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民族的文化传承,能够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作为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体现,在一个地区、民族或国家身份形成以及认同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德庆悦城龙母文化,有着召唤千百万龙的传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影响遍及西江—珠江流域和港澳地区。崇拜和信仰龙母,已成为西江流域的民间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的“龙母诞”期,德庆悦城有一个堪称“四海朝宗”的盛会,来自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甚至台湾的信众,汇聚于西江之滨的龙母祖庙,龙的传人从四面八方前来瞻仰龙母、祭拜龙母,摸龙床、饮圣水、吃“金猪”,盖龙母金印,放生鲤鱼,祈求龙母庇佑赐福,保佑年年平安吉祥。这一民间信仰积淀着西江流域百姓们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更承载着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积淀。龙母的形象、龙母的传说、龙母的精神、尊崇龙母的民间信仰和纪念龙母的民间祭祀仪式,已经融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牢固而庞大的龙母文化圈。
龙母信仰最早来自岭南越族的龙崇拜,百越人自古有崇龙的习俗。先秦和秦汉时期,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通主要依靠河流,西江中游与灵渠、贺江等成为岭南与中原交通的重要通道。宋代,随着国家对民间信仰的重视,南海神、闽南天妃和岭南龙母信仰,都被纳入国家祭祀行列。民间信仰的地方性和官方的正统性相结合,推动了龙母信仰的传播和发展。龙母是水神,是母性神,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的水文化和本根文化意识。
悦城龙母庙的历史悠久,考察绵延二千多年的龙母庙祭祀的民间信仰、民俗活动,研究独特的龙母文化现象和以信仰龙母为核心的文化内涵,对我们认识、利用好民间文化遗产,建设广东文化大省,具有重大意义;龙母文化研究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我们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传播正能量,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加强社会风气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龙母文化研究的成果,以陈摩人先生的《悦城龙母传说的民族学考察》、叶春生先生的《岭南民间文化》、蒋明智教授的《悦城龙母:从传说到信仰》系列文章、欧清煜先生的《古坛仅存——悦城龙母祖庙》为代表,在学术界产生极大的影响。2005年9月17日,大明山“龙母文化发源地”考证会在南宁市召开;徐亚娟博士的《龙母传说中的壮民族文化因子》也令人瞩目。
“德庆悦城龙母文化研究”是广东社科地方历史文化项目,我们试图将龙母文化信仰放在龙文化研究的背景中,通过民俗学研究、性别研究、传播学研究和民间文学研究等角度,对西江流域的龙母信仰习俗展开田野调查,收集龙母文化研究资料,考察影响龙母文化信仰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力图从多个角度去考察研究,分析龙母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从民众生活与儒释道的结合中发掘其文化内涵,使龙母文化研究具有开放性和丰富性。
我们的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开展田野调查,收集整理研究资料
龙母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民俗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依然生命力旺盛。龙母文化研究项目的开展,需要实地考察龙母庙的宫庙建筑、雕刻、壁画和节庆祭祀活动等,进行田野调查和收集文献资料,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德庆县委领导和龙母祖庙办公室陈斌全主任的大力支持。三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实地考察了西江流域地区广东、广西的龙母庙:悦城的龙母祖庙、肇庆的白沙龙母庙、梧州的龙母太庙、广西藤县胜西村的龙母家庙等;收集了《德庆县志》,岭南关于龙母的各种传说、神话等叙述文本;以龙母为题材的小说、诗歌、戏剧作品;有关龙母庙的宣传光盘、书籍等,以及地方发展的文化史、自然史等;请龙母庙管理处列出2010年、2011年有关龙母祭祀活动的日程表,便于课题组成员实地考察祭典仪式,调查民风民俗。我们多次参加龙母诞的祭典仪式,观看龙母太庙热闹非凡的龙母诞文艺演出;考察龙母诞期龙母祖庙水灯节上壮观的放水灯仪式。夜幕降临,庙祝主持仪式后,民众手捧点燃的水灯,跟着庙祝,从龙母祖庙殿堂出发,扶老携幼,穿街过巷,一路前行至西江岸边,最终登船将水灯放至河中,一时间,江面上泛起点点亮光,顺江水而下,场景蔚为壮观。千百只闪耀的河灯,寄托着民众对未来生活顺风顺水的美好愿望。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以龙母诞为核心的祭祀活动已经成为西江流域的盛事。每年农历正月初四的龙母开金印、正月二十二龙母开金库、五月初一至初八龙母生辰诞、八月初一至初八龙母得道诞、十二月十五龙母水灯节等传统节日前后,八方善信游人汇聚到龙母祖庙,朝拜龙母,寻根问祖。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龙母信仰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经济基础。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影响,科技的发展变化,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使得人们心里有太多的迷茫。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和不如意,使得民众把希望寄托在神化的龙母身上,希望通过祈祷表达自己心灵的愿望,从而获得龙母的保佑,实现心中的愿望,这是龙母信仰持续兴盛发展的心理基础。尤其是香港、澳门地区的堂口,每年都会组团包车到悦城、梧州等地的龙母庙参拜。在龙母祖庙的墙上,我们看到许多来自港澳的热心人士捐资赠款帮助修缮龙母祖庙的名单。人们敬仰祭拜龙母,既想获得龙母的保佑,也希望自己能有龙母的美德和善行。
