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妙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生哲理

爱得分曰仁,施得分曰义,虑得分曰智,动得分曰适,言得分曰信。

【注释】出自先秦《尸子·分》。得分(fèn),恰如其分、恰当。曰,叫。

【译文/点评】爱恰如其分叫仁,施予恰如其分叫义,考虑问题恰如其分叫智,行为举止恰如其分叫适,言语表达恰如其分叫信。此言意在强调恰如其分是一切行为的最高境界。

按图索骥者,多失于骊黄牝牡。

【注释】出自元·赵汸《葬书问对》。骥,骏马、千里马。骊,黑色的马。牝牡,雄雌。

【译文/点评】按照画好的马的图像去寻找千里马,往往连马的颜色与雄雌都分不清,更别说找到真正的千里马。此以寻找千里马为喻,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做事不能仅凭书本知识,要重视实践才有效果。

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注释】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八仙,指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

【译文/点评】此以“八仙过海”的传说,比喻各人凭自己的能力达成所要实现的目标。

跋前疐后,动辄得咎。

【注释】出自唐·韩愈《进学解》。跋,踩、践踏。疐(zhì),跌倒。跋前疐后,比喻进退两难。辄(zhé),总是。咎(jiù),责怪。

【译文/点评】往前要被踩,退后要跌倒;不管怎么做,总是受到指责。此言一个人的处境非常艰难。

百里之海,不能饮一夫;三尺之泉,足止三军之渴。

【注释】出自先秦《尉缭子·治本》。一夫,一人。止,消除。

【译文/点评】百里之海虽大,却不能解一人之渴;三尺之泉虽小,却足可解决三军人马的饮水问题。此以饮水为喻,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事要有针对性,处事在于措施得当,而不在于动作的大小。

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

【注释】出自唐·杜牧《怀紫阁山》。

【译文/点评】此言不肯看淡荣辱,就注定要与人有争,在是非中度过一生。意谓劝人看淡荣辱。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注释】出自唐·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之一。百、三,都是虚指,强调“多”之义。乃,是。

【译文/点评】即使是常胜将军也难以每次都能料敌如神,多次折臂的人却可能成为良医。此言取得成功需要磨炼,需要不断地实践历练作基础。

百闻不如一见。

【注释】出自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译文/点评】此言实践的重要性。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干一干”,其义都与此有相通之处。

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注释】出自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牖,窗。户,门。

【译文/点评】一百颗星星的光芒,也抵不上月亮的明亮;十扇窗子全打开,也不如一扇门打开光线强。此以星与月、窗与门光亮度的比较为喻,说明“质”与“量”的关系,说明了“量大不如质高”的道理。若引申之而论人才问题,则可以说明这样一个“用人”之理:一个杰出的人才,要远胜于千万个平庸之才。俗语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

【注释】出自唐·韩愈《招杨之罘》。万岁,代指很多年。

【译文/点评】柏树生长于石头之间,年头再久也是长不大的。此以柏树与其生长环境的关系为喻,说明人才成长需要良好条件的道理。

败莫大于不自知。

【注释】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莫大于,没有什么比……大。

【译文/点评】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此言能够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知彼”不易,“知己”则更难。只有了解自己,才能自觉地克服自身的弱点,从而战胜他人,取得成功。

彼一时,此一时也。

【注释】出自先秦《孟子·公孙丑下》。彼,那。此,这。也,句末语气助词。

【译文/点评】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另一个时候。这是孟子的名言,讲的是时势不同,情况也会随之有所改变的道理。今天我们仍时常引之,以强调要因时制宜。

扁鹊不能治不受针药之病,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

【注释】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扁鹊,战国时代的名医,即秦越人。

【译文/点评】即使是医术高明如扁鹊,如果病人不肯接受针药的治疗,也没法医治他的病;即使是贤圣之士,如果国君没有接受正言相谏的雅量,那么贤圣也无能为力。此以良医治病也要病人配合为比喻,说明治国光靠贤圣之士的才干还不够,还得有从善如流的贤君配合之道理。

表壮不如里壮。

【注释】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译文/点评】此言外表好看徒然无益,实质上强大才是强大。意谓看问题、看事情不能重表面,而要把握本质。

