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公考公选范文集(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2年国考申论范文

2012年国考申论(省级)

给定材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结合给定资料,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

(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范文1】

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

──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普通农妇刘女士出于好心搭载同村李老太太及其孙女,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致李老太太伤情严重,对此,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其经济赔偿却遭对方家属四次坚决拒绝。这一动人故事折射出的是社会公德之美,它犹如一股清泉,浸润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态势,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但随之而来的各种道德范畴内的问题屡屡出现,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以教育为根基。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多元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道德为代价,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整个国民教育当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抓细节、抓具体,持之以恒,才能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与制度作保障。德以劝善,法以诛恶。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法律是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把道德规范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之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唯有如此,人们从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国家者,积人而成。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全社会都要讲公德,只有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才能积小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加强道德榜样的宣传,辩证吸取中华传统道德精华并去其糟粕,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提高中华人民的整体素质。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相信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大力提倡,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之花必将灿烂绽放,吾国必将长治久安。

专家总评:

文章以崇德重德、尚德倡德开篇,引出刘女士的例子,彰显德的美好,继而谈到当前“德”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教育、法律制度、个人三个方面深入阐述如何破解“德”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康德的话照应全文,顺利结尾。全文层次清晰,对策明了具体。

【范文2】

发展在于明“德”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美德是整个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发展在于明“德”,是历史明鉴。普通农妇刘女士搭载同村李老太及其孙女回村途中遭遇车祸,导致李老太太身受重伤最终不幸离世。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经济赔偿,但李老太的家属四次坚决拒绝,这一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善良、质朴、友爱、团结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力量,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发展后劲。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道德建设不仅是国民素质的标准、民族兴旺的关键、国家强盛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明“德”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用好道德这条准绳,必须正视“德”在发展中的作用。

个人发展在于明“德”。道德水平历来是衡量国民素质的标准,德才兼备是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欲的不断膨胀更是彰显了明“德”的重要性。明“德”,是获得尊重、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民族发展在于明“德”。“德”不仅是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更是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思想准绳。孔融让梨中的谦让、孟光梁鸿举案齐眉中的和睦、乐羊子妻断机劝夫中的深明大义,无不彰显重“德”的中华民族精神。明“德”,是历史赋予中华儿女的使命,是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要求。

国家发展在于明“德”。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来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奥运会和世博会等国际盛事在我国成功召开,优秀的志愿服务彰显我国良好的道德建设基础,使得全新的中华风貌打动了全世界,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的大国地位。明“德”,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社会发展在于明“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广泛存在,层出不穷的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等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更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自律和他律是良好社会秩序得以保持的基础,加强道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明“德”,是保障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普通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的故事每天都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上演,激励着我们以德树己,要求我们以德律他。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同心协力,以明“德”贯穿发展始终,必能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突破,构建和谐精神家园,为百姓的幸福生活、为国家的强盛富足、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夯实基础。

专家总评:

文章以明“德”开篇,引出刘女士的例子,彰显德的美好,继而引用温总理的话引出明“德”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个人发展、民族发展、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四个方面阐述明“德”的重要性,最后再以刘女士的例子照应全文,顺利结尾。全文层次清晰,层间联系紧密,如果能够对“何为明‘德’”加以阐述,同时选择一些更为精炼、更具针对性的话语对个人、民族、国家、社会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则效果更好。

【范文3】

加强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真善美”

儒家主张的“性善论”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主流,《三字经》中也提出“人之初,性本善”。当前,中国又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建立良好的文明风尚。由此可见,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管社会发展面临什么困难,都不应停止追求“真善美”的步伐。

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仍然存在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如食品安全存在诸多隐患,媒体进行谎言炒作,医德、师德、官德的缺失,大大损害了社会的诚信系统。但是,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应该看到,道德失范只是少数现象,整个社会的文明风尚仍然是好的,正在涌现出汩汩“真善美”的清泉。

面对汶川地震,面对奥运会、世博会,为了同胞生命和祖国荣誉所发扬出来的志愿精神,撼动人心,也是“真善美”精神的最好诠释。我们身边也不乏奉献余生的“最美教师”,舍身救儿童的“最美妈妈”、“托举哥”,以及献出生命的“最美司机”,他们的善与美,永远在我们的民族精神里绽放。我们还看到,当前许多公众人物也热衷于慈善事业,甚至有些人提倡“裸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们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不仅用特殊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中华民族的“真善美”精神增添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