我们观察到,在龙母诞期间举行的文化展演,既有娱神作用,也满足了民众娱乐消遣的需求,娱神娱人。到场的参与者并非全是祭拜龙母的信众,也有不少来娱乐助兴的民众。2010年6月18日,梧州的龙母太庙举办了隆重的龙母诞庆祝活动,在持续四个小时的庆典活动中,除了祭祀仪式外,还添加了许多娱乐环节。譬如仪式开始前垫场的粤剧清唱,仪式过程中穿插的龙母传说的戏剧戏曲,以及舞龙、醒师表演等,热闹非凡。有远道而来祭拜龙母的澳门善信,因为生子还愿,捐款的数额大,主办方给予他第一个上高香的荣耀和权利,自是喜笑颜开。龙母诞的活动庆典,给人们留下乡土和寻根的记忆,应和了珠三角一带百姓、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人的文化寻根心理。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在广西藤县胜西村的龙母家庙偶遇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娘,在接到了外地信众祈福的电话之后,即时通过手机用藤县土话为那位信众唱经向龙母祈福。电话这端是大娘高亢激昂、绵绵不绝的吟唱,电话那端则是信众诚心诚意、全神贯注的倾听。通过手机,串联起了龙母信仰在两地的民间传播。
二、带领大学生社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关注文化传承
在课题组教授的带领下,文学院的曾火娇、骆燕贞、陈月敏、陈永聪和邵学宽五位同学,利用暑假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他们采访龙母庙的许多信众,走访了龙母庙的工作人员、德庆旅游局的领导、当地中小学师生……收集整理了龙母文化研究的大量资料。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悦城龙母文化资源调查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调查报告调研分析了悦城龙母文化精神内涵、德庆悦城龙母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承的现状、成果与存在的问题;龙母文化资源在青少年中传播的必要性、开发新战略与预期效应;探讨青少年对民俗传统文化的接受心理,“神化”“人化”与民俗传统文化传承,倡导传承民俗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参与调研的学生认识到:德庆悦城龙母文化是西江流域文化的源泉和核心,是肇庆人民的文化骄傲和精神家园,积淀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更承载着地方历史文化的灵魂与精华。被誉为“古坛仅存”的龙母祖庙更是承载着龙母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报告详细描述了德庆悦城龙母文化资源的基本状况,并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分析,论述了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与意义,进一步提出了德庆悦城龙母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与开发的新战略。
龙母文化是中国传统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接班人,注重青少年对民俗传统文化的接受心理的分析,探讨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我们传播和发展龙母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成功举办“广东·德庆龙母文化研讨会”
2011年10月20日,由广东省社科联、肇庆市社科联和肇庆学院主办,中共德庆县委、德庆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广东·德庆龙母文化研讨会”在德庆县召开。龙母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信仰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许多文化学者关注的焦点。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有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林有能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叶春生教授,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陈忠烈、赵立人,华南农业大学吴建新教授,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主任冯达才,广东省社科联副主任姜波,德庆政协主席温爱民和肇庆学院文学院“肇庆悦城龙母文化研究”课题组的成员等。专家学者围绕龙母文化在民间信仰、性别文化、传播学、精神文明建设、审美特质与旅游开发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讨。
肇庆社科联主席王中生主持开幕式。德庆县委书记吴宪平致欢迎辞,认为通过这次龙母文化研讨会,对于发扬龙母文化,让龙母文化落地,推动德庆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建设,促进德庆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肇庆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宝坚作为主办方致辞,他肯定了龙母文化研究在文化建设和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指出肇庆学院作为地方高校,能够积极支持地方的经济和文化建设,高度肯定了龙母文化研究团队对地方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术研讨会由肇庆学院“肇庆悦城龙母文化研究”课题负责人王敏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龙母文化研究的意义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四、发表研究论文,初步完成研究书稿
虽然学界对悦城龙母传说母题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悦城龙母传说仍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有意思的学术话题:比如,龙作为一个系统,原本是有阴有阳的,民间既有龙王庙,也有龙母庙,但为什么在岭南乃至南方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不是雄性的龙王崇拜,而是雌性的龙母崇拜?在一个男权观念深重的国度,作为女性的龙母是如何被崇拜为神的?悦城龙母信仰和岭南庞大的女性文化传统,如妈祖、冼夫人、观音等女神信仰与自梳女、不落夫家等女性文化是否存在逻辑关联?
