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问题自古就有,但随着改造环境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的程度在不断地加深,范围在不断地扩大,甚至一度误认为人类“无所不能”,对环境资源的肆意消耗、废物的大量排放,导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环境问题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原始社会时期

远古时期,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十分低下,活动的范围也很狭小,生存的方式主要是依靠采集天然的植物和自然捕获猎物。在此种生存状态下,原始人对自然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在他们心目中,大自然决不是宁静与和谐的伙伴,而是危险、威力无穷乃至不可战胜的敌人,是最可怕的对立力量。因此当时的环境破坏程度还仅处于萌芽阶段,主要的环境问题也仅限于由于生产资料的缺乏而产生的滥用资源,导致食物更加缺乏。具体来说,是由于人们过度的采集和狩猎,消灭了居住地区的很多物种,破坏了人们的食物来源,使自身生存受到威胁(人类活动产生的最早的环境问题)。当时的原始人对于环境的态度,更多的是无知、敬畏、依赖以及听天由命。

2.农业文明时期

大约公元前一万年,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革。人们开始学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播种、配置作物、饲养家禽等农业活动,随着种植、养殖和渔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当农业和畜牧业开始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活动和与自然交往的主要方式时,一种依靠人工控制动植物生长和繁殖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时代就此开始——农业文明时代。在此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的能动性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并开始尝试改造自然,在工具器械、冶炼技术、酿造术、天文学和医学等多领域的发展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也因为人类自身能力的增强,通过对自然力的利用和从事农业生产,人类的生活资料有了较以前稳定得多的来源,人类的种群开始迅速扩大。

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一些破坏环境的副作用也突显出来,如开荒造田、自然资源滥用和乱砍滥伐等。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就是因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忽视,肆意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逐渐走向衰落。但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区域性的,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比较淡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态退化和生态平衡失调。

3.工业革命时期

此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为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和近代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机械设备被广泛使用,工业体系也逐渐得到完善;高度的城市化、激增的人口和密集的工业,使人们对于能源以及自然资源的消耗也达到了一个空前惊人的速度;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垃圾污染频繁发生,环境质量也日益恶化。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就详细地记述了当时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污染状况,工厂大量排放废水、废气、废物,城市被浓烟所笼罩,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典型现象。正因为如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迎来了第一次环境问题的高潮。环境问题从地区性问题演变成全球性的灾难,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如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米糠油事件、骨痛病事件等)接踵而至,导致成千上万人生病,甚至丧生。20世纪60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兴起了“环境运动”,要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环境问题。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使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达成共识,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探讨环境保护和改变发展战略的进程并开始着手实施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制定法律、加强管理、使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发达国家对这些城市环境问题进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现代文明时期(信息化时代)

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工农业生产不断集中扩大,对于能源的需求也相应地迅猛增加,在人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同时,也迎来了第二次环境问题高潮。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这些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濒临枯竭、能源短缺;人口爆炸性增长(据统计,1800年的世界人口在经历了一百万年才达10亿;到1920年,经过120年,世界人口达20亿;1965年世界人口达到40亿,随后,人均寿命不断提高;2000年,世界人口已达60亿;到21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粮食不足;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频发;生态退化等。大自然已经向人类发出了警告——生命保障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支撑已接近它的极限。但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为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如显著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有利于环境工作的展开,及时进行环境监测、统筹管理等。人类经过不断反省,逐渐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人与奴仆或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只有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发展才会可持续地进行下去。

二、环境问题及分类

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内涵,了解以下几个环境词汇是十分必要的。

1.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对于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即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理念。引起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可以是自然原因,也可以是人为原因,如污染、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以及人群的文化状况等。

2.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量超过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出现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干扰:前者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污染物,作用于环境的不良影响,其特点是污染源停止排出污染物后,污染并没有马上消失,还会存在较长的时间;后者是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但干扰源停止后,干扰立即消失。

3.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至于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以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4.环境自净

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达到环境自然净化的目的,环境的这种作用被称为环境自净。当然,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这个量,就会导致环境污染。

