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新闻真实性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5W”———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What)、人物(Who)、原因(Why),都能经得起检验。新闻失实往往是“5W”的部分不真实。

真实性之所以是新闻的生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真实性是新闻得以存在的根基。在事实跟新闻之间,是先有事实,再有新闻,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结果。如果再进一步扩大范围,整个新闻学实质上也是建立在真实这个基础之上,如果缺乏真实,新闻学就如同“空中楼阁”般虚无缥缈。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新闻理念如何更新,新闻对真实性的要求是亘古不变的。其次,真实性是传媒取信于受众的根本。新闻以传播信息为首要目标,如果所传递的信息是虚假的,那么这个传播过程就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最后,如果没有真实性作为基础,所有的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都是无稽之谈。

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除了“5W”要素都要准确无误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新闻采写的对象必须确有其事、确有其人

新闻采写的对象必须确有其事、确有其人,这是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与根本所在。在每年涌现的虚假新闻中,追根溯源就会发现,之所以会出现假新闻,往往是因为记者捕风捉影、拼拼凑凑而使假新闻成为“事实”,甚至是完全的凭空捏造。如果不杜绝此类现象,假新闻依然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例如,曾轰动一时的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就是记者为了谋取所谓的业绩,采用谎言欺骗包子铺人员,采用偷拍以及后期剪辑画面、虚假配音等方法,制作了虚假电视专题片《纸做的包子》,并对北京电视台隐瞒了事实真相以取得播出的机会,造成恶劣的影响。这是记者故意歪曲新闻对象的行为,使得新闻严重背离事实。同样引起极大关注的《美国医生操刀换人头》、《女记者与狼共穴61 天》等新闻,也完全是由撰稿人凭空编造出的假新闻。

二、要交代新闻来源

新闻采写的对象必须确有其人,还表现在对新闻来源的交代上。在我们每天接触的新闻信息中,不乏诸如“有关人士说……”、“一位权威人士指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说……”等不透露新闻来源的新闻。这样就使得采访对象模模糊糊,使人不免产生怀疑。一般认为,新闻媒介的重要目标是向受众提供新闻报道,这不仅是要指出提供新闻事实,而且要指出这些新闻事实由谁提供、从何而来,这是新闻规范的问题。所以,除却特殊情况,例如涉及国家、相关机构或个人的秘密,法律不允许公开的以及调查性报道出于对信息提供者的保护等情况下,记者要尽量详细地交代新闻来源。

如果记者明白在新闻报道中交代新闻来源的重要性,那么对他在获取新闻来源以及新闻写作过程中都将大有裨益:它警醒记者不能弄虚作假,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对受众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即使迫于其他原因不得不使用“有关人士说”,那么所写出的新闻报道也是最大化的准确、公正和客观,对维护新闻专业主义,维护媒体形象,保护新闻真实性都是极为重要的。

三、避免记者的主观臆测和“合理想象”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在一些言语中掺入自己的想象,这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上。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战地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其中诸如“他从极度的疼痛中醒来了。他每一次轻微的呼吸都会引起胸膛剧烈的疼痛”、“黄继光又醒过来了,这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这些都是作者“合理想象”出来的。新闻不是文学,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大不相同。文学允许塑造,新闻则不能进行虚构描述,这样才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在汶川大地震中,“地震背妻男”的系列报道曾感动无数人,当事人吴加芳被媒体称为“最有情有义的男人”。但不久,人们对吴加芳的质疑和批评却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有网友爆出其“人品差”、“和亡妻感情不好”、“其背亡妻回家的行为是被逼而非出于自愿”等。而这些质疑并非捕风捉影,有些甚至是真实的。因此,这个“最有情有义的男人”瞬间变成“薄情男”和“伪君子”。一时冰火两重天,大众感觉被欺骗,媒体也陷入尴尬的境地。纵观报道的前后,吴加芳背妻的照片最早发表于英国《每日电讯报》,英媒称,这是灾害后的人性象征,“给了她最后的尊严”,外媒的报道到此为止。而“最有情有义的男人”其实是国内媒体引申报道的产物。在这个事件中,吴加芳背妻回家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媒体在道德层面上无限的拔高,再加上“合理想象”,臆测这是出于真挚的爱情才做出这一“感天动地”的壮举,吴加芳与亡妻“刻骨铭心”的爱情与其“有情有义”的形象就这样被呈现出来。

只有深入采访,才能做出客观真实的报道。媒体的“合理想象”与主观臆测是出现新闻严重失实现象的一个根本原因。

图2-1 这张“背妻回家”照片曾让无数人感动(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四、要基于事实提炼观点,而非观点先入

