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叶菲菲
复兴国学,是当代中国思想界的一股潮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高速发展的经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造成了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混乱、伦理道德失序的困境。因此,价值重建与文化重建,任重而道远。今天谈“重温传统”,不是以过去为导向,提倡复古主义,而是以未来为方向,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从传统中开辟出新意,跟上时代步伐。中国的历史实践表明,对于传统文化,应该活学活用。要做到活学活用,就得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将传统看作解决问题的资源和经验,使传统活在解释之中,活在日常生活之中,活在对现实生活的不断回应和接续传承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清以下几个关系,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历史新义。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等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参天地之化育”,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的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则正”,指一个人如果能守护善性,言行不偏不倚,就能保持公心,体现公正。“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诚信”思想最早来自儒家,《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天道至诚、真实,所以,人道也应如此,保持真诚善良的人性。“信”为人言,人要言必信,行必果。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仁”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中,特别强调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足以证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政府非常推崇中国传统文化。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翻阅《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这两本书时,他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可以说,国家的发展,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的进步,既有赖于物质文明的积累,也有赖于精神文明的培育,更有赖于进步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于心、外于行。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一个缺乏梦想的人是一个苍白的人,一个缺乏梦想的民族是一个软弱的民族,一个缺乏梦想的国度是一个无力的国度。中国梦就是使每一个中华儿女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这个梦想,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个人的出彩,家庭的和睦,单位、社区的健康发展和良好风尚的形成。中国梦之所以强调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是因为我们党成立九十多年来,领导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历程。要实现这个“中国梦”,当然,要靠党的正确领导,要靠坚持“三个自信”,但就我们个人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抢抓机遇,艰苦奋斗。而优秀传统文化就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演绎着伟大的民族之魂,宣扬着伟大民族的“精、气、神”。只要我们用心、用情、用力去挖掘、去学习、去运用,就一定能锻造我们的民族之魂、高扬我们的民族之气、彰显我们的民族之威、展现我们的民族之能。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家国一体、修齐治平的理念,孕育了中国人舍生取义、热爱祖国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正是这种价值追求,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无数国民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显然是不易达成的,这正是我们倡扬传统爱国主义情怀的现实意义之所在。所以,我们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认真学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明,把我们的民族之魂、兴国之魂融入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中,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教育的关系
应试教育鼓励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对学生的其他素质,尤其是道德和人格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年青一代中有许多人不知孝道为何物,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近年来常常发生的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和伦理丑闻,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中正酝酿着的严重的道德伦理危机。在这样的形势下,有识之士普遍感到,人只有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应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和对家庭、社会的担当。我们的教育应当如何培养德才兼备之士,是当下社会向中国的教育事业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
实践证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人治国,道德教育实为首要。我国的传统教育是非常注重人的品德教育的。从传统社会的城乡官学、私塾教育,到民间行会的拜师学艺,无一不是强调以德为先、先学做人后习本领的理念。中国的儒家传统经典《大学》中有句话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是说,如果先后次序颠倒了,教育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古人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讲“首孝悌,次见闻”,就是说教育应该先培养人的孝悌之心,然后才去教他知识和技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加强道德建设、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做知礼守法的社会人。因此,立足现实,重温传统,开创出面向未来、面向全社会的新的价值系统,是我们今天重新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有效的出发点。
(作者为中共肇庆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