病笃乱投医。

【注释】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病笃,病重。

【译文/点评】此以病重乱求医为喻,形象地批评一个人在情势危急时不择对象地向别人求助的愚蠢行为。

病万变,药亦万变。

【注释】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亦,也。

【译文/点评】此以治病用药要根据病情而变化为喻,强调说明处事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采取随机应变的措施。

不痴不狂,其名不彰;不狂不痴,不能成事。

【注释】出自先秦《太公阴谋》。彰,彰显。

【译文/点评】不痴迷不疯狂,名声就不能彰显于世;不狂热不痴情,事情就成功不了。此言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既要有出众的才干,又要有对所从事工作的痴迷认真的沉潜功夫。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注释】出自先秦《荀子·劝学》。“……也”,古汉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相当于“……是……”。先王,此指先贤。

【译文/点评】不登临高山,就不会知道天有多高;不俯临深渊,就不会知道地有多厚;不听听先贤的教导,就不会知道学问究竟有多大。此以登山临渊为喻,说明学习先贤教导对于了解学问的重要性。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

【注释】出自先秦《孔子家语·困誓》。颠,山顶。没溺,落水。

【译文/点评】不见高峻的悬崖,怎么知道从顶峰坠下的后患?不俯临深渊,怎么能知道落水的可怕?不观大海,怎么知道风大浪高的危险。此以观崖、临渊、观海为喻,说明只有身临其境、亲身体会,才能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注释】出自先秦《荀子·劝学》。跬(kuǐ)步,半步。

【译文/点评】行千里路,如果不从一小步一小步开始走,那就到不了终点;要成浩荡的江流与苍茫无际的大海,如果不汇聚众多细小的溪水,那是没有希望的。此言以积步、积流为喻,意在说明学习知识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这个比喻,推而广之,也可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从小处着手,踏踏实实做起。如此,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最终成就大业。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注释】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

【译文/点评】此言只有经过磨炼,才能增长见识,有益于进步。与俗语“吃一堑,长一智”同义,都有强调从实践中学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意思。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

【注释】出自唐·白居易《登香庐峰顶》。穷,穷尽,此指登上。视听界,此指最高峰。焉,怎么。

【译文/点评】此言不登上香庐峰顶,怎么能认识到宇宙的广大无垠呢?此乃以登山为喻,阐明了一个哲理:要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要有广阔的视野,有登高望远的识见。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注释】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译文/点评】此以探穴得虎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过人的胆略与拼死一搏的气魄,就不可能取得异乎寻常的惊人成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出自宋·苏轼《题西林石壁》。缘,因为。

【译文/点评】此以看山为喻,说明了要看清事物的本质,必须跳出圈外,保持与事物必要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

不实在于轻发,固陋在于离贤。

【注释】出自先秦《尉缭子·十二陵》。不实,指没有实效。发,行动。固陋,缺乏见识。离,疏离、疏远。

【译文/点评】做事不能取得实际效果,那是因为轻易采取行动之故;缺乏见识,那是因为疏离了贤人的缘故。此言要治国安邦,就要慎重虑事,不贸然行动,还要亲近贤者能人,从而增长见识、做成大事。

不贪花酒不贪财,一世无灾无害。

【注释】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花,喻指女色。

【译文/点评】此言追求女色、酒、财是酿成灾害的根源,意在警醒世人莫贪酒、色、钱财。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出自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译文/点评】此言身在飞来峰顶,峰高云浓,视野受阻。这是表面之意,实则要抒发的是诗人作为政治家对于身处国家高位、身处政治改革的旋涡之中“忧谗畏讥”的心声。同时,寄寓了这样一个哲理:身处高位往往会因不了解下情而有被蒙蔽的可能。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注释】出自先秦《荀子·儒效》。不若,不如。

【译文/点评】对某事有所耳闻,那是好过没有听闻的;如果能亲眼所见,那又好过耳闻;亲眼所见虽好,但若是对它有所了解,那就更好;要是能躬行实践它,那就是最高境界了。此言意在强调凡事亲自参加实践的重要性。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注释】出自先秦《老子》第二十二章。见,通“现”,表现。故,所以。彰,清楚。

【译文/点评】不自以为高明,就会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就会明辨是非。此言做人采取低姿态、谦虚谨慎,才能在实际上高人一筹,比他人高明。

