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社会—人格判断
1 引言
“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铭文成为西方心理学最初的起源。无论是借助于传统思想还是现代技术,“认识并理解人”是心理学追求的最终目标。尽管当代西方心理学理论流派纷呈,学科门类齐全,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技术先进,但是距离自身追求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从科学层面上讲,心理学研究者可利用ERP(事件相关电位)或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将人的研究深入到脑细胞层面,“已经开始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来探索与酗酒、认知能力、犯罪和冲动控制有关的基因,他们很可能会找到能够合成特殊神经递质的基因,而这些神经递质又与特定特质有关”(Larsen&Buss,2011,p.585)。然而,这样的研究对于我们在现实中准确了解和判断一个人又有多少帮助呢?心理学家当然可以从不同层面揭示人类心理的奥秘,但是如果他们的研究不能做到对人类的生活有所裨益的话,人们就有理由怀疑其存在的价值。
图1-1 “人啊,认识你自己”
幸好还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他们中的一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探索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的问题,并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表面看来,没有谁比我们更了解自己,而事实上,在某些方面,我们并非是自己最准确的判断者。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跟某些人即便只有一面之交也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对方;而另一些时候,我们跟某个人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却仍然不太了解对方。为什么人们在一些情境中的表现比另一些情境要更真实?为什么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善于了解和判断自我或他人?为何有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被他人了解和判断?为什么我们对有些特质容易准确判断而对另一些特质却很难准确判断?……所有这些都涉及对人的判断问题。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人格的本质是任何人格理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人格的测量与评估则是最重要的应用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家强调的是人格的个体差异,因此往往从个体的视角去判断一个人的人格。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知觉(对人知觉)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心理学家更加关注社会情境中的人,因此他们也更加看重社会关系中的对人判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述两个领域的研究已逐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中(Funder,1995,1999)。
无论是科学研究水平还是世俗观念水平,准确了解和判断人,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中,人性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在心理学学科中,人格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但是,即便我们将所有关于人性和人格的科学研究成果综合在一起,仍然难以帮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判断一个人,这正是作者撰写本书的出发点。在实践中,老师之于学生,医生之于病人,家长之于孩子,上司之于员工,法官之于犯罪嫌疑人等,无一不以准确判断为前提。虽然在不同的职业和领域,判断的内容和目的不尽相同,但意义却是相通的。老师不了解学生,教育就不可能有效;医生不能准确判断病人,医治就不可能有疗效;家长不理解孩子,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简言之,从行为到意图,从情感到人格,从单个的人到社会中的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反言之,大至国家之间的冲突,小到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大都与不能准确判断有关。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个人幸福,应当从准确了解和判断人开始。
对人判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外貌、长相、名望、表情、姿态、言行、情感、思想、动机、能力、人格等各个方面,既有生理层面的也有心理层面的,既有个人层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甚至还包括文化层面的。关于这些判断准确性的研究,既有经验水平的,也有科学研究的;既有理论探讨的,也有实验研究的。在众多的判断领域,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人格判断,即判断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以及区别于任何他人的最重要的特性——人格,它是所有对人判断中最核心的判断。人格判断(personality judgment)是人们通过接收到的关于他人的特定信息或与他人接触时感知彼此人格特征的过程,目的在于理解个体过去的行为或预测个体今后的行为表现(Funder,1995)。当我们知道对方是个值得信任的人时,我们可能会对他委以重任;当我们了解到某人是个负责任的人时,我们就会预测这个人在其岗位上会有较好的发展。这些都建立在准确的人格判断的基础上。
在现实中,不仅临床心理学家或人格心理学家对人格判断感兴趣,普通大众也对此着迷。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那些想找工作、变换工作的人常常运用人格测试的方法选择新的工作;雇主们则越来越倾向于用人格评估的方法来判断其雇员是否适合某种工作;一些畅销杂志也充斥着简短的人格测验游戏,以便人们深入了解自己、恋人或父母的人格。更多的时候,人们常常为了了解自我而费尽心机,当人格不再用于测试时,它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人们总是试图描述和解释其配偶、子女或对手的行为举止。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哪些爱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是如何受生活环境左右的?我们彼此之间有哪些不同或相似之处?……对于那些因性情失常而备受精神折磨的人来说,上述问题就变得更加敏感。这种精神痛苦不仅仅困扰着他们自己,而且也影响着他们周围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