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语法的性质
一、语法的抽象性
(一)语法是规则
1.规则的存在
语法讲的不是个别的词、个别的句子,而是具有相同特点的同类词或同类句子的共同的规则。语法规则不是由语法学家主观规定的,而是约定俗成的。因为句子无限而句法结构有限,用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语法规则必然是抽象的。
我们平时说话时出现的一些具体的语言现象,如:
(1)走—走走
(2) 他昨天走了四个小时。∗他昨天走走了四个小时。
(3) 这道题我研究了一整天。∗这道题我研究研究了一整天。
语法学家研究考察了众多这类现象后得出一个结论:华语动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动词重叠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动作时间短暂”和“尝试”。这就是一条语法规则,掌握了这条规则后就能类推出:
(4)看—看看 想—想想
(5)研究—研究研究 调查—调查调查
2.语法规则的概括性
语法规则具有概括性,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可以对数量巨大的具体词语进行分类,如:
(6)马路、篮球、老板、手机、传统、文化
(7)走、打、想、爱、有、变
(8)好、大、光滑、成熟、优秀
例(6)中的词能组成“马路篮球、老板手机、传统文化”,它们是定中结构而不是述宾结构,不能组成“很马路、极篮球”等状中结构,但能组成“好马路、大篮球”等定中结构,因而是名词。例(7)中的词能组成“走马路、打篮球、想老板”等述宾结构,但不能组成“很走、极打”等状中结构,因而是动词。例(8)中的词能组成“好马路、大篮球、优秀老板”等定中结构,也能组成“很好、极想”等状中结构,因而是形容词。
这就是语法的概括性在起作用,可以对华语众多的、无穷的短语进行分类。
第二,可以从无限多的具体的语法组合中抽象出语法结构格式,如:
(9)喝水、吃西瓜、学华语、穿衣服、骑自行车
(10)爸爸工作、妈妈管家、小鸟飞翔、草木生长
例(9)都是“动+名”结构,一般称之为述宾结构。例(10)都是“名+动”结构,一般称之为主谓结构。语法规则主要关心的是语法类和语法结构格式,而具体的词语和句子对语法规则来说则是次要的。
(二)规则的使用
能够重复使用是语法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不同的句子和短语可以使用同一条规则,即使在同一个句子或短语内部,同一条规则也可以反复使用,如:
(11)喝完了、吃多了、学了三年、穿好了、骑倒了
(12)爸爸妈妈、讨论通过、聪明漂亮、今年明年
例(11)等都是重复使用同一条规则“中补结构”造出来的。例(12)也是重复使用同一条规则“联合结构”造出来的。
此外,规则还能延伸使用,特别是用偏正结构规则造出来的词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反复使用这条联合结构规则或偏正结构规则,造出越来越复杂的结构,如:
(13)一个人→一个人与两条狗→一个人与两条狗和一只猫→一个人与两条狗和一只猫跟一只鸟……
一个人→一个刚来的人→一个刚来的奇怪的人→一个刚来的奇怪的不说话的人……
凭借这样简单的有限的语法规则,我们可以对无限多的语法组合进行概括描写。
二、语法的稳固性
语法规则可长期不变。与词汇、语音相比,语法最不容易变化,具有较强的稳固性。稳固性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的,任何一种语法,把它的过去同现在相比,都可以看出变化不大,这就是语法的稳固性。最有说服力的是两千多年前已经存在的句子由“SVO”即“主语+谓语(Predicate,简称P)”构成的规则,如:
(14)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孔子《尚书·尧典第一》)“百姓”=S+“昭明”=P→SP(约公元前500年,距今2 500多年)
(15)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左丘明《左传》)“庄公”=S+“寤生”=P→SP (约公元前400年,距今2 400多年)
(16)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陈涉”=S+“曰”=V+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O→SVO(约公元前100年,距今约2100年)