才胆实由识而济,故天下唯识为难。

【注释】出自明·李贽《二十分识》。才胆,才能、胆略。识,识见。济,帮助、成功。

【译文/点评】才华、胆略,实际都是由识见而助成的。因此,天下最难得的是有识见。此言一个人有才华、有胆略,都并不是什么特别了不得的,有识见才是最高境界。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注释】出自清·王夫之《周易外传·震》。以,因为。日生,一天天增长。思,此指大脑、脑力。引,引出,此指使用。

【译文/点评】有才能的人因为得到重用而才干日益增长,大脑因为经常使用而越发灵活、思虑不绝。此言人的才干是练就出来的,好的思想是勤奋思考的结果。

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

【注释】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操,弹奏。器,指剑器。

【译文/点评】此以操曲知音、观剑识器为喻,说明要做作家的知音,自己应该有创作实践经验。这话讲的虽是文学创作上的鉴赏问题,却道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察察者有所不见,恢恢者有所不容。

【注释】出自汉·陆贾《新语·辅政》。察察,清楚或清白的样子。恢恢,阔大的样子。

【译文/点评】明察秋毫的人也会有看不到的地方,心胸开阔的人也有容不下的事物。此言任何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注释】 出自先秦 《韩非子·五蠹》。贾 (gǔ),做买卖。

【译文/点评】袖子长善于跳舞,金钱多善于做买卖。此以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为喻,说明一个道理:有所凭借才能做好事情。

常胜者无忧,恒成者好怠。

【注释】出自南朝齐·刘善明《上表陈事》。

【译文/点评】经常取胜的人容易有高枕无忧的错觉,经常成功的人容易产生懈怠而不求上进的毛病。此言成功之后要防止高枕无忧的想法与懈怠情绪出现,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否则,成功便会是走向失败的开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注释】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译文/点评】诗人因为和柳宗元等一起参与王叔文所领导的革新活动,结果被贬出京,先后为朗州司马、夔州刺史等职。此二句是诗人在“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贬谪生涯之后,面对朋友白居易的同情所抒发出的达观的人生感慨。它以“沉舟”、“病树”自喻,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期间许多同辈春风得意、飞黄腾达的情形。在对比中写出了自己坎坷的人生悲酸,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的沉痛感慨。这是诗句的本意。由于诗句本身写景所构拟的意象(沉舟搁岸、千帆竞发,枯树倒地、万木争春)具有鲜明的对比效果,从而使诗句别具一种深刻的哲理意味:新陈代谢,生生不息;旧的过去,新的必来。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后世人们引用此句,所要表现的正是此意。

成大功者不小苛。

【注释】出自汉·刘向《说苑·政理》。苛,苛求。

【译文/点评】此言做大事的人不必在细节上过分要求,也就是说,要着眼大局,抓大放小。用哲学的术语说,就是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注释】出自先秦·屈原《楚辞·卜居》。

【译文/点评】此言事物都有相对性,要善用其长,避其所短。

崇峻不凌霄,则无弥天之云。

【注释】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崇峻,指高大的山峰。凌霄,即直插云霄,意指非常高。则,那么、就。弥,满。

【译文/点评】山峰不高峻,山顶就不会云雾缭绕。此以山高多云为喻,说明为人立志当高,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

除患于未萌,然后能转而为福。

【注释】出自宋·苏洵《审敌》。

【译文/点评】消除祸患于未萌芽状态,然后才能转祸为福。此言防患于未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道理。

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注释】出自宋·苏轼《朝辞赴完州论事状》。晦,暗。则,那么、就。毕,全部。陈,呈现。

【译文/点评】在暗处看明处,以静观动,那么所有事情的真相都会呈现于眼前。此以观物为喻,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看问题选择好角度、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

【注释】出自先秦《公孙龙子·迹府》。遗,遗失。求,寻找。乎,句末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译文/点评】楚王丢失的宝弓,拾到的肯定是楚国人,那又何必再去寻回来呢?这是楚共王对劝他寻找打猎时丢失于山中的宝弓而作的回答。后世引用,多比喻得失都在同一个利益集团内部,不必太过计较。

