么多年奸商的张之庆,也有些于心不忍了,之前一直用一些不值钱的东西,骗人家手上的牛和羊,这么长时间了人家还是这么的相信他,张之庆是知恩图报的。

“这样吧,你把那死的1万头羊,全给我送来,我全收了,正好,马上就快过年了,我要让兵团放下,好好吃顿肉!”。

“真的吗安达!”。

“真的!”。

呼斯楞一激动,一把把张之庆给勒住了,真不愧是平常玩套马杆的人,那手劲儿真大啊。

“松开松开!喘不上气儿了!”。

(按理说今天我应该爆更的,但是夜班上的我太累了,作者已经进入第2轮推荐期了,没办法,只能明天爆更了,对了,作者打算建一个读者群,有没有要来的,作者的历史功底不咋地,所以需要大佬带着,如果各位读者有什么好的点子,咱们可以分享出来,完全可以往文里边写,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