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舜韶乐理论基础研究
第一章 舜韶乐在岭南起源的可能性
第一节 绪论——历史上存在韶乐的思考
舜韶乐作为本著研究对象,其存在与否,是必须解答的问题。不然,即使是连篇累牍的文字考证,也是毫无意义的。
其实,古史学界很早就有人提出过疑问。早在1987年的《学术月刊》第四期上,就刊载了顾易生先生的《孔子论<韶>考》一文,其认为孔子在齐所闻并为之三月不知肉味之《韶》,“虽托旧名,实为新声”,而非舜乐。这种观点,顾颉刚先生早在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史林杂识》一书内所载《韶》文中就已经提出,他说:“《韶》为春秋时新声,又发展于战国者。”
顾颉刚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古史辨”派的主要发起人,此派认为:中国古史中的许多记载,均系后人层累地造成的,不可轻信。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掀起了对中国古史的大论战,虽推动了当时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功不可没;但是学术界也指出此派疑古过勇,他们论的许多问题,还需要严肃研究,重新商榷。
顾颉刚先生在《韶》文中说:“《韶》之为齐乐,孟子亦尝言之。《左传·梁惠王·下篇》记孟子对齐宣王雪宫之问曰:'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愿;暗暗蛋谗,民乃作愿;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景公悦,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悦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顾颉刚先生按语:“宫、商、角、徽、羽,为五声,《征招》《角招》,盖《韶》乐之以音声高下为区别之二调。据孟子此说,则《韶》乐始创于齐景公,以其纳晏婴之忠谏,发仓廪以补助农民,国中同声欢庆,故齐太师作此乐以示其君臣之相悦。孔子为景公、晏子同时人,宜其适齐而闻此新声也。”
《孔子论<韶>考》也说:“《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在齐时曾'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这是合于事实逻辑发展的。”
上述观点一致认为“孔子在齐闻韶”闻的是齐景公时所作的《征招》《角招》而非《韶》。其实,当时(前548—544年)齐国内乱,没有条件“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也无心绪“作君臣相悦之乐”。再说,《征招》《角招》不是《韶》的别名,而是春秋新造之乐,二者不宜相混。
上述观点还有一论,韶乐这种“上古原始音乐而能具此历久常新的艺术魅力,也是不可思议的”。此论以时间久远而不能存,实属臆测之语。凡为人所爱,代有传人者,皆可长久流传。观《尚书》“神人以和”“祖考来格”等语,明《韶》是原始的巫舞,是为祭祀祖先神的乐舞,入三代后,被宫廷独占,商汤、周穆王等都曾“修九韶”,用以显示其权得于天地,传统不断,所以存至春秋是顺理成章之事。
对于已经散佚的韶乐考证,“不必其定合于古,要犹存古义于万一,终胜于侧调么弦,导欲增悲者也”1。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