船载的金银,填不满烟花债。

【注释】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烟花,指妓女。

【译文/点评】此言嫖妓是花费金钱的无底洞,意在劝人莫买欢嫖娼、自投火坑。

垂大名于万世者,凡先行之于纤微之事。

【注释】出自汉·陆贾《新语·慎微》。垂,流传。凡,大凡。纤微,细小。

【译文/点评】名字能够流传于万世的人,大多是先从小事做起的人。此言从小事做起。注重基础工作的人,才能成就大功。

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

【注释】出自宋《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博士”,与下句的“媒人”,皆指媒介。

【译文/点评】此以春天是花开的季节引类作比,以酒喻媒人,说明酒能乱性而易于引发人的淫欲,意在警醒世人饮酒当节制。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注释】出自先秦《国语·周语下》引古谚。从,听从、跟从。

【译文/点评】向好的方面学习就像登山一样难,向坏的方面发展就像山崩那样易。此以登山与山崩为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学好不易,变坏不难。意在强调人应加强道德修养。

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注释】出自汉·扬雄《扬子法言·寡见》。索,求。裘,皮衣。亦,也。乎,吗。

【译文/点评】天气严寒才想起筹办棉衣,不是太晚了吗?此以寒至而索裘为喻,说明没有计划、没有长远打算的危害性。意在强调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重要性。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注释】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禄,俸禄,此指官运、发迹变泰。

【译文/点评】此言一个人历经苦难就会逐渐成熟,最终将会大有作为。

大器难成,宝货难售。

【注释】出自汉·王充《论衡·状留》。

【译文/点评】此以器物、宝物为喻,说明杰出的人才需要长期的磨炼而后成,被赏识也需要一定的过程。

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注释】出自隋·王通《文中子·事君》。颠,倾倒。非,不是。支,支撑。也,句末语气助词。

【译文/点评】大厦即将倾倒,不是一根木头可以支撑得住的。此以独木难支危屋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在艰危的局面中,一定要团结大家,合众力集众智,才能共渡难关,迎来胜利。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

【注释】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之,的。非,不是。木,树。“……也”,古代汉语判断句形式之一,相当于“……是……”。润,润泽。流,河流。归,汇聚。

【译文/点评】大厦的建成,不是靠一棵树的材料;大海浩瀚无边,不是靠一条河流汇聚而成。此以比喻修辞法说明了一个道理: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依靠众人的力量。

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

【注释】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徐稚传》。颠,倾倒。非,不是。维,维系。

【译文/点评】此以树倒独绳难系为喻,说明要做成一件大事必须团结人,合众力集众智。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注释】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大行,做大事、有大作为。细谨,拘谨于细小的方面。不辞,不怕。让,指责。

【译文/点评】要做大事,就不必过多地考虑细微的方面;要成大礼,就不要怕别人说点闲话。这是刘邦的大将樊哙的话,可谓是人粗话不粗,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做大事就要善于“抓大放小”的道理。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注释】出自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译文/点评】有大勇的人看起来好像有些怯懦,足智多谋的人表面看起来有些笨拙。此言一个人的智、勇并不是从外表可以看得出来的。大勇的人看似怯懦,那是谨慎小心;大智的人看似笨拙,那是韬光养晦。

当局者迷,旁观者醒。

【注释】出自明·吕坤《续小儿语》。当局者,指下棋的人。旁观者,指看下棋的人。

【译文/点评】下棋的人往往着眼于最近的几招而看不清大局,旁观的人身在事外,倒能看清大局。此以下棋为喻,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当事人因为利害关系,往往行事决策患得患失,看不清大局;而身处事外的人,因为没有利害关系,反而头脑清醒,往往能着眼大局,看清事情的本质。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注释】出自先秦《荀子·修身》。迩(ěr),近。

【译文/点评】路虽不远,但不迈开步子走,还是到达不了目的地;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不做还是成不了。此以行路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凡事要勇于行动,要从基础做起。

道犹金石,一调不更;事犹琴瑟,每弦改调。

【注释】出自汉·刘安《淮南子·氾论训》。道,指做事所遵循的原则、方法。犹,好像。一调,一旦调整好。更,改变。

【译文/点评】做事的原则、方法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动;而对具体事情的处理,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不断调整方法,就像琴瑟每弹奏一次都要调整一次一样。此以金石与琴瑟作比,强调做事的原则要坚持不变,但处理具体事情的方法则可以灵活把握。

