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希腊音乐文化
一、神话中的美妙故事
古希腊人认为音乐是神创造的,在关于希腊原始社会的神话、传说和史诗中,在《圣经·旧约》中,都记述了有关神与音乐的美妙传说和乐器的使用情况。著名的阿波罗、雅典娜、狄俄尼索斯等都是艺术之神。神话中的宙斯是众神之王,他的女儿缪斯(Muse)——九个美丽绝伦的女神,象征着智慧、高贵与圣洁。她们在帕耳那索斯山上创造了音乐,并分别主管诗乐、舞蹈、抒情诗、历史、喜剧、悲剧、颂歌、史诗、天文等各门艺术。
奥地利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富克斯,意大利钢琴家克莱门蒂先后出版的《对位法教本》和《钢琴练习曲》,均取名“通向帕耳那索斯之路”,意为通向音乐女神的灵山之路。众神使者赫尔墨斯发明的“里拉”,是献给太阳神阿波罗的诗琴,现在已成为音乐标记。
太阳神阿波罗乘着天鹅拉的车子,拿着赫尔墨斯在龟壳上支着两只牛角和安装着四根琴弦的里拉琴,拿着自制的吉萨拉琴来到帕耳那索斯山上,教缪斯弹琴、吟诗和跳舞。据说阿波罗爱上了缪斯达芙妮,为躲避阿波罗的追求,达芙妮请河神把自己变成了一棵月桂树。阿波罗为了所爱的达芙妮,将枝叶编成桂冠让优秀艺术家佩戴,并将永不枯萎的月桂树指定为诗人和音乐家的圣物。因此,今天在各种比赛中获得胜利的音乐家们,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桂冠音乐家”。
半神半人的底比斯国王安菲翁和阿波罗的儿子奥菲士都是演奏诗琴的高手,他们演奏的音乐能使石头让路,高山低头,海水不扬波,野兽也聚集在周围听他们弹奏。而更神奇的传说是,半人半神的诗人音乐家阿里翁在西西里演奏夺桂冠后,抱着金银财宝乘船返家途中遇上海盗,他立即弹奏里拉,将海水感动得停止咆哮,海豚聚集四周,海盗害怕忙将他抛入海中,阿里翁却骑在海豚背上安然返回家中。
由山林牧神潘发明的排箫“潘管”也叫“绪任克斯管”,它更是承载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潘热烈地追求山林女神绪任克斯,绪任克斯却别有所爱,因此请求父亲拉东(阿尔卡狄亚的河神)把自己变成河边的一束芦苇。潘非常伤心,把这束芦苇做成了一支排箫(绪任克斯管)以纪念心爱的人。诗人歌手奥菲欧的妻子尤丽狄茜被毒蛇咬死后,奥菲欧克服千难万阻到冥府寻妻的故事更是感动着后世人。
传说中的希腊神话反映了古希腊人的音乐观,他们认为音乐是大自然的产物,拥有感化人心的巨大力量。因此,达芙妮的故事、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的故事成为欧洲17、18世纪许多作曲家手中的歌剧题材。而演奏诗琴的高手安菲翁和阿里翁也成为许多欧美乐团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二、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
(一)荷马史诗(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希腊音乐从荷马时代(Homeric Age)开始进入历史记载,因史料荷马史诗而命名。荷马史诗与抒情诗都是公元前7至5世纪盛行的抒情歌曲,内容和形式主要具有世俗性。
荷马史诗反映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古代希腊的历史,内容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又译《奥德修纪》)两部分,是由叙事诗和短歌结合而成的巨著。它是记载着古希腊歌曲、歌手和乐器的一部伟大史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后期有据可查的当属荷马时代的音乐家,那时称他们为“吟唱诗人”。相传《荷马史诗》是由吟唱诗人荷马边弹琴边吟唱的即兴创作。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都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记录了早期希腊阿卡亚人远征特洛伊的故事,反映了古希腊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军事斗争、社会斗争、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风貌和道德观念等,如同一部百科全书,成为研究古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
《伊利亚特》大约写于公元前9世纪,但史诗中的故事则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当时希腊联军和特洛伊进行了持续10年的战争。史诗主要描写了战争最后几十天的情景,主要人物有主帅阿加门农、克律塞斯、阿波罗、阿喀琉斯、宙斯、赫克托尔、帕特罗克洛斯、阿摩斯等,着重描绘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伟大形象。
