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精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关于潮汕文化精神

一、潮汕文化精神的相关概念

(一)潮汕人

古代,潮汕地区一直被称为潮州,包括潮州、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县,古称“潮州八邑”,直到今日,海外潮人会馆组织仍在沿用“潮州八邑会馆”的称呼。1860年1月1日后,汕头崛起并逐渐取代潮州成为该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汕这个区域概念由此生成,至今不过一百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天汕尾市的海丰、陆丰两县从行政区域上划归潮汕,成为潮汕的一部分。1关于潮汕人的定义,又可分为狭义的潮汕人和广义的潮汕人。

1.狭义的潮汕人

狭义的潮汕人是指今天居住在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的操潮汕方言的四个地级市的共1676.03万居民。其中,汕头510.73万人,潮州257.89万人,揭阳649.11万人,汕尾258.3万人。2

汕尾市由于历史上长期被划入惠州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归汕头管辖,在20世纪80年代又最先脱离汕头而独立,因而笔者在行文叙述中,所使用的数据很多仅包括目前的潮汕三市(汕头、潮州和揭阳)。

潮汕文化图谱

沈陆澄先生绘制的潮汕文化图谱非常直观地说明了潮汕内部的文化划分。在这个图谱中,韩江流域的潮州、澄海与榕江流域的揭阳、揭西,练江流域和龙江流域的潮阳、普宁、惠来,黄冈河流域的饶平,其人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螺河和黄江流域的文化差异更为显著,构成了潮汕文化的海陆丰亚文化发展区。这些区域都拥有共同的语言—潮汕话,拥有共同的文化信仰如三山国王、妈祖等,拥有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图片提供:沈陆澄)

2.广义的潮汕人

广义的潮汕人包括狭义的潮汕人,还包括潮汕籍的国内外移民和潮汕客家人。

(1)潮汕籍的国内外移民是潮汕地区重要的人口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有一种公认的说法,即本土有一个潮汕,海内有一个潮汕,海外还有一个潮汕,人口规模相近,都是1000万人。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潮汕百科全书》所载,海外的潮州人有1000万。但是,近年来,这个数量正在发生较大变化。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向国外移民的潮汕人急剧减少,海外华侨对本地的影响也正在逐渐降低。而本地潮汕人口却迅速增长,已经超过1400万人。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由于潮汕本地经济发展受阻,出现新一轮的国内移民潮,潮汕精英迅速向国内经济热点地区转移,海内移民人数大幅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潮汕,特别是中心城市汕头与全国全省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擅长流动的本土潮汕人便大规模流向全国各大城市,并取得了辉煌业绩,海内潮人对潮汕本土的影响力迅速增强。

潮汕移民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他们和居住在本土的潮汕人一样有着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共同创造了潮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直以来,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是潮汕人的精英,在当代,其中的潮商部分更是构成了潮汕精英的主体。如果回避了这一事实,就无法真正理解潮汕文化精神,因此,在本书的叙述中,他们甚至常常成为叙述的重点。

(2)虽说“潮、客”二家一直矛盾重重,但潮汕地区居住的客家人绝非少数。

历史上,潮州包括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大埔。汕尾市在地理位置上属于粤东,其语言文化与潮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于潮汕文化的过渡区域,这片区域的客家人也不少。另外,潮汕其他县区中,除澄海外其他县都有客家人杂居其中,潮汕人称之为“半山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汕头四大公司南生、广发、平平、振源都是客家人开设的,潮汕铁路和几大报纸也都为客家人所建设和创办,(时任)市长李国俊也是客家人。3

潮汕文化作为一个历史概念,自然无法回避曾经在潮汕大地上创造了大量文明成果的客家人。

此外,由于潮汕文化本身既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闽南文化的延伸,因此,在对潮汕文化精神进行叙述时,我们将不可避免地涉及闽南文化。

(二)潮汕文化以及潮汕文化精神

1.潮汕文化

我们所说的潮汕文化是指由潮汕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潮汕在长期融合、发展中产生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领域的成果。4

2.潮汕文化精神是潮汕人集体人格的体现

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精神是指文化中不包括物质的精神部分,即精神文化。文化精神是基于完整的文化内涵而概括提炼出来的带本质性的东西,它类似于人物画中所传达的人物神气,是指族群文化的深层部分,是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的,“文化的最终成果是人格”。我们要探讨的潮汕文化精神正是潮汕人的集体人格及其内在构成。