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

【注释】出自汉·刘向《说苑·敬慎》。必,一定。顾,考虑。

【译文/点评】得到某种好处,就一定要考虑到它可能伴随的危害;对成功感到高兴,但一定要考虑到因成功冲昏头脑所带来的失败。此言利害、成败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必须正确对待,防止物极必反。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注释】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一十六回。

【译文/点评】得之易,就会掉以轻心,而掉以轻心,则必然导致得而复失;得之难,就会倍加珍惜,珍惜重视,就不易再失去。此言得失的辩证关系。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注释】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

【译文/点评】得志成功之时,不能不有所警惕。此言得志成功更应谨慎,切不可得志忘形,否则便会祸生患至。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注释】出自先秦《孟子·尽心上》。东山,指蒙山,在曲阜东偏南。小,“觉得……小”。太山,即泰山。

【译文/点评】登上东山之顶,就会觉得鲁国小;而登上泰山之巅,则会觉得天下也很小。此以登山为喻,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站得高才能胸襟阔大、眼界广阔的道理。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注释】出自先秦《荀子·劝学》。也,句末语气助词。彰,此指清楚。

【译文/点评】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很远的人都能见到;顺着风而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却使人听得更清楚。此言善于借助、利用外物之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登峻者戒在于穷高,济深者祸生于舟重。

【注释】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博喻》。登峻,攀登高山。穷高,此指最高点。济深,涉渡深水。

【译文/点评】攀登高峰者应该戒备追求登顶时的危险,涉渡深水者要防止舟载过重而沉船。此以登山涉水为喻,说明在追求最高境界的目标时务须谨慎、倍加细心,以防祸患生于不测的道理。

登楼知日近,傍海见潮生。

【注释】出自宋·李宗锷《送士龙兄》。

【译文/点评】此言登楼临海的感受。引申之,也可以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注释】出自宋·王溥《谢进士张翼投诗两轴》。方,才。渺茫,此指大海浩瀚无际的样子。

【译文/点评】此以登山、观海的感觉为喻,说明“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的道理。

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

【注释】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乡,通“向”。

【译文/点评】往东面看,是望不见西面之墙的;向南面望,是看不到北方的。此以看墙、看方向为喻,说明做事需要找准路径、讲究方法的道理。

赌近盗,淫近杀。

【注释】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译文/点评】赌博近于盗窃,淫乱近于杀人。此言赌、淫的严重后果,意在警醒世人莫赌、莫淫。赌徒输光必起盗抢之心,淫乱事发必起杀人之念,自古及今,概莫能外。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注释】出自先秦《商君书·修权》引古谚。蠹(dù),蛀虫。木,树。折,断。

【译文/点评】蛀虫多了会折断树木,裂缝大了会导致墙壁倒塌。此以虫多毁木、隙大坏墙为喻,说明不法官员对于国家的危害性。同时,也可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小问题可以演变成大问题,治国安邦要有防微杜渐的意识。

多沽伤费,多饮伤身。

【注释】出自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赣子》。沽,买。费,指钱财。

【译文/点评】此言多喝酒既费钱又伤害身体,意在劝人少喝或不喝酒。

多难兴王,殷忧启圣。

【注释】出自唐·张廷珪《因旱上直言疏》。殷,深。

【译文/点评】国家多难,反能成就霸王之业;深忧在心,反能使君主变得圣明。此言逆境、艰难会使人头脑保持清醒,斗志旺盛,最终能够转败为胜、转祸为福。这是符合辩证法思想的。

多士之林,不扶自直。

【注释】出自唐·杨炯《参军事卢恒庆赞》。

【译文/点评】在尽是品行高尚的读书人的环境中成长,不必刻意教育培养,也会成为正直之士。此言环境对人的影响重大。成语“潜移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勇。

【注释】出自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译文/点评】欲望太多,就会有亏道义;忧虑太多,就会有害于智慧;恐惧太多,就会影响勇气。此言相对立的事物之间都是此消彼长的。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注释】出自先秦《周易·系辞上》。利,锋利。臭(xiù),气味。

