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的素质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学生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教育的,班级管理面对的学生一定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这个完整表现在学生素质结构的完整性、全面性,以及学生素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一)学生素质的基本结构
“素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词语之一,人们常常用“这个人素质不错”或“那个人素质不行”来评价他人。那么,素质是什么?一直以来,人们对素质的表述各有不同,对人的素质结构的理解也并不统一。在教育实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人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健康素质;三是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在我看来,对人的素质的理解应该与对人性的理解相吻合。既然承认人性是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那么人的素质应该包括先天的生物遗传方面的特性和人经过后天环境影响与教育习得而形成的品质。因此,从最广义上说,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所谓先天作用,主要是强调人的素质有其生理基础、遗传因素和条件等与生俱来的诸多影响因素,它们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生理素质。在生理学意义上,生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特别是人脑的特性、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所谓后天作用,它强调的是人的素质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人的素质是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品质特征,它主要包括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总之,广义的素质概念,强调人的素质是在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因此,研究人的素质结构必须明确两点:首先,人的素质是先天与后天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它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次,从个体的身心活动出发来理解人的素质结构,任何人的活动都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层面的综合,人的素质应该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生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先天基础,主要包括人的体型、体质、大脑特性等。心理素质是人在一定生理条件下心智的发展和成熟,主要表现为人的性格、能力、认知水平、个性等,它是先天与后天相结合的。社会文化素质是人在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社会化品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具体内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表所示:
可见,要准确地理解人的素质结构必须把握三个基本点:第一,素质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天因素是素质形成的条件和基础,后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和教育。第二,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可以开发、塑造和完善人的素质。第三,素质是人的比较稳定的、在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品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因此,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熏陶和教育培养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身心品质。从个体来看,人的素质结构由三个基本层面组成: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生理素质主要是强调人的身体素质,可称为体质;心理素质主要强调人的心理品质,可以称为心理健康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强调人的社会化程度,简称为素养或教养。只有从三个层面来全面理解学生素质,才能完整地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性,也才能理解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我国的素质教育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理解我国的素质教育目标,即教育首先要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使学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也就是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是学生相对稳定的身心结构特征。因此,素质教育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素质教育必须能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另一方面,素质教育要把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身心结构,它是人类文明在个体中的积淀和内化。换句话说,素质教育一方面要肯定人的潜能,肯定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生理前提;另一方面也要强调素质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把社会的政治要求、思想规范、道德准则、知识结构等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身心结构,成为学生的内在积淀和素养。
当然,人的素质结构如果从群体角度来考量,就是群体素质,如果从个体角度来考量就是个体素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既要重视班集体的群体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只有群体素质与个体素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建设出一个良好的班级。
(二)素质的基本特征
素质作为一个结构,有其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它的发展像生命有机体一样,呈现出内在性、发展性、差异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
1.内在性
人的素质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的,受人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发展规律的支配,这是素质内在性的表现;另一方面,内在性又表现为素质是人的深层品质特征,它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政治要求、思想规范、道德准则、知识结构等都只有通过“内化”才能转化为人的内在的东西,才能形成人的素质中较为稳定的组成部分。因此,内化后的素质的高低、好坏程度与教育成正相关。素质的内在性特征要求我们在教育方面必须承认人的先天基础,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施加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素质。
2.发展性
发展性的特征也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从历史发展上看,人类的身心素质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其次,从个体来看,人的素质的形成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因素,它们相互结合的时机、方式等使人的素质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例如,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按次序发展的特性。人的身体发展大致遵循着从头部向下肢、从中心部位向全身边缘、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一般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7]此外,人的先天因素虽相对稳定,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先天素质上的某些缺陷可以通过后天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至于人的后天素质则更具有发展性,人们正是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来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可以说,素质的发展性特征肯定了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差异性
“性相近,习相远”,中国传统儒家认为人性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差异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带着独特的习性,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这是人的差异性特征。
一个人生下来,无论是在先天条件上,还是在后天环境中都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个人的先天生理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差异不可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消除。同样,每一个人的后天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也不尽相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和班级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找到适合本班学生和本班特点的发展道路。例如,同样是表现友爱,有的人表现得炽热,有的人则表现得深沉;有的人重热心服务,有的人重心灵关怀。学生也同样如此,比如认错,每位学生的认错方式不一样,有的人会当面承认;有的人嘴硬,但心里却认了错;有的人采用书信的形式等。因此,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模式和规格去要求所有的人。要发展其个性特长,尊重人的差异性,不能“一刀切”。因此,教育应既要注重全面发展,又要关注个性发展。
4.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人的素质水平是一种综合效应,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表现。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人的素质水平不能仅仅根据个体某一方面的能力或素质状况进行判断,只有诸方面的潜能都得到充分而又和谐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身心素质发展水平;二是指人的各项素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教育必须着眼于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应该是尊重差异性的教育,是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内在综合素质为主的教育。班主任应该准确理解素质的结构特征,把握学生个体和班集体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潜能,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