赖翅萍教授引入性别研究视角,深入探讨龙母崇拜所具有的性别文化内涵与女性文明特征,避免龙母传说系统所蕴含的性别文化意义被遮蔽的危险。论文认为,被岭南百姓世代奉为神祇的龙母,她不仅仅是一个尊贵的地方神祇,还是一个有性别标识的尊贵的地方女神。因此,我们试图把悦城龙母传说当作岭南女性生命活动的一个象征文本来解读,从中感悟岭南女性先民对生命活动过程的原初理解,把握岭南女性文明乃至岭南文明的原生样态。
研究者从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视角,对悦城龙母传说系统留下的一些颇有意味的基本母题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阐释。悦城龙母传说作为一个有性别标识的地方传说,必须引入性别研究视角,探讨龙母崇拜作为岭南影响深远的文化景观,及它所具有的性别文化内涵与女性文明特征。研究者运用性别视角重读悦城龙母传说系统所出现的基本母题,如“无父”“漂来的女婴”“无夫”“拾卵豢龙”“误断龙尾”“济物放生”“至圣显灵”“侣白鹿友黄猿”“与赖布衣斗法”等所包含的丰富的性别文化意蕴,指出这些基本母题蕴含着远古时期岭南女性的生命观、母教观、自然观与性别观,表现了活泼的南方女性主体精神,认为龙母传说不但有力地佐证了岭南女性在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也成为生生不息的岭南女性文明的源头。受龙母女性崇拜的深刻影响,岭南形成了广泛而强大的女性文化传统。
龙母文化是西江流域的水神信仰,传承着民众信仰龙母母慈子孝、感恩回报的伦理道德观。龙母传说在口耳相传的基础上,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楹联、故事和戏曲等民间创作,因龙母崇拜而创作的诗词、楹联、传说、小说和戏曲等民间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风俗和社会心理变化。
王敏教授主要考察以龙母为题材创作的粤剧创作。作为广东的地方戏曲,粤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一种地域性的历史和社会记忆,龙母传说的基本信息为戏剧创作提供了情节、人物和主题重写的可能性,粤剧龙母戏在接受龙母传说的同时,又受剧作者所处的时代因素影响,受创作的时代氛围、文化语境制约,体现不同的时代特色与审美追求,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愿望,表现剧作者的创作倾向和审美追求,龙母戏创作的独特价值由此形成。同样的人物,同样的传说,在半个世纪中呈现出各自的时代特色,从而形成粤剧龙母戏创作的独特艺术价值。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地方戏曲的研究基础薄弱,资料的收集方面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有关龙母戏的资料却鲜有保存。迄今为止,粤剧龙母戏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湛江粤剧团的《悦城龙母》(首演时间是1959年)、肇庆粤剧团的《龙母传奇》(首演时间是1999年)、梧州粤剧团的《西江龙母》(首演时间是2008年)。湛江粤剧团的《悦城龙母》是龙母题材剧中创作排演最早的戏,剧团曾在中国湛江、吴川、廉江、肇庆、云浮、广州、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等地演出,备受推崇;肇庆粤剧团的神话粤剧《龙母传奇》在肇庆、广州、香港等地演出时也深受欢迎,2000年3月获得全国戏剧梅花奖、导演音乐奖、优秀表演奖、优秀音乐奖等九大奖项,创作演出均获得空前成功;梧州粤剧团的《西江龙母》在梧州、广州上演,2009年赴澳门演出获得成功,同年获第七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展演铜奖。传统的戏剧表演形式在匠心独运中寻求创新,粤剧龙母戏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愿望,表现出自然山水和道德情操美的高度统一,为人们形象地诠释了龙母精神与人格的艺术魅力。龙母戏以富有地方色彩的独特魅力赢得了观众喜爱,表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底蕴。
