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们相互之间其实并不真的了解

就在母亲去世后的第10个年头,父亲选择了自杀。父亲离去已有20多年,除去丧父之痛,有一件事我至今仍然想不通:父亲为什么会走上这一绝路?母亲病故后,父亲好不容易将几个小孩拉扯大,不想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没有谁知道原因。在乡民们的眼里,父亲是个热情好客、吃苦能干、为人爽快而又大方的人;而在孩子们的眼里,父亲是个脾气急躁、专制严厉、苦干蛮干的人。我一直在问自己,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何对旁人如此友善而对自己的小孩却这般苛刻?如今想来,突然发现自己并不了解父亲,正如父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那样。在当时的农村,在父亲的眼里,也许没有什么事情比谋生更重要,把孩子养大就是天大的事情,他的觉悟还没能高到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的境界。一直以为,只有家人和亲人之间才会更加熟悉和了解彼此,现在看来,人们相互之间其实并不是真的了解,即便是亲密的家人和朋友之间也是如此,至少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了解。

父亲的离去给家人带来伤痛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如何真实了解和准确判断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家人、亲戚、伴侣、恋人、知己、朋友、同学、同事、领导、下属还有身边的陌生人,他们组成了我们的人际世界,对他们的了解和判断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古人云:“尽人事,知天命。”尽管对人的了解和判断其作用不至于大到预测一个人的命运,但其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你的家庭是否和睦?你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你决定娶谁或嫁谁?你决定聘谁或雇谁?你会将谁当成亲密朋友?谁又只能做一般朋友?什么样的人值得信任和托付?诸如此类的问题,无不与对人的了解和判断有关。近年来,小到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主雇之间、医患之间、干群之间、同事之间,大到组织之间、企业之间、集团之间、政党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种族之间,误解不断,冲突频发,足以证明人们相互之间其实并没有真的了解。

仔细想想: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去了解他人的?他人又是怎样判断你的?你们彼此都了解到了什么?这些了解到的信息可靠吗?据此作出的判断准确吗?在我们这个星球,人类是最善于伪装的动物,在自我保护动机的驱使和高科技的辅助下,人类的伪装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加之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和利害关系,人际判断的准确性似乎越发遥不可及。201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调查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至三成的被调查者信任陌生人。社会的不信任源于相互之间的不了解,这种不了解甚至误解会导致社会冲突的增加和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心态蓝皮书》是对“人们相互之间并不真的了解”这一事实的最好诠释,它提醒我们要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正如我们需要身边每一个人的关注一样,否则我们的心灵都将陷入孤独和惶恐之中。

尽管多数时候人们相互之间的了解不一定真实,判断不一定准确,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人们的正常交往。吉尔和斯旺(Gill&Swann,2004)的研究表明,人们之间只要能够获得实用准确性(pragmatic accuracy)就够了,这种准确性使得人们相互之间能够达成各自的人际关系目标[1]。恋爱中的情侣对于彼此与恋爱相关的个人品性比较了解,而对与恋爱不太相关的品性不够了解;一个老师对与学生学业有关的品质会了解得比较准确,而对与学业无关的品质未必了解。我从不相信所谓的“读心术”,但我的确承认有的人比其他人更擅长解读他人的内心。范德(Funder,2012)指出,只有当判断目标表现出了与特质相关的行为信息,而且这种信息对判断者是可用的,以及判断者能够觉察到这一信息并正确利用这一信息时,对人的了解和判断才有可能准确[2]。如此看来,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线索不多、情境受限、目标模糊、时间仓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其实人们之间并非所有的了解都不真实,我们能够一眼看出一个人的衣着、打扮、长相和表情,并据此作出快速判断,这种根据第一印象作出的判断其准确性甚至高达60%[3]。我们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一个人身上那些相对客观的情况,如职业、地位、收入、兴趣及其人际关系等,但是对于那些比较稳定、持久、一致、内在的特征——人格特征,却不太容易了解。正是这些不太容易了解的方面激发了心理学家的兴趣。长期以来,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非常关注人格判断及人际知觉的准确性问题,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资料,他们的研究成果很多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组织、教育、临床、司法等各个领域。作为一名新手,我有幸目睹了该领域研究最鼎盛的时期。2010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斯明·瓦兹(Simine Vazire)博士一篇名为“谁了解一个人?自我—他人知识不对称模型”的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看完之后不禁感慨:其实我们并不真的了解自己!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与他人对我们的了解是不对称的,有些方面我们比他人更了解(如我们的情感),而另一些方面他人比我们更了解(如我们的智力)[4]。从此,我便迷恋上了“人格判断”。致力于人格研究有十余载,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接地气的研究领域,希望人格研究不要过于理论化,希望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解决实践问题,幸运的是10年后,我自认为找到了这样一个研究领域——人格判断及其准确性问题。

老实说,我对人格判断领域的了解非常有限,有些方面还只是一知半解。从20世纪初到现在,人格判断领域从来不缺大师,从奥尔波特(Allport)到麦克亚当姆斯(McAdams),从克伦巴赫(Cronbach)到范德,从肯尼(Kenny)到高斯林(Gosling)和瓦兹(Vazire),他们要么是这一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要么是多产者和集大成者。作为该领域的集大成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大卫·范德博士早在1999年就出版了《人格判断:人际知觉的现实主义方法》[5],该书主要围绕作者1995年提出的人格判断的“现实准确性模型”(RAM)来展开论述,荟萃了作者在人格判断领域近30年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广度和深度至今无人能及。我无意将自己和这些前辈们相比,只是有感于这十多年来人格判断研究领域发展太快,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社会应用越来越广泛,觉得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为对范德博士《人格判断:人际知觉的现实主义方法》的后续版,这就是您所看到的这本《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之所以称之为“多维的视角”,是因为我想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格判断及其准确性问题,这些角度包括自我与他人知觉的不对称、人际交往和关系质量、特质的属性与特性、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信息的来源和类型、判断者的个体差异、元知觉及其准确性以及社会实践中的人格判断。全书共分九章,其内容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章是关于对人判断的理论思考。对人的了解和判断进行研究,不是心理学家的专利。几千年前,许多伟大的哲学家都在研究人性的判断问题,此后,所有与人有关的学科都与人的判断问题结缘。本章概述了从对人的判断到人格判断研究的发展脉络,重点论述了人格心理学领域人格判断问题的来源、人格分析的三种层面(人类本性、个体和群体差异、个体独特性)以及人格判断的三种水平(特质水平、个体关注水平和身份水平)。