在“真善美”精神得到广泛传播的同时,政府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道德教育,使这种精神能够薪火相传。针对不断涌现的“真善美”事例,政府应大力进行宣传,由媒体进行报道,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号召人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并应给予当事人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鼓励,慰藉他们善良的心灵。另外,有些城市组织了“给陌生人敲门问好”等活动,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爱心,改变陌生人之间冷漠、麻木不仁等不良风气,这种做法为我们宣扬“真善美”精神提供了一种借鉴和思路。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一些城市的做法,将“真善美”精神蕴含在城市精神中进行大力宣传,如北京精神中的“包容、厚德”即体现了“真善美”的精神实质,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式。

“真善美”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精髓,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种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角落,使其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专家总评:

文章以“加强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真善美’”为题,但开篇时并没有谈到道德教育,入题较慢;在接下来的阐述中泛泛而谈,缺乏说理的层次性与针对性。

2012年国考申论(地市级)

给定材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总字数800~1000字。

【范文1】

天变不足畏 安全当先行

──让经济社会运行更安全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灾难相伴、与灾难抗争的历史。从2008年的中国汶川地震,到2011年的日本福岛地震,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它的愤怒,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然而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所说,只要我们意识到未曾预料到的事件对我们的伤害最大,时时保持警惕,预想到所有的可能,并相应加强安全规划与防护,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天变”就不足畏,并且会成为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安全的驱动力。

2010年S市的公寓火灾,凸显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一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安全防护不足,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对事故的防范则考虑不周、投入不够;二是法律和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工程建设和维修中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三是技术保障欠缺,救援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需要,影响救援的速度和效率;四是公众安全意识淡薄,市民自救互救、应急疏散能力不足。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扩大了事故的危害。

我国古训有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预防灾难和事故应从“预”字着眼、“防”字抓起。如果庞培人对火山喷发有足够的预见力并有相应的防护设施和防范措施,也许一代名城庞培就不至于被火山熔岩吞没;如果S市在高层建筑的规划上科学谨慎,在安全防护上舍得投入,对市民有相应的应急训练,也许公寓火灾的后果不至于如此惨重。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真正从事故教训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安全前行。

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科学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首先,在发展理念上,必须把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思想认识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当前国情,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其次,在安全文化上,要学习发达国家“生命至上”的观念和做法,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安全技能观的宣传教育,营造尊重生命、尊重法律的文化氛围,普及安全知识,定期开展应急避险训练,切实提高公众自救能力。再次,在资源整合上,要将安全防护措施融入城乡建设规划中,大力促进公共应急资源整合,构建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建立协调有力、运作顺畅的机制,打破条块分割,把各个行业的专业救援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维护公共安全的强大合力。最后,在法律执行上,要加强执法和监管,确保法律制度的落实,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严格依法操作,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从源头上熄灭灾难和事故的火星。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以安不忘危的思想统筹好、谋划好安全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维护安全的各项工作,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环境里,我们一定能够让中国列车运行得更加平稳顺利!

专家总评:

文章层次清晰,但是在阐述过程中重点不够突出,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范文2】

加强应急管理 提高城市防灾救灾能力

我国古代改革家王安石说“天变不足畏”,道出了中华民族勇敢无畏的精神,也揭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正是与灾难相伴以及与灾难抗争的历史。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动车失事,近年来越来越频发的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引起灾难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对于大自然的愤怒我们应该心存敬畏,但绝不能坦然接受;对人为的灾难,我们更应该加强管理。如果对于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预测和准备不足,必将使风险难以及时、快速、准确、有效地得到识别、防范和控制,结果便是重大灾难。因此,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应急管理,要加强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气象部门、地震部门等自然现象观测部门,应重视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灾难预测水平。应急办要通过手机短信、微博等更广更宽更快的渠道及时传达灾害信息;市政府要加强抗灾救灾资源储备,并建立包括政府部门、社区、各种社会团体在内的抗灾救灾体系。

二、加强应急管理,要重视城市安全“技防”工作。应重视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消灭城市安全隐患;应重视城市安全救援力量建设,如消防力量建设、医疗力量建设等。

三、加强应急管理,要狠抓“人防”工作。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和“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要定期开展防灾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要加大质量工程管理力度;要注重安防人员专业性培养;要提高安全设施保养和维护水平。

四、加强应急管理,要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对安全设施的安装和建设,要建立明确的严格的质量标准;对工程的竣工验收,要有明确的考核基准;对安全设施的配备,要有合理适当的配置标准。

五、加强应急管理,要强化监督管理。安全工程使用招标要透明化;要强化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现象的管理;安全工程施工与竣工过程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和验收。

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中的排头兵,城市的安全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大课题。科学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坚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内容。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将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应急管理和配套建设,必能给城市打造起“金刚罩”,提高城市防灾救灾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平稳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专家总评:

文章以王安石的话开篇,引出必须加强应急管理,继而分析灾难原因,接着具体阐述如何加强应急管理,最后以科学发展的内容照应全文,顺利结尾。全文结构清晰,层次明了,措施针对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