龙母戏主题表现的创造性体现在不同时代创作的粤剧龙母戏之中,重写更是有差异的创造。在主题表现方面,龙母的对手无论是南海龙王、赖布衣,还是赖巫师;无论是阶级的、言情的,还是地域文化的,对龙母“母仪龙德”的歌颂都是一致的,龙母形象的塑造也都趋于人性化。渐渐地,龙母信仰从图腾崇拜转向了宗族崇拜,从神灵崇拜转向了祖先崇拜。因此,在龙母题材的小说创作中,出现了“神”被“人”化的现象,在粤剧龙母戏创作中,从龙女、温飞琼到温龙女,龙母的形象塑造也越来越趋向于人性化。关于悦城龙母的传说,历代都有基本相似的故事情节,形成悦城龙母传说系统里的“拾卵豢龙”的故事原型,构成“慈龙子孝”的母子关系,反映出以龙为图腾的氏族信仰。丰富的龙母故事传说,为龙母戏创作提供着原生态的资源。依据民间传说,“拾卵”的情节在三出戏中都有讲述,带有母系氏族时期图腾崇拜的色彩,表现出龙母豢龙、养物放生的慈母情怀。不同的是,在龙母戏的创作中各具特色的变更。《悦城龙母》是“一卵一龙”,《龙母传奇》《西江龙母》是“一卵五龙”,也都各有所本。粤剧龙母戏的创作,充分地挖掘龙母文化独特的民间资源,获得了创作和演出的巨大成功,也提示着创作者要深入民间,选取优秀的传说故事资源,不断地融进现代因素与创新艺术手法,才能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苏常博士关注于龙母文化的传播。在中国南方,龙母文化的影响力不在妈祖文化之下。透过每年诞期悦城龙母祖庙前的参拜盛况,我们便可窥见龙母文化在当代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龙母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民俗,虽然历经千年,在当代中国却依然生命力旺盛。研究将龙母文化的传播放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广阔背景之中,运用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元分析框架,基于2010年和2011年的文献研究和田野工作收集的资料,通过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发现,我们试图去剖析不同权力主体对龙母文化在当代传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交织于它们之间的微妙的互动关系。龙母文化在民众中的广泛传播,事实上包含着复杂的权力关系图景:既有国家新意识形态对于仪式传播的挪用,又有市场产业发展对于文化资源的挖掘,更有转型社会民众对于“心理鸡汤”的渴求。国家、市场、社会是龙母文化在当代传播的重要权力推手。同时,我们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亦认为权力的行使应适度有限,否则容易造成对文化的破坏和消解。长远而言,龙母文化的传播应该尊重民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才能使龙母文化在中国当代的传播中演绎出更炫耀的光彩。
杨红军博士从民俗学角度研究龙母文化现象。与中原文化典籍中的龙形象相比,南方传说中的龙母减少了神秘莫测的威严,更加贴近人民生活。中原文化的龙是一种天神,穿云破雾,具有特异功能;岭南之龙则生活在水中,在龙母传说中,龙子生活在水中,又具有天龙的特异能力,能够呼风唤雨。神龙在民间传说中不再是不见首尾,而是由人抚养大,与人类朝夕相处,凭借特异功能,为民造福的形象。南北方文化的融会贯通,既提升了本土文化的宏大气象,又积极吸收了异质文化的人文精华。传说中的龙母渗透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1076年,宋朝宋仁宗皇帝特意为广东悦城龙母庙题赐了一块“孝通”匾额,龙母庙因此改名为“孝通庙”;同时也吸收了佛教文化的积极因素,比如众生平等观念,还有一些佛教仪轨,比如,放生鲤鱼、适时斋戒等。文化融合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形式,并大大增强了感染力,既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又使民俗文化仪式所具备的思维力量得到加强。
“德庆悦城龙母文化研究”课题组在对龙母文化的起源流变、民间信仰、民俗文化、精神内涵等方面展开研究,从岭南人民对龙母的崇拜中探讨岭南人民的图腾崇拜、宗族崇拜、母性崇拜等观念,进而探讨龙母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