第二章介绍了人格判断及其准确性的一般问题。如果人格真的存在的话,那就一定存在人格判断准确性的问题,但是谁的判断准确呢?谁又能接近那个真实的人格呢?准确性有标准吗?判断间的一致性能够等同于准确性吗?根据现实准确性模型,要作出准确的人格判断,个体要经历相关性、可用性、察觉性以及利用性四个阶段,其中,判断者的个体差异、特质特性、判断目标的可判断性以及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该模型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并最终决定准确性的获得。

第三章从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差异的角度分析了人格判断准确性的不对称问题。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同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我知识有别于他人知识,这种差异导致了判断的不对称。当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不一致性时,谁的判断更准确呢?我们为何在某些方面不了解自己?他人为何在另一些方面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判断的不对称?我们能够缩小这种判断准确性的差异吗?这种差异对我们有何启示意义?

第四章论述了特质的属性和特性对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作为联结判断者与判断目标之间的纽带,特质特性似乎是一个影响准确性的客观因素。从特质本身分析,有些特质比其他特质更容易判断,如可观察性高的特质;有些特质容易产生判断偏差,如可评估性高的特质;有些特质则容易导致判断间的不一致性,如比较模糊的特质。不仅如此,特质特性还与判断者对目标的熟悉度等主观因素交互作用于准确性。

第五章从判断者与判断目标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相对于他人,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这种准确性取决于关系的亲密度或熟悉度(acquaintance)。一般认为,熟人的判断比陌生人的判断更准确,亲密朋友的判断比一般朋友的判断更准确,这是因为前者往往比后者掌握的信息数量更多。但是,并非信息越多越准确,起决定作用的是信息质量。在人际交往中,私密信息比公开信息更有可能揭示真实的人格,人们在弱情境下比在强情境下更有可能真实地表现。

第六章阐述了信息来源、信息类型与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关系。我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基于对方的身体面貌、衣着打扮、面部表情及姿态语言,这些外部特征会左右我们随后的判断。除了行为观察或面对面交谈外,现实生活中人们还会利用行为痕迹线索进行人格判断,这些痕迹常见于卧室、办公室及其居住地。互联网是人格判断的另一重要信息来源,网络聊天、个人网页、QQ空间、电子邮件以及微博有助于我们作出准确的人格判断吗?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所揭示的人格有分别吗?

第七章探讨了判断者的个体差异对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谁是最准确的判断者?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准确地知觉他人?围绕这一问题,研究者从性别、认知能力、人格特征、情绪智力以及社会适应等个体差异的角度作出了解释。男性还是女性更擅长人格判断?聪明人作出的人格判断就一定准确吗?在人格判断中,IQ和EQ的作用一样吗?准确的判断者有共同的人格特质吗?适应良好还是适应不良的个体更能准确地洞察他人?

第八章介绍了元知觉与元准确性及其相关研究。在人际知觉中,我们不仅掌握了大量与自我有关的知识,即人格的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而且还需要知道身边其他人如何看待我们,这种关于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的信念被称为元知觉(meta-perception)。人们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他人对他们的看法被称为元准确性(meta-accuracy)。元知觉真的存在问题吗?元准确性准确吗?关于自己的人格,人们能够洞察元知觉与他人知觉的分别吗?自恋的人知道他人的消极看法不同于自己的积极看法吗?

第九章回顾总结了人格判断及其准确性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的机遇和期望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在学校情境下,由于关系的不对等以及情境中规则的限制,师生双方对彼此判断的准确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从人才招聘到绩效考核,管理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人格判断,而作为最高管理层的CEO,同样也是下属判断和考核的对象。在实践中提高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不仅善于伪装,而且也是极其善变的动物,这无形中阻碍了人格判断准确性的获得,从而导致人们相互之间并不真的了解。每个人都很熟悉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了解,这种了解的准确性往往由一个人的经验、阅历、能力、人格及其人际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共同决定。从这种意义上讲,常识水平的人与人间的相互了解与科学水平的人格判断研究并不矛盾。但是,当您认真阅读完本书后会发现,其实两者之间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在判断的准确性方面,既有专家也有新手,但是都有提高的空间,不论您是什么职业,身处何种职位,我们都希望您能从拙作中受益。人际交往双方从不了解到比较了解到非常了解,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人格判断中从不准确到比较准确到非常准确,需要不断学习人格判断知识,这是作者写作本书的初衷。


[1] Gill,M.J.,&Swann,W.B.Jr.(2004).On what it means to know someone:A matter of pragmatic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6,405-418.

[2] Funder,D.C.(2012).Accurate personality judgment.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1,177-182.

[3]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12/04/c_124044079.htm.

[4] Vazire,S.(2010).Who knows what about a person?The self-other knowledge asymmetry (SOKA)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8,281–300.

[5] Funder,D.C.(1999).Personality judgment:A realistic approach to person perception.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