5.环境效应

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被称为环境效应。它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添加环境系统的正效应,降低环境系统的负效应,从而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环境效应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自然环境效应是以地能和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环境中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环境效果;人为环境效应则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和生态变异的效果。例如,城市及工业区因大量燃烧石化燃料,放出大量的热量,加之城市建筑群及道路的热辐射,引起局部地区气温高于周围地区,被称为热岛效应;烟尘增加在大气空间形成烟云覆盖,遮挡了阳光,致使光照减弱的现象被称为阳伞效应;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气温升高、气候变暖,被称为温室效应。这几种环境效应都同时伴随有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

根据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又可归纳为三大类:

(1)第一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自然环境原生的自然灾害就属于这类环境问题,它是由自然演变或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主要有: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洪涝,以及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恶劣所引起的地方病等。这些灾害通常具有突然、有力、无法控制、引起破坏和混乱等特点。

以当今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来看,人类的抵御能力还是很低的。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很难避免,人类仍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减少损失。以我国为例,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损失重大、分布广泛,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为应对这些自然灾害,相关部门制定了8项措施:制订预案,常备不懈;以人为本,避灾减灾;监测预警,依靠科技;防灾意识,全民普及;应急机制,快速响应;分类防灾,针对行动;人工影响,力助减灾;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如今的一些大型或超大型的工程项目也会引起类似的灾害,例如,兴建水库可能会诱发地震,增加库区及附近地区地震发生的频率;山区的水库两岸山体发生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频率会有所增加;核试验也有可能引发地震。此类灾害不属于第一环境问题,而是以下将要介绍的第二环境问题。

(2)第二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其中包括由于人口激增、城市化、经济高速发展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如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等)和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如森林破坏、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的生态退化,它们两者又互为因果,不能截然分开。具体来说,第二环境问题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过度地从自然环境中攫取资源,或过度地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向环境排放,超过了环境自身的调节能力,从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使环境质量越来越差,导致环境问题。以我国为例,在最近的几十年当中,华北地区最大的河流海河,不仅河水来水量减少了80%~90%,支流平时都干枯了,而且污染严重。原来有300多条支流,到了近几年,仅剩10多条,其余的都干枯了。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许多,只顾经济的发展指标,忽视环境的自我循环和供应能力,因此经济发展也不能持续。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这类由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引起的。

(3)第三环境问题:由于社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如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低下或比例失调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等。因此,解决此类环境问题的唯一途径只能是逐步调整和改善主体群对环境的种种行为。要有效地调整和改善主体群对外部的行为,就应逐步有计划地制定规范主体群内部的行为准则。在坚持全过程控制原则(对人类活动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和双赢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等手段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事实上,这三种环境问题,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它们常常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此外,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复杂性,出现环境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难免的,关键是我们应抛弃刚愎自用的思想,认真地对待这些环境问题,以科学的态度遵循客观规律,以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地避免、降低、减少和改善这些环境问题。

三、环境问题的根源及应对措施

(一)环境问题的根源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是人类自觉地建设人类文明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简言之,人类是一切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

(二)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

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是人类进步的两个方面,自人类诞生之日起,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生产力的日益发展,环境问题与人类的需求、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因此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孪生关系”的状态,它们并不对立。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改善环境。发展经济肯定会影响环境,而要改善环境,不发展经济也不可能实现。因此,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

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为例,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同样也是发展问题。在各国工业化的进程中,目标是一致的,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最少的能源消耗来完成最大的工业化进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更多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基础设施投资要增加,能源消耗也会增加,随之而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也由此成为一种必然。而且由于比较贫穷,国家保护环境的力量有限,必须将环境问题放在发展中来解决,方式上也应该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来保护环境。正确处理水污染、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导致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等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全面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关系,有效实施循环经济,以期实现“最佳化的生产、最适度的消费,最少量的废弃”,倡导建设集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并设法实现科技突破环境“瓶颈”,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除了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进步外,控制人口、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境意识并强化环境管理也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率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着力实施四大环境保护战略任务:一是持续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绿色发展,提高发展质量;二是改善环境质量,切实保障民生,共享发展成果;三是防范环境风险,保障安全发展,提高发展水平;四是推行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环境公平正义。具体来说,我国将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将主要污染物扩大至四项,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有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将区域大气环境作为整体进行部署,着力构建和完善区域空气联防联控工作新机制。此外,我国还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逐步降低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国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使绿色产业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也是必要措施之一,进一步深化环评制度,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注重运用市场手段,抓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健全绿色税收、绿色证券等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