因此,我们对潮汕文化的描述及从中细绎出的潮汕文化精神特征都以潮汕人的集体人格为观察点和归结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论述时,不过多地停留在器物层面上,而更多地把器物和现象背后的、本质的东西抽象和提炼出来。我们认为,要认识人,认识潮汕人这个族群的本质,关键在于把握其精神性格。要让一个族群获得自觉、得以振兴,首先应使其人格精神健全起来。因此,我们把关注点集中在对潮汕族群的集体人格的探索过程上,并以此为着眼点,探索如何完整地建构出潮汕人的集体人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对潮汕文化精神的扬弃,克服文化精神中消极的东西,弘扬其中的积极因素,以实现潮汕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有利于推动潮汕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活着的传统

我们所理解的传统,是从历史上一相承而来且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并发挥着深刻影响力的那些生活、思维和行为习惯。它们与由当代生活所激发出来的新鲜活泼、丰富多彩的思潮和风尚一起,构成了潮汕文化的当代形态。我们力图整体把握正在不断生长变化的当代形态,从中寻求符合当代发展规律并促进潮汕族群不断发展的文化力量,也就是我们当下亟须建构的潮汕文化精神。

(三)对潮汕文化精神的一点说明

虽然,正如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在《广东发展史》中所言:

一旦试图把日常生活的感觉归纳为理性的简洁的概念,就一定会出现反例,一定包含了错误。差不多以往的研究者归纳出来的岭南文化的特质,都不是广东人独有的习惯。5

这种判断同样适用于我们所概括出来的潮汕文化精神。但是,人类总是从相对的场域中对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概括,以求得到尽可能准确完整的把握,而一落实于文字,却又不可避免地落入文字的陷阱。为了让读者了解潮汕人这个族群的集体人格,我们不惮蹈险,从潮汕文化精神的整体中概括出五个主要特征:上善若水的生存智慧,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挑战权威的求实勇气,敬神乐生的生命意识,人情至上的生活态度。笔者自觉,这种概括把潮汕文化精神从整体拆分成相对独立的五个特征,势必不同程度地影响读者对文化精神的整体把握。当然,这也是笔者学识之所限,先在此致歉。

二、本书的立场

(一)批判的精神

我们对潮汕文化精神的探讨,并不是单纯为了向外宣传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力图通过大量现象性的东西去揭示潮汕文化深层次的本质属性,即潮汕文化精神,让潮汕文化精神更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当下,它们如何对我们发挥作用?会对我们造成怎样的影响?它们怎样才是良性发展?为此,我们虽然也需先厘清潮汕文化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但在此方面潮学研究的前辈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取得的成果是我们认识潮汕文化源流的宝贵资源,这些成果使我们得以更多地站在现实的角度,特别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今天潮汕社会发展的得失成败中去探讨潮汕文化精神。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我们所看到的潮汕社会,虽然纵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横比仍为大多数潮汕人所不满。潮汕各市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都与潮汕文化精神有着深层的联系,尤其是其中体现出来的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其背后都有深刻的文化原因。这些现象都促使我们更清醒地去面对我们的文化本身,并分析其优劣短长。在叙述潮汕文化精神时,我们始终不敢沾沾自喜,始终保持对潮汕文化精神的警惕之心,始终秉持着一种内省的批判精神。正如杜经国老师所说:

像一切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一样,任何地方文化,都有它的优与劣、长与短、正面与负面、精华与糟粕,而且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不是泾渭分明,难以轻易取舍。潮汕文化当然也不例外。要弘扬它的优良传统,首先必须进行全面认真的研究,分清哪些是优良传统,哪些不是。6

(二)站在当下,着眼未来

从古代的潮州文化到近现代以来的潮汕文化,潮汕文化一直在不断地演化融合、不断地生长变化。由于潮汕地域上相对封闭的特点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潮汕文化中的传统形态得以固守一方。但在当前全球化、区域化、一体化的时代,潮汕传统文化同样受到空前的挑战,面临着急剧变化的压力。如今的潮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习惯于精耕细作的潮汕人正大量走进城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更加商业化,从近代汕头开埠以来所形成并辐射周围的现代文化形态正在加速蜕变。

我们既想从传统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和资源,又希望从当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普世价值的启发下,探寻对于潮汕文化的改造之路,以完善潮汕族群的集体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