【译文/点评】二人同心合力,就像利刃一样无坚不断;二人情投意合、相处融洽就如兰花的气味一样芬芳。此以比喻与夸张修辞法强调团结一心的力量。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注释】出自先秦《诗经·豳风·伐柯》。柯,斧子柄。则,准则、方法。

【译文/点评】伐木做斧柄,掌握方法则不难。这是强调做事应该讲究原则与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伐木不自其根,则蘖又生也。

【注释】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伐,砍。木,树。自,从。则,那么。蘖(niè),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也,句末语气助词。

【译文/点评】 砍伐树木不从根上砍挖,那么它的根部就会再发出新芽。此以伐树为喻,阐明除恶要从根源开始,绝不可让它有再生的机会。俗语所说 “斩草除根”,正是此意。

反水不收,后悔何及。

【注释】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反,返。

【译文/点评】泼出去的水就难以收回,做错了事后悔就来不及了。此以覆水难收比喻后悔不及的道理,意在劝人行动之前要先考虑清楚。用孔子的话来诠释,就是要“三思而后行”。

方凿不受圆,直木不为轮。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

【注释】出自唐·韦应物《任洛阳丞请告一首》。方凿,指方形的榫眼。揆(kuí),度量、考察。性,指事物本性。

【译文/点评】方形的榫眼安不进圆形的榫头,笔直的木料做不了车轮。使用木料要根据其各自的用途,违反其本性就得不到好结果。此以做木工活为喻,说明做事要根据事物的规律进行的道理。

放长线,钓大鱼。

【注释】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引此谚语。

【译文/点评】此以钓鱼为喻,说明为了长远利益而需精心预备、耐心等待时机的道理。

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

【注释】出自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规矩,画方圆的工具。规,指画圆形的工具;矩,指画方形的工具。准,一种测量水平的器具。绳,画线的墨线。

【译文/点评】没有规与矩,就画不出圆形和方形;没有准和绳,就无法纠曲取直。此以规矩、准绳的作用为喻,说明做人处事都要依据一定准则的道理。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注释】出自先秦《尚书·说命中》。之,指某件事、道理。艰,难。惟,句中语气助词,无义。

【译文/点评】了解一件事或明白一个道理并不难,而要去做它、践行它则就显得很难了。此言“知易行难”的道理。这是武丁之臣告诫武丁的话。今天我们常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注释】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载魏徵语。之,代词,指某件事。惟、斯,皆是句中语气助词。

【译文/点评】不是知道该做某件事难,而是付诸实践难;不是付诸实践难,而是能够坚持做到底难。此言“知易行难”、“善始难于善终”的道理。

焚林而田,得兽虽多,而明年无复也;干泽而渔,得鱼虽多,而明年无复也。

【注释】出自汉·刘向《说苑·权谋》。田,田猎、狩猎。明年,第二年。无复,不再有。泽,聚水的洼地、池塘。渔,捕鱼。也,句末语气助词,帮助判断。

【译文/点评】用烧林的方法狩猎,虽然一次获得的野兽很多,但第二年就无兽可猎了;抽干池塘而捕鱼,虽然一次能捕很多鱼,但第二年就不再有鱼可捕了。此以猎兽、捕鱼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续发展,结果必然自食恶果。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注释】 出自先秦 《庄子·骈拇》。凫 (fú),野鸭。则,就。胫 (jìng),小腿。

【译文/点评】凫腿虽短,给它接长,那它就有忧患;鹤腿虽长,给它截短,那它就有后患。此以凫、鹤之胫的特点为喻,说明万物都有其自身特点,应该顺其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便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做“自然便是美”。

福近易知,祸远难见。

【注释】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一回。

【译文/点评】此言福在短期内便可预见,而祸患有一定的潜伏期,何时不期而至则难以预料。其意在劝人不必忧福之不来,而应忧祸患随时可能出现,早作预防,便会有备无患。

福生于无为,而患生于多欲。

【注释】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无为,不作为、不折腾。

【译文/点评】清静无为不折腾,福气自来;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祸患必然降临。此言求福的最好办法是少折腾,避祸的上策是消除贪欲。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注释】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六回。