(17)凡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罗贯中《三国演义》)“凡天下大事”=S+“合久必分,分久必合”=P→SP(公元1400年,距今约600年)
(18)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曹雪芹《红楼梦》)“薄命女”=S+“偏逢”=V+“薄命郎”=O→SVO(公元1710年,距今约300年)
(19)我们这里要讲的|不是骆驼而是祥子。(老舍《骆驼祥子》)“我们这里要讲的”=S+“不是骆驼而是祥子”=P→SP(公元1936年,距今约76年)
(20)我|早已拒绝写序。但就在这个月,我的四十年前的老同学褚伯承先生突然寄来了一部研究沪剧的书稿。四十年不是一个短时间,坎坷岁月中的青春友情立即展现在眼前。我禁不住,破例写了一篇。(余秋雨《为老同学写序》)“我”=S+“[早已]拒绝”=V+“写序”=O→SVO(公元2009年,距今3年)
近3000年来,华语的“SVO”语序没有变化。这些主谓结构今天仍然存在。可见,稳固性是任何一种民族语言的语法都有的。
三、语法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从一种民族语言的语法同另一种民族语言的语法相比较的角度说的。各个民族的语言的语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华语跟英语相比,英语的动词有时、体的变化,现在时还有人称和数的不同,如:
(21) study (学习、研究)
studies (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
am studying (第一人称单数、现在进行时)
studied,studying,studies
华语动词则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时的范畴也不显著,华语的“着”只表持续体,“了”只表完成体,“过”只表过去完成体。
民族性可以说是语法的特异性。正是由于有了民族性,才使语法能够同别的规则,例如数学规则、物理定律等区别开来。
四、语法的系统性
语法规则的系统性是从语法结构的相互制约和依存的角度来讲的,如词类系统、结构系统、句类系统等。主谓句与非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等都是成系统的。
1.语法规则的系统性
语法规则具有系统性,有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次要规则要服从主要规则。如“名词+介词+名词+动词”结构在语义上可以对应为三部分“人+地点+行为”。如:
(22)小王在教室上课。
例(22)人“小王”、地点“教室”、行为“上课”。这种语序的规则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要放在前面,动作行为要放在后面。
(23)书包放在教室里。
例(23)的结构是“名+动+介+名”,这个结构在语义上可以分为三部分:东西“书包”、地点“在教室里”、动作“放”。规则是动作行为涉及对象所在的地点要在后面。
这两条规则从表面看来是矛盾的,但都要服从一个更主要的规则“时间顺序原则”,即发生的动作行为,时间在前的要在句子的前面,时间在后的要在句子的后面,如:
(24)小王在教室上课=小王在教室+小王上课
(25)书包放在教室里=(人)放书包+书包在教室里
例(24)“小王在教室”与“小王上课”两件事情不是同时发生的,是“小王在教室”先发生而“小王上课”后发生,但发生以后就同时存在了,因此在句子的顺序上就是“小王在教室+小王上课”。例(25)“放书包”在前,“书包在教室里”在后,两件事情一前一后,第一件完成后就不再进行,而第二件可以一直存在,因此句子的顺序就是“书包放在教室里”。
不仅如此,一些细小的不同语法规则是紧密联系着的,而且各有各的使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在使用一条语法规则的同时,不能违反其他语法规则,如:
(26)小王昨天打了一个电话给小李。
(27)*小王每天打了一个电话给小李。
(28)小王每天给小李打了电话以后再打给妈妈。
例(26)“了”表动作完成。例(27)因为有“每天”就不符合“了”表完成的语义,因为“每天”是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都要发生的,而“完成”的不能是将来的事,因此是错的。例(28)因为有“以后再”说明是每天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给小李打电话”,第二件事是“给妈妈打电话”,第一件事完成以后再做第二件事,因此可以用表完成的助词“了”,这样说是对的。