《奥德赛》描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国王奥德赛从爱奥尼亚群岛回乡途中,经过十年历险,最后和忠贞的妻子团聚的故事。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音乐生活,其中写道:“求婚者吃饱喝足,兴趣就转向另一方面,他们想听音乐和歌曲,那些娱乐是晚会的冠冕。”又如“我们也一向喜爱酒宴、竖琴、舞蹈以及各种衣饰,还有爱情”。
(二)古希腊戏剧(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
希腊戏剧是希腊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分为喜剧和悲剧。
希腊最杰出的喜剧作家是雅典的阿里斯托芬(Aristophones,公元前450—公元前385),有11部作品传世,他的喜剧创作善于用诙谐或幻想的形式评论时事,以锋利的笔触对社会罪恶予以揭露和讽刺。
希腊悲剧起源于对酒神的祭礼,由群众性的节日歌舞和祭祀仪式表演发展而来,悲剧的内容多表达出深刻的人性和悲剧性的情感。从音乐角度来看,它融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表演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艺术。
1.希腊悲剧的表演形式
音乐在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由合唱、独唱、对话交替出现而成。合唱是载歌载舞的,对话的音乐性较少,但有时也加一些朗诵调并由乐器伴奏;歌队中的唱多属于抒情歌曲,在进场时、剧情中和退场等各部分都有歌队合唱,并且随着音乐节拍而舞,舞队主要由男演员组成;人数50~60人不等,共分四组,伴奏乐器主要是两只竖笛和吉他拉琴。
当时的政府把观看戏剧当作一种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有效方式,政府直接参与组织和管理,给演员以丰厚的收入,并修建了半圆形的露天剧场,能容纳数以万计的观众。为了鼓励市民前去观看,政府向市民发放津贴,每看一次戏,每人可得两枚银币。古希腊悲剧使古希腊的音乐戏剧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从而使戏剧有了很大的发展。
2.希腊悲剧的代表作家
希腊悲剧发展到公元前5世纪进入其黄金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位杰出的作家。
(1)埃斯库罗斯(Aeshylus,约公元前525—约公元前456)。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他是贵族出身,奴隶民主派拥护者,曾参加抗击波斯的希波战争。他写过90部剧本,现存7部较完整的剧本。其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该作品揭示了反对暴君统治的主题,表达了作者的信心和勇气。
(2)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约公元前496—公元前406)。索福克勒斯共写了120多部剧本。完整的剧本只传下7部悲剧。最有代表性的是《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他的悲剧反映了当代自由公民对自己的力量和地位的赞赏,同时也描写了阶级社会中个人所无法避免和理解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即人和“命运”的矛盾。
(3)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约公元前485—公元前406)。欧里庇得斯贵族出身,民主政治衰落时期的悲剧诗人。写有90多部剧本,现存有《美狄亚》、《特洛亚妇女》等18部,2/3的作品以妇女为主要人物。
《美狄亚》(公元前431)就是这一方面最出色的悲剧。他的创作时期在公元前5世纪末,正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和城邦危机的开始时期。希腊人在城邦全盛时期对于现实世界的信念,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怀疑和否定。这种怀疑和否定表现为作家思想上的进步和大胆,这使他能够提出诸如妇女地位问题和一切人天生平等的思想。另一方面,他的剧作也较前人更为写实,特别在心理刻画和戏剧冲突的展开上,达到了希腊古典戏剧的顶峰。
3.神话与戏剧的启迪
古希腊神话和戏剧是希腊文明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古希腊人的音乐观:音乐是大自然的产物,拥有感化人心的巨大力量。西方历代作曲家,用古希腊神话题材为内容创作的各类体裁作品有很多,特别是希腊神话中的很多故事和人物,为西方歌剧、音乐剧提供了大量的优秀题材,如《奥菲欧与尤丽狄茜》、《达芙妮》、《俄狄浦斯王》、《普罗米修斯》、《特洛伊》等。
西方歌剧自诞生至其后的数次变革都来自希腊戏剧的启迪。如“卡梅拉塔”社团与歌剧诞生;格鲁克由于缅怀和向往古希腊戏剧的光荣而努力在歌剧中追求淳朴、严肃和不加渲染的悲怆;瓦格纳的乐剧理论强调音乐表现的最终目的是戏剧,他们都来自古希腊戏剧的美学宗旨。
三、乐器与音乐成就
(一)古希腊的乐器