2011年震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中,媒体报道中表现出来的“泛道德化”就是典型的事例。纵观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道德沦丧”、“冷血路人”、“见死不救”等字眼频现报端。是不是十八个路人都是“冷血路人”,都“见死不救”,结果很难明了,但媒体一开始对该事件的报道都从社会的道德视角切入,集中于道德批判,本身就是观点的先入为主。在后续的报道中,有十八个路人中的数位曾站出来说的确是没有看见,而不是“见死不救”,虽然这些都很难弄个“水落石出”,但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失之偏颇的行为也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媒体滥设的“彭宇案”议题也是一例。在2010 年郑州的李凯强案中,当事人李凯强承认他驾驶的摩托车与老人发生碰撞,并有人指认他甚至肇事后试图逃走,但在一些媒体中,却以“19 岁大学生扶起倒地老人,法院判赔7 万多元”为题。媒体不深入挖掘新闻事实的真相与本质,而是按照自己的“观点”先入为主,不仅大大损害新闻的真实性,也使得其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给社会风气造成负面影响。

要改变这些现象,就要从根本上铲除媒体的观点先入,媒体要基于事实提炼观点,并且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追求本质真实。

五、要把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协调统一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真实只属于表象真实,它不能准确地概括出具体事实的全貌,不能代替本质真实。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容易把一种现象真实曲解为本质真实,从而出现新闻失实。因此,在写这样的新闻报道时,如果不想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就需要认真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此外,如果不能很好地区别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也会使新闻失实。因为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既有个体真实,也有总体真实,即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但它们之间往往呈现复杂的关系,如果把并不能代表整体的局部事实夸大,那么整体真实势必会受到扭曲。

例如媒体在对“医患关系”的报道上,每当一起医患矛盾事件发生后,媒体都会一拥而上,连篇累牍地进行大篇幅、高强度的报道,致使社会舆论把对医生的负面评价夸大,甚至形成刻板效应。虽然每起案件都是真实发生的,但这不是常态,只是局部真实,而媒体对医患矛盾的“过度报道”使得人们产生这是普遍存在的幻觉,把局部真实当作整体真实来看。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医患矛盾更加尖锐,既不利于医患矛盾的解决,又增加了社会的担忧与恐慌。因此,在面对相类似的报道时,媒体要在量上掌握好度,不要肆意渲染,更不能夸大其词、捕风捉影,不要把一种现象放在整个社会的体系中去评价,做到适可而止。

图2-2 媒体的过度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医患关系“坚冰”的产生(图片来源:中国新闻漫画网)

六、把“真”与“诚”作为检验新闻语言真实性的一个标准

首先,“诚”是一个具有明显情感色彩的道德概念。“诚”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中心,它最初的意思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言之真实不欺。《孟子》中较多地议论“诚”,《孟子·离娄上》说:“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尽心上》又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里的“诚”已不单指人言的真实不欺,而是指使亲长愉悦的语言、行为等情感表现的真实不欺,是与“悦”这一情感相联系的,显然具有情感色彩。虽然后来中国儒学“诚”的概念依照“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逐渐被提升、泛化,但是它仍然没有脱离其“真心实意”的本意,仍是具有明显情感色彩的道德概念。

以中国儒学为原动力的日本儒学也同样将“诚”字作为他们思想的核心。日本的“诚”相比中国古代,更贴近人生和富有人情味。比如日本江户时代儒学的开创者藤原惺窝(1561—1619)指出,所谓“诚意”是指在“一念发动处”“止于至善”,是“意”处于“无伪而明”的状态。又如日本江户时代古学派的开创者山鹿素行(1622—1685)认为“诚”才是道德修养之本,又说“诚”是“不得已之情”。

其次,“诚”也强调发自内心的真情质朴的行为。《孟子》说“反身不诚”与“反身而诚”,这里所说的“反身”,主要讲的是向内反求诸己,从而强调“诚”应是发自内心的自省行为。

同时,日本山鹿素行认为“诚”既要内求感情之真实,又要外求遵循礼仪的行为,即所谓:“可知内外相因而成就此道也。唯向内求,或驰外劳力,则共非圣人之道。”另一个古学派的儒者伊藤仁斋(1627—1705)提出“尽己之心朴实行去”,他不但说出“诚”要“尽己之心”,而且提出“诚”之“行为”应该是“朴实”的。

列举了这么多关于“诚”的认识,主要是想向大家说明“诚”不仅是我们历来的优秀文化,也是我们衡量自身的道德标准;不仅是一个具有明显情感色彩的道德概念,也是强调行为要求的准则。因而,我们可以把“真”与“诚”作为对新闻语言真实性的一个检验标准。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也是新闻工作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之一。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工作者还需要把握好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关系,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新闻报道中引用的资料、数据等必须是准确无误的。新闻真实也并非有闻必录,记者要善于分析、善于取舍。新闻报道应以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进步为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及论坛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不断从微博、各大论坛上寻找新闻源,有时还直接引用用户上传的内容进行新闻报道。但网络和微博上的信息纷扰复杂,并且存在大量虚假信息,而这些虚假信息往往被包装得“栩栩如生”,新闻的“5W”要素也俱全。这些信息往往会欺骗记者的眼睛,以致把它们误认为是新闻来源,从而产生很多假新闻。例如影响比较大的金庸先生“被去世”的消息,就是在微博上传开的,使得很多传统媒体信以为真,以讹传讹,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传统媒体需要对网络和微博信息加以甄别,进行核实,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从而确保新闻真实性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受到挑战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