【译文/点评】此言好运并不常有,成事需要努力;做事不计后果,祸患就会不期而至。

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注释】出自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骥,指千里马。则,就。鸿,大雁之类的大鸟。翮(hé),羽毛中的硬管,此指鸟的翅膀。

【译文/点评】拉住千里马的尾巴,就可以远涉千里;攀上大雁的翅膀,就能翱翔天下。此以附骥尾、攀鸿翮为喻,说明追随高人就能求得进步的道理。成语“附骥攀鸿”为客套语,由此而来。

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

【注释】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泰传》。蝮蛇,一种毒蛇。螫(shì),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牲畜。解,切断。

【译文/点评】蝮蛇咬了手,壮士切断腕。此以壮士为防止毒发全身而断腕自保作比,说明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牺牲局部以保住整体的道理。

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注释】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复,还。卵,鸟蛋。乎,吗。

【译文/点评】倾覆的鸟巢之下,还有完好不破的鸟蛋吗?此以覆巢无完卵为喻,说明有利益关系的群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或比喻一人得祸,全家难免。

甘苦常从极处回,咸酸未必是盐梅。

【注释】出自宋·苏轼《东坡羹颂》。

【译文/点评】此以吃盐、梅为喻,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处世往往走到困境或极端之处才能有切身体会,才能领悟出其中的道理。

高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阴也。

【注释】出自汉·刘向《说苑·谈丛》。之,的。巅,顶。也,句末语气助词,帮助判断。

【译文/点评】高山之顶没有秀美之树,因为地势高受到阳光辐射太多;大树之下难长出芳草,因为树荫之下少阳光。此以多阳、多阴对草木生长都不利为喻,说明环境对人成长发展有巨大影响作用。

高议而不可及,不如卑论之有功也。

【注释】出自汉·刘向《说苑·谈丛》。高议,不切实际的观点、高调。卑论,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论点。也,句末语气助词,帮助判断。

【译文/点评】此言与其发一些不切实际而做不到的高论,还不如提出一些实事求是而能付诸实施的意见。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注释】出自唐·白居易《涧底松》。

【译文/点评】此言高高在上的人未必就是贤能,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未必都是愚蠢无才之人。

歌曲弥妙,和者弥寡;行操益清,交者益鲜。

【注释】出自汉·王充《论衡·讲瑞》。弥,更、越。和,唱和、伴唱。行操,品德操守。益,越、更。鲜,少。

【译文/点评】所唱的歌曲越是高妙,唱和的人就会越少;道德操守越是清廉高尚,与他结交的朋友就会越少。此以曲高和寡为喻,说明德高于人而被排斥的世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注释】出自先秦《论语·卫灵公》。工,工匠。欲,想。善其事,将他的工作做好。必,一定。利其器,使其器利,意为整治好工具。器,指工具。

【译文/点评】工匠要想做好他的活计,就一定要先整治好工具。这是孔子教育学生子贡的话。以“做工先利器”为喻,阐发君子治国先要敬贤交友的道理。同时这话本身也强调了这样一个道理:凡是从事一项重大的工作,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成功。今人引用此语要表达的正是此意,其所包含的哲理永远值得我们重视。

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

【注释】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穆传》。舆,车。济,渡水。实,句中语气词,用以加强语意。

【译文/点评】同车而驰,同船而渡,车船倾覆,灾难是大家共同面对的。此言意在说明利害关系一致,才能使大家团结一致的道理。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注释】出自清·魏源《默觚·治篇八》。

【译文/点评】一个人托举重物,难以挺起;众人一起赶路,比较容易走得快。意谓互助、互动才易于做成事情,强调的是团结的力量。

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

【注释】 出自宋·王安石 《再上龚舍人书》。毂 (gǔ),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既,已经。乃,才。大,增大。辐,车轮的辐条。矣,了。重,重复。太息,叹息。

【译文/点评】车毂已经破碎了,才想起加固车轮辐条;事情已经失败了,才反复感慨叹息。此言做事应当事先谋划周密,防患于未然。否则,事后补救与后悔都是来不及了,也于事无补。

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

【注释】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点评】考虑小的方面而忽视大的方面,以后一定有后患;犹豫不决,畏首畏尾,以后一定会悔之晚矣。此言做大事要着眼大局,看准了就坚决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