这表明华语表完成的助词不能用于没有结束的事件,但可以用于有先后顺序但没有发生的两个事件中的前一个事件,如:
(29)小王昨天下了课就去找小李。(完成)
(30)小王今天下了课就去找小李。(完成/打算)
(31)小王明天下了课就去找小李。(打算)
2.组合与聚合
语法的系统性体现在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上。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如:
例(32)中的“数+量+名”、“名+连+名”、“动+助+名”、“副+形”组合等就是组合规则,这些规则是可以类推的。而例(33)中的“助+名”、“连+名+量+数”、“动+副”、“名+量+形”组合等就不是组合规则,根本谈不上类推不类推。
根据组合与聚合关系,通过替换和类推一方面可以找出语法单位,另一方面可以找到语法单位活动的位置,有了这两个立足点,就能逐步找出语法规则来。
语法单位归类的规则就是语法的聚合规则,如:
例(34)通过替换,发现“数+量+名”、“名+连+名”、“动+助+名”、“副+形”组合是一组可以按同一标准进行类推的词,类推出来的一类词也就是词类。
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它储存于人们的脑子中;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它存在于话语中。当然,储存在脑子中的聚合归根结底也是从话语中归纳出来的。说话时组合规则提出要求,聚合规则提供可能,对组合的各个位置上可能出现的词进行替换,就能造出新的句子。那么“数词”、“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助词”等也就是一类词的聚合。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现象时总结出来的规则。这两类规则互相依存。语法的聚合犹如一座仓库,把能重复使用的最小的语法单位按照组合中的功用分门别类地储存在仓库中,只要交际需要,就可以到这个仓库中去选用合适的单位。从聚合中选出的单位如何组成句子,需要服从组合的规则,如:
(35)小 王 做 完 语 法 作 业 了
小王 做完 语法 作业 了
小王做完了语法作业。
五、语法的递归性
“递归性”借用于数学术语,指同样的语法结构可以一层一层地套在一起使用。语言中递归性的表现主要有四类。
1.结构整体重复类
自始至终重复运用同一条语法规则构成句子,如:
(36)小王吃苹果。
(37)小王吃苹果;小李看书。
(38)小王吃苹果;小李看书;小张喜欢跳舞。
例(36)是SVO结构:“小王”是主语,“吃”是谓语,“苹果”是宾语。例(37)、(38)都是同样的SVO结构。这类SVO结构在理论上可以无限制地使用下去,构成无限多的句子。这就是相同的结构重复使用,体现了递归性,即:
SVO;SVO;SVO……
a+b+c→d+e+f→g+h+i……
2.局部扩展类
一个句子的某个部分扩展,使句子由简单变复杂,如:
(39)小王看书。
(40)小王在教室看书。
(41)小王昨天在教室看书。
(42)小王昨天在教室跟小李一起看书。
(43)小王昨天在教室跟小李一起很认真地看书。
例(39)是SVO结构,“小王”是主语,“看”是述语,“书”是宾语。例(40)在同样的SVO结构中增加了地点状语“在教室”。例(41)增加了时间状语“昨天”。例(42)增加了对象状语“跟小李一起”。例(43)增加了程度状语“很认真地”。但总体结构还是SVO。这是局部增加成分的递归,即:
a+b+c→a+X+b+c→a+X+Y+b+c→a+X+Y+Z+b+c……
3.层层相套类
由大层套中层,中层套小层,层层套在一起,如:
(44)小王知道小李知道。
(45)小王知道小李知道小张知道。
(46)小王知道小李知道小张知道小何知道……
例(44)是SVO结构中O是SV结构,这是SVO结构套了一次。例(45)是SVO结构中O又是SVO结构,其中O又是一个SV结构,这是SVO结构套了两次。例(46)是SVO结构套SVO结构,套了三次。
这一结构层层相套的结构形式如下:
这样由大套小形成递归。
4.层层相接、首尾重复类
这主要体现在语篇中。它主要由几个结构相同的小句构成,而且前一小句的最后与后一小句的开头所用词语相同,如:
(47)一见面就问好。
(48)一见面就问好,问好之后说我“胖了”。
(49) 一见面就问好,问好之后说我 “胖了”,说我 “胖了” 之后就说小王的事情。
例(47)、(48)、(49)不太一样,用的是“一X就VP1,VP1之后就VP2,VP2之后就VP3”前后相接的结构形成递归。例(47)用了“动词+宾语”规则构成述宾结构(问好)。例(48)句首套用前一小句最末尾的结构并加“之后”(问好之后)。例(49)句首套用第二小句末尾的结构(说我“胖了”之后)。从而使三个小句形成递归性。这一递归形式可归纳如下:
这一形式主要在语篇中实现。语篇形式的递归常常为一般的叙事性文本所运用。中国的很多故事、儿歌常常运用这一形式。因此有不少人在儿童时代就已经接触到了,如:
(50)A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B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C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说:A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B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C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说:A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这就是递归性。其主要结构如下:
语法规则的递归性和语法结构的层次性密切相关。语法结构的层次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递归性造成的,反过来讲,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也为语法规则的反复使用提供了可能。结构中某个单位,例如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词组去替换,结果可以使基本结构里面的项扩展成层次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句法功能仍等于原先的那个项。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语法的系统性?
2.短语的分析判断。
(1)将“小王看书”结构重复扩展的是( )。
A.小王看书,小李吃饭。
B.小王看书,小张只好再去做了把书看完了。
C.小王看书,走了小何走。
D.小王看书,看了小吕的书。
(2)将“小王学习”局部扩展的是( )。
A.小王学习小李,他也没来,小张反倒来了。
B.小王学习汉语,小李学习英语,小张学习泰语。
C.小王昨天在教室跟小李一起学习了第五课。
D.小王学习要把事件做好,要把房间收拾整齐。
(3)实现“他不满小王”层层相接、首尾重复扩展的是( )。
A.他不满小王,小王也没办法。
B.他不满小王,小王不满小张,小张不满小何,小何……
C.他不满小王,但是对小张很满意,对小何也满意。
D.他不满小王,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平时看不出来。
(4)实现“小王理解”层层相套扩展的是( )。
A.小王理解小李理解小张理解小何理解。
B.小王理解他们,他们也理解小王。
C.小王理解他们的难处,不让他们为难。
D.小王理解家里有困难,也就不向家里提要求。
(5)实现“他们开门出去了”结构重复的是( )。
A.他已经走远了,不再回来了。
B.她已经结婚了,可能不回来了。
C.他们已经不再来这儿了。
D.小王上街买菜了;小王的丈夫下班回家了。
3.词与词组合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进入句子成为句子成分。分析判断下列结构的类型。
(1)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
A.主谓 B.述宾 C.述补 D.偏正
(2)玄奘为大唐和尚。(《新唐书·玄奘》)( )
A.主谓 B.述宾 C.述补 D.偏正
(3)我爷爷是华侨。( )
A.主谓 B.述宾 C.述补 D.偏正
(4)快跑!( )
A.主谓 B.述宾 C.述补 D.偏正
(5)唱得更爽一点!( )
A.主谓 B.述宾 C.述补 D.偏正
4.分析判断后选出正确的虚词完句。
(1)那三个人已经走( )。
A.着 B.了 C.过 D.被
(2)他看( )我微笑。
A.着 B.了 C.过 D.把
(3)以前他结( )婚。
A.着 B.了 C.过 D.对
(4)他看书看( )三天。
A.着 B.了 C.过 D.于
5.分析判断后,给括号内的词找出正确的位置。
(1)你A愿B愿意C去D?(不)( )
(2)书A他B拿C走D了。(被)( )
(3)你A书 B拿C给D他。(把)( )
(4)我A不B想C去D。(很)( )
(5)他A一定B告诉C他D。(要)( )
(6)告诉A你B明天C你D去不行。(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