古希腊集体性的宗教活动往往都伴随着丰富的音乐表演。例如,在南希腊的奥林匹亚,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宙斯大祭,设有歌咏比赛、马队表演、火炬赛跑、赛龙船、乐器演奏、诗歌朗诵比赛等各种文体竞赛,获胜者能得到很高的荣誉。
用来伴奏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里拉琴(Lyre)最初是在乌龟壳上支两只牛角和一根横木,再缠上4根弦,用手指拨弦发声,声音轻柔,多用于伴奏。里拉琴后来又有很多变化样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基萨拉琴。基萨拉(Cetra)是一种高级的里拉,尺寸和音量都比里拉大,用于音乐会演奏。基萨拉是象征太阳神的乐器。阿夫洛斯管(Aulos)是一种双簧乐器,有双管和单管两种类型。V字形的双管阿夫罗斯更为普遍,二管各有数孔,同时吹可发出和音,声音比较坚硬而具有穿透力和狂放性。两种管乐器在使用上往往与不同神的崇拜相关,是狂欢节常用的乐器。里拉琴常和有显赫地位的太阳神阿波罗相联系,阿夫罗斯管则常被用来敬奉酒神狄俄尼索斯。
古希腊用来伴奏的乐器除上述两种及其变种外,另有其他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二)古希腊音乐成就
后世许多史学家、音乐学者认为,古代希腊留给人们一些关于音乐的基本概念。
(1)音乐的概念。认为音乐主要是不加装饰音的纯净旋律。因此,古希腊音乐主要是单声部音乐(monophony),不超过两个八度。合唱中有时会出现平行八度的现象,伴奏乐器也可与声乐旋律构成支声复调,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和声和独立的对位声部。
(2)音乐旋律的概念。旋律与歌词关系密切,分为朗诵性、歌唱性和节奏性等类型,特别是其节奏节拍方面来源于诗歌。
(3)音乐表演的传统。以没有固定记谱的即兴表演为主,在诗歌、戏剧的表演中,应用约定俗成的传统,是以音乐、文化、戏剧、舞蹈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4)以四音列为基础的音阶构成体系。
①四音音阶。古希腊音阶的基础是四音音阶(Tetrachord)。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音程可以变化。
②完整音列体系。两个四音音列便可以构成七音体系或是八度体系。构成的方法有两种: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作为下一个四音音列的第一个音)和非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四音音列开头的音相隔一个全音)。
四个四音音阶可以连成两个八度的音阶,将其分成“大完整体系”和“小完整体系”两种。其中“大完整体系”由两对联合四音音列再加上一个低音A组成,连成一个15音的音阶。
大完整体系
“小完整系统”由三组四音音列构成,它们以相交关系联结,为保证四音音列的内部结构一致,出现了一个变音记号。
小完整体系
③调式体系。调式体系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创立的各种调式成为中世纪教会音乐调式的前身。四音音列可根据全音和半音的不同位置,排列成7种不同的音阶,排列方式自上而下。
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多里亚调式富有男子气质,能使人安静、坚强;弗里几亚调式狂野而具有酒神精神,能激发人的热情;利第亚调式使人柔弱;混合利第亚调式易使人悲伤等。
(5)字母记谱法。古希腊人发明了两种不同的记谱方式:字母和符号。有标记音高的记号,还有表示音的长短和停顿休止的记号,但没有记录音乐的节奏。
两种记谱法均不能记节奏。尽管学者们对其进行研究和解读,仍很难准确获知古希腊音乐究竟是怎样的音乐及其如何用于实践。
(6)音乐美学观念。后世许多音乐理论问题,发源于希腊哲学家阐述的音乐理论。其论述涉及音乐的起源、本质,音乐的社会、道德作用以及音乐美等问题。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深入地发展了关于音乐对于情感和道德影响的理论,认为制约着音乐的法则和规律来自音乐之外,音乐可以模仿人类的各种情绪、情感、品质和性情。
毕达哥拉斯的“毕率”及欧几里得的“从弦音计求律”等数学比率理论,认为音乐的基本法则是“数”的关系,是形式方面的属性。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上阐述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音程及音律等,都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音乐赏析
《塞基罗斯的墓志铭》
据考证,这首作品是公元1世纪前后的作品,1883年在土耳其发现。墓碑上的歌词为希腊文,用希腊字母谱标记旋律。
在翻译出来的现代乐谱中,音域在E-E1之间,升高F和C音,用的是弗里吉亚调式。原谱上还有节奏标记,在一个字母上方划一横线是2拍,横线右方上折是3拍。每个乐句都由12拍构成。
歌词大意:只要你活着,就要活得轻松愉快,不要让任何事情折磨你,生命太短暂,岁月催人老。
音乐表情:音乐的气质不偏不倚,既不激动也不沮丧,符合当时音乐的“特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